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环境教育教案(20201006003431)
- 格式:docx
- 大小:19.30 KB
- 文档页数:15
二年级环境教育教案教案标题: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认识并掌握一些简单的环保行为,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介绍。
2. 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环保行为的学习。
3. 小组活动:制作环保海报、设计环保小广播等。
教学准备:1. PPT或教学板书。
2. 环保海报制作所需的纸张、颜料、画笔等。
3. 环保小广播所需的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环境污染的情况,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PPT或教学板书,介绍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环保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结合实例,讲解这些环保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意义。
三、环保行为学习(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出自己身边的环保行为。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列举的环保行为,并进行简单的解释。
四、小组活动(20分钟)1. 制作环保海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环保行为,设计并制作环保海报,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和具体行动。
2. 设计环保小广播:每个小组设计一段环保小广播,内容包括环保知识、环保行为的宣传等。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环保行为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可以更加注重环保?”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里实践所学的环保行为,并与家人一起分享和推广。
2. 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参观环保展览、参加环保义工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检查学生制作的环保海报和设计的环保小广播,评价其内容和创意。
3. 学生对环保行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表现。
二年级环保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二年级环保教案7、我们期待绿水青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提高环保意识,激发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自觉投入到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之中去。
教学重难点:充分认识保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其迫切性和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密切关系,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脏物,不践踏草坪,不随意摘花摘叶。
教学策略:寓思想性于整个活动过程之中。
教学过程:一、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轻快的音乐,唤起我们对美的向往;甜美的歌声,激发我们对祖国、家乡、学校的热爱。
同学们,春天来了,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看,青山绿水相伴,鸟语花香相随。
这么美丽的自然风光,令我们振奋,但,是谁在随地吐痰,乱扔脏物,践踏草坪随意摘花摘叶呢?破坏了这怡人的环境。
二、活动深入:1、参观校园。
2、寻找到被同学破坏的环境资料1:每年地球有16000万公顷的森林要消失,同时将约有600万公顷沙漠急剧扩展。
如此发展下去,现在的良田再过500年将流失得干干净净。
资料2:据科学家统计,全球每年有50亿吨的二氧化碳污染着我们,甲烷、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也在剧增。
7、我们期待绿水青山教学目标: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提高环保意识,激发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自觉投入到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之中去。
教学重难点:充分认识保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其迫切性和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密切关系,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脏物,不践踏草坪,不随意摘花摘叶。
教学策略:寓思想性于整个活动过程之中。
教学过程:资料3:由于人类常常往河里倒垃圾、排废水,使河道阻塞、水质变臭,鱼类也在迅速减少。
主持人:由于环境被污染,我们的生存正受到严重的威胁。
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办?齐答:面对环境污染,我们——未来的主人决不能袖手旁观,决不能任其发展。
主持人:对,保护绿色生命,要从我做起。
朗诵:一滴水流进长江,变成了汹涌的波浪;一个浪打进东海,变成了澎湃的汪洋;保护绿色生命,装点出祖国的春天。
小学二年级生态环保的教案〔精选7篇〕小学二年级生态环保的教案〔精选7篇〕小学二年级生态环保的教案1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
3.使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教学准备1.挂图或幻灯片──我们常见的一些动植物。
2.挂图或幻灯片──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3.关于动植物的录像带。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或录像。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或录像带〕,有什么想法和问题?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局部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
〔板书课题: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学生答复后,老师讲述绿色植物养育了人类,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动物的幻灯片〕。
老师过渡: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
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师生共同议论交流。
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出示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幻灯片〕。
老师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
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沙暴,洪水,污染-所有这些有一局部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
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详细是哪些方法〕,因为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稳固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护它们。
2.提问:〔1〕你知道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作用?〔2〕我国为野生动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3〕讨论:假设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乱砍树木或捕杀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四〕布置作业出一份"保护环境报"。
二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8篇)二班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1一、教学目标通过介绍对人类有害污染,使同学能够远离污染,从而养成健康的身体。
使同学懂得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处处是绿水青山作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1〕什么是环境污染〔2〕环境污染有哪些,它造成的缘由是什么。
三、教学内容1、环境污染的定义: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因素致使自然环境发生改变,并超出了其自净技能,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到人类健康的现象。
2、环境污染产生的缘由: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加以及工业化的快速进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毁灭性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问题愈来愈严峻,已经开始威逼人类的生存。
3、空气污染对内健康的危害:空气污染主要是由工业生产中散发来的尘埃、烟灰等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目前,空气中的污染物已达一百多种。
〔1〕对人体的径直危害:呼吸道的鼻炎、咽炎、气管炎、肺结核、肺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下降;内脏器官的肝肿大、肾炎;神经系统的头晕、头痛、失眠、神经衰弱。
另外,对内分泌系统、骨骼系统、少年儿童发育都有负面影响。
〔2〕对人体的间接危害:导致佝偻病、眼部病症的发生。
4、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水污染主要是指由工厂排出的未经净化处理的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和各种有害物质流入、渗入水中,使江、河、湖、海遭到污染。
〔1〕对人体的径直危害:人们径直饮用受污染的水,会导致各种肠胃疾病,严峻受污染的水会径直导致特异性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2〕对人体的间接危害:通过食物链,有害的水浇灌农用物,污水中的水产类、食用有害物质的动物等最末由人类来食用,会危及人类的健康。
5、噪声音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噪音污染是指由生产、交通、生活中发出的超常规的振动。
〔1〕对人体的径直危害:导致人心烦躁、引起头痛和听力障碍。
当噪声达到100分贝时,人就烦躁难过;达到130分贝时耳朵痛苦;达到160分贝时耳膜破碎;达到170分贝时会导致死亡。
课题: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从小事做起,传播环保理念;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通过小事行动保护环境;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1.课件、PPT;2.图片、海报等教具;3.环保手册。
教学过程:Step 1 热身启动 (5分钟)1.向学生展示一幅环境受到污染的图片,让学生先描述图片中的问题;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出现?Step 2 导入新课 (10分钟)1.学生就刚才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2.引出新问题:如果能够保护环境,这些污染问题就能减少或解决吗?Step 3 知识梳理 (10分钟)1.讲解环境保护的定义: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使其变得更加美丽和干净;2.通过PPT向学生展示一组关于环境保护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些图片表达了什么意思?Step 4 规则制定 (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2.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并列举出尽可能多的环保行为;3.选出每组最有代表性的行为,放在海报上展示出来。
Step 5 案例学习 (15分钟)1.向学生展示一个关于垃圾分类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的问题;2.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分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如何进行垃圾分类?3.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正确的进行垃圾分类。
Step 6 实践演练 (15分钟)1.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个环保手册;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环保行为,进行实际演练;3.学生互相观察、鼓励和评价;4.选出每个小组的代表,进行集体展示。
Step 7 总结归纳 (10分钟)1.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根据所学知识,总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让学生回答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环境?Step 8 作业布置 (5分钟)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份简单的环保宣传画;2.要求画面明确,富有创意;3.周一上课时,每个小组进行宣传画展示。
一、教材分析: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二年级环境教育的教材主要包括《品德与社会》《科学》两个部分。
通过这些教材,学生可以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五、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PPT等教学工具。
2.维多利亚湖污染案例的相关材料。
六、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课堂开始,可以通过播放一张环境保护的图片或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如工厂污染、垃圾排放等。
然后讲解环境保护的方法,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3.案例分析(20分钟)选择一个维多利亚湖污染案例,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然后让学生讨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并提醒学生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4.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小组长带领。
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让他们讨论该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并设计一个小小环保方案。
5.展示与总结(2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小小环保方案,并与其他小组一起讨论。
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导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1.给学生布置一个小小环保方案的书面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来解决一个环境问题。
2.布置一个观察任务,要求学生观察身边存在的一个环境问题,如学校里的垃圾处理问题,并写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小学一二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认识不同环境的特点和功能。
3. 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二、教学内容
1. 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 研究如何保护环境,如节约能源、减少垃圾等。
3. 研究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
第一课:环境的基本概念
- 介绍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
- 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环境和它们的特点。
第二课: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 讲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改善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
第三课:保护环境的方法
- 研究如何节约能源,如关闭电灯、节约用水等。
- 研究如何减少垃圾,如分类回收等。
- 强调个人行动对环境的影响和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
1. 图片和故事相关材料。
2. 视频和动画,以便生动展示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方法。
五、教学评估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通过问题和讨论的方式测试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观察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六、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如组织垃圾分类活动、
种植绿色植物等。
2. 组织参观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的美好和脆弱性。
以上是小学一二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行动能力。
二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认识常见的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3. 学习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2. 学会合作和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关爱环境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2. 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环境1. 导入:讲解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常见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3. 讨论环境问题对生活和自然的影响。
第二课时: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1. 学习环保法律法规,了解公民的环保义务。
2. 探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如节约用水、用电,分类垃圾等。
3. 实践活动:制定个人环保计划,互相分享。
三、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通过设定具体的环境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环保意识。
案例分析法:分析真实的环保案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个人环保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感想,了解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材。
2. 课件:环境问题的图片、视频等。
3. 实践活动材料:分类垃圾箱、节水装置等。
4. 参考资料:环保法律法规、真实环保案例等。
六、教学计划:第5课时:环保行动1. 学习环保活动的组织方法和流程。
2. 探讨如何在学校和社区中开展环保行动。
3. 实践活动:组织一次校园环保宣传活动。
第6课时:环境与健康1. 学习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 了解环保与健康的关系。
3.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七、教学计划:第7课时:自然资源保护1. 认识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小学二年级环保教育基础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培养学生识别和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污染行为。
- 引导学生理解保护环境对人类和地球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 利用角色扮演、游戏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爱护之情。
- 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环境保护的行动者,形成负责任的环境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我们的地球- 介绍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 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第二课:环保小常识- 教授学生如何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 讲解节约用水、用电的重要性及方法。
第三课:绿色生活-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 示范和引导学生实践绿色生活方式,如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
第四课:小小环保志愿者-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学校和社区中进行环保宣传和实践活动。
- 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的环保行动计划。
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课堂上讨论环境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在环保中的作用和责任。
实地考察- 安排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公园等,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环保知识的理解。
制作作品- 鼓励学生制作环保手工艺品或宣传海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游戏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作品展示- 评估学生制作的环保作品创意和实践技能。
行动计划- 检查学生制定的环保行动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情况。
五、教学资源- 环保知识PPT- 环保手册和书籍- 垃圾分类和回收物品模型- 环保手工艺品材料六、教学时间- 第一课:40分钟- 第二课:40分钟- 第三课:40分钟- 第四课:40分钟七、教学参考- 《小学环保教育指导手册》- 《绿色校园行动计划》以上就是小学二年级环保教育基础课程的教案,希望能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成为负责任的环保小公民。
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环保,为什么要环保。
2.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3.掌握少用水、节约用纸、节约用电等环保的基本方法。
4.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并把环保行为贯穿到日常生活中。
5.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环保的概念和意义。
2.少用水、节约用纸、节约用电等环保方法。
3.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让学生了解环保的概念和意义。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2.让学生明确环保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录制好环保宣传短片。
2.准备相关图片和教具。
六、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环保宣传短片,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步骤二:讲解环保的概念和意义(15分钟)教师简单解释和讲解什么是环保,为什么要环保,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进行讨论。
步骤三:介绍少用水的方法(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教具向学生展示少用水的方法,如关水龙头、节约用水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步骤四:介绍节约用纸的方法(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教具向学生展示节约用纸的方法,如双面打印、减少使用纸巾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步骤五:介绍节约用电的方法(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教具向学生展示节约用电的方法,如关灯、用电时尽量选择节能电器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步骤六:组织学生进行环保行动(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设计并实施一个环保行动计划,比如整理教室、清理校园等,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步骤七:总结和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了解学生对于环保的认识和意识的提高,并鼓励学生将环保行为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七、板书设计:环保的概念和意义1.少用水:关水龙头、节约用水。
二年级二班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大小、人口、资源等。
2.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情况介绍。
2. 地球上的资源分布。
3. 地球人口的增长。
教学活动:1. 观看地球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地球的特点。
2. 教师讲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学生做笔记。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地球资源的了解。
4. 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自己对地球的认识。
第二章:环境污染的危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治方法。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污染的来源介绍。
2. 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3. 环境污染防治方法。
1. 观看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污染情况。
2. 教师讲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学生做笔记。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污染防治方法的见解。
4. 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自己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第三章:垃圾分类与回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方法。
2. 培养学生垃圾分类和回收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介绍。
2. 垃圾的回收方法。
3. 垃圾分类和回收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观看垃圾分类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垃圾的分类情况。
2. 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方法,学生做笔记。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垃圾分类和回收的看法。
4. 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自己对垃圾分类和回收的认识。
第四章:节约用水用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珍贵和电资源的节约方法。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用电的习惯。
1. 水资源的珍贵性介绍。
2. 电资源的节约方法。
3. 节约用水用电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观看节约用水用电的图片,让学生描述节约的方法。
2. 教师讲解水资源的珍贵性和电资源的节约方法,学生做笔记。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节约用水用电的看法。
4. 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自己对节约用水用电的认识。
二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现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教育学生爱护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美化校园、家园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我国环境现状及危害2.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法3.爱护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4.参与环保活动,共建美好家园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环境现状及危害等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4.实践活动法: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环境破坏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讲授新课:讲解我国环境现状及危害,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4.讨论环节: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5.实践活动: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的乐趣。
6.总结环节: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份环保宣传海报。
六、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2.成果评价:评价学生设计的环保宣传海报,了解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3.反馈评价: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资源1.教材:二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材2.多媒体资源:环保图片、视频、案例等3.实践活动材料:环保主题活动所需的道具、器材等八、教学建议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第一课校园里的花草树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到花草树木能够美化校园。
2.了解花草树木对人类带来的益处。
3.熟悉校园内的花草树木。
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入:咱们的校园像花园,看咱们的校园多漂亮,看到那么多花草树木,你们喜爱吗?今天这节课让咱们一路认一认校园的花草树木吧。
二.校园观看:(出示校园图片)。
带学生到校园中去观看。
要求,边观看,边记录。
三.交流观看结果。
师生交流:
花卉的种类超级丰硕,按其生态习性可分:
1.草本花卉如:一串红、鸡冠花、紫罗兰、雏菊等;
2.木本花卉如:腊梅、云杉、雪松、牡丹等;
3.藤本花卉如:常春藤、金银花等;
按栽培方式不同可分:露地、室内等。
按其观赏部位不同可分:
观叶如巴西木、万年青、绿萝等。
第1课、生活处处有环保(节水光荣)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通过看水表,了解家中用水量的变化。
2、使学生知道节约用水,不仅可以减少家庭支出,更重要的是节约资源。
3、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主动参与意识。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导关注(提前布置:向家人了解家庭用水情况。
)(1)你家几口人?一个月用多少吨水?交多少水费?(2)为什么每个家庭月用水量不一样?(3)为什么要节约用水?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水?(二)展开探究自主学习①通过讨论拟订家庭节水措施。
a、刷牙时关上水龙头。
b、在淋浴中涂肥皂时关上水。
c、安装(或改造成)节水马桶。
d、淘米洗菜用过的水再做它用。
e、把衣服储满后才用洗衣机清洗,清洗衣服后的水再做它用。
f、随时关紧水龙头,安装节水龙头。
2、了解水资源现状进一步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1)播放资料:地球上水资源分布状况。
我国各大城市水资源现状。
广州市城市居民用水的来源。
(2)讨论:①地球是个水球有70%的水域面积,为什么说可供人类饮用的水十分有限?②南方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③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水域的水质有哪些影响?(3)思考;了解了水资源的现状后,你什么打算?如果是从我做起,你能作些什么?三)实践应用深化拓展1、制订家庭节水方案:根据你家实际情况和家人一起制订一套适合的家庭节水方案。
2、集体交流:在全班交流各自的节水措施及活动体会。
3、综合分析,达成共识,再次制订适合多数家庭的节水措施。
向全校师生发出实施家庭节水的倡议,并将倡议书张贴在社区。
号召更多的家庭都能做到节约用水。
第2课、白色污染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废旧塑料袋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废旧塑料袋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废旧塑料袋的。
大家一起做环保一、活动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表达学生对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二、活动重难点: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保护环境。
三、活动准备: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情况、事例。
四、活动过程:(一)引入主题(老师自由发挥)。
(二)具体事例,初步认识。
师:其实,在我们周围,破坏我们生存环境的远远不止是工厂的黑烟与汽车的尾气,还有很多。
活动前叫大家去调查过。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
如:工厂向江河排放废水;人们向江河投放垃圾等。
(三)分析事实,深化认识。
请同学们针对上面的现象,说说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1、先说水源是怎样被污染的。
师:这都是水源被污染的现象,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喝水中毒的事。
可见水源污染不是小事。
2、随意砍伐树木、开垦土地,也会危害我们人类,请举例说明砍伐树木造成的危害。
比如:造成洪水泛滥、地震等;还有森林里的动物越来越少,比如大熊猫和老虎,有些动物甚至绝迹了。
师:由此看来,间接的环境破坏,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我们的生存。
(四)联系身边事实,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请同学们汇报自己所了解的当地环境污染的情况。
(五)同学们了解了很多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害处,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是十分关心的。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怎样保护环境?你能想出一些建议吗?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六)以后我们怎样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呢?要求学生讨论后汇报。
(七)教师总结。
五、板书设计:第八课大家一起做环保环境污染的危害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
二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第一课布置我的房间活动目标:1、让学生学会布置自己的房间,有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2、帮助学生形成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的习惯3、体会美与生活的直接联系活动准备:了解家居环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活动时间:2周时活动设计:一、激情导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室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样的空间,如果家具与室内装饰色彩协调,摆放合理,在加上有花草等装饰物品的点缀,会让我们更感到生活的舒适温馨。
让我们来一起学习、自己动手来把我们自己的房间打扮一番吧!二、探索研究1、疑惑千千问(1)家居环境应注意什么问题呢?(2)我来提问我来建议2、探索新干线(1)向小组的其他同学描述一下自己房间的布置,可用图画的形式展示。
(2)我来评价说一说自己对小组成员的房间的布置的看法,说一说有点,提一提建议。
三、实践作业听取了同学的建议结合自己的所得重新布置自几的房间,并邀请几位同学来看一看,评一评。
四、我是设计师1、帮助一个喜欢读书、绘画的男孩子设计一个适合他的小房间。
2、设计自己未来的家教学反思:二、为了健康一一关注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致病的因素、阶段、特点、类型,防止教室、家庭居室环境问题的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调查某一个时段班级同学生病的人数。
一、人体健康与环境污染1.环境致病的因素: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2.环境致病的阶段:潜伏期、病状期、显露期、危险期3.环境致病的特点:复杂性、隐蔽性4.环境致病的类型: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远期危害二、学校的环境污染问题1.校址与环境2.教室的空气污染3.教室的光线问题4.校园的环境卫生三、家庭居室的环境污染问题1.厨房环境污染2.卧室环境污染3.厕所环境污染4.家庭公共场所环境污染5.家庭居室周围环境污染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3.强身健体,树立理想三、关注城市环境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列举城市社区环境发生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2、能力目标:能够设计并实施调查社区环境变化的活动,并得出初步的结论,在全班进行交流。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并做到保护身边的环境应该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做起。
二、教学重点:组织好调查。
三、教学方法:交流、汇报、观察、讨论。
四、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农村生态系统的一些知识,从中可以看出人在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它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更为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首先请同学们看书P103页和P105页,思考1、什么是城市生态系统?(答: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城市居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
其组成成分不仅有生物和非生物,还包括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
)2、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答: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人类起主导作用。
)讲述: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一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城市中的一切设施都是人制造的,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的量很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分解者微生物的分解功能不强。
二是高度开放:城市生态系统不论在能量上还是在物质上,都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
这种高度的开放性又导致它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会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
三是易造成环境污染: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弱,容易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
城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对环境污染的自动净化能力远远不如自然生态系统。
3、目前我国城市的污染主要有哪些?(答:从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讲述: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还不到1%。
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始终是以烟尘、二氧化硫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
而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过高,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下面请同学们按小组汇报一下调查社区环境的变化的情况。
(过程略)讨论:1、城市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一定比乡村差”,这种说法对吗?(答:这种说法不对。
一般来说,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护、各种污染导致城市空气质量下降。
但是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绿色城市是可以实现的。
)2、为进一步美化社区环境,我们中学生应该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答案不同,只要是美化社区的、力所能及的即可。
)讲述: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区中间,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讨论:1、你知道废弃的塑料对我们的环境有什么危害吗?防止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2、从保护城市环境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提倡一种什么样的文明消费行为呢?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动物?怎样做才能为这些小动物提供一个方便的生存条件呢?讲述: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1、加强对污染物的回收利用,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2、大力促进城市的绿化和美化,提高城市的植被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并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3、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广大居民能够自觉地保护环境、美化环境。
课后作业:给你的家居打分”,按书P109页的评价内容给自己的家居打分, 根据得分找出自己家居环境中不利于健康的问题。
下节课进行汇报。
四、小区的环境教学目标:1.了解新小区的环境美、设施全的特点。
2.感受小区工作人员的辛劳与用心。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小区环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都有优美的居住环境。
例如:历山小区、胜利山小区、西山小区等,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小区的情况。
(板书课题)二、联系实际生活,了解小区的特点:1.介绍自己居住的小区:其实在我们周围像这样的小区还有很多很多,那么你住在哪个小区呢?拿出照片介绍一下吧!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说说小区的设施这些小区的设施大家都很熟悉小区里都有哪些设施呢?三、走进小区,感受小区服务,体会工作人员的辛苦和用心。
1.了解工作人员的辛劳。
为了小区的优美环境和居民安全、方便、快乐的生活,有哪些人在小区工作?他们要考虑和做哪些事?2.交流感想:这样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小区内生活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小朋友,见到他们,我们可以说什么呢?四、环保在行动。
讨论:小区的环境、设施是一流的,但是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1、绿地保护2、街道清扫3、垃圾拣拾4、竹篮购物五.小结。
五、城市牛皮癣”教学目标:1、弄清楚什么是城市中的牛皮癣”2、明白牛皮癣”的危害。
(影响市容、广告骗人)教学过程:出示课题:城市牛皮癣”什么是牛皮癣”?(课件出示)据医书记载,牛皮癣是一种生长于人体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
(课件出示)那么我们这里加了引号的牛皮癣”指的是什么呢?张贴于城市大街小巷的非法广告。
下面同学们看到的是我们课本开始提到的重庆市菜园坝长江大桥。
欣赏图片(长江大桥)看了这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继续欣赏图片其实,这样的现象不只是重庆,在全国各地,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看下面一组图片:(图片分三部分,一是城市大街小巷中常见的现象,二是在一些文物上的牛皮癣;三是网上出现的最牛的办证广告)看了这些形形色色的牛皮癣”你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来谈一谈!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城市牛皮癣”的危害。
城市牛皮癣”的危害:1、影响城市形象。
2、非法广告骗人。
3、清理非常困难。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干净整洁的城市中,面对这带来巨大危害的牛皮癣我们怎么办呢?解决办法一:图片出示:市政部门使用的现代化广告清洗车。
解决办法二:作为城市一员的我们有没有责任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请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谈看法)出示莱西美丽风景的图片教师引导总结: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干净、整洁、漂亮的城市中,她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建设、去维护,美化城市,人人有责,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为建设我们美丽的莱西”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反思:六、一口痰的危害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随地吐痰的危害。
(2)培养学生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以童话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组织讨论师提问:随地吐痰有哪些危害?让学生讨论。
(细菌多,不卫生,有害健康,不文明……)师:你在哪儿见到过随地吐痰的人?(大街上,工交车上,电影院里,公园内,学校里………师:你觉得他们的行为对吗?三、学习儿歌1、出示儿歌:小小一口痰,病菌里面藏。
痰液随口出,随风四处扬。
吸到人体里,健康要遭殃。
随地乱吐痰,破坏你形象。
地上痰迹多,有损城市文明样。
我们讲卫生,我们要健康。
2、读了上面的儿歌,我们都知道了随地吐痰是不卫生,不文明的表现;那如果真的有痰要吐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四、小组讨论,选派代表上台发言(可以吐在痰盂里,可以吐在厕所里,可以吐在垃圾箱里,可以吐在手帕或纸巾里………五、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真好!只有从小养成了好习惯,长大了才能做一个讲文明的人。
六、拓展延伸面对一些不文明的坏习惯,你该做些什么?学生讨论交流该如何对待?七、教师总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对于我们小朋友来说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小养成爱文明,讲卫生的好习惯,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丽!教学反思:七、我们吸进了什么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的种类。
2、知道大气污染的来源3、知道主要大气污染物质4、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5、知道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6、认识大气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参与环境教育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主人翁社会责任感。
一、导入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感受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投影显示让学生了解大气自然污染和大气人为污染。
三、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对大气污染物质有哪些进行讨论。
四、学生发言分组讨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小组推代表发言五、教师介绍英国伦敦烟雾: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六、学生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
七、同学讨论、上网查询组织学生讨论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请同学上网查询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八、教师总结教师归纳总结大气保护的重要性。
九、作业设计1、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主要有哪些?2、如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3、课后上网查询上海总体的大气质量状况4、利用节假日拍摄公交车排放黑烟的照片,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八、把废品变成艺术品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废物的垃圾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在自己身边废物污染的情况。
2、通过相互交流寻找到一些减少垃圾危害,变废为宝的金点子。
3、通过活动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环境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