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教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42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教案及反思
主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掌握其过程和原理。
二、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内容讲解:
1. 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和原理
2. 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原理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四、实验演示: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演示,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两者的
过程和原理。
五、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讨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并对比两
者的异同点。
六、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
反思范本:
教案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但在实施过程
中发现了以下问题:
1. 实验演示环节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实际操作,影响了他们对光合作
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
2. 老师在内容讲解环节过于专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与学生互动和讨论的环节,导致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高。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 调整教学节奏,合理安排实验演示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实际操作,加深他们
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
2. 强化师生互动,增加讨论和交流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案设计】课程名称:呼吸作用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授课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知识要求:1.掌握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基本过程。
2.了解植物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重要作用。
3.掌握植物在呼吸作用中产生二氧化碳、吸收氧气的作用。
4.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5.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1.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定义及其基本过程。
2.植物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中所产生的气体及其作用。
3.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互相依存的关系以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教学方法:1.授课法2.情景模拟法3.作业分析法教学手段:1.多媒体投影2.实验演示3.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引言:“先生们、女士们,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关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2.提问:“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会接触到哪些常见植物?它们在养活我们的同时,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吗?”二、正文部分1.植物的呼吸作用通过多媒体投影播放实验演示视频,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及其产生的气体。
教师还可以借助实验室进行简单的实验,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
2.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多媒体投影播放实验演示视频,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及其产生的气体。
教师还可以借助实验室进行简单的实验,例如:青菜叶片的浸脱实验、草木绿素的提取实验等,并引导学生亲自分析实验数据以及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3.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通过情境模拟演练、图示分析以及案例剖析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掌握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1.课堂讨论:以“倡导环保,从我们做起”为主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精彩的讨论和发言,以加深学生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理解。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引言:生命有机体需要能量来维持其正常生理活动。
靠何种途径获得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能量?能量分子的来源是哪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最为基本,最为关键的两个过程,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两个过程以及如何在初中生物实验中体验和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I. 理论知识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或光合细菌利用太阳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再通过有机物来提取和存储能量的过程。
大多数光合生物的反应方程式是6CO2 + 12H20 + 光能→ C6H12O6 + 6O2 + 6H2O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叶绿体内的光合色素能够吸收太阳能量,使光合作用的反应得以进行。
其中,水分子的光化分解产生氧气,前体物CO2被还原为糖,从而在此过程中储存了能量。
2.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生物细胞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它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在呼吸过程中,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细胞利用这种能量合成自己所需的机体物质和释放出能量。
总的反应可以表示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II. 实验步骤1.光合作用实验材料:浓盐水、水、几根菠菜叶片、滴管、酒精灯、试管夹、台灯步骤:(1) 取一只测量杯,加入约10mL浓盐水,然后加入约同体积的水并充分混合。
(2) 取几片菠菜叶片,洗净后挑选大小均匀的几片叶片,放入造氧实验用试管中。
(3) 按照自己的习惯,使用牙签或针灸直接从餐盘上挑选一些黑色颜料的沉淀物,然后将其用滴管加入装有菠菜叶片的试管中,加入约2-3滴左右,充分摇晃后把试管悬挂在台灯上(试管底部应该不接触光),然后放置在室内光线充足的地方。
(4) 经过数个小时后,可将台灯关掉,拿着试管水平摇晃几下,打开试管看看里面产生了多少气泡。
观察氧气产率与时间间隔,尤其是在光照下和暗处观察分别的气泡产生情况,对菠菜叶片的光合作用有了更加了解。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技巧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并能够掌握相关的实际操作技巧。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2. 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原理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4. 实际操作技巧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实验器材:水仙叶片、取样管、试管、锥状瓶、蓝色试剂(碘液)、吸管等3. 实验操作指导书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通过PPT简要介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引发学生对这两个生物过程的兴趣。
二、理论学习(15分钟)1. 通过PPT详细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强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
3. 进行互动问答,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三、实验操作(25分钟)1. 将水仙叶片浸入蓝色碘液中,然后取出并剪掉一小段,放入试管中。
2. 用取样管采集水仙叶片的气体,加在锥状瓶中,观察水仙叶片对气体的反应。
3. 让学生自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
4.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总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
四、讨论和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实验中的发现。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生存的关键过程。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意义及应用。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准备下节课的课堂互动环节。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的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加深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呼吸作用原理的运用教学环节在讨论中明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及变化,明确什么是“气肥法”,什么是“空中肥料”?复习提问:1.什么是呼吸作用?写出呼吸作用的公式。
2.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什么?(意义: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植物体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等)提供能量。
)小组讨论: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为达到农作物丰产,呼吸作用越强越好吗?为什么?(不是,应在满足植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这样可以减少有机物的分解,达到丰产的目的。
2、举例说出哪些因素影响呼吸作用强度?(合理利用氧气、温度、水等因素控制呼吸教师活动活跃,争先恐后地发言,发挥想象力。
踊跃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得A。
分组合作学习:1.讨论回答问题;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3.交流讨论成果;4.完成自评和互评。
生活动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习效果。
回忆学过知识,为本课学习作准备。
学会课堂合作学习及评价的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训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设计意图互评是否遵守课堂纪律;发言是否有创意。
本节课的收获:互评:全面,达到本节课教学目标;(A)基本达到本节课教学目标;(B)欠佳;(C)总评:15个(A)以上,总评三颗星;9---14个(A),总评二颗星,8个(A)以下,总评一颗星。
记录到卷首。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这学期九月份参加合肥市包河区优质课评比的。
当时是提前一天临时抽课题,两个小时内写完教案上交,第二天上午第一节课就上课。
因此时间非常紧,课件制作、《课堂合作学习与评价表》的设计都非常仓促。
主要是想将自己平时进行的课堂合作学习与评价的实践运用到这节课中,以检验一下效果,并想看看评委老师的看法。
令人欣慰的是本节课在这次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
由于是借班上课,必须在上课伊始将课前准备的《课堂合作学习与评价表》分发给各学习小组;明确学习小组中四位同学的职责分工;介绍“课堂合作学习与评价“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课堂提问回答正确或小组讨论发言正确的在评价表中填入一个A)。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6.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说课稿第五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说课稿)我这次说课的题目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对于这节课,我设计的理念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表达的能力,尊重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并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营造自主、合作、讨论、交流的学习氛围。
这节说课,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这五个环节来介绍。
一、教材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是苏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第6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第6章的最后一节,它是本章内容的升华。
教材安排的主要探究活动有:阅读《温室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调控》的图文资料、讨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通过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列举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具体实例,使学生懂得绿色植物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后面《绿色植物和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由于七年级学生分析能力有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但七年级学生思维较为活跃,探究欲和表现欲较为强烈,因此,本节课安排了小组讨论、视频观看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指导他们采用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努力使生活经验与生物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做到从生活走向知识、再由知识回到生活。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也能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
1. 直观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2.小组合作:发挥小组优势,利用已有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归纳、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多种水果蔬菜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反季节的水果蔬菜?对于“塑料大棚栽培、反季节蔬菜、气肥法”这些名词学生了解多少?学生回答完后再提出问题:反季节蔬菜是怎么栽培的?以此来引出温室栽培的概念。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教案人教版教学内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学目标: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和过程,掌握相关知识点。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验,示例分析,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植物光合作用和动物呼吸作用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1.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2. 光合作用包括光能的吸收、叶绿素的光合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三个过程。
3.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4.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绿体中的叶绿体基粒中。
三、讲解呼吸作用的过程1. 呼吸作用是动植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
2. 呼吸作用包括糖的分解和能量的释放两个过程。
3. 呼吸作用的方程式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4. 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
四、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 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对外界能量的吸收过程,而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部能量的释放过程。
2.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质,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两者相互补充,维持生物体自身的稳态。
五、实验操作通过观察水草在强光和弱光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和青蛙呼吸速率的实验,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
六、总结归纳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作用及关系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案例题或选择题,让学生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加深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
八、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和过程,以及实验操作等,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生物过程的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教案设计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能够描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能够区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内容:
1. 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呼吸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
1. 讲解结合实例
2. 观察实验和实验报告分析
3. 小组讨论和展示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3. 学生手册和实验报告表格
教学流程:
1. 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让学生通过PPT课件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让学生观察光合作用在植物体内的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3. 回顾光合作用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答问题。
4. 介绍呼吸作用的定义和过程,让学生通过PPT课件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5. 进行呼吸作用实验,让学生观察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6. 回顾呼吸作用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答问题。
7.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并针对光合和呼吸的异同点进行详细解答。
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讨论表现学生对光合和呼吸的理解程度,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延伸:可邀请专业讲师或学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光合和呼吸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嵩县江苏双语实验学校生物学科教学案
班级姓名教研组长签字
课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总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二、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110页至111页内容,注意黑色字体完成自学检测。
三:自学检测: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一般是,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增加到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会显著增强。
2.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利用的原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对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需求,农业生产就能获得丰收。
3、除了二氧化碳和水之外,也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
4.在贮藏农作物产品是,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方法,延长种子,果实和蔬菜的贮存时间。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都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四:堂堂清(自学检测的内容,组员给组长背,组长给小班长背)
五:合作探究:
在家庭中一般采取那些简单的方法延长新鲜苹果的贮藏时间?原理是什么?
六:课堂练习:
1、在过度密植作物茎叶严重遮阴的情况下,会造成减产,其主要原因是()
①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②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③有机物的积累大于有机物的消耗④有机物的消耗大于有机物的积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我国北方地区所产的苹果比南方的甜,原因是北方昼夜温差()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A.小,大于
B.大,大于
C.小,大于
D.大,大于
2、食堆里会产大量的热,这与植物的哪一项生理活动有关?()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生长作用
4、贮藏小麦要保持的条件是()
A.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B.低温、干燥通入足量的氧气
C.低温、潮湿、减少氧气的浓度
D.高温干燥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
七、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