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正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76号2008年7月10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业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农业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8〕11号),设立农业部,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国务院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将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许可交给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三)将饲料生产企业设立条件审查和动物源性饲料安全卫生审查交给省级饲料管理部门。
(四)加强农产品产需调控,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总量平衡、结构合理。
(五)强化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六)加强对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农业生物质产业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促进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职责(一)拟订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乡镇企业、农垦等农业各产业(以下简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参与涉农的财税、价格、金融保险、进出口等政策制定,组织起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法律法规草案,推进农业依法行政。
(二)承担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责任。
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指导农村土地承包、耕地使用权流转和承包纠纷仲裁管理。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启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8.25•【文号】农办科〔2017〕37号•【施行日期】2017.08.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启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的通知农办科〔2017〕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农产品加工、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有关农业科研单位,涉农院校: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给农技推广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让广大农民搭乘“互联网+”的快车,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我部整合构建了“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以下称云平台),目前已上线运行。
为做好相关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云平台落地应用云平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技术开发建设,是农业部主办的全国性农业科技教育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包括国家基础平台(农业科教管理用户)、中国农技推广APP(专家、农技推广人员用户)和云上智农APP(农民用户)。
云平台通过聚集各类农业科技教育资源,为各级农业科教管理部门、农业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提供在线学习、互动交流、成果速递和服务对接。
建设运营云平台是落实“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整合各类资源,提升农业科技教育管理服务质量效能。
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采取切实举措,加速推进云平台落地应用。
二、积极组织农业科教资源上云入网(一)组织用户上线。
组织各级农业科教管理部门、科研机构、涉农高校、培训机构等管理人员注册上线;组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及省级创新团队、科研机构、涉农院校、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专家和各级农技推广人员下载安装中国农技推广APP;组织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的广大农民下载安装云上智农APP。
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农作物秸秆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以后,残留的不能食用的茎、叶等副产品。
我国农作物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
但近年来,随着秸秆产量增加、农村能源结构改善和各类替代原料应用,加上秸秆资源不清、利用现状不明,分布零散、体积大、收集运输成本高,以及综合利用经济性差、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秸秆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过剩,大量秸秆资源未被利用,浪费较为严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开展秸秆资源调查,进一步摸清秸秆资源情况和利用现状”的精神,2009年1月起我部正式启动了全国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组织制定了农业行业标准《NYT 1701-2009 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编制并印发了《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方案》,要求以县为单位,调查与评价稻谷、小麦、玉米、薯类、油料和棉花等大宗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分布和秸秆利用现状,以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调查与评价过程本次调查与评价工作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2009年1月至2月开展秸秆资源调查的有关准备工作,完成调查方案编制、技术规范制定,以及试点经验总结、业务培训等。
2009年3月全面启动调查工作,全国累计1.2万人次参与本次调查工作,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10万余份。
至2009年12月,31个省区市(除上海市和西藏自治区外)全部完成了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
在各地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2010年1-3月,我司组织了有关专家对所有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校正、分析、总结,完成了全国秸秆资源数据的汇总工作。
二、主要调查与评价结果一是我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20亿吨。
理论资源量是指某一区域秸秆的年总产量,表明理论上该地区每年可能生产的秸秆资源量。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农业科教动态(2014年第2期)农业部科技教育司2014年3月10日编者按:为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重点工程,搭建长期、稳定、高效的技术支撑平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持续提高,农业部决定从2014年起在全国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
张桃林副部长在方案上明确批示:“很好!望科学规划布局、精心设计部署、扎实有效实施、形成长效机制”。
现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发布,请各有关单位参阅并落实相关工作。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业部决定从2014年起在全国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
通过创新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助推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工程有效实施,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一、建设目标紧紧围绕部党组中心工作和“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目标任务,遵循“体系工作法”,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工程为重点,在综合考虑我国农业区划和农牧渔优势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优先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试点市县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等现有基地资源,遴选建设100个区域代表性强、产业链条完整、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有特点的创新基地。
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明确目标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绩效管理,促进科技与生产、集成与示范、培训与推广的紧密结合,力争把创新基地建成科学研究试验田、人员培训观摩田、生态农业样板田和农业决策参考田。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12.12•【文号】农科教发〔2016〕7号•【施行日期】2016.12.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细则》的通知农科教发〔2016〕7号部机关各司局、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农业部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细则》已经农业部2016年第7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部2016年12月12日农业部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细则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的部署要求,充分调动农业部属科研院所及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规范成果转移转化行为,推动农业科技源头创新,提升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现提出如下实施细则。
一、促进科研院所成果转移(一)科学界定成果权属1.主要利用财政性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外,授权项目承担单位依法取得。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形成的科技成果,单位与科技人员订有合同,对成果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10.19•【文号】农办科[2009]63号•【施行日期】2009.10.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农办科〔2009〕63号)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规范和加强我部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工作,根据财政部《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财教〔2006〕288号)及中央财政项目资金管理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农业部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九日农业部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和财政部《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财教〔2006〕288号),为规范和加强农业部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工作,提高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实施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业部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中央财政设立的“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排的由农业部所属科研机构承担的研究项目。
第三条项目的支持对象为农业部所属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三院)所属的非营利科研机构(含院本级,以下简称研究所)。
第四条项目重点支持研究所开展符合公益职能定位,代表学科发展方向,体现前瞻布局的自主选题研究工作。
具体包括:(一)学科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能保持或提升研究所持续发展能力的储备性研究。
(二)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学术思想新颖、交叉领域学科新生长点的创新性研究。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科教(转基因)行政审批工作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5.08•【文号】农办科[2013]14号•【施行日期】2013.05.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科教(转基因)行政审批工作规范》的通知(农办科〔2013〕14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教行政审批各环节职责,细化审批流程,提升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我部编写了《农业部科教(转基因)行政审批工作规范》。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农业部办公厅2013年5月8日农业转基因生物材料入境审批书审批工作规范为进一步明确农业转基因行政审批各环节职责任务,提升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室受理(一)审查内容1.申请人资质及基本信息是否真实有效,申请表内容填写是否准确齐全;2.申请资料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二)办理程序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室对申请材料进行受理审查,并做出是否受理决定。
审查合格的,向申请人出具受理通知书,同时将申请资料和办理通知书分送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进行初步审查;审查不合格的,向申请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详细说明理由。
(三)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
二、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初审(一)审查内容1.申请资料的有效性;2.申请资料是否符合《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3.申请资料是否符合《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指南》、《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评价指南》等安全评价指南的规定和要求;4.申报单位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农业部关于印发第九届农业部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组成名单的通知正文:---------------------------------------------------------------------------------------------------------------------------------------------------- 农业部关于印发第九届农业部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组成名单的通知(农科教发〔201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部机关各司局、有关直属事业单位,各省级农科院,有关农业大学:根据《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章程》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农业部第九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人选的通知》(农办科[2013]34号)有关要求,在全国各省(区、市)农业部门、相关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和我部有关司局推荐的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并研究确定科技委组成人员名单。
现将农业部第九届科学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印发你们,请协助支持相关专家做好科技委有关工作。
农业部2014年3月14日农业部第九届科学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主任委员序号姓名单位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1韩长赋农业部部长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备注1张桃林农业部副部长副主任委员2李家洋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部长、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副主任委员3唐启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副主任委员4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22人)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备注1马万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常委2王庆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常委3王金宝山东省农业厅厅长/教授常委4邓秀新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5叶贞琴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司长常委6冯志斌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国际商务师常委7孙其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常委8张天佐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常委9张显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常委10张桃林农业部副部长11XXX华农业部财务司司长常委12李家洋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部长、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副主任委员13陈剑平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委14陈温福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委15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委16周光宏南京农业大学常委17罗锡文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委18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副主任委员19赵方田中国农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研究员常委20唐启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副主任委员21曾一春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常委22韩长赋农业部主任委员荣誉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2人)序号姓名单位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备注1李振声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誉委员2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誉委员秘书长序号姓名单位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备注1唐珂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各专业组委员(一)发展战略与产业经济组(以姓氏笔画为序)(23人)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备注1王济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委员2邓秀新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副组长3冯志斌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国际商务师常委4XXX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5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主任/教授委员6严少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7宋洪远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委员8张红宇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副组长9杨雄年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委员10陈丹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委员11新疆自治区农业科学院院长/教授委员12陈生斗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研究员委员13陈昆松浙江大学科研院院长/教授委员14陈萌山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组长15宛晓春安徽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委员16岳德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17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委员18赵方田中国农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研究员副组长19倪洪兴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研究员委员20章力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委员21韩贵清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委员22雷茂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研究员委员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委员(二)种植业组(以姓氏笔画为序)(25人)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备注1丁艳峰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委员2万书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3万建民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委员4马爱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副组长王汉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6王凯学广西自治区植保总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委员7王荣成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推广研究员委员8叶志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9孙其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常委10朱祝军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委员吴孔明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组长12张延秋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局长副组长13张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委员14李卫国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委员15李云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16李登海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委员杜永臣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18陈剑平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委员19陈继光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站长/研究员委员20陈温福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委21周雪平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教授委员22武维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委员唐洪军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24喻树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委员25曾衍德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副组长(三)畜牧兽医组(以姓氏笔画为序)(23人)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备注1才学鹏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研究员委员2王力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院长/研究员3王金宝山东省农业厅厅长/教授常委4王智才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副组长5冯忠武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所长/研究员委员6刘永志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委员7刘作华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8孙皓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公司总裁/研究员9朱鸿飞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10张世伟辽宁省畜牧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11张仲秋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副组长12张改平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组长13李华春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14沈建忠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教授15陈化兰(女)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16陈焕春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委员17周恩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教授委员18郑友民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研究员委员19赵心力(女)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推广研究员委员20顾云飞江苏省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推广研究员21殷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22蒋宗勇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23廖明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委员(四)渔业组(以姓氏笔画为序)(13人)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备注1王荣泉苏州市吴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委员2孙效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委员3吴淑勤(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4张显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副组长5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组长6金显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7赵兴武农业部渔业渔政局局长副组长8徐皓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9徐汉祥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委员10常亚青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教授委员11章超桦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教授委员12龚培培(女)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委员13潘迎捷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委员(五)农业工程组(以姓氏笔画为序)(24人)序号单位职务/职称备注1朱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委员2许世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3孙士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委员4李伟国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副组长5李昌健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委员6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委员7吴建民甘肃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委员8吴普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员委员9佟毅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委员10应义斌浙江大学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副主任/教授委员11张全国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委员12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副组长13陆文龙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14罗锡文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组长15周光宏南京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常委16单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委员17宗锦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司长副组长18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委员19胡小松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委员20徐珍玉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委员21高万林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委员22康绍忠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委员23彭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研究员委员2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研究员委员(六)资源环境与农村能源组(以姓氏笔画为序)(17人)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备注1马万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常委2王庆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常委3王衍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司长、站长/研究员副组长4刘旭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5刘光荣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6朱红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委员7张福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委员8李希来青海大学教授委员9沈其荣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委员10陈阜中国农业大学教授11周培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院长/教授委员12唐华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副组长13唐建初湖南省农业厅副巡视员/推广研究员委员14秦松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15梅旭荣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研究员委员16盛军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教授17潘文智北京德青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委员——结束——。
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管理办法(试行)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文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农业职业院校(学校)等各类优质科研、教育、培训资源作用,加强和规范基层科研和推广单位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民技术员等骨干农民培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培训基地”)是指经农业部统一评审认定的、开展基层科研和推广单位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民技术员等骨干农民培养的相关机构。
第三条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相关培训经费根据不同项目资金来源,按照相应资金管理办法或农业部、财政部有关规定管理,专款专用。
第四条培训基地必须对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经费实行专帐管理,详细记录经费支出情况,以备核查审计。
第二章基地认定第五条培训机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培训基地的认定条件要求,自主向当地农业部门申请认定培训基地。
申请需提供本单位基本情况、本单位已开展培训情况、培训成本等资料。
第六条培训基地的认定条件是:(一)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二)熟悉主要的现代农业技术,具备一定的成果展示和技术示范条件;(三)具备开展培训必备的师资力量、教学场地和设备、实训场所以及食宿条件;(四)熟悉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和农民培训,具备一定的培训工作经验;(五)愿意在农业部门指导下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主动承担培训任务,并按照项目要求接受管理;(六)培训费用与培训对象、培训内容相适应。
第七条培训基地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部门负责初选,并向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申报;教育部直属院校可直接申报。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专家对各省(高校)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对符合条件的机构认定为“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并挂牌。
第三章基地管理第八条培训基地按照“部级统筹、部省共建、分工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
附件3:
技术与工程服务企业报送内容及相关要求
一、报送内容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股东构成、技术人员);
(二)年检合格的营业执照;
(三)银行资信证明或信用等级证明;
(四)近两年的财务审计报告;
(五)企业主推技术及工程服务主要内容;
(六)两个以上成功案例(包括:技术方案、工程造价、建设地点、运行成本、验收报告等);
(七)相关资质;
(八)企业服务承诺;
(九)无不良记录承诺;
(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十一)企业地址。
二、相关要求
(一)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设计和工程服务单位
1、负责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培训及后续
技术服务;
2、若服务单位无法单独完成上述工作,允许以联合体形式实
施工程总承包,本次提交时明确联合体牵头方,具体实施时根据项目的情况组成联合体,联合体牵头方必须是有设计资质的单位;
3、应有环保或农业专项乙级及以上资质。
(二)生物质气化工程设计和工程服务单位
1、负责设计、成套设备选型及供应、调试、培训、工程总承
包、后续技术服务;
2、若服务单位无法单独完成上述工作,允许以联合体形式实
施工程总承包,本次提交时明确联合体牵头方,具体实施时根据项目的情况组成联合体,联合体牵头方必须是气化设备生产企业。
(三)生物质成型燃料工程设计及工程服务单位
1、负责设计、成套设备选型及供应、调试、培训、工程总承
包、后续技术服务;
2、若服务单位无法单独完成上述工作,允许以联合体形式实
施工程总承包,本次提交时明确联合体牵头方,具体实施时根据项目的情况组成联合体,联合体牵头方必须是设备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