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教案 (2)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地方氟中毒实施方案地方氟中毒是一种由于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所引起的慢性中毒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氟中毒的发生,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地方氟中毒的认识和了解。
可以利用各类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向公众传达有关地方氟中毒的知识,让人们认识到摄入过量氟化物对健康的危害性,增强防范意识。
二、加强监测和检测。
建立健全的地方氟中毒监测体系,对易发地区和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
及时发现患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三、控制饮水源中氟化物含量。
加强对饮用水水质的监测和管理,控制饮水源中氟化物含量,确保饮水安全。
对于氟中毒地区,可以采取相应的水处理措施,如使用氟吸附树脂、氟化物沉淀剂等,降低水中氟化物含量。
四、改善饮食结构。
引导人们合理膳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高氟食品的摄入,如茶叶、海产品等。
避免过量食用含氟食品,减少摄入氟化物的途径,降低患病风险。
五、加强医疗保健。
加强对氟中毒患者的医疗保健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对氟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建立健全的医疗机构和诊疗中心,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
六、加强政府管理。
政府应加强对地方氟中毒防控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
加大对氟中毒防治工作的投入,提高地方氟中毒防治水平。
七、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
加强对地方氟中毒的科研和技术支持,开展相关研究,探索预防和治疗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推动氟中毒防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总之,地方氟中毒是一项涉及广泛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各方合作,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氟中毒的发生,保障人民的健康。
希望各级部门和广大群众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地方氟中毒防治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防治常识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就是由于人们通过饮水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引起以骨骼和牙齿损害为主的全身慢性蓄积性氟中毒。
一、引起原因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就是当地群众长期饮用含氟较多的泉水、沟水或井水所致;摄入了过量的氟,长期如此,即发生氟中毒。
二、表现症状氟中毒最突出的表现是骨骼和牙齿受损害。
骨骼损害引起氟骨症,出现全身关节疼痛,四肢或躯干麻木,手足抽搐、僵硬,严重时还有关节活动困难,弯腰驼背,胸廓变形,甚至不能直立行走,丧失劳动能力。
牙损害发生氟斑牙,也叫氟牙症,表现为牙齿表面粗糙、没有光泽,出现白垩、黄色、棕黑色的花纹、斑点或缺损,尤以门牙损害最严重。
7-8岁以前摄入氟过多就会引起氟斑牙,8岁以后摄入氟过多就会引起氟骨症。
氟斑牙一旦形成,可遗留终生。
此外,摄入过多的氟还会损害身体其他许多重要器官并影响一些重要的代谢活动,致使体力、脑力和抗病力等功能下降,身体发育较差。
三、预防措施地方性氟中毒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关键在于预防。
减少机体对氟的摄入,增加对氟的排泄,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机体抵抗力。
目前主要是针对饮水型氟中毒病区,以改换饮用低氟水,如打建新的低氟水源井、引用低氟的河、水溪、泉水以及物理化学方法除氟。
主要的除氟剂有硫酸铝、氯化铝、碱式氯化铝、骨炭、羟基磷灰石等。
提倡喝淡茶水、多喝牛奶、多吃新鲜蔬菜、多食用汤菜,改善营养也不失为有效的防治方法。
四、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常识1.我们这里流行的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的原因是:饮用水中的氟含量较高。
2.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的人体造成的危害是:氟斑牙、氟骨症。
3.预防饮水型氟中毒最好措施是:改水。
4.自己掌握的氟中毒防治常识应该向父母和邻居讲,主要讲引起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的原因、主要表现、预防方法等。
地氟病防治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地氟病的概念2、了解地氟病的危害3、了解地氟病的类型教学重点:地氟病的类型教学难点:地氟病的危害一、导入课程地氟病的防治,直接关系到地氟病区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群众的生命健康、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二、什么是地氟病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适量的氟对哺乳类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十分必要的。
一定的摄入量对身体有益,但是人体氟摄入量每天超过6毫克,就能引起氟中毒。
在一定地区为地方性氟中毒,也叫地氟病。
三、地氟病有哪些危害性地氟病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
它不仅损害牙齿,轻者出现氟斑牙(黑牙齿),而且损害骨骼(摄入过多氟可影响体内氟、钙及磷的正常比例,形成较易沉积的氟化钙,引起骨密度增加、骨质变硬、骨质增生,肌肉、肌腱及韧带附着部位特别明显,骨皮质及骨膜增厚,表面凹凸不平,韧带钙化、椎间管变窄),引起骨关节的疼痛,较重者呈现关节僵硬及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呈现躯干变形和瘫痪(氟骨症),以致造成终生残废。
氟中毒还能引起心血管、中枢神经、内分泌、视器官、皮肤等各组织器官的全身性疾病。
在我市屯堡乡,至今还可以看见因地氟病而致残的人,有的面部变形,有的不能行走,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四、地氟病的类型地氟病有饮水型、燃煤型两种。
其中,燃煤型病区比饮水型少,但病情较为严重。
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最重的是贵州、湖北。
我省有40个县市存在程度不同的地氟病,其中燃煤污染型病区县市15个。
四、小结地氟病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的:掌握预防原则,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预防原则、内容、措施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每次张嘴大笑时,都会感觉不好意思,那是因为,有些人的牙齿不是白色的,而是黄褐色的,难看极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二、地氟病防治进展地氟病是一种可防不可治的地方病。
自从1916年国外专家发现氟斑牙以来,在防治方法上至今仍未取得新的突破。
搞好预防至关重要,减少氟的摄入量是根本性的预防措施。
预防饮水型氟中毒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预防饮水型氟中毒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氟中毒,氟中毒后表现为何症状。
2、学习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了解地方性氟病地方性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地方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贵州、陕西、甘肃、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发现可分为浅层高氟地下型深层高氟地下水型、高氟温泉水型、高氟岩矿水型和高氟茶水型等。
三、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地方性氟中毒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之一。
它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它主要表现在牙齿和骨骼上。
(一)氟斑牙过量的氟不仅对牙齿、骨骼等硬组织有损伤作用,还可损伤其他软组织器官。
氟对牙齿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氟斑牙,氟斑牙是在牙釉质形成期摄入过量的氟引起的。
主要危害7~8岁以下的婴幼儿,一旦形成残留终生,轻则影响牙齿的美观,重则由于严重缺损、磨损或过早脱落,影响咀嚼消化功能,危害健康。
(二)氟骨症主要发生在成年人,特别是20岁以后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儿童也可发病,但很少。
摄入过多氟,会形成较易沉积的氟化钙,引起骨密度增加、骨质变硬、骨质增生、骨皮质及骨膜增厚,引起氟骨症,使骨及骨关节麻木、疼痛、变形,出现弯腰驼背等功能障碍,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乃至瘫痪。
(三)其他系统氟可使肌肉蛋白合成受到障碍,引起继发性肌肉损伤。
还会对肾脏产生损伤,使肾功能降低。
高氟还可引起动脉血管中层钙化,可发生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
四、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改水是关键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预防只要改饮低氟水或尽量去除高氟水中的氟化物,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完全可以防治的。
另外,在减低氟摄入后肾脏仍有较强的排氟能力,血氟水平下降后又可使蓄积在骨组织和牙齿中的过量氟释放入血,并经肾脏排出体外,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以改善。
因此通过降低饮水的氟含量来防治氟骨症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地方病氟中毒宣传知识
地方病氟中毒是一种由环境中氟含量过高引起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
这种疾病主要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介质摄入过量的氟而引发。
在儿童中,氟斑牙是主要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牙齿表面粗糙、没有光泽,出现白垩、缺损、着色,并呈现出浅黄、黄褐、深褐或黑色等不同程度的颜色。
在成人中,氟骨症是主要的临床表现,表现为四肢、脊柱关节持续性酸痛,功能障碍,即氟骨症,俗称“糠骨症”、“大黄牙”或“干勾牙”。
地方病氟中毒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 改换水源:如果更换水源有困难,可采用饮用水除氟的方法来降低氟的摄入量。
集中式供水可用混凝沉淀法和活性氧化铝法,分散式供水可直接加入碱式氯化铝0.5g/L,其它明矾法、骨灰法、电渗法也可以降低水中氟含量。
2. 改良炉灶:少用或不用含氟高的煤作为室内燃料,改进室内燃煤方式,加强排烟措施,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3. 控制食物氟污染:改良食物干燥方法,避免烟气直接接触食物。
4. 综合措施:改造盐碱土壤、疏通河道、植树造林,减少氟化物积蓄。
改善饮食结构,多摄入蛋白质和新鲜蔬菜,增强体质和抗氟能力。
地方性氟中毒防制教案(一)教学内容:什么是燃煤型氟中毒,怎样预防燃煤型氟中毒。
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地方性氟中毒,了解引起地方性氟中毒的原因有哪些,地方性氟中毒的表现。
2、知道怎样预防燃煤型氟中毒,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在贵州的乡村,很多乡亲都得了燃煤型中毒,年纪轻轻就一身病痛,甚至丧失劳动力,同学们会问,为什么我们家乡会有很多人患燃煤型氟中毒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找答案。
二、新课讲授1、什么是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氟中毒就是由于人们通过空气、食物、饮水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引起以骨骼和牙齿损害为主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
2、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特征表现是牙齿黑黄,成年人手脚伸不直,弯腰驼背。
3、中毒的原因由于人们通过空气、食物吸入和吃进过量的氟而引起的主要破坏牙齿和骨头的慢性中毒。
4、氟的来源我们这里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家家户户都用煤炭来烤火、煮饭、煮猪食,由于地质原因,烧的煤中含氟量非常高,煤在燃烧时,氟就从中跑出来,污染空气和我们的食物,时间长了,身体里的氟就越来越多,于是我们中毒了;不是所有的烧煤的地方都有这种病,有没有主要与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所以这种病又叫“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
5、知道怎样预防燃煤型氟中毒(1)不使用敞炉灶烧煤。
(2)玉米、辣椒等食物不能用敞煤火烘烤,食前要淘洗。
(3)尽量使用清洁能源炊事、取暖。
三、总结我省的氟中毒在全国是最严重的,我们要反复学习氟中毒的有关知识的原因,一定要认真学习,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和氟中毒作斗争。
地方性氟中毒防制教案(二)教学内容: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改良炉灶,改良炉灶坏了怎么办。
教学目标:1、知道正确使用和维护改良炉灶。
2、知道炉灶坏了该怎么做。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氟中毒及氟中毒的预防方法,今天,我还要给大家讲氟中毒的有关知识,为什么呢?因为氟中毒的有关知识对大家来说太重要。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怎样正确使用和维护改良炉灶。
地方病氟中毒防治教案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氟中毒。
2知道如何防治氟中毒。
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程地氟病的防治,直接关系到地氟病区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群众的生命健康、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地氟病防治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地氟病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地氟病预防工作。
二、什么是地氟病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正常成人体内共含氟2.6克,占体内微量元素的第三位,仅次于硅和铁。
适量的氟对哺乳类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十分必要的。
一定的摄入量对身体有益,但是人体氟摄入量每天超过6毫克,就能引起氟中毒。
在一定地区为地方性氟中毒,也叫地氟病。
三、总结第二课时一、复习什么是氟中毒?二、地氟病有哪些危害性地氟病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
它是世界上也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周身性慢性中毒性地方病。
它不仅损害牙齿,轻者出现氟斑牙(黑牙齿),而且损害骨骼(摄入过多氟可影响体内氟、钙及磷的正常比例,形成较易沉积的氟化钙,引起骨密度增加、骨质变硬、骨质增生,肌肉、肌腱及韧带附着部位特别明显,骨皮质及骨膜增厚,表面凹凸不平,韧带钙化、椎间管变窄),引起骨关节的疼痛,较重者呈现关节僵硬及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呈现躯干变形和瘫痪(氟骨症),以致造成终生残废。
氟中毒还能引起心血管、中枢神经、内分泌、视器官、皮肤等各组织器官的全身性疾病三、总结第三课时一、复习氟中毒有哪些危害?二、地氟病的类型和分布地氟病有饮水型、燃煤型两种。
我国与地氟病相关的县市有1306个,病区村15万多个,病区人口1.12亿。
氟斑牙患者4066万例,氟骨症病人260多万例。
其中,燃煤型病区比饮水型少,但病情较为严重平均氟斑牙患病率高达52.2%,氟骨症患病率高至4.32%。
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最重的是贵州、湖北。
世界煤氟均值为80毫克每公斤。
我国是200毫克每公斤。
根据采样分析,我市燃煤含氟大多在418毫克每公斤以上,我市富有的石煤,氟含量竟高达1795毫克每公斤。
氟中毒教案
教学课题:如何防治氟中毒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明白氟的分布及危害。
2. 培养学生防氟意识。
教学过程:
1. 氟在国外的分布情况。
在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体摄入过量氟化物会引起慢性中毒症状,主要有氟斑牙症和氟骨症。
地方性氟中毒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地方病之一,在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2. 氟在国内的分布情况。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分布面广泛,是世界流行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到目前为止,除上海市、海南省以外,其余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均有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存在。
通过学习氟中毒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了解氟的分布和危害,从而提高对氟中毒的预防意识。
需注意,若需要编写氟中毒教案,建议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适宜性。
地方病氟中毒防治(一)教学目的掌握预防原则,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教学重点预防原则、内容、措施培训过程一、导入课程地氟病的防治,直接关系到地氟病区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群众的生命健康、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地氟病防治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地氟病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地氟病预防工作。
二、什么是地氟病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正常成人体内共含氟2.6克,占体内微量元素的第三位,仅次于硅和铁。
适量的氟对哺乳类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十分必要的。
一定的摄入量对身体有益,但是人体氟摄入量每天超过6毫克,就能引起氟中毒。
在一定地区为地方性氟中毒,也叫地氟病。
三、地氟病有哪些危害性地氟病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
它是世界上也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周身性慢性中毒性地方病。
它不仅损害牙齿,轻者出现氟斑牙(黑牙齿),而且损害骨骼(摄入过多氟可影响体内氟、钙及磷的正常比例,形成较易沉积的氟化钙,引起骨密度增加、骨质变硬、骨质增生,肌肉、肌腱及韧带附着部位特别明显,骨皮质及骨膜增厚,表面凹凸不平,韧带钙化、椎间管变窄),引起骨关节的疼痛,较重者呈现关节僵硬及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呈现躯干变形和瘫痪(氟骨症),以致造成终生残废。
氟中毒还能引起心血管、中枢神经、内分泌、视器官、皮肤等各组织器官的全身性疾病,地氟病有饮水型、燃煤型两种。
地方病氟中毒防治(二)教学目的1、了解地氟病防治进展,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2、当前地氟病防治应采取的措施教学重点地氟病预防措施培训过程一、复习导入提问:什么是地氟病?二、地氟病防治进展地氟病是一种可防不可治的地方病。
自从1916年国外专家发现氟斑牙以来,在防治方法上至今仍未取得新的突破。
搞好第一级预防至关重要,减少氟的摄入量是根本性的预防措施。
地氟病是以地质条件为基础,结合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导致的地方病,致病的因素十分复杂。
地氟病是“穷病”,穷困或许是最重要的病因,地氟病区都是贫穷、落后地区;营养状况生活水平也是地氟病流行的重要因素;文化教育和卫生与地氟病有直接的关系。
“预防地方病,饮水性氟中毒”讲课稿主讲:范丽2012年5月7日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也许大家有注意到,有同学的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的手脚是不是伸不值有的同学的牙齿是不是又黑又黄呢这是一种病,我们把这种病叫做“氟中毒”或“地氟病”。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呢所以,今天我们“健康教育”专栏的主题是“预防地方病,饮水性氟中毒”!对了,这就是可怕的“氟”,我们大多数地区得的“地氟病”就是由氟引起的。
下面就让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此型氟中毒在世界上分布很广,遍及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其中印度流行最为严重。
在我新疆、内蒙古等21个省中均有本病发生。
其病情轻重与当地饮用水中含氟高低密切相关。
水含氟量愈高,饮用时间愈长,则病情愈重。
氟斑牙主要发生于儿童少年,8~15岁多发,氟骨症多发生于青壮年,一般20岁以后发病,30~50岁发病最多。
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慢性疾病。
患有地方性氟中毒的人常会出现氟斑牙和氟骨症等症状。
氟斑牙就是牙釉质受损,轻的表现为牙面无光、粗糙,或牙面有黄褐斑,重的则发生牙釉质花斑样缺损或脱落。
而氟骨症患者更是痛苦,他们会四肢和脊柱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制,严重时胸腰椎弯曲呈畸形。
为什么会发生地方性氟中毒呢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水中摄取一定的氟。
水中缺少氟,儿童就易患龋齿。
假如饮水中的含氟量低于毫克/升,儿童的龋齿率就增高。
水中的含氟量高于1毫克/升,则可能出现氟斑牙。
一旦水中含氟量超过4毫无/升,就会出现氟骨症,并且水中氟的浓度增高,发病率也会随之升高。
所以,预防氟中毒的最佳方法是改良水质。
补充钙是最通常的办法,钙会帮助人体减少对氟的吸收,而增大氟的排出量。
在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的分布很广,全国约有7万个自然村处于发病地区。
所以,改良水质,清除隐患就尤为重要。
含氟牙膏对人体有影响吗~含氟牙膏只能在低氟地区应用,在高氟地区不要应用。
比如城市里可以应用,因为城市的自来水氟含量比较低。
焉耆县第一小学2012年5月7日、。
地方性氟中毒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培训旨在通过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技能的传授,帮助参与者了解地方性氟中毒的危害、预防和治疗方法,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生和传播。
二、培训内容1. 地方性氟中毒的概念及危害:介绍地方性氟中毒的定义、症状和对人体的危害。
2. 氟化物的来源和摄入途径:介绍氟化物的来源包括自然水源、食物和化学制品,以及摄入途径包括饮用、呼吸和皮肤接触等。
3. 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分析地方性氟中毒的高发地区、人群特点和发病原因。
4. 预防地方性氟中毒的方法:了解合理饮水、饮食和生活环境改善等预防地方性氟中毒的具体措施。
5. 地方性氟中毒的治疗和康复:学习地方性氟中毒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措施,包括药物治疗、营养调理和生活方式改变等。
6. 应急救援技能:培训参与者学习地方性氟中毒的急救技能,包括灌肠、洗胃和急救药物的使用等。
三、培训对象1. 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社区卫生工作者等,负责地方性氟中毒的诊断、治疗和宣传工作。
2. 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包括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相关工作人员。
3. 学校教师和学生:学校教师和学生作为主要受众,他们将成为地方性氟中毒预防宣传的主要传播者和受益者。
4. 村民和农民工人:特别是生活在地方性氟中毒高发地区的村民和农民工人。
四、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座、专题报告等形式传授地方性氟中毒相关知识。
2. 实地调研和观摩:组织参与者赴地方性氟中毒高发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和观摩,深入了解地方性氟中毒的实际情况。
3. 专家讲座和案例分析:邀请地方性氟中毒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案例分析,分享实际工作经验和教学资源。
4. 应急演练和模拟实战:组织参与者进行地方性氟中毒的应急演练和模拟实战,提升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5. 互动讨论和体验教学:引导参与者进行案例讨论和互动体验,加深对地方性氟中毒的认知和理解。
五、培训评估1. 知识测验:设计地方性氟中毒相关知识的测验,评估参与者的学习成绩和掌握程度。
地氟病防治知识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地氟病地氟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防治的各种知识。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了解氟元素属于卤素的在化合物中显负一价的非金属元素,通常情况下氟气是一种浅黄绿色的、有强烈助燃性的、刺激性毒气,是已知的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元素符号F。
氟气为苍黄色气体,密度1.696克/升(273.15K,0℃),熔点-219.62℃,沸点-188.14℃,化合价-1,氟的电负性最高,电离能为17.422电子伏特,是非金属中最活泼的元素,氧化能力很强,能与大多数含氢的化合物如水、氨和除氦、氖氩氮氧外一切无论液态、固态、或气态的化学物质起反应。
氟气[1]与水的反应很复杂,主要生成氟化氢和氧,以及较少量的过氧化氢、二氟化氧和臭氧,也可在化合物中置换其他非金属元素。
可以同绝大部分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起猛烈的反应,生成氟化物,并发生燃烧。
有极强的腐蚀性和毒性,操作时应特别小心,切勿使它的液体或蒸气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氟是化学性质最活泼、氧化性最强的物质,氟能同几乎所有元素化合;氟在常温下可以和除惰性气体,氮,氧,氯,铂,金等贵金属外的所有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剧烈反应,也可以和除全氟有机物外的所有有机物发生剧烈反应;受热的情况下,氟可以和包括金铂等惰性金属在内的所有金属剧烈反应,和除氦氖氮氧外的所有非金属发生剧烈反应,在特殊条件下可以和氪和氧发生反应。
氟离子体积小,容易与许多正离子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2、学习什么是地氟病。
又称地方性氟中毒,它是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发生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
氟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土壤中氟化物可溶于水,容易被动物和植物所吸收。
氟化物在肠道内吸收与其水溶性有关。
因水氟大部分为易溶性,所以吸收率也较高。
本病根据摄入途径分为二型:一为饮水型,即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水而患病,此型分布广,90%的患者属此型;另一型为燃煤型,即在特定地区煤中含氟量过多,当地居民习惯敞开燃煤、烘烤粮食,致使室内空气和烤干食物中氟含量增加而导致本病发生。
预防地方性“氟”中毒
六二班20XX年11月
教学目的、要求:
让学生了解地方性氟中毒的基本知识,做到预防工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氟中毒的原因及其早期症状。
难点:氟斑牙的预防。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氟?
二、什么是地方性氟中毒?
三、地方性氟中毒有什么症状和危害?(氟斑牙和骨氟症)
四、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1、饮水型氟中毒。
2、生活用煤烟尘污染型氟中毒。
五、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方法。
1、改善水质,打深水井,饮用不透水层以下含氟量低于1.0毫克/升的低氟水。
2、改变不科学的燃煤习惯,改良炉灶,使高氟煤烟排出室外。
3、高氟区食物必须采取措施与外地粮食混合搭配食用。
不能单独食用高氟区食物。
4、植树造林,种草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卫生条件等办法,以减少氟在病区环境内的蓄积。
达到预防氟中毒的目的。
预防包虫病和地方性“氟”中毒
三二班
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包虫病以及它的传染方式。
2.包虫病的治疗和预防。
3.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让学生了解地方性氟中毒的基本知识,做到预防工作。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问图片上的是什么?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图片,小朋友看,这图片上是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上是个人他不爱干净,碰小狗老鼠后,没有洗手,他吃东西,就将这些细菌吃进了肚子里。
2、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包虫病和传染方式。
㈠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包虫病吗?刚才老师所出示图片里的人就得了这个病。
㈡什么是包虫病。
包虫病(hydatid.disease),又名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是人体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疾病的统称,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流行性寄生虫病。
我国有两种不同种的包虫病,即囊型包虫病(CE)与泡型包虫病(AE),分别因人摄入棘球绦虫卵及多房棘球绦虫卵而感染。
临床上以肝包虫病最多见,肺部次之,脑、骨骼等其他器官也被侵犯。
㈢你们知道包虫病是怎么传染的吗?
人体感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直接传染:主要是与终末宿主(狗、猫)密切接触后,误吞虫卵而感染。
(2)间接传染:是指由于虫卵污染水源、土壤、植物或蔬菜等,这种情况往往发生于去流行区出差、旅游、劳动的人因吃饭、饮水而感染。
㈣总结:所以小朋友不论干什么事情,吃什么事情之前要洗手,而且要保持清洁。
3、包虫病的治疗和预防。
㈠师:小朋友,虽然有人得上了包虫病但是也有治疗的方法,没有得上包虫病的人也要注意预防,下面我就给小朋友们讲讲包虫病的治疗和预防。
㈡包虫病的治疗。
手术治疗目前仍是治疗包虫病的主要方法。
手术原则是摘除内囊和处理外囊,但内囊摘除前必须先杀死囊中的原头节,以防囊液破溃外溢造成囊液污染和包虫种植扩散。
因囊液具有极强的抗原性,可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㈢包虫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关键是预防犬类感染。
广泛宣传养狗的危害性。
野狗应予捕杀,牧羊狗、警犬等应予登记,。
定期检疫。
牛羊的内脏深埋或焚化,严禁用来喂犬。
(2)切断传染途径:重点在于饮食卫生与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与不吃生菜。
凡是与犬接触较多的猎人、牧民和儿童,对他们进行卫生宣传,不要用手抚摩犬的皮毛,不让犬舔人的手脸,同时养成饭前用肥皂洗手的习惯。
(3)增强体质,提高人体抵抗力。
综合措施:
(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特别在流行区,让人们了解包虫病的感染途径,严防误吞虫卵。
(2)加强犬的处理与管理,定期投放喂药,阻断传染源。
(3)严格卫生检疫肉食品,使包虫生活史不能延续。
二如何预防预防地方性“氟”中毒
(1)什么是氟?
(2)什么是地方性氟中毒?
(3)地方性氟中毒有什么症状和危害?(氟斑牙和骨氟症)
(4)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1、饮水型氟中毒。
2、生活用煤烟尘污染型氟中毒。
(5)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方法。
1、改善水质,打深水井,饮用不透水层以下含氟量低于1.0毫克/升的低氟水。
2、改变不科学的燃煤习惯,改良炉灶,使高氟煤烟排出室外。
3、高氟区食物必须采取措施与外地粮食混合搭配食用。
不能单独食用高氟区食物。
4、植树造林,种草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卫生条件等办法,以减少氟在病区环境内的蓄积。
达到预防氟中毒的目的。
总结:小朋友一定要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不论玩玩具,去户外玩,吃东西时,一定要洗手,少接近猫啊狗之类的动物,以免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