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 格式:xlsx
- 大小:25.02 KB
- 文档页数:20
北师大五班级数学上册教学方案及进度表北师大五班级数学上册教学方案及进度表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同学能够娴熟把握五班级数学上册所涉及的学问和技能。
2.培育同学的数学思维力量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3.提高同学的数学学习爱好和自信念。
4.培育同学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力量。
二、教学内容及支配:1.第一单元:小数的生疏和应用第一课时:学校的生疏其次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第三课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四课时:小数的乘法和除法2.其次单元:整数的生疏和应用第一课时:整数的生疏其次课时:整数的大小比较第1页/共4页第三课时: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第四课时:整数的乘法和除法3.第三单元:图形的生疏和应用第一课时:平面图形的生疏其次课时:图形的相像和全等第三课时: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第四课时:图形的投影和剖面4.第四单元:有理数的生疏和应用第一课时:有理数的生疏其次课时: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第三课时: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第四课时: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5.第五单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第一课时:数据的收集其次课时:数据的整理和表达第三课时:数据的分析和推断第四课时:数据的猜测和推断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通过提问、争辩、实践等方式激发同学的思维和爱好。
2.接受多媒体教学手段,配以实例、图片、视频等帮助教学内容。
3.留意培育同学的实际操作力量,进行实地调研和小组合作。
4.通过小测、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形式评价同学的学习成果和进步状况。
四、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小数的生疏和应用第一课时:学校的生疏(1课时)其次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第三课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课时)第四课时:小数的乘法和除法(1课时)其次单元:整数的生疏和应用第一课时:整数的生疏(1课时)其次课时:整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第三课时:整数的加法和减法(1课时)第四课时:整数的乘法和除法(1课时)第三单元:图形的生疏和应用第一课时:平面图形的生疏(1课时)其次课时:图形的相像和全等(1课时)第三课时:图形的平移和旋转(1课时)第四课时:图形的投影和剖面(1课时)第四单元:有理数的生疏和应用第3页/共4页第一课时:有理数的生疏(1课时)其次课时: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第三课时: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1课时)第四课时: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1课时)第五单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第一课时:数据的收集(1课时)其次课时:数据的整理和表达(1课时)第三课时:数据的分析和推断(1课时)第四课时:数据的猜测和推断(1课时)备注:以上进度表仅供参考,具体进度和支配可依据实际状况进行调整。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1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 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 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材说明: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还安排了数学游戏“设计镶嵌图案”。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2.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
3. 通过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和旋转变换,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教学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课时安排:4课时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因数与倍数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教材分析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一认识负数②面积是多少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②二三角形面积计算②梯形面积计算①梯形面积计算①整理复习①三整理复习②校园的绿化面积①第一、二单元测试②四小数的意义和读写②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②机动①五国庆节放假六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求小数的近似数②整理复习②机动①七小数加、减法③加法运算律的推广和用计算器计算①机动①八加法运算律的推广和用计算器计算①整理复习②第三、四单元测试②九找规律②解决问题的策略②第五、六单元测试①十小数乘整数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②十一期中复习③期中检测②十二小数乘法和除法(一)整理复习③第七单元测试②十三公顷和平方千米②机动①小数乘小数②十四积的近似值及整数乘法运算律的推广③一个数除以小数①机动①十五一个数除以小数③商的近似值②十六小数乘法和除法(二)整理复习③第八、九单元测试②十七复式统计表②复式条形统计图②机动①十八整理复习②了解周围的家庭①第十单元测试②十九整理与复习⑤二十期末复习二十一期末测试五年级数学(下册)分类应用题100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表面积综合练习:1.做10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铁框架,至少需多长的铁丝?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6分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1平方分米,长是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4.做5个棱长5分米的无盖正方体水槽,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54米,比宽多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6.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30平方分米,高3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7.做一个没盖的正方体玻璃鱼缸,棱长是3分米,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米?8.3个棱长都8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9.一张写字台,长1.3m宽0.6m、高0.8m有20张这样的写字台要占多大空间?10.一个长和宽都是2.5分米,高是35厘米的无盖长方体铁皮水桶,能盛水多少升?11.长方体蓄水池中有水2100立方米,这个蓄水池长50米,宽20米,水深多少米?1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4分米,宽是2.5分米,高是3分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13.学校运来7.6立方米沙土,把这些沙土铺在一个长5米,宽3.8米的沙坑里,可以铺多厚?14.把长8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长方体木块锯成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可锯多少块?15.把两块棱长为1.5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16.做24节长方体的铁皮烟囱,每节长2米,宽4分米,高3分米,至少用多少平方米的铁皮?17.一个长方体沙坑,长4米,宽2米,深0.5米,如果每立方米黄沙重1.4吨,这黄沙重多少吨?18.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5厘米,已知长比宽长3.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19.一个长方体油桶的容积是18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一、班级情况分析:五(2)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1人。
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都比较好,学生计算能力也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
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和灵活。
全班学生总体智力水平较好,但是一个班级里学生智力差异明显,班级学困生有几个。
学生总体学习习惯较好,但是,有少部分学生习惯较差,常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很是马虎潦草,课堂经常不专心听讲,除此之外,个别学生还要做小动作,自由讲话。
种种现象,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所以,提高五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任重道远。
二、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下册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分四个领域编排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领域“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5个单元,包括“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2.“图形与几何”领域“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六单元“圆”。
本单元教学圆的知识,主要有圆的形状特征、圆的周长与面积。
作为一种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曲线图形,圆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不能仅仅局限于圆的半径、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等较为直观的层面,还应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形成更多、更有价值的感悟。
3.“统计与概率”领域“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是呈现和描述数据的方法之一,而呈现和描述数据仅是统计活动中的一个环节。
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而更多地在于学会根据问题背景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以及通过不同角度的数据分析获得更多有意义的结论,从而不断加深对统计活动过程的理解,逐步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4.“综合与实践”领域“综合与实践”领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蒜叶的生长”和“球的反弹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