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1
水资源利用效率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1. 简介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评估水资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指标和计算方法。
2. 考核指标2.1 水资源利用系数(WUE)水资源利用系数是衡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它表示单位水资源利用量所创造的经济或生态效益。
通常以产值、效益或用水量的变化来反映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计算公式如下:WUE = 经济产值或效益 / 使用的水量2.2 水资源利用效益(WUEB)水资源利用效益是指单位水资源利用量所创造的经济或生态效益。
通过评估水资源利用效益,可以判断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计算公式如下:WUEB = 经济产值或效益 / 水资源投入量3. 计算方法3.1 数据收集为了计算水资源利用效率,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经济产值或效益、使用的水量以及水资源投入量。
3.2 计算水资源利用系数根据收集的数据,使用水资源利用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水资源利用系数的值。
3.3 计算水资源利用效益根据收集的数据,使用水资源利用效益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值。
4. 实际应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指标和计算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领域,包括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等。
通过评估水资源利用效率,可以指导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5. 总结本文介绍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指标和计算方法。
通过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估,可以指导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指标和计算方法进行评估。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珍贵的资源。
由于近代世界人口急剧膨胀,全世界耗水量在20世纪增加了6倍,加之工业化现代化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水的污染严重,地球上的水资源日益紧缺。
1.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相关计算1.1.雨水用水量计算雨水收集回用工程以非传统水源-雨水收集利用,由所处区域内收集的雨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
本项目杂用水量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第3.2条中对建筑杂用水定额的规定进行计算。
(1)绿化浇灌用水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第3.2.3条规定,绿化浇灌用水定额可按浇洒面积L0~3.0L/(m2∙d)计算。
本项目中绿化浇洒定额取2L/(一・d)。
本项目绿化面积为1594.5m2o则每天的绿化浇灌用水量为:W尸1594.5m2×2L/(m2・d)=3.2m7d(2)道路冲洗用水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第3.2.4条规定,道路浇洒用水定额可按浇洒面积2.0~3.0L/(m2∙d)计算。
本项目中道路浇洒定额取2L/(m2∙d)o本项目道路面积为499.26/;则每天的道路冲洗用水量为:W2=499.26m2×2.0L∕(m2∙d)=1.0m7d故每天的总用水量Wo为:W O=W I+W2=3.2m7d+1.0m7d=4.2m7d1.2.蓄水池容积计算本项目雨水蓄水池容积需综合考虑径流总量控制率、雨水收集量、雨水用水量以及雨水间歇性的特点;则雨水收集回用系统蓄水池容量考虑3天最高日用水量。
即:W x=6×W o=3X4.2m3∕d=12.6m3根据《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20)D.4..3条设计要求:绿化灌溉、车库及道路冲洗、洗车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总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60%o即雨水收集回用系统蓄水池容量考虑3天最高日用水量实际使用量为12.6*100.00%=12.6m3o结合项目场地实际位置,故可采用有效容积为12.6πf的雨水蓄水池,该蓄水池容积可满足3天绿化及道路的设计用水量。
非传统水源利用规划方案及水量平衡计算报告项目名称:武汉金口中学咨询单位:编制日期:二〇一五年七月1.概述1.1地理条件金口中学所在地武汉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
全市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04-11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1800-20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9-16.6℃,年无霜期242-263天,多数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
有足够的气候资源供农作物生长。
4-10月份降水量占全年80%,太阳辐射量占全年75%,≥10℃的积温为全年80%。
1.2设计依据(1)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2)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资料和设计任务书;(3)建筑和有关工种提供的作业图和有关资料;(4)国家现行有关给水、排水、消防和卫生等设计规范及规程。
2.方案设计武汉市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数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参照《武汉年鉴》,年平均降水量为1256.1mm,年蒸发量为862.6mm,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2.1 武汉市1971-2000年降雨气候资料综上分析,从气象条件来看,在武汉市对本项目进行雨水收集利用设计是可行的。
本项目收集区域下垫面雨水(主要为球馆屋面雨水),处理后用于绿化浇洒。
2.1设计原则金口中学结合项目自身特点进行雨水收集利用,通过水循环,提高用水效率,节约市政用水,具有开源,节流和环境保护的综合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1)雨水处理回用工程以投资省,运转费用低,占地面积小为原则。
(2)处理系统先进,设备运行稳定可靠,维护简单,操作方便。
(3)处理系统不产生二次污染源污染环境。
(4)控制管理按处理工艺过程要求尽量考虑自控,降低运行操作的劳动强度,使污水处理站运行可靠,维护方便,提高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水平。
2.2雨水水量本工程所收集雨水来源为一期球馆屋面雨水,其面积约为2400㎡,二期学生宿舍及足球场局部区域,其面积约为4000㎡,一期二期总集水面积6400 m2,,径流系数取0.90。
用水评价指标计算(1)单位产品取水量单位产品取水量按式(1)计算:V iV ui=—— -----------------(1)VA式中:V ui——单位产品取水量,(立方米∕单位产品);V i——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的取水量,(立方米);Q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的产品产量。
(2)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按式(2)计算:V iV vai=—— -----------------(2)VA式中:V vai——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立方米∕万元);V i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的取水量,(立方米);VA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的工业增加值,(万元)。
(3)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率按式(3)计算:V rR=————×100 ---------(3)V i+V r式中:R——重复利用率,%;V r——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的重复利用水量,(立方米)V i——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的取水量,(立方米)(4)直接冷却水循环率直接冷却水循环率按式(4)计算:V drR d=————×100 ---------(4)V dr+V df式中:R d——直接冷却水循环率,%;V dr——直接冷却水循环量,(立方米/时)V df——直接冷却水循环系统补充水量,(立方米/时)(5)间接冷却水循环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按式(5)计算:V crR c=————×100 ---------(5)V cr+V cf式中:R c——间接冷却水循环率,(%)V cr——间接冷却水循环量,(立方米∕时);V cf——间接冷却水循环系统补充水量,(立方米∕时)。
(6)蒸汽冷凝水回收率蒸汽冷凝水回收率按式(6)计算:V brR b=——×ρ×100 ---------(6)D式中:R b——蒸汽冷凝水回收率,(%);V br——蒸汽冷凝水回收量,(立方米∕时);D ——产汽设备的产汽量,(吨∕时);ρ——蒸汽体积质量,(吨∕立方米)。
非传统水源利用5.1 一般规定5.1.1 本条规定了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原则。
非传统水源的利用需要因地制宜。
缺水城市需要积极开发利用非传统水源;雨洪控制迫切的城市需要积极回用雨水;建设人工景观水体需要优先利用非传统水源等等。
利用雨水、中水替代自来水供水时一般用于杂用水和景观环境用水等,目前尚没有同时对雨水和中水适用的水质标准,即使建筑中水有城市再生污水的水质标准可资借鉴,但中水进入建筑室内特别是居民家庭时,也需要对水质指标的安全风险予以充分的考虑,要留有余地。
5.1.2 民用建筑采用非传统水源时,处理出水的水质应按不同的用途,满足不同的国家现行水质标准。
采用中水时,如用于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杂用,其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的规定;用于景观环境用水,其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1的规定。
雨水回用于上述用途时,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的相关要求。
严禁中水、雨水进入生活饮用水给水系统。
采用非传统水源中水、雨水时,应有严格的防止误饮、误用的措施。
中水处理必须设有消毒设施。
公共场所及绿化的中水取水口应设带锁装置等。
5.1.3 本条规定了非传统水源利用的基本水质要求。
非传统水源一般含有污染物,且污染物质因水源而异,比如中水水源的典型污染物有BOD5、SS等,雨水径流的典型污染物有COD、S5等,苦咸水的典型污染物有无机盐等。
利用这些非传统水源时,应采取相应的水质净化工艺去除这些典型污染物。
5.1.5 本条规定了非传统水源的用途。
本条规定的用途主要引自《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和《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
建筑空调系统的循环冷却水是指用冷却塔降温的循环水,水流经过冷却塔时会产生飘水,有可能经呼吸进入居民体内,故中水的用途中不包括用于冷却水补水。
附件3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评价申报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设计星级目标: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评价指标体系所有参评项的总分为100分。
如存在不参评项,应按照比例将其余参评项总分调整至满分再计算实际得分。
3.“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4.“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5.“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6.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7.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 (1)三、自评内容 (2)4 节地与室外环境 (2)4.1 控制项 (3)4.2 评分项 (8)Ⅰ土地利用 (8)Ⅱ室外环境 (13)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20)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6)5 节能与能源利用 (32)5.1 控制项 (34)5.2 评分项 (40)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40)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9)Ⅲ照明与电气 (57)Ⅳ能量综合利用 (61)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7)6.1 控制项 (68)6.2 评分项 (71)Ⅰ节水系统 (71)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76)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80)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5)7.1 控制项 (86)7.2 评分项 (90)Ⅰ节材设计 (90)Ⅱ材料选用 (99)8 室内环境质量 (110)8.1 控制项 (112)8.2 评分项 (119)I 室内声环境 (119)II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4)III 室内热湿环境 (128)IV 室内空气质量 (130)11 提高与创新 (137)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项目名称:xx饭店改扩建项目1,2#楼项目地址:xxxx建设单位:xx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xxxxxxxxxx规范标准参考依据:1、《云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 53/T-49-2015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3、《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珍贵的资源。
由于近代世界人口急剧膨胀,全世界耗水量在20世纪增加了6倍,加之工业化现代化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水的污染严重,地球上的水资源日益紧缺。
1.项目用水量计算居住用水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中对建筑用水定额的规定计算本建筑总耗水量。
本项目设计人数为 -- ,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规定数值,本项目每人每天最高用水量取-- L,固定系数取0.8(0.67~0.92),用水天数为--天。
最高日用水总量=用水定额×人数= -- = -- m3/d年用水总量=日用水总量×固定系数×天数= -- = -- m3/a绿化浇灌用水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中5.1.8条规定,绿化浇洒的用水定额可按 2.0 L/(m2·d)计算。
本项目绿化面积为 2836.0m2,浇洒月份取3-11月,其他月份植物处于休眠期,不需要浇洒,并且扣除降雨日不需要浇洒,需浇洒日数为 100.0 天。
每天的绿化用水量Q1= 2.0 × 2836.0 / 1000 = 5.7 m3/d本项目绿化浇洒年用水量100.0= 567.2 m3/a道路、广场浇洒用水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中5.1.9条规定,道路、广场冲洗的用水定额可按0.5 L/(m2·次)计算,本项目道路需冲洗面积为4307.5 m2,每年冲洗 30.0 次。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一. 工程概况:二、设计计算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15 6.2.10条;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
(一) 、非传统水源设计使用量1. 住宅中水用水量1000za z z z D n q Q式中:Q za ——住宅生活用水年节水用水量(m 3/a); q z ——节水用水定额,本项目选用25.2(L /人·d);n z ——居住人数,本项目人数2710;D z ——年用水天数(d /a),取D z =365d /a 。
带入数据本项目年中水用水量为:Q za =25.2*2710*365/1000=24925.85m 3/a2. 浇洒草坪绿化用水量Qz 2=q l F l式中: Qz 2——浇洒绿化年中水用水量(m 3/a)q l ——浇水定额(m 3/m 2·a),取0.28 m 3/m 2·a ;F l ——绿地面积(m 2),本项目为8411.67 m 2。
代入数据本项目浇洒绿化年中水用水量为:Q 2=0.28*8411.67=2355.27 m 3/a3. 冲洗道路用水Qz 3=0.001q d F d N d式中:Qz 3——冲洗道路中水水量(m 3/a)q d ——节水用水定额,本项目选用0.2(L /m 2·次);F d ——道路面积,本项目为4788.78 m 2N d ——冲洗次数,取一年30次带入数据,本项目道路冲洗中水用水量为:Qz 3=0.001*0.2*4788.78*30=28.73 m 3/a4. 车库冲洗用水Qz 4=0.001q k F k N k式中:Qz 4——冲洗车库中水水量(m 3/a)q d ——节水用水定额,本项目选用2(L /m 2·次);F d ——车库面积,本项目为22000 m 2N d ——冲洗次数,取一年20次带入数据,本项目车库冲洗中水用水量为:Qz 4=0.001*2*22000*20=880m 3/a5. 景观用水本项目无景观用水(二) 、项目给水设计使用量1.住宅给水用水量1000ja j j j D n q Q式中:Q ja ——住宅生活用水年节水用水量(m 3/a);q j ——节水用水定额,本项目选用94.8(L /人·d);n j ——居住人数,本项目人数2710;D j ——年用水天数(d /a),取D z =365d /a 。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
二0一三年七月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是指: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代替市政供水或地下水供给景观、绿化、冲厕等杂用的水量占总用水量的百分比。
本项目采用市政中水,用于小区内的绿化、车库冲洗、水景补水及公共建筑冲厕等,以节约自来水资源。
本项目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
%100⨯=
t
u
u W W R u W O s r R W W W W +++=
式中,R u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W u ---非传统水源设计使用量(规划设计阶段)或实际使用量(运行阶段),m 3/a ; W t ---设计用水总量(规划设计阶段)或实际用水总量(运行阶段),m 3/a ; W R ---再生水设计利用量(规划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 3/a ; W r ---雨水设计利用量(规划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 3/a ; W s ---海水设计利用量(规划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 3/a ; W o ---其他非传统水源利用量(规划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 3/a 。
详细用水项目和用水量见表1:
表1。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
2. 绿化用水量
2000 x 2/1000=4m3
3. 景观补水用水量
无
4.办公卫生间冲厕用水量
T1冲厕用水量=16561x40x0.6/1000=397.5 m3/日
5.中水利用体积计算
平均日中水原水量=
(10460x40x0.4+16561x40x0.4+414x400x0.6+207x100x0.4)0.9 x 0.91=442.2 m3/日
6.雨水利用体积计算
收集雨水总量W=10ΨF H10=10 x 0.90 x 48960 x 10-4x 21.858x0.95 =915 m3
7.雨水年利用体积计算
收集雨水总量W=10ΨF H10=10 x 0.90 x 48960 x 10-4 x 21.858 x 0.95 x 134=122609 m3
8.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
据给建筑绿色给排水说明中提供的最大日用水量为7359立方米,非传统水源用水量为1316.5立方米,建筑年用水量为256098.6立方米,年用水总量为2505666.6立方米,则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绿化用水年用水量+办公冲厕中水年用水量+雨水利用年用水量)/年总用水量=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