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自动灌溉系统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大棚浇灌系统方案一、引言大棚是一种用于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的控制环境设施。
为了提高大棚内作物的生长效果,自动化浇灌系统变得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一种大棚浇灌系统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浇灌作业,提高浇灌效率,节约水资源。
二、系统组成大棚浇灌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1.水泵:负责将水从水源中抽取出来,并提供足够的水压用于浇灌。
2.管道系统:将水泵抽取的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浇灌点。
3.喷头:位于浇灌点,负责将水喷洒到作物上。
4.传感器:用于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
5.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控制水泵的开关,实现自动化浇灌。
三、系统工作原理大棚浇灌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控制器启动后,通过传感器监测当前环境参数。
2.如果土壤湿度低于设定阈值,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水泵,启动水泵开始浇灌。
3.当土壤湿度达到设定阈值时,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水泵,关闭水泵停止浇灌。
4.控制器周期性地获取传感器的数据,根据实时环境参数调整浇灌策略。
系统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graph LRA[启动] --> B[传感器监测]B --> C[判断土壤湿度]C -- 湿度低 --> D[启动水泵]C -- 湿度达标 --> E[关闭水泵]E -- 重复 --> B四、系统优势大棚浇灌系统的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节约水资源:通过自动控制浇灌策略,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环境参数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2.提高浇灌效率:系统能够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及时浇灌,保持土壤湿度适宜,提高作物生长效果。
3.方便操作: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农民只需设置好参数和时间段,系统即可自动进行浇灌作业,节省人力成本。
4.灵活可扩展: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传感器、喷头等组件,满足不同作物的浇灌需求。
五、系统注意事项在使用大棚浇灌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合理设置浇灌策略:根据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合理设置浇灌间隔和水量,避免浇水过多或过少。
1
温室水肥一体化系统功能介绍
温室水肥一体化系统,是一套专门针对温室大棚而研发的一款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灌溉、自动化施肥、自动化控制室温、自动控制湿度等,通过这些自动化的控制,来提高种植的效率,那么温室水肥一体化系统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自动化呢?我们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自动化控制灌溉,温室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到大棚土壤水分的数据,当监测到土壤湿度低于标准值系统就能自动开启灌溉系统,为土壤进行灌溉,当监测到土壤湿度达到了标准值,系统又能自动关闭灌溉系统,整个过程只需要提前设定好土壤湿度的标准值,系统就能实现自动化控制灌溉。
自动化控制施肥,灌溉自动化是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自动化施肥是依靠土壤氮磷钾传感器,土壤氮磷钾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中的养分数据,通过对于土壤氮磷钾的实时监测,来控制相应是施肥系统,通过这样有数据可以依靠的控制,让种植中的施肥更加合理。
温室水肥一体化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不但是灌溉和施肥,也可以通过实时室温传感器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自动化控制温度,通过大棚湿度传感器,自动化控制湿度,自动化控制风机、遮阳板等。
温室水肥一体化系统随着这几年在很多种植基地的使用,目前设备运行稳定,很多功能都已经非常完善,目前已经实现手机端的对接,通过手机端就可以实时监测到温室大棚的环境情况,而且手机端也能实现实时的控制,大大提高种植的效率。
现代温室大棚自动喷灌系统的使用技术与方法在塑料日光温室大棚中,采用喷灌技术可使温棚内的水、肥、温度等互相作用,调控空气湿度,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江西省南昌市市郊蒋巷镇一家蔬菜温棚的实践证实:温棚内采用喷灌技术,既可减轻种菜者劳动强度,又可促进蔬菜增产.下面介绍这家蔬菜温棚的喷灌技术和温室大棚自动喷灌系统的使用方法供农友参考.第一:温室大棚喷灌对各种喷灌设备的要求喷灌系统设备包括水源、喷灌泵、喷头等.温室大棚对这些喷灌设备有一定的要求:①要求水源水清,无污染,无杂质;②要求喷灌泵与水源条件应配套合理, 泵与喷头工作参数应协调一致,泵与动力机、管路、传动及连接应配套合理,当流量要求不大、压力要求不高时,尽量选用单相水泵;③要求喷头抗堵塞性能好,喷水雾化均匀,与喷灌泵相匹配.温棚可根据占地面积的大小,兴建蓄水池并根据上述要求选择功率不同的喷灌泵、喷头.南昌市市郊这家蔬菜温棚为长方形,占地面积小,其选用的喷灌泵是单相供水泵,流量为8~12升/时;与泵配套的喷头工作压力为0. 18千帕,射程直径为3.5~4米;输水管选用主管径40厘米、支管径20 厘米、壁厚均为2亳米的PE管.第二:安装与检查主输水管一头安装过滤器入水池,一头安装限制阀门和喷灌泵;温棚内布置 2根支水管间距为3米,用螺栓固定在距地面2米处,并与主水管连接好;每隔3 米把1个喷头固定在弯头上连接支水管,以倒挂形式安装.喷灌系统安装好后, 检查过滤器、喷灌泵、主水管、支水管和喷头等各部位的连接部位,如紧固完好, 可放水3飞分钟进行试喷,假设发现喷头不喷水,应停止供水,检查喷孔.如是沙子等杂物堵塞,应取下喷头,除去杂物,但不可自行扩大喷孔,以免影响喷水质量.同时,检查过滤器是否完好,假设不完好须检修.第三:喷灌系统的使用喷灌泵启动后,通过阀门限制供水压力,使其保持在0. 18千帕.喷灌时间一般选在上午或下午,这时进行喷灌后地温能快速上升.喷水时间及间隔可根据蔬菜不同生长期和需水量来确定.随着蔬菜植株的增高,喷灌时间需逐步延长. 经测定,在高温季节喷灌20分钟,棚内可降温6〜8C.因喷灌的水直接喷洒在作物叶面上,便于叶面吸收,既预防病虫害,又利于蔬菜生长.如结合叶面喷施化肥, 蔬菜生长更好.第四:利用喷灌进行施肥喷灌能够随水施肥,提升肥效.宜施用易溶解的化肥,每次3~4千克.先将化肥溶解后倒入施肥罐内,因施肥罐连通支水管,所以翻开施肥阀,调节主水阀, 待水管中有水流时即可开始喷,一般1次喷15~20分钟.化肥溶液与水之比可根据蔬菜生长情况而定.喷灌施肥后,继续喷水3飞分钟,以清洗管道与喷头.五、喷灌的优点1、省水喷灌可以限制喷水量和灌水均匀性,预防地面灌时容易产生的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损失,因而可以提升水利用效率,节约灌溉用水.托昔物联网开创智慧农业.专业解决畜牧水产养殖自动限制系统、大田神植智能治理系统、花卉神植限制系统、农产品平安溯源、温室大棚智能限制等..raw. tpwlw. com WWJ. agri 50. COITH-1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咨询:132557187-23 0571-******** 86056609^2、增产喷灌可以采用较小灌水定额对作物进行浅浇勤灌,便于严格限制土壤水分,使之与作物生长需水更相适应;喷灌对耕作层土壤不产生机械破坏作用,可保持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多、通气条件好,促进养分分解、微生物活泼,提升土壤肥力;喷灌可以调节田间小气候,增加近地表层温度,夏季可降温,冬季可防霜冻,还可淋洗茎叶上的尘土,促进呼吸和光合作用,因而给农作物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到达增产的目的.3、省工喷灌可以实现高度的机械化,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尤其是采用自动化操纵的喷灌系统,更可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喷灌取消了田间的输水沟渠,减少了杂草生长,免除了整修沟渠和去除杂草的工作;喷灌还可结合施化肥和农药,也可节省大量的劳动.4、省地喷灌管道输水,无需田间的灌水沟渠和畦坡,一般情况下,干、支、斗、农、毛渠占地约10〜15%,相比拟,喷灌可增加耕地7〜10%.5、提升产品质量我国许多地方的实践都证实,喷灌不仅能增产,还能提升产品质量.如茶叶喷灌,不仅产量得到提升,而且品位也能提升一等.果树喷灌可以大幅度提高一、二级果比例.六、喷灌的缺点和局限性喷灌也有一定缺点和局限性,主要是以下几方面;1.投资较高与地面灌溉相比,喷灌投资较高,目前半固定式喷灌如不计输变电和人工杂费,一般每亩300〜500元,全包括约500〜800元.固定式喷灌就更高,有的高达1000元/亩.2.喷灌受风和空气湿度影响大当风速在5. 5~7. 9m/s即四级风以上时,能吹散水滴,使灌溉均匀性大大降低,飘移损失也会增大.空气湿度过低时,蒸发损失加大.据美国德克萨斯州西南大平原研究中央的试验,当风速小于4.5m/s〔三级风〕时,蒸发飘移损失小于10%;当风速增至9m/s时,损失达30%.我国通过在宁夏、陕西、云南、河南、湖北、北京、福建、新疆等八个省市的统一实测,在相对湿度为30%〜62%、风速0.24〜6. 39m/s的情况下,喷洒水损失为7〜28%.3.耗能较大为了使喷头运转和到达灌水均匀,必须给水一定压力,除自压喷灌系统外, 喷灌系统都需要加压,消耗一定的能源.托昔物联网开创智慧农业.专业解决畜牧水产养殖自动限制系统、大田神植智能治理系统、花卉种植限制系统、农产品平安溯源、温室大棚智能限制等..网址: tpwlw. com g溥加 agriSO. con>,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咨询:132******** 0571-******** 86056609^附录——托普物联网简介托普物联网是浙江托普仪器旗下的重要工程.浙江托普仪器是国内领先的农业仪器研发生产商,依据自身在农业领域的研发实力,和自主研发的配套设备,在农业物联网领域崭露头角!托普物联网以客户需求为源头,结合现代农业科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GIS 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竭诚为传统行业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产品与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主要有:大田种植智能解决方案、畜牧养殖治理解决方案、食品平安溯源解决方案、食用菌种植智能化治理解决方案、水产养殖治理解决方案、温室大棚智能限制解决方案等.托普物联网三大系统产品我们知道物联网主要包括三大层次,即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因此托普物联网产品主要以这三个层次延伸,涵盖了感知系统〔环境监测传感设备〕、传输系统〔数据传输处理网络〕、应用系统〔终端智能限制平台.〕托普物联网模块化智能集成系统托普物联网依据自身研发优势,开发了多种模块化智能集成系统.1、传感模块:即环境传感监测系统.它依据各类传感设备可以完成整个园区或完成对异地园区所需数据监测的功能.2、终端模块:即终端智能限制系统.它可以完成整个园区或远程限制异地园区进行自动灌溉、自动降温、自动开启风机,自动补光及遮阳,自动卷帘,自动开窗关窗,自动液体肥料施肥、自动喷药等各类农业生产所需的自动限制.3、视频监控模块:即实时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是通过监控中央实时得到植物生长信息,在监控中央或异地互联网上既可随时看到作物的实时生长状况.4、预警模块:即远程植保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声光报警、短信报警、语音报警等方式进行预警.5、溯源模块:即农产品平安溯源系统.该系统对农产品从种植准备阶段、种植和培育阶段、生长阶段、收获阶段等对作物生长环境、喷药施肥情况、病虫害状况等实施实时信息自动记录,有据可查,在储藏、运输、销售阶段采用二维码或者RFID射频技术对各个阶段数据记录,这样就能实现消费者拿到农产品时通过终端设备或网络就能查看到各类信息,才能放心食用.6、作业模块:即中央限制室.可通过总控室对整个区域情况进行监测,包括各个区域采集点参数、限制作业状态、实时视频图像、施肥喷药状况、报警信息等.欢送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智能灌溉系统概述智能灌溉系统是指通过各种传感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将水资源用于植物灌溉。
该系统通过监测土壤含水量、气象因素等实时环境参数,自动控制水的流量和灌溉时间,从而实现节水、节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目的。
智能灌溉系统的优势智能灌溉系统相比传统的手动灌溉,具有以下优势:•省水: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可自动调节灌溉时间和水的流量,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节能:传统的手动灌溉需要人力进行控制,而智能灌溉系统则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力,从而节约人力资源。
•保护环境:通过灌溉系统的精确控制,减少了农田灌溉水浪费、土地侵蚀、农药和化肥的流失等,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作物产量: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作物成长周期和不同生长阶段变化自动控制灌溉、肥料喷洒等,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产量。
智能灌溉系统的组成智能灌溉系统主要由以下四个组成部分组成:传感器、执行机构、控制器、通信模块。
传感器传感器可以用来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大气温度、湿度、辐射度等环境参数。
通过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系统可以实现动态调整灌溉车速、水流量等参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常用的传感器有土壤水分传感器、大气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系统中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关键部件,能够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实现自动液位控制、泵的开关控制、灌溉喷头的开关控制等功能。
常用的执行机构有减压阀、电磁阀、水泵等。
控制器控制器可以实现对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控制,控制器通常通过算法进行决策,并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对执行机构的开关控制。
常用的控制器有单片机、微处理器等。
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可实现智能灌溉系统的远程监测和控制,通过网络平台,对系统进行远程监视,实时传输数据,调节系统运行状态,提高灌溉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智能灌溉系统通常用于农田灌溉、果树园、蔬菜大棚、花卉绿化等场合。
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智能算法的支持下,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棚栽培技术中的灌溉系统设计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大棚栽培作为一种高效的农业种植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的青睐。
而灌溉系统的设计则是大棚栽培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大棚栽培技术中的灌溉系统设计,并探讨其优化方法。
一、灌溉系统的基本原理灌溉系统是指通过人工的方式向农作物提供水分,满足其生长的需要。
在大棚栽培中,灌溉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水源、水质、水量和水分的供给方式等因素。
1. 水源选择大棚栽培灌溉系统的水源主要有地下水、河水和城市供水等。
选择合适的水源是确保灌溉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距离近、水质好和供水稳定的水源。
2. 水质要求水质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一般而言,应选择PH值适宜、不含重金属和杂质的优质水源,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3. 灌溉量控制灌溉量的控制需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设定。
适量的水分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发达,并防止水分过多造成季花病等病害。
4. 供水方式供水方式包括滴灌、喷灌、微喷灌等多种形式。
在大棚栽培中,滴灌是最常用的供水方式之一。
它可以使水分直接滴入植物的根系区域,提高水分利用率,并减少水分损失。
二、灌溉系统设计的优化方法为了确保大棚栽培中的灌溉系统能够高效运行,以下是几种优化方法供参考:1. 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引入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生长阶段,自动调整灌溉系统的供水量和供水时间。
这样可以提高灌溉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
2. 定时排水系统在灌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排水量。
合理设置定时排水系统,可以避免土壤水分过多,防止植物根系缺氧。
3. 建立水肥一体化系统尽量减少水肥的浪费,建立水肥一体化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配置水肥比例和施肥方式,可以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水分和肥料的损失。
4. 引入高效节水设备例如,使用高效喷头、滴灌带和水肥一体化肥喷器等高效节水设备,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和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智慧大棚滴灌系统组成设计方案智慧大棚滴灌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自动灌溉系统,用于实现对大棚中植物的精确浇水管理。
该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设备和执行器组成,并通过云平台进行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1. 传感器部分:- 土壤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土壤湿度,判断植物的浇水需求。
- 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为决策提供环境信息。
- 光照传感器:用于测量大棚内的光照强度,为决策提供光合作用信息。
2. 控制设备部分:- 控制器:用于接收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决策,并控制执行器进行相应的操作。
- 通信模块:用于与云平台进行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3. 执行器部分:- 电磁阀: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控制水源的开闭来实现灌溉。
- 水泵:负责将水源送入灌溉系统,提供水源的压力。
4. 云平台部分:- 数据传输:通过云平台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控制设备,接收控制设备的指令。
- 远程控制:通过云平台可以实现对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包括调整灌溉策略、查询历史数据等功能。
系统工作流程:1. 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湿度、温湿度和光照等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控制设备。
2. 控制设备接收传感器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决策,例如判断是否需要灌溉,灌溉量的大小等。
3. 控制设备通过通信模块将指令发送到执行器,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和水泵的工作。
4. 执行器根据控制设备的指令,控制水源的开闭和灌溉流量。
5. 云平台接收传感器数据,并可以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包括调整灌溉策略、查询历史数据等功能。
系统优势:1. 精确浇水: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环境参数,根据植物的需求量来进行精确浇水,避免浪费水资源。
2. 高效灌溉:灌溉系统自动化,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量和环境条件自动调节浇水量和频率,增加灌溉的效果。
3. 远程控制:通过云平台可以远程监控和控制系统,提高管理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4. 数据分析:通过云平台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为大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优化灌溉决策。
温室中采用的灌溉系统多种多样,根据温室作物的品种及生长条件,要选择适宜的灌溉系统。
每种灌溉系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及性能特点,选择适合的灌溉系统对温室管理至关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温室用灌溉系统:一、管道灌溉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在供水管道上面安装阀门以及灌水软管,通过微控(手动)打开这些控制阀,用输水软管进行灌溉。
在目前的温室中,这种灌溉系统比较常见。
通常选用PE、PVC软管等材料的塑料软管作为灌水软管.需具备易安装、使用简单、管理方便、成本低、不易堵的优点。
管道灌溉系统的不足是劳动力大,灌溉效率不高,对水量和施肥加药都不易控制,因此这种灌溉系统需与滴灌等其他灌溉系统相结合使用。
二、温室滴灌系统滴灌系统普遍应用于各种环境下的农林作物灌溉,是较为节水的灌溉方式。
滴灌灌水器有滴头、滴灌、滴灌带、滴箭等。
在温室中,将滴灌系统布置在温室地表或将滴灌管埋于地下30厘米处.在温室灌溉中,滴灌是较为先进的灌溉方式之一,其主要具备省水、省工、防虫害、增产增效、易于水肥管理的功效。
滴灌对水质的要求较高。
滴灌系统可依照温室生产情况和气候条件与微喷灌或管道灌溉结合使用。
高温干燥室宜采用结合微喷灌或管道灌溉的方式条件温室气候,低温季节就用滴灌系统灌溉。
三、温室微喷灌系统以喷洒水流浇灌作物的灌溉系统称为微喷灌系统。
其灌水器通常是各种微喷头、喷枪、多孔管等。
一般情况在温室中常采用将微喷头倒挂在温室骨架上实施灌溉。
微喷灌系统具备节水、省工、节能、降温增湿、随水追肥、易于自控控制的特点。
但是低温潮湿季节则易产生高湿度导致病害增多.四、温室自行走式喷灌机这种所谓的喷灌机其实也是一种微喷灌系统,只不过它的灌水均匀度很高,而且可以移动使用。
自行走式喷灌机也是悬挂于温室骨架上的行走轨道,然后在工作时可自行移动喷洒作业。
通常这种喷灌系统会配备加药设备,以便对作物进行施肥喷药,其喷嘴和微喷头可根据灌溉作物和喷洒目的而更换。
五、温室多孔管微灌系统多孔管可用作微喷灌或者滴灌,通过在薄壁塑料软管上面加工出水小孔进行灌溉.温室田间膜下滴灌就采用该系统,高温季节揭开地膜,又可作微喷灌使用。
温室大棚微灌系统介绍作者:李光永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08年第03期一、微灌的种类与优缺点(一)微灌的种类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
用于温室大棚的微灌系统主要有滴灌和微喷灌两种。
1.滴灌滴灌是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称为毛管)上的滴头,或与毛管制成一体的滴灌带(管)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水技术。
通常将毛管和灌水器放在地面,也可以把毛管和灌水器埋入地面以下30~40厘米。
前者称为地表滴灌,后者称为地下滴灌。
每个灌水器的流量一般为2~12升/小时。
2.微喷灌微喷灌是利用直接安装在毛管上,或通过直径4毫米塑料管与毛管连接的微喷头,将压力水以喷洒状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水技术。
微喷头有折射式和旋转式两种,前者喷射范围小,水滴小,是一种雾化微喷灌;后者喷射范围较大,水滴也大。
微喷头的流量通常一般为20~250升/小时。
(二)微灌的优缺点温室大棚采用微灌与传统地面灌溉(畦灌)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降低室内空气湿度。
由于微灌除了作物根部湿润外,其它地方始终保持干燥,因而大大减小了地面蒸发。
一般情况下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下降20%左右。
灌水均匀。
微灌系统能够做到有效地控制每个灌水器的出水流量,因而灌水均匀度高,一般可达80%~90%。
节省劳力。
微灌是管网供水,操作方便,而且便于自动控制,因而可明显节省劳力。
同时微灌是局部灌溉,大部分地表保持干燥,减少了杂草的生长,也就减少了用于除草的劳力。
地温降幅很小。
微灌的运行方式是采用浅灌勤灌的方式,每次灌水量很小,因而几乎不会引起地温下降。
提高水肥利用率。
微灌可以结合施肥,适时适量地将水和营养成分直接送到作物根部,提高了水和肥料利用率。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微灌可以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使与湿度有关的病虫害得以大幅度下降。
同时降低了防止病虫害的农药使用量,减少蔬菜农药残留量,提高了蔬菜品质。
大棚智能灌溉系统组成部分灌溉是农业中最棘手的一个问题,传统的人工灌溉对于大面积种植来说,不仅仅是浪费人力,而且人工灌溉不能准确的把握土壤水分的多少,这也就导致了不同程度上的灌溉不均匀和水资源的浪费。
这样的灌溉对作物来说是尽量避免的,它会造成某些区域的干旱或者水涝,也就会影响作物的生长状况、产量以及产品质量。
在温室大棚的种植过程中,由于棚内温湿度相对外界要高不少,在灌溉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检测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如果土壤湿度把握不精确,很容易对作物种植造成损失。
所以在现代温室种植的过程中,智能温室通常使用大棚智能灌溉系统。
云飞科技大棚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温室大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灌溉方式和灌溉设施的选择,可以选择喷灌或者滴灌,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选择不同的喷滴灌布局。
常规的温室大棚大棚智能灌溉系统由数据采集中心,数据传输中心,数据存储中心,数据显示,控制中心和执行机构组成。
通过这些部分的联合运作来达到智能控制灌溉的目的。
1、数据采集中心。
智能灌溉系统由于传感器网络的使用能够实现对灌溉用水进行实时监测显示和动态管理。
采用无线传感传感器来监测土壤的墒情,有效的实现了灌溉水的自动化管理。
大棚智能灌溉系统的数据采集是由土壤水分(湿度)传感器来完成的,土壤水分传感器能够实时的将土壤表面和土壤内部的水分情况通过数据传输中心将数据传输于分析和控制中心,也能实时的显示在传感器显示器,PC端、移动端。
2、数据传输中心。
采集的数据通过有线方式或者无线传输到数据存储、分析、显示端,无线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
有线传感器数量使用较多的话布局稍微复杂一点。
3、数据显示中心。
采集数据的传感器本身可以通过自带的LED显示屏数字式的显示数据;能很直观的进行分类显示各个区域的水分情况;数据如果传输到PC机上,那么可以通过PC机上的软件系统显示数据。
也可以在手机上观察数据。
4、数据分析中心。
数据传输到分析中心之后,经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跟预设值进行对比,再发出命令是否需要进行灌溉等一系列动作。
大棚栽培中的灌溉系统设计与管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农业生产效益的追求,大棚栽培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其中灌溉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是确保作物能够得到充分水分供应的关键。
本文将围绕大棚栽培中的灌溉系统进行讨论,探索如何设计和管理灌溉系统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一、灌溉系统的设计在大棚栽培中,灌溉系统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到大棚的布局和作物的特性。
以下是一些设计上的要点:1. 灌溉方式的选择大棚栽培常见的灌溉方式有滴灌、喷灌和淋灌等。
滴灌适用于需要较精确水量控制的作物,喷灌适用于需要面积覆盖的作物,而淋灌适用于范围较广但不需要高湿度的作物。
根据具体作物的需求和大棚的布局,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
2. 灌溉水源的选择大棚栽培中的灌溉水源可以来自于自然降水、水井或水库等。
在选择灌溉水源时,要考虑水质是否适宜作物生长,避免水中的盐分或重金属对作物造成不良影响。
3. 灌溉水量的控制灌溉水量的控制是灌溉系统设计的重点之一。
根据作物品种和生长阶段的水需求,结合土壤类型和水源的条件,合理确定灌溉水量。
可以利用湿度传感器、设定合理的灌溉周期和时间来实现水量的精确控制。
二、灌溉系统的管理设计完灌溉系统后,合理的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作物的产量。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灌溉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确保喷头、滴灌管道等设施完好无损。
及时修复漏水、堵塞等问题,避免水资源和劳动力的浪费。
2. 控制灌溉时间灌溉时间的控制对于大棚栽培非常重要。
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大棚内的湿度,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过度灌溉导致水分浪费和土壤中的养分流失。
3. 施肥与灌溉协调在大棚栽培中,灌溉和施肥密不可分。
合理的施肥能够提高作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减少水分的流失。
因此,在灌溉过程中,将施肥和灌溉协调起来,确保作物获得适宜的养分供应。
4. 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棚栽培中的灌溉管理也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来提高效率。
温室自动灌溉系统介绍
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是依据温室内外配备的信息监测系统监测的或操作人员观测的温室内外的环境信息,托莱斯的温室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强电控制柜及环境控制器或计算机操作驱动/执行(如风机系统、开窗系统、湿帘水泵系统、拉幕系统、施肥系统、人工补光系统、采暖系统、灌溉施肥系统等),对温室内的环境气候(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和灌溉施肥进行调节控制,以满足栽培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
数据管理功能所有在线监测数据和手工键入的数据,操作人员可将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数据快速检索出来,以表格或其它形式显示并打印出来,可随时对这些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制表和绘制曲线。
温室通风换气是改善室内空气环境最有效的措施。
通过通风换气可以补偿室内的不足,将室内生产的有害气体排除室外或将其浓度降至害浓度之下,此外还可以降低室内湿度,减少有害气体与水结合的机会。
作为气体环境控制的方法之一,目前施肥已经成为温室生产中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
采用有机肥发酵、燃烧、液态或固态挥发、化学反应等方式时地提高温室内浓度能大大提高作物净光合作用速率,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提高温室的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