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领涨背后
- 格式:pdf
- 大小:419.46 KB
- 文档页数:2
四问日化用品集体涨价为何只是暂缓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商界》 2011年第4期文/蒋永霞祝杨原本准备4月1日的“集体提价”变成了“暂缓涨价”。
很显然,自今年“两会”过后便甚嚣一时的四大日化企业集体涨价的计划暂时搁浅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番涨价计划的暂缓却是以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作为前提的。
作为完全竞争的市场领域,行政干预的作用能够持续多久,值得关注。
而“暂缓”的计划,势必还得重拾。
何时涨价也是一大悬疑。
尤其是消费者,不管商品怎么涨,何时涨,毋庸置疑的都是最终的受害者,为什么?长此以往,在通胀预期日益明显的当下,势必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循环结果。
如何权衡,考验着政府、企业甚至消费者的智慧。
成本堆高还是价格垄断?每次涨价,消费者得到的最常见的解释莫过于原材料涨价了。
年前康师傅方便面的涨价的理由便是如此,而此次宝洁、联合利华、立白和纳爱斯四大洗涤用品巨头不约而同的涨价的缘由也不例外。
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曾对媒体称:“日化行业所用的原料大部分是石油的副产品,目前国际油价已从去年的50美元涨到了现在的100美元,洗涤用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价格已涨了六成,塑料包装也涨了六七成,肥皂等产品要用的植物油价格也涨了五成以上,无机类原料涨幅在40%到50%。
”国内油价上涨还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
另外,今年外资企业都要享受国民待遇,税收增加了两项,以洗发水为例,增加了 1.2%左右的税率。
曾锡文说,这些都直接导致产品成本的增加。
立白集团新闻发言人许晓东也表示,具体的产品涨价情况他不太清楚,但是原因肯定是原料价格上涨。
的确,在当前通胀预期强烈的背景下,由于PPI数月都在超6的高位上运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从国外因素来看,中东政局动荡,推高了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从而也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成本。
尤其是日化用品行业,与油价有着很大的关联。
企业适当调整产品价格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原材料涨价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为什么四大巨头之前都按兵不动,此次却集体提价,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巨头们的密谋?3月底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发改委价检部门已派出调查组赴全国各地,调查日化用品以及方便面等企业涨价情况,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一些企业存在串通涨价行为。
日化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一、国际化妆品零售商将瞄准中国市场日化行业在市场上品牌大大小小有上千个。
市场经营的游戏规则依旧是大鱼吃小鱼,土生土长的国产品牌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
从竞争情况来看,“洋”品牌依旧是各城市商场里化妆品专柜的主角。
据有关部门统计,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日化市场销售额平均以每年23.8%的速度增长,最高的年份达41%,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且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预计到2010年,这一市场的年销售额可达800亿元,年递增12.9%左右。
如此巨大的潜力,自然而然使中国市场成为国际日化巨头和本土品牌觑日已久的大蛋糕。
香港莎莎也大力进军珠三角(第一目标)。
创办于1978年,当年还仅是个化妆品零售柜,现已发展为在港拥有34间门店、全亚洲62家零售点、出售400多个品牌及15000种产品的香港第一大专业化妆品连锁店。
继今年初首家莎莎化妆品专卖店在上海落户后,莎莎国际主席及行政总裁郭少明先生有意透风:莎莎总的内地投资预计达5000万港元,未来三四年内还将在内地开设30家左右的分店。
欧洲最大的化妆品零售商SEPHORA丝芙兰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最具活力的上海浦东,并将于今年底在位于陆家嘴的正大广场开出中国第三家专卖店。
据业内人士分析说,随着中国美容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化妆品市场约占国民经济1.8%的份额,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8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可达到800亿元左右,外资、合资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已接近80%。
与此同时,包括SEPHORA丝芙兰在内的一些国际化妆品零售商巨头们更是纷纷看好中国市场。
值得业界关注的是,SEPHORA丝芙兰突破我国传统经营方式,采用国际最新的经营模式,将迪奥、兰蔻、雅诗兰黛等众多品牌及其自有品牌集中在一起,为顾客提供一站式的购物体验。
丝芙兰就是一个彩妆的天堂、护肤的天堂、香氛的天堂。
随着对中国市场的不断了解,SEPHORA还带来了Wella威娜、PHYTO、L'OCCITANE欧舒丹等独家出售的产品,并有望在明年首次在中国引入来自韩国的CAOLION、美国的DermaNew等一系列国际品牌,让中国市场与国际一线市场做到真正的同步。
日用化工行业的市场和未来发展趋势日用化工产品是指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制品,包括洗涤剂、个人护理品、清洁剂、化妆品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用化工行业蓬勃发展。
本文将探讨该行业的市场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现状1. 市场规模日用化工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全球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该行业在2019年的全球销售额达到了1.2万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
2. 地区分布全球日用化工行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如美国、欧洲、中国和印度等地区。
这些地区消费者对日用化工产品的需求旺盛,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3. 产品需求日用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多样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个人护理和清洁卫生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高品质的洗涤剂、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
4. 品牌竞争日用化工行业品牌竞争激烈,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
然而,也有许多小型企业涌入市场,通过创新和差异化产品获得一定份额。
二、未来发展趋势1. 可持续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消费者对生态友好型日用化工产品的需求将会上升。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研发更环保和可再生的原材料,并推出低碳排放的生产工艺。
2.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将会是日用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将出现,为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改进,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3. 数字化转型日用化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将持续推进。
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手段,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市场趋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市场细分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需求的增加,市场细分将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生活方式、年龄段、性别等因素将会成为企业开发产品的重要考虑因素,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5. 国际化发展未来,日用化工行业将继续走向国际化。
中小型企业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并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利共赢。
日化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日化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一、背景和概述日化行业指的是以个人卫生、美容、清洁、洗涤等为主要产品的行业。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日化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人口变化、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环保要求等方面,对日化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分析。
二、人口变化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日化行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人口的增长意味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日化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其次,老龄化使得对护肤品、个人护理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密集地区对日化产品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
三、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日化产品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基本功能,而是更加注重品质、品牌和个性化。
消费者开始选择更高端的护肤品、洗发水、沐浴露等,同时对环保和天然成分也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日化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供更加高端、个性化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四、科技创新科技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新产品的出现,也加快了日化行业的转型升级。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数字化的个人护理产品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另外,生物技术的应用也为日化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如利用生物技术生产更天然、环保的产品。
五、环保要求环保趋势的兴起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日化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生产过程、原材料的选择以及包装垃圾的处理。
因此,日化企业需要加强环保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并开发出更环保的产品。
六、发展前景综合上述分析,可以预见日化行业在未来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人口的增长和消费升级将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科技创新将带来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产品,环保要求将促使企业加强环保意识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天然成分、个性化产品的需求的不断提升,日化行业在国内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然而,日化行业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持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日化行业研究报告
一、行业概况
日化行业是指以化学合成或天然原料为基础,制造化妆品、个人清洁用品、洗涤剂、护理用品等日用消费品的产业。
这个行业具有市场广泛、消费群体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市场概况
目前,日化行业市场规模较大。
据统计,2019年全国日化行业总销售额达到1.8万亿元,其中化妆品占据约38%的市场份额。
而其中,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了6900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了12.4%。
三、市场竞争格局
日化行业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龙头企业和中小型企业都在为市场份额而奋斗。
目前,行业领先企业主要有兰蔻、雅诗兰黛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它们占据着日化行业大部分市场份额。
而除了这些大型企业外,还有很多中小型企业在市场中寻求生存。
因为其较小的规模,这些企业更为灵活,在创新、细分市场和拓展新产品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四、发展趋势
1. 品牌战略:在市场竞争中,品牌形象往往是消费者判断产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通过加强品牌宣传,提升品牌形象,可以更好地抓住消费者的心理。
2. 绿色环保: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环保、天然和有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因此,绿色环保将成为日化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3. 生产技术:在日化行业中,生产技术是提高企业效益和降低成本的关键。
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五、结论
总体上,日化行业在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并将呈现多元化、绿色化和高品质的发展趋势。
为了持续发展,企业需要加强品牌战略,推进生产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和环保水平。
我国日化企业发展现状我国日化产品市场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
2020年我国日化市场规模实现815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5.83%。
截止至2021年底,我国日化市场规模实现906.75亿美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5.83%,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也吸引了众多企业竞相进入。
截止2021年,我国日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约为1430家,其中也涌现了众多知名品牌,如化妆品领域的北京大宝、广东雅倩、广州宝丽;洗涤用品领域的广州浪奇、立白集团、南风化工等。
日化行业发展趋势指出,超市,专营店,百货,电商,直销是日化用品的五大主要渠道,电商成为主流,而社交电商在去年成为热门渠道。
未来国家将会颁布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帮助国产日化用品逐渐走出国门,面向国际化市场。
1、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随着消费习惯与化妆意识的普及,化妆品已成为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日用消费品。
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国内化妆品企业发展的政策。
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等,将有效推动电子商务行业实现快速发展。
同时,国家药品安全规划指出将完善化妆品法规制度,加强化妆品检查等工作,保障化妆品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2、化妆品消费理念逐步成型化妆品属于日常消费品,受国民经济景气程度和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可支配收入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化妆品的消费。
日化行业发展趋势指出,虽然我国居民对化妆品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但人均化妆品消费金额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这表明我国化妆品消费市场仍具有很大潜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身健康及肌肤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所重视,周期性合理重复购买适合自己的化妆品已成为很多消费者的日常需求,这也为化妆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3、零售行业及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促进化妆品市场发展电子商务为化妆品企业提供了一条高效经济的销售渠道,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线下店铺运营成本,还能提供消费数据收集、产品需求反馈、客户消费偏好分析等全方位服务。
日化产品的发展前景趋势日化用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科技化学制品,包括洗发水、沐浴露、化妆品、洗衣粉等等。
随着人们消费支出的不断增加以及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出于爱美、保养、健康以及卫生的需求,我国日化产品市场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
截止至2018年底,XX日化产品市场规模达到4858.6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83%。
我国日用化学品市场规模处于不断上升状态,行业前景良好,也吸引了众多企业竞相进入,2018年,我国日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约为1430家,其中也涌现了众多知名品牌。
超市,专营店,百货,电商,直销是日化用品的五大主要渠道,电商成为主流,而社交电商在去年成为热门渠道。
化妆品行业因拥有一个数量庞大的“死忠用户群体”——女性,随着社交电商兴起,激发了日化用品的社交属性。
随着国内消费者生活卫生习惯养成,护发品、沐浴用品和口腔护理等基础日用产品普及率提升;男士护理和婴童专用护理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高速发展。
虽然目前国内多数男性对日化产品还处于基础需求状态,但就市场份额来说,XX已经超越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男性日化用品市场。
随着男性消费理念的提升,未来市场专业男性用品需求量将继续大幅上升,开发潜力也是巨大的。
男性市场因其潜力大,体量大引得品牌纷纷加入男性日用品场景竞争。
而婴童日化护理市场伴随年轻一代父母育婴理念及消费行为的变化,也呈现持续高速整张态势。
护肤品依然是日化行业中最大的品类,占剧半壁江山,是日化行业增速最快、最具活力的品类。
各行各业都在品质升级,日化行业更在此列,近年来,日化产品的质量问题频繁曝光、对天然有机,安全健康概念认同度的不断攀升,显示消费者对于品质的关心。
2019年1-6月化妆品零售额1,462亿元,同比增长13.2%。
2019年是传统化妆品企业和新锐品牌面临更大竞争的一年。
不管是以社交媒体与内容营销为主要核心能力的小众品牌;还是以红人为核心资源红人粉丝为消费群体的红人品牌;又或者是基于中国市场对品牌故事、产品内容进行再创作实现中国市场收割的境外小众品牌;每一类品牌都有其自己的核心能力和崛起路径。
2023年日化行业盘点分析报告2023年,可谓是日化市场的多事之秋,“奥美定”、“爱人葡萄籽”等品牌的风波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年中季节,以“SK-II”的“铬钕门”大事为主,“迪奥”、“雅诗兰黛”、“倩碧”、“兰蔻”四大品牌香港跟风,“高丝”、“丁家宜”等品牌陕西“煽风点火”,一时间消费者对“秀丽事业”顾虑重重,国家质量监视局的统计数据说明:扮装品等日化产品的消费者投诉同比上升了43.6%,北京地区的增幅最高,超过了六成。
一时间,众多消费者“谈美色变”,扮装品、日化产品的行业成色、信誉和信任度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3年,整个行业市场销售额照旧到达了一个的高度,全年的日化〔广义〕市场销售额约为 1285.55亿元,同比增长10.9%。
一、扮装品产业市场综述2023年扮装品产业的销售额到达770亿元左右。
其中护肤品的比例约为33%,销售额为254.1亿元,美容类产品的比例为31%,其市场销售额238.7亿元,洗护发产品和香水市场比例为36%左右。
从市场状况来看,2023年的扮装品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男士、儿童扮装品进展快速,但市场份额照旧偏小男士扮装品几年前就开头叫火,虽然近两年都保持了30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总体的市场规模还是偏小。
2023年,男士扮装品的总体销售额为4亿元,虽然中国有将近一亿的男士,处于生理成熟阶段也有消费力量,按每人每年消费100元人民币计算,男士扮装品的市场容量也有100亿人民币,将其视为一座金矿并不为过,但实际的销售额却只有 4亿。
即使到2023 年,调查分析的数据显示销售也不会超过40亿元人民币。
目前市场上没有完全成熟的、领行业翘楚的品牌。
抽样调查显示:中国男士有使用扮装品意识的比例不超过2%,远远低于欧美国家的39%。
而国内以下因素也造成了男士扮装品该火不火:一是我国男士使用扮装品的观念并未成熟;二是厂家没有进展有效的广告宣传,引导人们去转变观念;三是销售渠道未成熟。
日化品涨价背后的“成本账”作者:青果来源:《中国经济信息》2008年第03期[由于能源紧缺引起“油荒”,日化行业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在不堪成本上升的重负下,日化行业巨头开始联手涨价。
就在2007年下半年,洗洁精、洗衣粉、洗衣皂的价格上涨就蠢蠢欲动。
不久前,日化行业的调价会议在长沙举行,由企业内部牵头,参会的大小企业有立白、汰渍、奥妙、雕牌等23个,涨幅亦由10%上升到30%。
]日化行业“隐形涨价”随着各种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各大日用品企业扛不住原料上涨的压力,开始了第二次调价。
目前大部分品牌洗涤用品都已调价。
调价后,肥皂价格上涨的最高幅度超过了两成,是近年来涨幅最大的一次。
洗衣粉涨幅大概30%,比如其中一重要原料的价格就从原来的每公斤8元升到了12元。
据某超市工作人员介绍,部分商品虽然没有上调价格,但换包装之后商品重量却大幅减少。
有知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就如洗衣粉的包装从最初的2公斤每袋变成了现在的每袋1.8公斤,然后再变成每袋1.6公斤,实质上是在减量再加价。
之前天津曝光的奥妙洗衣粉标榜是增量30%,结果抽查中发现,实质上是减量12%,行业内很难排除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
媒体从上海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了解到,从1月1日起,欧莱雅旗下的品牌兰蔻、巴黎欧莱雅系列的部分产品调整了价格。
其中兰寇品牌相关产品调价范围较广,单品上涨10-60元不等。
另外,法国娇兰系列的化妆品近期也将调整价格。
“此次调价的品牌主要是巴黎欧莱雅和兰寇,调价幅度大部分都只是10%左右”欧莱雅中国公司的公关部周经理表示,导致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研发成本、人力成本的提高。
另外,近期欧元和人民币的兑换比率较小导致了进口化妆品的成本提高,这是市场上的进口欧系化妆品的价格攀升的主因。
“我们80%的产品都调了价格,每样产品的调价幅度不一样。
”伊势丹百货兰寇专柜的销售人员称。
据介绍,调价的兰蔻产品主要集中在睫毛膏、眼霜、面霜,提价幅度在10-6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