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桩头及系梁施工技术交底样本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5
技术交底书1310 项目名称蒙华铁路工程第页共页交底编号MHTJ-6-05-QH-Ⅲ-工程名称DK343+731.64小麻沟1号大桥桩基桩头凿除施工设计文件图号《小麻沟1号大桥:蒙华浩三段施桥-93》、《桩基钢筋布置图:蒙华浩三段桥通-Ⅳ-13》施工部位承台交底日期2015年11月15日技术交底内容及要求:一、适用范围本交底适用于蒙华铁路六标五工区DK343+731.64小麻沟1号大桥桩基桩头凿除施工。
二、交底内容1、施工准备开挖基坑过程中使用挖机挖除桩身周围的岩土过程中防止损坏外露钢筋,严禁挖机用力勾挖桩头,基坑开挖防护完成后,测量人员进行水准测量,对桩顶的破除位置及伸入承台桩顶位置进行测量并用红油漆标识。
2、桩头凿除位置设计桩顶以上20cm处为V型凿位置,V型槽以上进行破除;设计桩顶以上10cm处为伸入承台桩顶位置,进行一周环切;设计桩顶以上10~20cm范围桩头人工凿除。
3、桩头环切使用环形锯沿环切线切割一圈,环切深度为3~4cm,注意切割深度,禁止切伤钢筋。
4、凿V型槽人工凿V形槽或用切割机绕桩头环向一周切割V型槽,深度3~4cm,注意不得损伤钢筋。
5、剥离桩头钢筋人工或风镐将V型槽以上桩基钢筋凿出,但严禁将桩头主筋局部弯折造成损伤及无法校正。
技术交底书1310 项目名称蒙华铁路工程第页共页交底编号MHTJ-6-05-QH-Ⅲ-工程名称DK343+731.64小麻沟1号大桥桩基桩头凿除施工设计文件图号《小麻沟1号大桥:蒙华浩三段施桥-93》、《桩基钢筋布置图:蒙华浩三段桥通-Ⅳ-13》施工部位承台交底日期2015年11月15日6、破除桩头当全部钢筋凿出后,破除V型槽以上桩头,V型槽处水平环向人工凿出三个以上槽口。
使用钢钎打入各个槽口中,来回反复敲击钢钎,使混凝土在槽口处产生一个断裂面,用起重设备将已断裂脱离的桩头吊开。
7、吊离桩头用起重设备将已断裂脱离的桩头吊开时,在桩顶2m范围内,起重设备应垂直起降,不得左右晃动避免桩头倾倒将桩基主筋压成死弯,损伤主筋。
桩头破除施工技术交底1.工艺原理用钢筋测定仪测出钢筋位置,用混凝土切割机环切2道切割带,保证混凝土桩头标高,及桩顶面平整。
采用风镐剥离钢筋,加钻顶断桩头,将桩头吊出。
2.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桩身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低于15mMP,龄期不少于7d,方可开挖基坑基坑开挖后,人工平整基坑,用铁锹将桩头四周附着物清理干净,空压机吊装就位。
(2)测量放样测量人员将每根钻孔桩的桩顶标高(即深入承台10cm位置)测出并沿桩顶标高处画第一道粗红线(及切割带),在第一道红线上方10cm处在画一道粗红线(及切割线)。
(3)切缝用手持混凝土切割机沿红线切割,切割深度一般为3~5cm左右。
在施工中,现场作业人员应根据确认后的钢筋位置测定仪测出钢筋保护层数据表,对钢筋保护层厚度大小调整切缝深度。
为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割伤桩基钢筋,切缝深度不大于实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4)剥离钢筋风镐剥离切缝以上钢筋保护层,将钢筋剥离出混凝土后,钢筋向外侧稍微压弯,便于后续施工。
(5)加钻顶断桩头在桩顶线以上1~2cm,沿桩头四周,每根桩均匀布置12-15个孔位,采用凿岩机打孔,打孔深度为8~10cm。
钻孔完成后,插入钢钎,加钻顶断桩头,钢钎水平或稍向上。
每个钢钎配置两个夹片,在桩头顶断后,便于钢钎的取出。
(6)桩头吊出要注意吊装点位置的选择,找出桩头的重心位置,钢丝绳牢牢套住以后,指挥吊车轻轻提起,确定钢丝绳已位于桩头重心位置,方能指挥吊出,放置发生桩头吊装侧滑事故。
吊钻的钢丝绳必须选用软性、优质、无死弯和无断丝者。
(7)调整桩头钢筋两名钢筋操作人员将桩头钢筋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调整到相应位置。
3.质量控制保证桩头标高,伸入承台内10cm左右,桩头表面混凝土平整。
4、低应变无损检测现场准备(1)把桩头浮浆或松散、破碎的混凝土凿去,并露出新鲜坚硬的混凝土表面,桩顶表面应光滑平整且无积水,以保证桩顶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与桩身等同;破桩时用风镐凿至标高处,严禁用挖机挖断桩头。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桩头破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施工范围本交底适用于所有桩头破除工程。
三、施工人员要求1. 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桩头破除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2. 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等不宜从事高空作业的疾病。
3. 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四、施工准备1.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2. 作业前,应检查施工机械、工具、设备等是否完好,确保安全可靠。
3. 作业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桩头设计标高和承台结构。
五、施工工艺及安全措施1. 施工工艺:- 开挖沟槽:由技术员和测量人员确定桩基位置,设置边坡,边坡坡度为1:0.5。
- 设置桩顶标高:根据设计标高对桩头破除深度进行确定,并用红漆划线标识。
- 桩头破碎及清理:采用风镐对桩头进行破碎,注意操作人员的安全。
2. 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网,防止高空坠物。
-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 严禁酒后施工、操作。
- 破桩时注意砼片溅出伤人,作业人员戴护目镜,防尘口罩。
-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熟练操作方法。
- 破桩顺序应自上而下破除,不得直接破至桩顶标高处。
- 对超过2米的桩头应搭设脚手架进行从上而下的破除作业。
六、应急处置1. 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项目负责人报告。
2. 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并上报相关部门。
七、交底时间(此处填写交底时间)八、交底地点(此处填写交底地点)九、交底人(此处填写交底人姓名及职务)十、验收人(此处填写验收人姓名及职务)十一、备注1. 本交底适用于所有桩头破除工程,具体施工工艺和措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本交底内容,确保施工安全。
3. 作业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桩头破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适用范围本交底适用于所有桩头破除施工项目。
三、施工前准备1. 人员准备:- 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了解桩头破除的相关安全知识。
- 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不适宜高空作业的员工,应安排其他工作。
2. 机具准备:- 确保所有施工机具(如风镐、挖掘机等)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
- 准备好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3. 材料准备:- 检查并确保材料堆放整齐,不得占用通道,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四、施工安全措施1. 现场安全检查:- 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基坑支护牢固,无安全隐患。
- 桩顶设计标高以上10cm处设置桩头切割线。
2. 人员操作规范:-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并系好安全帽带。
-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滑鞋,防止滑倒。
- 操作风镐时,必须佩戴手套和护目镜,防止碎块飞溅伤人。
- 操作风镐时,两人配合,一人操作,一人整理混凝土碎块,注意桩头的倾倒方向。
3. 用电安全:- 所有用电设备和线路由专业电工架设,并配备过载和漏电保护装置。
- 施工用电设备专人使用,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自用设备的负荷、地线和开关箱。
4. 动火作业:- 施工期间需要动火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安全规定,参加动火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5. 文明施工:- 施工现场应做到现场清整、物料清楚、操作面清洁,文明施工。
五、应急措施1. 遇紧急情况:- 立即组织人员撤离现场,避免人员伤亡。
-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请求救援。
2. 事故处理:- 发生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事故处理。
- 及时上报事故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六、总结桩头破除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人员应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共同维护施工现场的安全。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桩头破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所有参与桩头破拆施工的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及监督人员。
三、施工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3. 施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4. 施工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5. 施工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安全注意事项1. 人员要求:-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桩头破拆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 严禁酒后上岗,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无妨碍施工的疾病。
-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
2. 机械设备:- 所有机械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 电动设备应具备漏电保护装置,操作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 风镐、电钻等工具应保持良好状态,操作时严禁超负荷使用。
3. 施工环境:-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物料堆放整齐,操作面清洁。
- 临时用电线路应按照规范架设,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通道,严禁堆放杂物。
4. 施工工艺:- 桩头破拆前,应仔细观察桩头情况,了解地质环境,制定合理的破拆方案。
- 破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违章作业。
- 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查找原因,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五、具体操作规程1. 破拆前准备:- 检查桩头情况,了解地质环境,制定破拆方案。
- 检查机械设备和工具,确保其完好。
-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安全。
2. 破拆过程:- 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 使用风镐、电钻等工具时,应保持稳定,严禁猛击。
- 严禁站在桩头下方作业,防止桩头突然倒下造成伤害。
3. 破拆后处理:-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无安全隐患。
- 检查桩头破拆情况,确保符合要求。
一、工程名称及编号工程名称:[工程名称]编号:[编号]二、交底对象交底对象:全体参与人工破除桩头施工的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及监督人员。
三、交底内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2)熟悉施工图纸,明确桩头破除的位置、深度及施工要求。
(3)检查施工机具、安全防护用品等是否齐全、完好。
2.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1)施工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施工区域周围设置安全防护栏,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3)夜间施工时,施工场地应安装足够的照明设施,确保作业人员视线清晰。
3. 施工操作规程(1)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
(2)施工前,检查桩头周围土体是否稳定,如有松动,应采取加固措施。
(3)破除桩头时,采用人工破除方式,严禁使用爆炸物。
(4)破除桩头过程中,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防止因破除产生的震动影响周边建筑。
(5)破除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相应措施后继续施工。
4.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破除桩头时,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桩头边缘或桩顶,防止跌落。
(2)破除过程中,如需进行钢筋切割,应确保切割设备稳定可靠,防止设备倾倒。
(3)破除过程中,注意砼片溅出伤人,作业人员应佩戴护目镜、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4)破除过程中,如需进行人工搬运,应采取正确的搬运姿势,防止扭伤、摔伤等事故发生。
5. 施工结束后的清理工作(1)破除桩头后,及时清理现场,确保施工区域整洁。
(2)对破除后的桩头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影响周边环境。
四、安全责任1. 施工单位应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
2. 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自觉遵守安全规定。
3. 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五、应急措施1. 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现场。
2. 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并报告相关部门。
技术交底记录
)剔桩头。
先将控制线以上混凝土保护层剔除,直至剔出主筋,注意避免剔伤主筋。
再用空压机对桩体全部剔除。
注意在剔桩头过程中,不得破除到标高控制线以下,不得将主筋弯曲超过度以上,不得只从一个方向开始破除,应从四个方向向内破除,如下图所示。
(4)桩身处理。
将破除的混凝土块清理干净,然后用人工凿除并清顶,桩头要平整,不得凸凹不平,凿桩完毕后,用钢丝刷清理松动的粉尘后,用水清洗。
(5)桩头锚固钢筋处理:根据设计要求的钢筋锚固长度,截取桩头钢筋。
3、安全文明施工
(1)操作空压机的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保证一机一闸一漏保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3. 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4. 施工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施工内容1. 施工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2. 施工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3. 施工设备: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施工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并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 施工现场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明确施工区域,并设置安全通道。
3.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4. 严禁酒后作业,施工人员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5.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四、危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1. 桩头倒落:(1)原因:桩头未固定,施工过程中振动或冲击导致桩头倒落。
(2)防范措施:- 桩头破除前,使用钢丝绳将桩头固定在相邻未破桩头上,防止破除过程中桩头倒落。
- 破除过程中,专人监护,确保桩头稳定。
2. 机械伤害:(1)原因: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如空压机、电锯等。
(2)防范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机械设备操作技能。
- 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确保其安全性能。
- 操作过程中,穿戴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
3. 触电事故:(1)原因:用电设备未进行保护接零,操作人员违规操作。
(2)防范措施:- 严格按照电气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电线、插座等用电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 配电箱、电源线、漏保开关等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4. 粉尘污染:(1)原因:破除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
(2)防范措施:- 使用湿式作业,降低粉尘产生。
- 设置防尘罩,减少粉尘扩散。
- 操作人员佩戴防尘口罩。
五、应急预案1. 发生事故时,立即停止作业,迅速组织人员撤离现场。
2. 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