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广州市高二级“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
- 格式:doc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11
古诗词鉴赏专题湛江市(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赠阙下裴舍人钱起二月黄莺飞上林①,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②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新。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③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注]①上林:上林苑。
②长乐:唐宫。
③永崇:指长安永崇坊。
高侍郎:指当时的礼部侍郎高浞。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钱诗前两联写景,从动、静、声、色等多个角度,描写皇宫园囿殿阁的景色,描绘了一幅穰丽的宫苑春景图。
B.钱诗前两联尽管没有正面提到裴舍人,却句句恭维,不露痕迹,用景物反衬出裴舍人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C.高诗用“天上碧桃”“日边红杏”比拟新中举的进士,“和露种”“倚云栽”比喻他们有所凭恃,特承恩宠。
D.高诗以“芙蓉”自比,“秋江上”与前两句的“天上”“日边”形成对比,写出后者与前者所处地位的悬殊。
15.作为古代文人为推荐自己而写的干谒诗,钱诗的后两联和高诗的后两句在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6分)【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这是一道比较阅读的题目,要求分析两首诗歌的手法和情感的不同。
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
【解答】(1)B.“反衬”错,应该是正面烘托。
(2)“献赋十年犹未遇”,既写出经历十年科举仍未获得功名的惭愧,也委婉地写出赠诗裴舍人的意图,没有明说,保留了自己的尊严和骨气。
高诗后两句的意思是:我这朵芙蓉长在萧瑟的秋天的江边,但不抱怨春风为何不吹来让我这朵花开一开。
20XX年广州市高中“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初赛试题2008.5.16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59题;满分150分,竞赛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学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上。
2.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学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卷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0分)一、背诵默写(3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信誓旦旦,不思其返。
C.爱而不见,搔手踟蹰。
D.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2.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B.开喧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C.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3.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不相同的一项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C. 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不相同的一项是A.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B.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5.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不相同的一项是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尺,对此欲倒东南倾。
B.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广州市高二级“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专题训练(诗歌鉴赏)(06年初赛)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⑴“一别心知两地秋”中“两地秋”是双关语;表面上写,实际上却是表达。
(4分)⑵诗的三、四句情景交融,请简要赏析。
(6分)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
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此词为辛弃疾罢官乡居期间所作。
⑴词的上阙中“破”和“鸣”二字非常传神,请简要赏析。
(6分)⑵词的最后两句,作者将“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花”对比,请说说这两句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品格?(4分)(06年决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21~22题。
从军行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两首诗分别写了边塞怎样的景色?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2.这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请从思想内容或者艺术手法角度,说说你的理由。
(6分)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23~24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①漏断: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
②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后贬居黄州而作。
3.古诗词写景往往意在抒情,请从借景抒情这个角度,简要赏析词上阕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两句。
(4分)4.古人评论此词“寓意高远”,请结合词的下阕,作具体赏析。
(6分)(07年初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6分)夜宿七盘岭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①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广州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1. (3分) (2019高三下·吉林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阐述学与思的关系,《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一句写琵琶女调弦校音,信手弹来,而在诗人看来则是“________”。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含蓄地表明词人杀敌卫国的壮志以及渴望重新得到任用的心情。
二、综合题 (共1题;共4分)2. (4分) (2019高三上·金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在建设新中国的征程中,无数科学家以身许国,前赴后继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用自己的青春、血汗甚至生命,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大夯基立柱。
(乙)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这一个个耀眼的名字如暗夜星辰,在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上点亮了科技之光、铺就了科技强国之路。
在他们的感召和引领下,无私奉献、甘于清贫,一心只为科技报国,不计个人得失,成为一代代中国科学家的优秀精神特质。
时至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这些物质依然在许多人身上熠熠生辉。
(丙)但是,它们不应成为对科技从业者们的“道德绑架”和“刻板成见”,我们不能空谈“情怀”(以身许国)而不谈受益。
当下我们应祛除科技领域的陈规陋俗,完善激励机制,回报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奉献了青春和血汗的可爱可敬的科学家们,进而激发科技创新的强大能量。
(1)文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 前赴后继B . 熠熠生辉C . 祛除D . 进而(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3. (7分) (2017高二上·徐州期中) 阅读下文,文成下列小题。
高二语文竞赛试卷,练习题【高二语文竞赛试卷】一、必答题(共18题)第一轮:诗词对句(由各代表队1号选手答题)评分规则:时间15秒,每人回答两句,每句10分,答对得分,答错不扣分。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③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论诗》)⑤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第二轮:文学文化常识(由各代表队2号选手答题)评分规则:时间15秒,每人回答1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答对得分,答错不扣分。
①成语出处(说出作者及作品,只说出其中一项不得分)A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B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C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②对联与名人(说出下列对联中所指的是哪位名人?)A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颂杜甫B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
——颂文天祥C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颂蒲松龄D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颂屈原③名句与名著(下列名句与哪部名著有关)A“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_三国演义_》的开篇词。
B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的是哪一部作品?《史记》C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出自哪部名著?《红楼梦》D“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009年广州市高二“古诗文阅读竞赛”初赛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2009.5一、(10分。
每题1分,每空0.5分)(注:凡错、漏、多字,该空不给分。
)1.冰泉冷涩弦凝绝别有幽愁暗恨生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书名号有无皆可)6.烟涛微茫信难求云霞明灭或可睹7.云销雨霁落霞与孤鹜齐飞8.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9.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10.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二、(17分,每题0.5分)(一)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
(8分,每题0.5分)1.矜:夸耀 2.辞:托辞,找借口3.克:能 4.言:言论,这里指著作(只解为“言论”不得分)5.观:景象 6.凶:收成不好,荒年7.可怜:可爱 8.过:来访,看望9.数:密 10.如:往,去11.稽:考证,考订 12.兵:兵器、武器13.加:施加 14.恨:遗憾15.匹:相比,与……相比16.睥睨:斜着眼看,这里指伺机夺取(只解为“斜着眼看”不得分)(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分,每题0.5分)17.“颁”通“斑”,斑白18.“景”通“影”,影子(解作“像影子一样”也得分)(三)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并解释。
(5分,每题0.5分)(注:只需指出活用的词,并解释词义,不一定要求写出活用的具体类型。
)19.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20.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21.罪,名词活用为动词,归罪 22.日,名词作状语,每天23.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照明 24.亡,动词活用为名词,逃亡的人25.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26.辇,名词作状语或名词作动词,乘辇车27.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归顺(或: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28.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四)(3分,每题0.5分)29.遗:赠送,送给 30.可怜:可惜31.成立:成人自立32.颜色:脸色。
广州市高二级“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初赛试题说明:1. 本试卷共五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
竞赛时间80分钟。
所有答案均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2.答题前先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填写好学校、班级、姓名等相关资料。
一、(20分,每题2分)1.下列各句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茫然。
C.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D.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2.下列各句与课文不同..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C.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垣,有所希冀?3.下列诗句中,不是..咏梅花的一项是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4.选择适当的“风”填入下面诗句中的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①细雨鱼儿出,燕子斜。
②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③等闲识得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④微雨池塘见,襟袖知。
⑤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⑥胡马依,越鸟巢南枝。
A.东风春风微风北风疾风好风B.疾风微风春风东风好风北风C.微风春风东风好风疾风北风D.春风东风好风微风北风疾风5.下列各诗句所描写的传统节目,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⑤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A.重阳节春节元宵节七夕节冬至B.春节重阳节元宵节冬至端午C.元宵节春节端午重阳节七夕节D.重阳节元宵节春节七夕节端午6.依次填入下列诗句横线处有关“飞鸟”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①旧时王谢,飞入寻常百姓家。
②新帖绣罗襦,双双。
③人生处处知何似?应似踏雪泥。
④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
2006年广州市高二级“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决赛试题说明:1. 本试卷共五大题,32小题,满分100分。
竞赛时间80分钟。
所有答案均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2.答题前先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填写好区(市)、学校、试室、姓名、考号等相关内容。
一.(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项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谢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升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D.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下面各句与课文不相同...的一项是A.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B.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C.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3.下面各诗句都写到“柳”,其中不是..表达依恋思念之情的一句是A.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B.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4.下面都是孔子的名言,其中不是..阐明为人处世道理的一句是A.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B.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C.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不少古诗用花卉这个意象来表情达意的,填在下面诗句中的花名,正确的一组是⑴①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⑵五月②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⑶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③开。
⑷沾衣欲湿④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A.①蔷薇②榴花③桃花④杏花B.①桃花②木莲③蔷薇④榴花C.①蔷薇②杏花③木莲④榴花D.①桃花②榴花③木莲④杏花6.古代诗歌不少诗句是写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的,下面对这些节日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广州市高二级“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初赛试题说明:1. 本试卷共五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
竞赛时间80分钟。
所有答案均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2.答题前先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填写好学校、班级、姓名等相关资料。
一、(20分,每题2分)1.下列各句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茫然。
C.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D.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2.下列各句与课文不同..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C.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垣,有所希冀?3.下列诗句中,不是..咏梅花的一项是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4.选择适当的“风”填入下面诗句中的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①细雨鱼儿出,燕子斜。
②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③等闲识得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④微雨池塘见,襟袖知。
⑤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⑥胡马依,越鸟巢南枝。
A.东风春风微风北风疾风好风B.疾风微风春风东风好风北风C.微风春风东风好风疾风北风D.春风东风好风微风北风疾风5.下列各诗句所描写的传统节目,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⑤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A.重阳节春节元宵节七夕节冬至B.春节重阳节元宵节冬至端午C.元宵节春节端午重阳节七夕节D.重阳节元宵节春节七夕节端午6.依次填入下列诗句横线处有关“飞鸟”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①旧时王谢,飞入寻常百姓家。
②新帖绣罗襦,双双。
③人生处处知何似?应似踏雪泥。
④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
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社鼓。
A.堂前燕金鹧鸪飞鸿沙鸥神鸦B.金鹧鸪堂前燕沙鸥神鸦飞鸿C.堂前燕金鹧鸪神鸦沙鸥飞鸿D.金鹧鸪堂前燕沙鸥飞鸿神鸦7.填入下面七绝《月夜》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①人家,北斗阑干南斗②。
今夜偏知春气③,虫声新④绿窗纱。
A.①照②遮③回④发B.①入②遐③寒④闻C.①半②斜③暖④透D.①映②架③近④入8.填入下面五律横线处的诗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禹庙杜甫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
,。
①早知乘四载②江声走白沙③云气嘘青壁④疏凿控三巴A.④②①③B.③②①④C.①③②④D.③①④②9.下面是张孝祥《念奴娇》的上阙,依次填入(甲)(乙)两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洞庭青草,近中秋、(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乙),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A.更无一点风色表里俱澄澈B.更无点风色表里澄澈C.更无一点风影表里澄清D.更无点风影表里俱澄清10.下面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的诗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能饮一杯无②绿蚁新醅酒③晚来天欲雪④红泥小火炉A.③①②④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D.①③④②二、(20分,每题2分)11.浩荡离愁白日斜,。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12.,。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13.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
(赵翼《论诗》)14.在我国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古代妇女勤奋劳作的诗句,《迢迢牵牛星》中描写河汉女勤劳织布的诗句是:,。
15.请写出《琵琶行》中直接描写月色的诗句:“”、“”。
16.“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可以用《鸿门宴》中故事“,”来表达。
17.国务院台办陈云林主任在欢送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仪式上,看到机场半晴半雨的天气,便引用了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说,今天北京的天气“,”。
18.李密在《陈情表》中各用两个成语分别形容自己的孤苦和祖母的病危,它们是:19.陆游《书愤》中的一联运用六个意象直接组合,概括了宋军两次抗金的大胜仗,从而抒发了爱国的豪情,这一联是:,。
20.同学即将离别,请你选用两句古诗来勉励他:,。
三、(20分)2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⑴“一别心知两地秋”中“两地秋”是双关语;表面上写,实际上却是表达。
(4分)⑵诗的三、四句情景交融,请简要赏析。
(6分)2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
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此词为辛弃疾罢官乡居期间所作。
⑴词的上阙中“破”和“鸣”二字非常传神,请简要赏析。
(6分)⑵词的最后两句,作者将“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花”对比,请说说这两句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品格?(4分)四、(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3~27题。
黄冈新建小竹楼记①〔宋〕王禹偁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②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③。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④。
幽阒辽敻⑤,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⑥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⑦,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
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宋真宗咸平元年(998)除夕,作者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次年三月到达任所,建竹楼二间,同年八月作文以记。
②刳(kū):剖。
③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即内城或附在城垣上的瓮城或月城。
雉堞:城墙。
榛:荆棘。
秽:荒芜。
④挹(yì):原意是汲取,这里有收入眼底的意思。
濑:从沙上流过的水。
江濑,泛指水上风光。
⑤幽阒(qù):指环境清幽寂静。
阒,寂静。
辽敻(xiòng):指视野辽阔绵远。
敻,绵远。
⑥概:状况,这里指生活状况。
⑦西掖:即中书省,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比.屋皆然B.不可具状.挥汗如雨,比.肩继踵灼灼状.桃花之鲜C.竹之为.瓦,仅十稔D.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不为.困穷宁有此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2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禹偁“豁达自适”的一组是(3分)①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②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③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④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⑤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④25.下列对原文的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自然段描写竹楼极富特点,由景及人,由视觉到听觉,多层次的渲染,写出了竹楼的佳趣。
B.这篇散文表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既有遭遇坎坷的嗟叹,又有悠然闲适的自娱,还有乐此不疲的自遣。
C.第三自然段写作者想象自己辞官以后看书、焚香、饮酒、品茶、赏月,悠闲自得的生活状况。
D.本文语言清新自然,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形象生动,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
2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⑴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2分)⑵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4分)27.王安石曾谓“《竹楼记》胜《醉翁亭记》”(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三十六)。
你是怎样看的?请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中选择一点,做具体分析。
(5分)五、(20分)28.对仗(对偶),是我国古代诗人最常用最喜用的艺术手法之一,堪称传统文化的瑰宝。
试按照对仗的基本要求(平仄可不论),完成⑴~⑵题。
(5分)⑴选择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一句,与下面的诗句形成严谨的对仗。
(2分),身披莱子衣。
⑵以“好书不厌看还读”为上联,请你对出下联:(3分)29.古诗多情景交融,请你以“春雨”为话题创作两句七言诗句。
要求上句写景,下句抒情。
(5分)30.某校举办艺术节,语文科为此要求参赛者写一首词。
请你以“艺术节”为话题,仿照白居易的小令《江南好》,自拟诗题学写一首《江南好》,诗中要求出现“艺术”和“素质”两个词语。
平仄可不论,但要求押韵。
(10分)江南好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广州市高二级“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初赛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20分)1.C(A.“烦”应为“繁”;B.“茫”应为“惘”;D.“蔼”应为“霭”)2.D(“垣”应为“桓”)3.B(A.出自王安石《梅花》;B.出自黄巢《题菊花》,其中的“西风”指秋风;C.出自林逋《山园小梅》;D.出自黄庭坚《次韵中玉早梅》)4.C(①出自杜甫《水槛遣心二首》;②出自晏殊《踏莎行》;③出自朱熹《春日》;④出自杜牧《江上逢友人》;⑤出自李世民《赐萧璃》;⑥出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5.D(①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阴历九月九为重阳节;②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诗句描写的是元宵佳节,满城万灯千盏,遍地生辉,又时有焰火璀璨冲天的景象;③出自王安石《元日》,除夕放爆竹是我国传统民俗;④出自秦观《鹊桥仙》,鹊桥是传说中七月初七(七夕节,又叫乞巧节)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地方;⑤出自唐代文秀《端午》,“楚江”“直臣冤”暗写屈原投江自尽的事。
)6.A(①出自刘禹锡《乌衣巷》②出自温庭筠《菩萨蛮》③出自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④出自陆游《秋思》⑤出自辛弃疾《永遇乐》)7.C (根据诗的压韵和平仄判断)8.B(根据押韵和律诗颈联对仗的特点判断)9.A(根据词牌的格式要求及语境判断)10.B(根据押韵和句意判断)[20分。
单项选择,多选的,该题不给分。
]二、(20分)11.吟鞭东指即天涯化作春泥更护花1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1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4.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
15.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1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8.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19.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