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42.50 KB
- 文档页数:9
高一历史2022.5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作答试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2.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使用机读卡的用2B 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有学者认为,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东方风来满眼春》,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并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关头的雄文”。
两篇“雄文”都A.成为新时期拨乱反正的思想先导 B.体现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C.直接助推了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D.折射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2.1988年8月,海南省政府公布了一系列政策,实行资金、境外人员、货物等三个“进出自由”原则。
同年9月,中共海南省委提出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不分经济成分,一律实行平等竞争。
海南省委省政府的这一系列做法A.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潮流 B.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C.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D.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3.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一个环节为众多儿童手举和平鸽样式的灯组成一个心形图案。
在图案即将完成时右下角出现一个“迷路”的孩子,在另外一个孩子的带领下最终完成了整个图案。
而在“迷路”的孩子回归图案时,众多孩子都对“迷路”的孩子翘首以待。
这反映了A.海峡两岸关系正在逐渐解冻B.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广泛认同C.海峡两岸对祖国统一的期盼D.提出了“一个中国”的理念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5月月考试题4.世界上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古代人与夏天的斗争》:“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xx年的3780年间,中原地区每3年5个月就有一次较大水灾,每3年4个月就有一次严重旱灾。
”这些自然气候现象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不包括()A.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B.灌溉工具创新不断C.筒车成为汉代抗旱利器D.重视农耕经验、技术的总结2.《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菔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A.精耕细作B.自给自足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3.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
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B.清朝贵族生活方式的西方化C.许多瓷器为满足市场需要而生产D.这些产品都出自官营手工业4.乾隆《震泽县志》载:(农村)“无产者赴逐雇倩(请),抑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少隙则又计日受值为人佣作曰忙工。
”这说明当时震泽县农村A.存在农业雇佣关系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5. 《北京青年报》2014年7月14日电:“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比xx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面对空前严峻的就业压力,网友搞笑建议穿越到明代的江浙地区去就业,在那里不可能经历到的现象是()A.到丝绸手工工场当雇佣工人B.到徽商票号当账房伙计C.做批发棉纱回收棉布的包买商D.创办珐琅彩烧制手工工场6. 《数字中国—xx》:“中国在北宋神宗年间,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以上,在后世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率也不过才达到9%,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高度。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用“文明”指某个区域或人群、时代,大多因为它在生活方式、思考模式、观感上有显著的一贯性,与以外的区域、人群、时代不相同。
下列项与表格中的序号对应正确的是()A.①古埃及文明①古巴比伦文明①古印度文明①古希腊文明B.①古埃及文明①古巴比伦文明①古希腊文明①古印度文明C.①古巴比伦文明①古埃及文明①古印度文明①古希腊文明D.①古巴比伦文明①古埃及文明①古希腊文明①古印度文明【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楔形文字是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象形文字、法老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种姓制度、《摩诃婆罗多》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城邦制度是古希腊文明的代表。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C项正确,排除ABD项。
故选C项。
2.东亚、南亚文明与西亚、北非、南欧文明,都以农畜牧经济文化为起点,从而产生国家和文明,从奴隶制小邦开始,发展为奴隶制帝国。
发展到后来,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都日益复杂,文明地区的分区分界逐渐失去意义。
这说明()A.不同文明区域发展道路相同B.早期文明普遍存在奴隶制度C.不同文明区域在交流中携手共进D.早期文明发展自有内在历史逻辑【答案】D【解析】材料“东亚、南亚文明与西亚、北非、南欧文明,都以农畜牧经济文化为起点,从而产生国家和文明,从奴隶制小邦开始,发展为奴隶制帝国”体现的是早期文明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D正确;不同区域文明的发展道路是有所区别的,A排除;B 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早期文明具有封闭性特征,C排除。
故选D。
3.罗马帝国将罗马公民或退役士兵安置在某些战略要地并建立城市,这使得科林斯、迦太基这些曾被罗马人摧毁的城市,作为退役士兵的殖民地,再度繁荣起来。
这一举措()A.以监督被征服地区为核心目的B.传播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C.推动了罗马公民权的自由开放D.赋予地方高度的自治管理的权利【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科林斯、迦太基等城市被摧毁,但罗马帝国把它们作为退役士兵的殖民地,将罗马公民或退役士兵安置在某些战略要地并建立城市,同时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带到这些城市,使这些城市再度繁荣起来,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罗马帝国派遣公民前往被征服地区进行殖民,未涉及开展殖民的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罗马公民权的扩大,故C项错误;“赋予地方高度的自治管理的权利”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河南省南阳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
这表明当时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2.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
”这表明宋代对科举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增加录取数量,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降低报考要求,扩大官吏人才来源C.完善考试程序,体现公平竞争原则 D.革新考试内容,提高官员文化素质3.“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4,柏拉图建议的理想公民人数是5040人,他特别指出:“共同体的领土应当足以维持一定数量的最有节制的人的生活,但不要再大了,共同体的人口应当能够足以保护自己,反对侵略。
”亚里士多德也强调城邦人口不宜太多或太少。
他们这种构思的主要依据是A.雅典生产力水平低下 B. 雅典土地与资源匮乏C.殖民扩张会带来灾难 D.政治运作的客观需要5.“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在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
”这项“原则”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确保了古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6. 1824年,法国史学家米涅的《法国革命史》问世,在书的最后他写到:“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半坡文化出土的陶器,尽管他们相距遥远,但它们又有着极其相似的文化特征。
由此可知中华文明A.起源最早 B.多元一体 C.独树一帜 D.领先世界2.(原创)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
上述举措A.标志井田制的彻底瓦解B.推动土地私有合法化C.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加剧D.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3.(原创)《墨子·非乐上》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出现这一现象根源于A.生产工具的改进 B.民众税负的沉重C.社会秩序的动荡 D.土地私有制确立4.南朝后期梁、陈之际,南方大量士人向北方迁移。
名士颜之推入北,深为北齐名流信重;文学家王褒、庾信与北周宇文宗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
这一现象A.推动了北方的农业发展 B.阻碍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C.有利于南北方重归一统 D.改变了人口的南北分布不均5.从均田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A.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不断加强 B.收税标准由繁到简的发展历程C.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 D.社会矛盾消除,巩固国家统治6.(改编)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和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①铁犁牛耕的推广②各国变法的推行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枋田和许田。
对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
这说明()A.重农抑商政策确立B.土地公有制形成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井田制遭到破坏4、《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
”《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
”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5、《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bì,低洼),所以进退为评(评,指犁评,是长方形的木框,位于犁箭之上)”。
该工具是:()6、《广州日报》文章《官窑瓷器最具有收藏价值》指出:就年份已久的古旧瓷器而言,位列第一的当推各个朝代的官窑瓷器件,其中又以“御窑”和名头特别响的器件价格为最高,因而也最具收藏价值。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A.官营工匠有较高的积极性B.官营产品工艺精美C.官营产品的市场不断扩大D.民营产品质量低劣7、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河南专什本大学生品质英语作文Cultivating Exceptional Student Character at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 renowned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heart of China, has long been dedicated to nurturing not only academic excellence but also the holistic development of its students. As a leading institution in the province, the university recognizes that the true measure of a student's success extends far beyond the confines of the classroom, encompass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rong moral character, ethical decision-making, and a deep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At the core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the unwavering belief that the true mark of a well-rounded graduate lies not solely in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s, but in their ability to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modern world with integrity, compassion, and a commitment to the betterment of society. To this end, the university has implemented a comprehensive program aimed at cultivating exceptional student character, one that seamlessly integrates classroom learning with real-world experienc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growth.One of the cornerstones of this initiative is the university's emphasis on instilling a strong ethical foundation in its students. Through a series of mandatory courses and workshops, students are exposed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 philosophy, ethical decision-making, and the role of personal values in shaping one's actions and choices. By engaging in lively discussions, case studies, and interactive simulations, students are challenged to confront the ethical dilemmas they may face in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ives, and to develop the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necessary to navigate these challenges with wisdom and integrity.Complementing this academic focus on ethics,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so places a strong emphasis on 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a wide range of volunteer and service-learning initiatives, from tutoring underprivileged children to organizing environmental cleanup projects and collaborating with local organizations to address pressing social issues. Through these hands-on experiences, students not only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ir communities, but also develop a genuine sense of empathy, compassion, and a desire to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world around them.Moreover, the university's commitment to character developmentextends beyond the classroom and into the realm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tudents are provided with ample opportunities to hone their leadership skills, engage in team-building exercises, and cultivate their cre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hrough a diverse array of student clubs, organizations, and campus-wide events. These activities not only foster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and camaraderie among the student body, but als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explore their passions, develop their unique talents, and emerge as confident, well-rounded individuals.At the he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 character development program is a deep appreciation for the inherent dignity and potential of each student. The university recognizes that true excellence is not merely a matter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but a holistic blend of intellectual rigor, ethical integrity, and a profound commitment to the betterment of society. By investing in the character development of its students,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s not only preparing them for success in their chosen fields, but also shaping them into responsible, compassionate, and visionary leaders who will shape the future of China and the world.As students naviga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their academic journeys at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y are guided by a steadfast commitment to the cultivation of exceptional character. Through a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classroom learning,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e university empowers its students to develop the skills, values, and mindset necessary to thrive in an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interconnected world. By fostering a culture of ethical leadership,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ersonal growth,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s not only transforming the lives of its students, but also contributing to the broader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that will shape the future of China and beyond.。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留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需运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需运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全部题目必需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半坡文化出土的陶器,尽管他们相距遥远,但它们又有着极其相像的文化特征。
由此可知中华文明A.起源最早 B.多元一体 C.独树一帜 D.领先世界2.(原创)春秋前期,管仲实行“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
上述举措A.标记井田制的彻底瓦解 B.推动土地私有合法化C.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加剧D.减弱了诸侯国的实力3.(原创)《墨子·非乐上》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出现这一现象根源于A.生产工具的改进 B.民众税负的沉重C.社会秩序的动荡 D.土地私有制确立4.南朝后期梁、陈之际,南方大量士人向北方迁移。
名士颜之推入北,深为北齐名流信重;文学家王褒、庾信与北周宇文宗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
这一现象A.推动了北方的农业发展 B.阻碍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C.有利于南北方重归一统 D.变更了人口的南北分布不均5.从均田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赋税制度的变更反映出A.国家对农夫的人身限制不断加强 B.收税标准由繁到简的发展历程C.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 D.社会冲突消退,巩固国家统治6.(改编)农业生产技术的独创和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宋代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
”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福建()A.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 B.棉花种植与纺织业日益扩大C.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D.商业日益发达2、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手工业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且带有开放性B.家庭手工业主要从事商品生产C.东汉时期出现了技术水平先进的灌钢法D.清代雍正年间粉彩瓷器工艺技术达到顶峰3、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的主要原因是()A.清正府允许民间设厂B.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C.实业救国思潮的到来D.辛亥革命的推动4、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
为此,他们采取阻止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是()A.限制机器进口 B.夺取各种经济特权C.把持中国海关 D.控制中国海外贸易5、阅读下图《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统计表》,统计表中产量出现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颁布 B.八大的正确指引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6、下组图片反映了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
在这一变迁过程中,最主要的共同变化是()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7、新中国建设道路,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额完成;“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八五”(1991—1995):___;“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其中空格处的主题词应该是()A.改革开放走向兴起 B.解决温饱成效显著C.小平南巡改革深化 D.指令登场市场控制8、《大公报》载: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
此后,各省纷纷效法。
这说明() A.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C.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9、某大学著名历史教授为学生作报告,其报告的纲要如图2所列,据此推测这个报告的主题是A.互联网与政治选举B.大众传媒在政治选举中的运用C.影视艺术的发展D.电视与互联网10、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的表现不包括()A.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B.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C.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11、新航路开辟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下列选项突出反映了“价格革命”影响的是()A.伦敦成为国际贸易中心B.美洲烟草出现在欧洲市场C.欧洲移民开始进入美洲D.“圈地运动”在英国兴起12、在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并聚集了650万资金,差不多相当于300万欧元……而且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也在这时诞生在阿姆斯特丹。
这段话反映的“这时”是在()A.14世纪B.15世纪C.16世纪D.17世纪13、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A.拓展殖民地市场B.贩卖黑奴C.传播基督教思想D.输出机器14、下列对以蒸汽机和电力为代表的两次工业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进入“铁路时代”C.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社会生产力D.互联网等通讯方式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15、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16、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面所示发明,属于后一种类型的是()①蒸汽机②汽车③骡机④电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一篇历史论文把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
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美国经济的崛起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8、“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
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
”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D.欧洲国家确立世界霸权19、近来,经济学家们开始担心美国的次贷危机会导致美国经济的衰退,进而引起全球经济危机。
这不禁让人想起1929年的大危机。
当时美国为应对这场经济危机,曾专门成立了“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公民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当时美国采取这项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就业 B.恢复银行信用C.防止盲目竞争 D.刺激出口20、上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总统任命约翰逊将军主持全国复兴总署工作,约翰逊以印第安人所崇拜的神鸟蓝鹰作为全国复兴总署的标志,他向公众严重警告:“不管个人还是团体,谁要是不尊重这‘神鸟’,后果自负”。
约翰逊采取的措施有()○1国家干预企业生产○2国家可以全面收购私人企业○3国家干预企业劳资关系○4国家兴办公共工程A.○1○2○3○4 B.○1○2○3 C.○1○2○4D.○1○3○421、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来临时,美国一对母子有如下一段对话: “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
”“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
”“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
”为解决“没有煤”与“煤太多”的矛盾,罗斯福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是()A.银行休业整顿 B.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22、某西方大国曾经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弱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
这是为了()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23、“New Economy”是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变化。
它出现于下列哪一位美国总统在位时24、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仅用十多年时间就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大国,这主要得益于当时的阿登纳政府采用了一种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
该模式通常被称为( )A.混合市场经济B.计划指导型经济C.社会市场经济 D.政府主导型经济25A.企业重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行B.推行福利国家政策,传统产业复兴C.企业制度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D.新兴产业出现,生产专业化水平提高二、材料题(其中26题23分,27题27分,共50分)26、(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至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很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材料二:(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和用于流动的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材料四:图五: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1分)依据材料一归纳这一事件的主要影响?(6分)(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条件(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政治前提。
(1分)(3)图一、图二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1分)产生了哪些影响?(要求从三个方面回答:生产力、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方面)(3分)(4)图三、图四反映了人类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1分)这一时期新兴产业有哪些?(至少两个)(2分)图四的发明是由哪一发明直接引发的?(1分)(5)图五反映了从1801年至1851年的50年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6、(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
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
……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
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摘自《经济参考报》2008年12月30日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
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
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
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摘自“百度百科•罗斯福新政”材料三: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
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是总有利、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的。
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共同付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材料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以下十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