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知识整理列简易方程解决问题的几种类型
- 格式:ppt
- 大小:919.50 KB
- 文档页数:14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一.用字母表示数1.用字母表示数。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数和字母相乘时,省略乘号后,一律将数写在字母前面。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是a+b=b+a;加法结合律是(a+b)+c=a+(b+c);乘法交换律是ab=ba;乘法结合律是(ab)c=a(bc);乘法分配律是(a+b)c=ac+bc。
3.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指定的数量,再把字母的取值代入式子中求值,只要在答中写出得数即可。
4、a×a可以写作a•a或a2,a2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二.方程的意义1.方程与等式的区别。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两个数相加,和都相同,一个加数越小,另一个加数就越大。
两个数相减,差都相同,减数越大,被减数也越大。
两个数相乘,积都相同,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
两个数相除,商都相同,除数越大,被除数就越大。
三.解方程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是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2.解形如±a=b 和 a=b 的方程。
依据等式性质来解此类方程。
解方程时要注意写清步骤,等号对齐。
3.验算。
检验是不是方程的解,把解代入原方程的左边算出得数,再算出右边的得数,如果左右两边的得数相等,那么这个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4、解方程原理: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相等的数,等式不变。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等式不变。
5、在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我们应统一单位,在方程求出的解的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三看两原则”三看:一看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前面是否有“ - ”(减号),若有,先处理;二看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前面是否有“÷”(除号),若有,先处理;三看是否含有小括号“()”,若有优先选择整体法;两原则:1、未知数前面的符合要为“ + ”(加号);2、未知数前面的数字(系数)要为“ 1 ”。
五年级方程解决问题归类
以下是五年级方程解决问题的一些归类:
1. 简单方程:这是最基础的方程类型,形式如 ax + b = 0。
这类方程通常
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次。
2. 代数方程:这种方程涉及多个未知数和复杂的数学操作,如加、减、乘、除等。
例如,a + b = c + d。
3. 比例和百分数方程:这种方程涉及到比例和百分数,例如 a/b = c% 或 a = b × 20%。
4. 面积和周长方程:这类方程通常出现在几何问题中,涉及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例如,如果一个矩形的周长是 a,那么它的长和宽是多少?
5. 逻辑方程:这种方程涉及到逻辑推理,例如真假值判断或逻辑运算。
例如,如果 a 或 b 是真,那么 c 是真还是假?
6. 分数方程:这种方程涉及到分数,例如 a/b = c/d。
7. 线性方程:这是指未知数的次数为一次的方程,形式如 ax + b = 0。
这
类方程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
这些只是五年级可能遇到的一些方程类型。
实际上,随着年级的提高,还会遇到更复杂、更专业的方程类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方程方程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解决问题的强大工具。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方程的学习主要集中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
本文将从什么是方程、方程的基本性质、方程的解法以及方程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方程。
在数学中,方程是一个等式,即两个表达式相等的式子。
方程中包含未知数,我们要通过求解方程来确定未知数的值。
在一元一次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也就是未知数的指数是1。
例如,2x+3=5就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其中x是未知数。
方程的基本性质有以下几点:1.方程只有在等号两边的表达式相等时才成立。
如果把等号改变为不等号,则原来的等式就会变成不等式。
2.方程可以进行等式的运算。
我们可以对方程两边同时进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但是必须保证方程仍然成立。
3.方程可以通过移项进行简化。
如果方程中有某一项无需求解的,我们可以将它从一边移到另一边,使方程更简洁。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方程的解法。
对于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通过逆运算的方式来求解。
逆运算是指对一个数进行的操作,可以使得两边的式子得到平衡,从而使方程成立。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加减法逆运算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当方程中只有加法或只有减法时,我们可以通过逆运算来求解。
例如,2x+3=5中的3是通过加法与未知数x相连接的,我们可以通过减去3来解方程,即2x=2,然后再通过除以2来求得x的值,即x=1。
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减法的逆运算来解方程。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乘除法逆运算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当方程中只有乘法或只有除法时,我们可以通过逆运算来求解。
例如,3x=6中的3是通过乘法与未知数x相连接的,我们可以通过除以3来解方程,即x=2。
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除法的逆运算来解方程。
最后,我们来讨论方程的应用。
方程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解决问题、分析数据等。
我们可以通过方程来求解各种实际问题,如商品价格、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等。
5简易方程
特别注意:
加号、减号、除号及数与
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提示:
2a与a2的区别:
2a表示a+a,a2表示a×a。
提示:
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字写
在字母的前面。
举例:x×6可以写成6x。
提示:
1×a省略乘号时,不能写成
1a,要写成a,这里的“1”我们要
省略不写。
温馨提示: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量关系,是加减关系时,如果后
面加单位,必须把这个含有字母
的式子用括号括起来。
注意:
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必须
是等式,必须有未知数,二者缺
一不可。
易错点:
误认为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是方程。
举例:
3x-2>18是方程。
( )
正确解答:(✕)
提示:
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重。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第5单元简易方程单元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学习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简易方程的运用。
在学生已有的算术和代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简易方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并且能够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算术知识。
【学情分析】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特别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更让学生感到困难。
让学生从具体的、确定的数过度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对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使学生从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逐渐过渡。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不会将含有字母的式子看作是一个量,如:苹果2元一斤,香蕉比苹果贵x 元,2+x 既表示苹果价格与香蕉价格之间的数量关系,也表示香蕉的价格,很多学生认为这只是一个式子,不是结果。
而这正是学生学习简易方程的基础,所以要先学习用字母表示一个特定的数,再学习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也就是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让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学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这样由易到难,便于学生在数学认知上有更高的飞跃。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问题解决:能列简易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培养学生书写规范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划分】20课时1.用字母表示数……………………………6课时2.解简易方程………………………………12课时3.整理和复习………………………………2课时象,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般情况呢?由此引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
解方程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代数的基本概念,如代数式、方程等,以及学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
以下是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的常见题型和解法。
常见题型:
1. 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如 5x + 3 = 7 等。
2. 带未知数的算术题,如 5x + 3 = 7 + x 等。
3. 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如 3x + 2y = 8 等。
解法:
1. 去分母: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消去分母。
2. 去括号:将方程两边的括号展开,然后进行移项和合并同类项。
3. 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将方程两边的未知数项移到同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然后进行合并同类项。
4. 求解未知数:将方程化简为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求解未知数。
5. 验根:将求得的解代入原方程进行验证,确保解是正确的。
例如,对于方程 5x + 3 = 7 + x,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求解:
1. 将方程两边的未知数项移到同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得到 4x = 4。
2. 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得到 x = 1。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