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路由的原理与应用6
- 格式:docx
- 大小:11.91 KB
- 文档页数:3
38策略路由配置理解策略路由策略路由概述策略路由〔PBR:Policy-Based Routing〕提供了一种比基于目的地址进展路由转发更加灵敏的数据包路由转发机制。
策略路由可以根据IP/IPv6报文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报文长度等内容灵敏地进展路由选择。
现有用户网络,常常会出现使用到多个ISP〔Internet Server Provider,Internet效劳提供商〕资源的情形,不同ISP申请到的带宽不一;同时,同一用户环境中需要对重点用户资源保证等目的,对这局部用户不可以再根据普通路由表进展转发,需要有选择的进展数据报文的转发控制,因此,策略路由技术即可以保证ISP资源的充分利用,又可以很好的满足这种灵敏、多样的应用。
IP/IPv6策略路由只会对接口接收的报文进展策略路由,而对于从该接口转发出去的报文不受策略路由的控制;一个接口应用策略路由后,将对该接口接收到的所有包进展检查,不符合路由图任何策略的数据包将按照普通的路由转发进展处理,符合路由图中某个策略的数据包就按照该策略中定义的操作进展转发。
一般情况下,策略路由的优先级高于普通路由,可以对IP/IPv6报文根据定义的策略转发;即数据报文先按照IP/IPv6策略路由进展转发,假如没有匹配任意一个的策略路由条件,那么再按照普通路由进展转发。
用户也可以配置策略路由的优先级比普通路由低,接口上收到的IP/IPv6报文那么先进展普通路由的转发,假如无法匹配普通路由,再进展策略路由转发。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置设备转发形式,如选择负载平衡或者冗余备份形式,前者设置的多个下一跳会进展负载平衡,还可以设定负载分担的比重;后者是应用多个下一跳处于冗余形式,即前面优先生效,只有前面的下一跳无效时,后面次优的下一跳才会生效。
用户可以同时配置多个下一跳信息。
策略路由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对接口收到的IP报文进展策略路由。
该类型的策略路由只会对从接口接收的报文进展策略路由,而对于从该接口转发出去的报文不受策略路由的控制;二、对本设备发出的IP报文进展策略路由。
应用策略路由的工作原理概述应用策略路由是一种网络路由选择的策略,它可以根据特定的应用要求来选择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通过应用策略路由,网络管理员可以优化网络流量,提高应用性能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介绍应用策略路由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工作原理应用策略路由通过制定特定的路由策略来实现数据包的选择。
在传统路由中,路由器根据目的IP地址来进行路由选择,而应用策略路由则引入了更多的因素,例如源IP地址、服务类型、端口号等。
应用策略路由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根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2. 根据服务类型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3. 根据端口号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应用场景应用策略路由可以在以下场景中发挥作用: 1. 多链路负载均衡:通过应用策略路由,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的传输路径,实现网络流量的均衡分配。
这样可以避免某个传输路径过载,提高整体的网络性能。
2. 优化服务质量:通过应用策略路由,可以根据服务类型来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例如将对延迟敏感的应用流量优先发送到低延迟的路径上,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3. 网络故障切换:应用策略路由可以根据网络故障情况来选择备用的传输路径,实现网络故障时的无缝切换。
配置方法应用策略路由的配置方法可以因不同设备而有所不同,下面以常见的路由器为例,介绍一种配置方法: 1. 登录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2. 进入路由器的配置界面,找到应用策略路由相关的设置选项。
3. 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路由策略。
可以根据源地址、目的地址、服务类型、端口号等因素进行设置。
4. 保存配置,并使配置生效。
总结通过应用策略路由,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应用要求来选择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从而优化网络流量,提高应用性能和服务质量。
应用策略路由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制定特定的路由策略来实现数据包的选择。
它在多链路负载均衡、服务质量优化和网络故障切换等场景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配置应用策略路由时,需要登录设备管理界面,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配置。
策略路由应用场景1. 策略路由的概念策略路由是一种网络路由技术,它根据特定的策略或规则来选择不同的路径来传输数据包。
策略路由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地配置路由规则,实现灵活的流量调度和负载均衡。
2. 策略路由的基本原理策略路由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源地址、协议类型等信息进行判断和过滤,然后根据预先设定的路由策略将数据包送往不同的目的地。
策略路由的实现需要借助路由器或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来完成。
3. 策略路由的应用场景3.1 多路径调度策略路由可以通过配置多个路径和对应的优先级来实现多路径调度。
在网络中,有时候会存在多条路径可以到达目的地,策略路由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路径来传输数据包。
多路径调度可以提高网络的负载均衡性能,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3.2 链路切换策略路由可以实现链路的切换和冗余,当某个链路发生故障或拥塞时,策略路由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自动切换到备用的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3.3 业务隔离策略路由可以实现不同业务的隔离,不同的业务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避免不同业务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3.4 基于用户的访问控制策略路由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权限,实现对用户的访问控制。
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和权限,策略路由可以将用户的数据包送往不同的目的地,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和隔离。
4. 策略路由的实现方式4.1 静态策略路由静态策略路由是通过手动配置路由表来实现的。
管理员可以手动配置路由器或交换机的路由表,定义不同的策略和规则,实现数据包的按需路由。
4.2 动态策略路由动态策略路由是通过动态协议来实现的。
动态协议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自动更新和调整路由表,实现更加灵活的策略路由。
5. 策略路由的优缺点5.1 优点•灵活性高:策略路由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地配置路由策略,实现灵活的流量调度和负载均衡。
配置策略路由实验汇报人:日期:•实验背景与目标•实验环境与准备•实验步骤与操作•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实验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与致谢01实验背景与目标背景介绍实验目标02实验环境与准备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030201实验设备实验拓扑1. 核心层:由一台Cisco 2811路由器组成,连接各个实验软件与工具03实验步骤与操作设备启动与登录基础配置设备管理配置路由器基本功能确定目标网络在路由器上指定目标网络,并设置下一跳地址,完成静态路由的配置。
配置静态路由验证配置配置策略路由规则在路由器上创建策略路由规则,并指定对应的接口或下一跳地址。
确定策略路由规则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数据包转发的规则,例如根据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等因素进行匹配。
验证配置通过数据流测试,验证策略路由规则是否按照预期进行数据包转发。
04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分析不同路由策略下的数据,比较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优劣。
分析不同负载情况下的数据,比较负载均衡和负载分担的差异。
分析不同网络流量情况下的数据,比较策略路由在不同流量情况下的表现。
通过图表展示不同网络流量情况下策略路由的吞吐量、延迟等指标。
通过图表展示不同路由策略下策略路由的可用性、稳定性等指标。
通过图表展示不同负载情况下负载均衡和负载分担的效果。
结果展示05实验总结与展望实验总结成功实现验证了理论达到预期效果规则冲突性能影响配置复杂问题与改进03应用扩展01深入研究02优化配置未来展望06参考文献与致谢[1] 张三, 李四. 策略路由实验指导书[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2] 王五, 赵六. 策略路由技术研究报告[R].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2021.[3] 刘七, 马八. 基于策略路由的流量工程优化论文[J]. 计算机学报, 2022, 45(3): 401-410.参考文献致谢感谢实验室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的关心和支持。
THANK YOU。
策略路由的原理与应用实例概述策略路由是一种根据特定规则或策略选择路径的路由方式。
与传统的静态路由相比,策略路由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网络状态动态调整路由路径,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原理策略路由的原理在于通过配置路由器或网络设备的路由表,在收到数据包时根据设定的策略选择最优的路径进行转发。
策略路由可以基于多种因素进行选择,如源地址、目的地址、传输协议、端口号等。
下面通过几个应用实例来进一步了解策略路由的原理和应用。
应用实例1:基于负载均衡的策略路由负载均衡是策略路由的一种常见应用。
在高负载的网络环境中,通过将请求均匀地分配到多个服务器上,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用性。
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有轮询、加权轮询、最小连接数等。
以下是一个基于轮询算法的负载均衡策略的示例配置:•配置两台服务器的IP地址和权重(服务器1: 192.168.1.100,权重1;服务器2: 192.168.1.101,权重2);•配置路由器的策略路由规则,将请求按照轮询算法分发到两台服务器。
通过这样的配置,当路由器收到请求时,会根据轮询算法将请求依次发送到服务器1和服务器2,实现负载的均衡。
应用实例2:基于访问控制的策略路由策略路由还可以用于实现安全访问控制。
通过根据源地址、目的地址和端口等信息进行筛选,可以限制特定用户或IP的访问权限。
以下是一个基于访问控制的策略路由的示例配置:•配置允许某个特定IP段的用户访问网络(源地址:192.168.1.0/24);•配置禁止某个特定IP的用户访问网络(源地址:192.168.1.100);•配置允许某个特定端口的请求通过(目的端口:80)。
通过这样的配置,路由器在收到请求时,会根据配置的策略进行判断和过滤,只允许符合规则的请求通过,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应用实例3:基于路径优化的策略路由策略路由还可以用于优化网络路径,实现最短路径或最优路径的选择。
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可以根据网络拓扑、链路带宽等因素进行路径选择。
网络IP地址的访问控制列表与策略路由在计算机网络中,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的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和策略路由(Policy Routing)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分别用于控制网络中设备的访问权限和指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本文将分别介绍ACL和策略路由的作用、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一、网络IP地址的访问控制列表(ACL)网络ACL是一种用于过滤和控制网络流量的机制。
它通常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或防火墙)上配置,根据预定义的规则,决定哪些IP地址可以访问网络资源,哪些IP地址被禁止访问。
这种过滤机制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1. ACL的作用ACL主要用于实现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和限制。
通过配置ACL,可以限制特定用户或特定IP地址的访问权限,从而达到保护网络资源不被未授权用户访问的目的。
另外,ACL还可以用于网络流量的过滤和路由策略的控制,以提高网络性能和管理效率。
2. ACL的原理ACL的原理基于规则匹配和动作决策。
每条ACL规则由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协议类型、源端口、目的端口等条件组成。
当一条数据包经过网络设备时,设备会根据这些条件逐条匹配ACL规则,如果与某一规则匹配成功,则根据规则设定的动作,决定如何处理该数据包。
典型的动作包括允许通过、拒绝通过、丢弃或转发到指定地址等。
3. ACL的使用方法ACL的使用方法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需要控制的网络资源和访问权限- 创建ACL规则,包括源/目的IP地址、协议类型、端口等条件和相应的动作- 将ACL规则应用到网络设备的特定接口上- 定期审查和更新ACL规则,以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二、网络IP地址的策略路由(Policy Routing)策略路由允许网络管理员根据特定的策略或条件,灵活地指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以实现更精确的网络流量控制和管理。
1. 策略路由的作用策略路由可以根据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协议类型、接口状态等多种条件来决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传统的路由策略都是使⽤从路由协议派⽣出来的路由表,根据⽬的地址进⾏报⽂的转发。
在这种机制下,路由器只能根据报⽂的⽬的地址为⽤户提供⽐较单⼀的路由⽅式,它更多的是解决络数据的转发问题,⽽不能提供有差别的服务。
基于策略的路由为络管理者提供了⽐传统路由协议对报⽂的转发和存储更强的控制能⼒。
基于策略的路由⽐传统路由控制能⼒更强,使⽤更灵活,它使络管理者不仅能够根据⽬的地址,⽽且能够根据协议类型、报⽂⼤⼩、应⽤、IP源地址或者其它的策略来选择转发路径。
策略可以根据实际应⽤的需要进⾏定义来控制多个路由器之间的负载均衡、单⼀链路上报⽂转发的QoS或者满⾜某种特定需求。
策略路由提供了这样⼀种机制:根据络管理者制定的标准来进⾏报⽂的转发。
这种标准根据实际的应⽤需求来指定,它的依据可以是协议类型、应⽤、报⽂⼤⼩、或者IP源地址中的⼀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当数据包经过路由器转发时,路由器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对数据包进⾏匹配,如果匹配到⼀条策略,就根据该条策略指定的路由进⾏转发;如果没有匹配到任何策略,就使⽤路由表中的各项根据⽬的地址对报⽂进⾏路由。
安达通公司新近推出⽀持多线路均衡的新型安关。
该安关具备4个络⼝,可⽀持1~3个WAN⼝,⽤于连接不同的宽带上线路。
安关提供灵活的策略路由能⼒,不仅能够根据源地址、协议类型、应⽤、报⽂⼤⼩、链路流量进⾏路由,⽽且可以根据报⽂数据流的发起⽅向来确定以后的路由,在使⽤时更加灵活,能够满⾜各种应⽤环境的需要。
常见的应⽤模式有以下⼏种: 1.上负载均衡:对于多条ISP线路,络管理员可以在不同的路径之间根据带宽分配内上流量,实现负载平衡。
2.基于源地址选路:例如⼀个络通过两条速度不同的线路接⼊互联,管理员可以指定内中⼀些特定的⽤户使⽤快速线路,⽽普通⽤户使⽤慢速线路。
3.根据服务级别选路:对于不同服务要求(如:传送速率、吞吐量以及可靠性等)的数据,根据络的状况进⾏不同的路由。
策略路由实验报告策略路由是一种基于策略的路由选择方式,它通过制定具体的策略来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最优的路由。
策略路由在网络管理和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
策略路由实验是为了验证策略路由的有效性和性能,通过构建实验环境,设计一系列的实验任务并进行实测,从而得出关于策略路由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其他相关指标的实验结果。
本次策略路由实验针对网络拓扑和流量分布设计了一套策略路由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实验任务:1. 实验环境的构建:选择适当的网络拓扑和流量模型,构建实验所需的拓扑结构,并设置合理的流量分布。
2. 策略路由的设计:根据实验的目标,制定一套合适的策略路由方案,包括路由策略的定义和配置、优先级的设置等。
3. 策略路由的实验性能评估: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评估策略路由的性能表现,包括转发延迟、带宽利用率、丢包率等指标。
4. 策略路由与其他路由方案的对比:将策略路由与其他常见的路由方案进行对比,比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评估其在实验环境下的性能差距。
5.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和对比结果,分析策略路由的优越性、适用性和局限性,并对实验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设计和规划,包括实验的目标、实验环境的构建、实验参数的设置等。
同时需要注意实验过程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合理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和结论,可以进一步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比如进一步改进策略路由方案、探索优化策略路由的方法等。
实验报告应当包含实验设计和原理介绍、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等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回答,完整展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交换机pbr原理
交换机PBR原理
交换机PBR(Policy-Based Routing)是一种基于策略的数据包路由转发机制,它可以根据管理员定义的策略对数据包进行灵活的路由选择,以满足特定场景下的需求。
PBR不仅基于目的地址进行路由转发,还可以根据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报文长度等内容进行路由选择,使得路由策略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PBR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对数据包的识别和处理,按照管理员定义的策略对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
在华为S系列交换机上,PBR通过重定向实现,即将符合流分类规则的三层报文重定向到指定的下一跳地址。
这种机制使得管理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数据流进行精确控制,例如使不同的数据流通过不同的链路进行发送,提高链路的利用效率;将数据流引流到防火墙等安全设备,进行安全过滤;在满足业务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选择费用较低的链路传输业务数据,从而降低企业数据服务的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PBR的配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定义流分类规则:根据实际需求,定义一系列的流分类规则,用于匹配需要策略
路由的数据包。
这些规则可以基于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等条件进行定义。
2.配置策略路由:针对每个流分类规则,配置相应的策略路由。
策略路由包括下一
跳地址、出接口等参数,用于指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3.应用策略路由:将配置好的策略路由应用到交换机上,使得满足流分类规则的数
据包按照指定的策略进行路由转发。
通过以上步骤,PBR可以根据管理员的意志对部分感兴趣的流量重新定义报文的转发路径,满足一些特殊场景下的需求。
同时,PBR还可以与其他网络技术结合使用,例如VPN、负载均衡等,以实现更加复杂的网络功能。
路由器的原理和应用1. 路由器的基本原理路由器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转发数据的网络设备,它能够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递到另一个网络。
路由器通过学习网络拓扑和路由表,利用路由策略来决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实现网络之间的通信。
路由器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数据包转发:当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检查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并根据路由表找到下一跳的地址。
然后,路由器将数据包发送到下一跳的地址上,直到数据包到达最终目的地。
•路由选择:路由器通过学习网络拓扑和路由协议来建立路由表,路由表中包含了网络的各个子网之间的连接和距离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路由器可以选择最佳的路径来转发数据包。
•路由更新: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会通过路由协议进行路由更新,更新路由表中的路径信息。
这样,路由器就能根据最新的网络拓扑来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2. 路由器的应用场景路由器作为网络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网络环境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路由器应用场景:•家庭网络:在家庭网络中,路由器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局域网,连接多台计算机、智能设备和互联网,实现家庭内部的网络共享和互联网访问。
家庭路由器通常还提供无线网络功能,方便移动设备的无线连接。
•企业网络:在企业网络中,路由器可以连接不同的局域网或广域网,实现不同办公地点间的互联互通。
路由器还可以进行访问控制、安全防护等功能,保护企业网络的安全。
•互联网接入:路由器是用户接入互联网的重要设备。
通过接入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网络,路由器可以将内部网络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用户对互联网的访问。
路由器可以提供NAT功能,将多个内部IP地址映射为一个公网IP地址,实现多个内部设备共享一个公网IP地址的访问。
•数据中心网络:在数据中心网络中,路由器起到关键的作用。
它可以实现数据中心内部的网络互通,分担数据流量,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性能。
路由器还可以进行流量调度和负载均衡,确保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行。
策略路由的实现原理与规划设计概述策略路由是一种网络路由的方案,用于根据特定的策略选择最佳的路径将数据包传输到目的地。
相比传统的静态路由,策略路由能够根据网络状况和用户需求动态地选择路由路径,从而优化网络性能和传输效率。
本文将介绍策略路由的实现原理和规划设计。
实现原理策略路由的实现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路由策略的定义和路由转发的实现。
路由策略的定义在策略路由中,路由策略是制定路由选择的规则集合。
路由策略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来选择最佳的路径,如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端口号、网络负载等。
通过定义不同的路由策略,可以实现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路由选择。
路由转发的实现路由转发是指将数据包从源主机通过网络传输到目的主机的过程。
策略路由的实现需要在路由器中进行配置,以实现路由策略的生效。
在实际的路由转发中,策略路由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1.静态路由表:静态路由表是人工配置的路由表,用于指定特定目的地的下一跳网关。
通过在静态路由表中配置合适的路由策略,可以实现基本的策略路由功能。
2.动态路由协议:动态路由协议可以让路由器之间动态地交换路由信息,并根据路由策略选择最佳路径。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有OSPF、BGP等。
通过配置合适的路由策略和动态路由协议,可以实现更复杂的策略路由功能。
规划设计在进行策略路由的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网络拓扑设计网络拓扑设计是策略路由的基础。
需要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设计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
常见的网络拓扑有星型拓扑、环形拓扑、全网状拓扑等。
在拓扑设计中,需要考虑网络的可扩展性、冗余性和性能。
路由策略设计路由策略的设计是策略路由的核心。
在设计路由策略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路径选择条件: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路径选择的条件,如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端口号、网络负载等。
根据不同的条件,制定不同的路由策略。
2.路由优先级:在多个路由策略中,可能存在优先级冲突的情况。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路由的优先级,以确保最佳路径的选择。
策略路由的原理与应用什么是策略路由策略路由是一种在网络中根据特定的策略对数据包进行选择传输路径的方法。
与传统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相比,策略路由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可自定义的路由选择方式。
通过定义特定的策略,管理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决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从而实现网络流量的优化和调度。
策略路由的原理策略路由的实现涉及路由器上的路由表和策略定义。
路由表是路由器中存储的一个重要数据结构,用于存储网络中的路径信息。
在策略路由中,路由表中的每个条目通常包含目标网络地址和下一跳地址。
当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根据路由表中的目标地址匹配对应的路由条目,并将数据包转发到该条目指定的下一跳地址。
策略定义是策略路由的核心部分,管理员可以根据特定的需求和条件,定义一组策略规则。
这些策略规则通常基于网络流量的特性,例如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
管理员可以使用逻辑表达式和匹配条件来定义这些策略规则。
当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根据策略规则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转发。
策略路由的应用场景策略路由在实际网络中广泛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负载均衡:在高负载的网络环境中,使用策略路由可以将流量分散到多个路径上,从而平衡网络设备的负载,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2.故障恢复:策略路由可以设置备用路径,并在主路径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路径,保证数据的连通性和可用性。
3.业务流量控制:根据业务的优先级和重要性,可以使用策略路由将高优先级的业务流量优先转发,保证关键业务的性能和可靠性。
4.访问控制:策略路由可以根据源IP地址或其他条件,限制某些特定的流量访问或屏蔽恶意流量,提高网络安全性。
5.多链路冗余:通过策略路由可以实现多个链路的冗余和负载均衡,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策略路由的实现与配置实现策略路由的方法和配置因厂商和设备型号而异。
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通过命令行界面或图形界面进行配置。
策略路由在多出口企业网络中的应用刘(铁通洛阳分公司,莹河南洛阳471002)应用科技睛要j采用策略路由和N A T等技术,对企业网络多出口链路实现出口路由选择、控制流量费用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网络出口路由器的配置。
有效解决了企业内私网rP地址段访问外网的合法路径,合理优化网络资源,提高网络访问逮魔和质量,便于企业网络管理工作。
巨键阃企业网络;策略路由;N A T随着企业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与升级,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网络常通过多个I S P来实现接入。
当它们拥有多个网络运营商(新联通、电信、移动、铁通)提供的接入通道时,为了使不同公网地址和校内私有地址在不同网络出口合法使用,可采用策略路由技术和网络地址转换N et w orkA ddres sTransl at i on(N A T)来解决这一问题。
1策略路由和N A T的原理策略路由根据网络管理者定制的标准来进行报文的转发。
当数据包经过路由器转发时,路由器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对数据包进行匹配,当匹配到一条策略,就根据该条策略指定的路由进行转发:当没有匹配到任何策略,就使用路由表中的各项数据目的地址对报文进行路由。
N A T的功能就是在内部网络的私有地址需要与外部通信时,把内部私有地址转换成合法的全局I P地址。
目前N A T的功能通常被集成到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中。
N A T设备维护—个N A T映射表,用它来实现全局到本地和本地到全局的地址转换。
2策略路由在企业网络中的应用分析河南中铝铜业有限公司网络环境为2条Int e rnet出口,一条为带宽100M的新联通锚潞,一条为带宽10M的电信网链路,对外服务器使用公网地址,其他客户端使用私有地址。
需求分析如下:1)在不修改客户端l P的前提下,确保企业网络的正常运行;2)由于公司员工基本都在北方出差,联通通道使用普遍。
公司页面服务器、办公服务器等必须走新联通通道出口;3)为了更好的网络访问质量将访问电信的目的地址指向电信通j萱。
路由策略和策略路由一、路由策略简介路由策略主要实现了路由过滤和路由属性设置等功能,它通过改变路由属性(包括可达性)来改变网络流量所经过的路径。
路由协议在发布、接收和引入路由信息时,根据实际组网需求实施一些策略,以便对路由信息进行过滤和改变路由信息的属性,如:1、控制路由的接收和发布只发布和接收必要、合法的路由信息,以控制路由表的容量,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2、控制路由的引入在一种路由协议在引入其它路由协议发现的路由信息丰富自己的路由信息时,只引入一部分满足条件的路由信息。
3、设置特定路由的属性修改通过路由策略过滤的路由的属性,满足自身需要。
路由策略具有以下价值:通过控制路由器的路由表规模,节约系统资源;通过控制路由的接收、发布和引入,提高网络安全性;通过修改路由属性,对网络数据流量进行合理规划,提高网络性能。
、基本原理路由策略使用不同的匹配条件和匹配模式选择路由和改变路由属性。
在特定的场景中,路由策略的6种过滤器也能单独使用,实现路由过滤。
若设备支持BGP to IGP功能,还能在IGP引入BGP路由时,使用BGP私有属性作为匹配条件。
图1路由策略原理图如图1,一个路由策略中包含N(N>=1)个节点(Node)。
路由进入路由策略后,按节点序号从小到大依次检查各个节点是否匹配。
匹配条件由If-match子句定义,涉及路由信息的属性和路由策略的6种过滤器。
当路由与该节点的所有If-match子句都匹配成功后,进入匹配模式选择,不再匹配其他节点。
匹配模式分permit和deny两种:permit:路由将被允许通过,并且执行该节点的Apply子句对路由信息的一些属性进行设置。
deny:路由将被拒绝通过。
当路由与该节点的任意一个If-match子句匹配失败后,进入下一节点。
如果和所有节点都匹配失败,路由信息将被拒绝通过。
过滤器路由策略中If-match子句中匹配的6种过滤器包括访问控制列表ACL(Access Control List)、地址前缀列表、AS路径过滤器、团体属性过滤器、扩展团体属性过滤器和RD属性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