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最新
- 格式:docx
- 大小:50.68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一、中国近代史部分1.鸦片战争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结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结果:签订《瑷珲条约》《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3.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目的: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措施: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学校。
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甲午中日战争根本原因: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结果: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5.戊戌变法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失败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6.辛亥革命意义: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结果: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统治结束。
7.五四运动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8.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国共合作: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北伐胜利:推动了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
9.抗日战争开始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
全民族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
胜利根本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10.解放战争胜利根本原因:人民群众的支持。
二、中国现代史部分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一五计划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基础薄弱。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重工业项目建成,川藏、青藏公路通车,武汉3.长江大桥建成等。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三大改造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历史九年级人教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国史1. 前五千年(1)中国早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大禹治水、夏启、商殷、西周等2. 春秋战国(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孔子、墨子、老子等(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孟子、荀子、商鞅变法等3. 秦汉时期(1)秦朝:统一六国、始皇帝统一中国、秦始皇、秦始皇陵、制度统一(2)汉朝:文景之治、武帝、丝绸之路、汉武帝、东汉王朝、三国时期二、世界史1. 希腊罗马文明(1)希腊文明:希腊城邦、雅典民主、希腊神话、希腊哲学、希腊艺术(2)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罗马法、罗马建筑、基督教的传播2. 中世纪欧洲(1)教会的权利:天主教会、教皇、十字军东征、西方黑暗时期(2)封建制度:封建主义、封建农民、封建领主3. 远东文明(1)印度文明:吠陀文化、印度教、佛教的兴起(2)日本文化:风神山火传、日本神话、日本神社、古代日本政治制度4. 南美洲文明(1)玛雅文明:玛雅王国、玛雅文化、玛雅宗教、玛雅数学(2)阿兹特克文明:阿兹特克帝国、太阳神、普拉亚海战三、近代中国史1. 明清时期(1)明朝:洪武、地理、文官科举制度、明朝的海外扩张(2)清朝:清朝的建立、康雍乾盛世、封建礼教、闭关锁国2. 近现代中国(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爆发、南京条约、不平等条约(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的背景、辛亥革命的影响(3)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四、近代世界史1. 英国的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的起因:富兰克林、发明、革命的技术和科学基础(2)工业革命的影响:城市化、资本主义经济、新兴社会阶层2. 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战争爆发、战争的进行、战争的结束(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战争带来的社会变革、帝国主义的结束3. 俄国的变革(1)俄国的政治变革:沙皇制度的终结、十月革命、列宁(2)俄国的经济变革:新经济政策、五年计划五、现代中国史1. 抗日战争(1)抗日战争的爆发: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抗日救国政策(2)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国共合作、抗日战争的意义2. 新中国的建立(1)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解放区的建立、决定性战役(2)新中国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建国方针、新中国对外政策3. 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理论、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2)改革开放的影响:中国经济的起飞、对外开放、中国的国际地位综上所述,历史九年级知识点总结包括古代中国史、世界史、近代中国史、近代世界史和现代中国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打印版一、早期中华文明1. 考古资料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2. 原始社会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3.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经历了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
4. 早期中华文明的特征是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
二、青铜时代1. 青铜时代指的是从夏朝到春秋前期奴隶制王朝时期,因为此时铁器尚未广泛使用。
2.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其特点是“家天下”和“王位世袭制”。
3. 商朝是青铜时代的代表性王朝,其特点是青铜器的高度发达和甲骨文的出现。
4. 周朝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春秋战国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也是百家争鸣、学术思想自由的黄金时期。
2.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3. 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和秦。
4.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主要有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两种形式。
5.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诗经》、《楚辞》、诸子百家思想等。
四、秦汉帝国1.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特点是实行法家思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标准化建设。
2.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其特点是实行儒家思想、中央集权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
3. 秦汉帝国时期建立了完善的官僚制度、法律制度、教育体系和货币体系等。
4. 秦汉帝国的成就包括长城修建、丝绸之路开拓、大统一格局形成等。
五、三国到唐朝时期1.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出现了魏、蜀、吴三个政治实体。
2. 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其特点是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和文化鼎盛。
3. 唐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和三省六部制等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唐朝时期的成就包括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和对外交往的扩大等。
六、宋元明清时期1.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经历了民族交融和资本主义萌芽等过程。
2024年中考历史必考的知识点由于目前无法确切知道2024年中考历史具体必考知识点,以下为人教版初中历史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内容,这些内容在中考中出现频率较高:一、中国古代史。
1. 原始社会。
-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北京人:距今约70 - 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
- 河姆渡居民: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
- 半坡居民: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
2. 夏商周时期。
-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 商朝: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
3. 春秋战国时期。
- 政治:诸侯争霸,出现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和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 儒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 道家: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主张“无为而治”;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 法家: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4. 秦汉时期。
- 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等。
- 秦的暴政引发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古代史
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重要措施
3. 西汉、新莽、东汉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4. 三国时期的形成和魏、蜀、吴的发展
5. 隋唐时期的统一和辉煌成就
6. 五代十国和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7. 南宋、元朝和明朝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8. 进入近代的明末清初时期的历史变革
二、现代史
1. 清朝末年的崩溃和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
2. 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3. 五四运动的兴起和思想文化变革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
5. 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的经济建设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7.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8. 当代和发展挑战
三、世界史
1. 世界的大河流域文明及其交流
2. 埃及文明的兴起和衰落
3. 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形成和影响
4. 欧洲中世纪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
5. 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影响和启示
6. 近代欧洲的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
7.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影响
8. 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和重大国际事件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的主要知识点汇总。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一、史前时期。
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
2.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会使用天然火,会打制石器。
3. 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有爱美意识。
二、原始农耕生活。
1.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
2. 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三、远古的传说。
1. 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 黄帝之后,尧、舜、禹通过禅让制依次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四、夏商周时期。
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 商朝的青铜器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3. 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五、春秋战国时期。
1. 春秋时期的著名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2. 战国七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
3.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
六、秦汉时期。
1.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大一统。
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人教版7-9年级历史背诵内容大全7年级历史背诵内容
1. 中国文化的特点:
-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 中国文化强调对祖先的尊重和孝道,注重社会和谐。
-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传统医药等。
2.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周、秦、汉、隋、唐、宋、明、清等历史时期。
-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也反映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
发展。
8年级历史背诵内容
1. 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
- 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指君主统治下的等级制度。
- 封建制度包括王朝的建立、封建官员的选拔和责任、土地制
度等方面。
2.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
-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
-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9年级历史背诵内容
1. 中国古代思想家与文化:
- 中国古代思想家包括孔子、老子、孟子等人。
- 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事件:
-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事件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新中国的建立等。
- 这些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是人教版7-9年级历史背诵内容的简要介绍。
详细的内容
可以参考教材或其他相关资料。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
(含古代文明大全)
1. 古代文明
- 亚洲文明:中国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埃及古代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希腊古代文明、罗马古代文明等。
- 非洲文明:埃及古代文明、卡达巴文明等。
- 欧洲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
- 美洲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等。
2. 中国古代文明
-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燕赵之战、楚汉之争、汉朝的辉煌时期等。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代、西晋、东晋、南北朝的兴衰变迁。
- 隋唐时期:隋唐帝国的统一、唐朝的辉煌时期等。
- 宋元明清时期:宋朝的政治文化、元朝的统一、明朝的规模扩张和文化繁荣、清朝的国内政治和对外关系等。
3. 古代文明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
- 社会结构:君主制、奴隶制、封建制等社会制度。
- 文化特点:宗教、文学艺术、科技发展、社会风俗等方面的
特点和成就。
4.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 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 文化交流:思想、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5. 古代文明的影响和启示
-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古代文明的遗产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 对我们的启示:古代文明中蕴含的思想、道德、智慧等对我
们的研究和借鉴。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含古代文明大全)的简要内容。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教材或相关资源。
一、第一单元:人类社会化的起源1.人类社会化的含义与条件:社会化是指人类从孤立状态逐渐转入集体生活的过程,其条件有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两个方面。
2.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特点:人类文明的发展是通过劳动的实践活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创造。
其特点包括社会分工的出现、道德规范的形成等。
二、第二单元:古代文明的起源1.古代文明的几大文明中心:古代文明的几大文明中心包括亚洲河流流域的两大文明中心,黄河流域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埃及尼罗河流域的文明中心和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文明。
2.商代社会: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朝代,社会结构由王公贵族、士人,农民、奴隶组成。
商代最重要的贡献是文字的产生。
3.尼罗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采用了灌溉农业和方尖碑文字,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埃及。
4.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城邦和国家,采用了劳动分工和文字,商业也非常发达。
三、第三单元:古代希腊与罗马1.古希腊城邦:古希腊的城邦是指由城市及其周围的土地组成的政治单位,它是古希腊政治制度和文化的核心。
2.古罗马的共和国:古罗马共和国是指公元前509年至公元前27年的罗马政权。
它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修正式的帝国共和制。
四、第四单元: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埃及1.古印度:古印度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其中孔雀王朝和恒河文明是其代表。
2.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埃及都是以流域文明和灌溉农业为基础,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文字的诞生。
五、第五单元:南、北美洲的古代文明1.南美洲的印加帝国:印加帝国是南美古文明的代表,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土地帝国。
其特点是发达的交通运输和宏伟的建筑。
2.北美洲的印第安文明:北美洲的印第安文明有阿兹特克王国和玛雅文明,以玛雅文明最为发达和独特。
六、第六单元:非洲与大航海时代1.西非的古代国家:阿肯色帝国、加纳帝国、马里帝国等均是西非古代国家的代表。
2.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是指欧洲国家开始远航探索,发现新大陆以及建立殖民地的历史时期。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最新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最新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历史是从古到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那么一起来看看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最新,欢迎查阅!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
西周的兴亡
1: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领导了灭亡商朝的战争,大战与牧野。
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前期都城在镐京(今天的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2:分封制: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国。
这就是分封制。
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一般称诸侯)。
享有统治和管理封国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同时,必须承担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的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否则将受惩罚。
3: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
姓姬的封国有53个。
4:西周末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
幽王被杀死,西周结束。
春秋争霸
1:公元前770周平王从镐京迁都洛邑。
进入春秋时期(公元前
770年-----公元前476年)
2:春秋争霸的原因: A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B 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
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而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当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4:齐桓公首霸条件:①:任用政治家官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国力强盛。
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③: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5:齐桓公在葵丘以霸主的身份会盟,当上了春秋历史上的第一个霸主。
6:齐桓公后,晋楚争霸。
晋楚军队在城濮进行决战,晋军战胜,晋文公称霸,后来,楚国强大起来,楚庄王北进中原,在铋打败晋军。
楚庄王称霸。
7:春秋末期,南方的吴国和越国加入了争霸的行列。
吴王阖闾任用著名的军事家孙武为将军。
进攻楚国,五战五胜,吴王阖闾称霸。
经过长期努力。
越王勾践北上会盟诸侯,成为春秋的最后的一个霸主。
8: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初中历史知识
一、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的成立(P2 -7)
1、十月革命的胜利
(1)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激化阶级矛盾。
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标志: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揭开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序幕。
(3)过程:11月6日晚,列宁来到起义的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武装起义。
(4)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5)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6)巩固:①苏俄同德、奥议和,并退出了一战;②颁布了《土地法令》③1918年苏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④1920年底,打退国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7)胜利的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2)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3)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剥削阶级。
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明了道路。
2、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九下P7)
(1)时间:1921年; (2)领导人:列宁;
(3)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新的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5)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初中历史知识点
战国七雄
1:春秋之后,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这时的诸侯国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2:战国时期的战争:①:七国之间战争不断。
②:兵器得到改进,步兵和骑兵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
③:各国组织军队在都城和边境修筑城防工事。
④战争激烈,规模很大,发生了“围魏救赵”和长平之战等著名战役,战国时期出现孙膑、白起等著名军事家。
3:合纵与连横: A(合纵原因):战国中后期,秦国力量日益强大,对东方六国造成威胁。
B:
(合纵内容:)六国有“合众势以攻一强”的意愿,并因此进行合作,包括联合出兵进攻秦国。
历史上称这种策略为“合纵”。
C(连横的原因):秦国进一步向东发展,必须破坏六国的联合,尤其是齐楚两个大国的联盟。
D(连横的内容);秦国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分别收买拉拢东方国家服从于自己,“事一强以攻众弱”历史上称为“连横”
4:合纵与连横之争是战国纷争的重要的内容。
商鞅变法
背景:秦国相对落后,东方六国看不起秦国;,土地被魏国占领也无力夺回,秦孝公深感耻辱,决心变法图强,改革内政,发布求贤令,招揽人才。
时间:公元前356年。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
内容:1,改革土地制度。
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2,重农抑商。
3,奖励军功。
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5,严明法令。
性质: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影响:1,旧的制度被废除,新的制度建立,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最新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