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文明(1)
- 格式:ppt
- 大小:9.70 MB
- 文档页数:103
第9单元1.政治:新石器时代的大河流域出现了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等古代文明,这些文明以农业为主,建立了君主专制国家。
铁器时代,希腊出现了奴隶制城邦国家,古希腊工商业发达,雅典形成了奴隶制某某制度。
5世纪,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
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2.经济: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是采集和渔猎,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为古代文明的诞生创造了条件,铁器的使用拓展了人类生存空间。
3.思想文化: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载体,西亚创造了楔形文字,埃及创造了象形文字,中国创造了甲骨文。
诞生于西亚的腓尼基字母成为世界上字母文字的源头。
第21课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与古代世界的帝国课程标准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3.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条件(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最早在西亚、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2)社会分工的发展①手工业的出现: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②商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
③脑力劳动者的出现: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3)早期城市的出现: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2.标志(1)贫富差距的扩大: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
(2)奴隶制的出现: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沦为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
(3)国家的出现: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
(4)文字的产生: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参考文献一、参考书目(一) 第一章人类的史前时代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9。
2、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
3、达尔文:《人类的由来》商务 1983。
4、林耀华《原始社会史》中华书局,1984。
5、卢哲夫译《世界原始社会史》上海艺文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
6、张荣译《新石器时代世界最早的农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7、[美]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
8、《世界原始社会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9、[美]房龙、周炎《人类的故事》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10、雷升《上一次文明》(上、下)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11、姚乐野等译《史前世界》成都地图出版社,2001年12、周启迪《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3、米辰峰《世界古代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4、李植枬《宏观世界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15、朱龙华《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6、崔连仲《世界史》(古代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
17、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8、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
19、朱庭光《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部分)重庆出版社,1986。
(二)第二章最初的文明(上)1、刘文鹏《古代埃及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
2、侯书森《古老的密码》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
3、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
4、王海利《法老墓迷雾三千年》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5、东之龙、胡秉华《穿越时空隧道—世界考古探秘》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6、[法]巴斯卡勒·沃讷思《法老时代的埃及》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7、夏仁海等译《尼罗河两岸——古埃及》山东书画出版社,2001。
8、孙锦泉主编《追踪古埃及的文明——夕阳下的金字塔》重庆出版社,2001年9、刘晓晖译《通往永恒的路——埃及神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10、陈小红和毛锐《失落的文明——巴比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导学案课标要求: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通过了解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前提、标志和特点的了解,辩证认识文明的共性和差异性。
2.时空观念:了解古代不同文明形成的时间和地域分布状况。
3.史料实证:运用相关史料等,总结古代文明的主要表现和阶段特征。
4.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理解人类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内涵;探究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形成的影响。
5.家国情怀:了解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上最早诞生文明的地区之一的史实,感悟中华民族率先迈入人类文明时代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文明产生的条件教学难点: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原因第一部分课前预习: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人类文明产生的条件:(1)的产生。
①最早在、南亚、和中南美洲出现了原始农业。
②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
③人类从食物的变成食物的。
(2)社会分工的发展① 的出现: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
②商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
③脑力劳动者的出现:一部分人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3)的出现: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2.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1)的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产品→私有制和剥削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
(2)的形成: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
(3)的产生: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文明的诞生(1)最初文明发源地:西亚的、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出现了最初的文明。
(2)社会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