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第二章总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913.50 KB
- 文档页数:46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上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显得很薄。
大气层对地球很重要,主要表现在。
2、大气温度在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3、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之间。
从地面向上约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12千米到55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在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又呈逐渐。
4、大气层是地球上的条件之一,它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差,还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和。
5、根据大气的、和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到距离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外层是地球与大气层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千米。
6、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民航飞机和热气球在平流层,航天飞机能到达层,有造卫星在层活动。
7、对流层是大气的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千米。
8、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固体杂质,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
9、由于受对流运动的影响,气温高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据此,冰箱冷冻室的冷凝管安装在冷藏室的的(填“上部”或“下部”)。
10、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雾、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它们影响着生物的和。
第二节气温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
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
2、天气的主要组成要素是、、、风和。
3、空气的温度称为,它告诉我们当地空气的。
气温是描述天气的。
4、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气温度量单位是,用表示。
在气象观测中,还可以使用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分别测量一天中的和。
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
动物的行为和气温变化有关,各种农作物有各自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
第二章复习资料1. 大气的重要性a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b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氧气、二氧化碳);c臭氧层防止紫外线的伤害;d水蒸气能成云致雨(固体杂质)2. 大气的分层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温度在垂百方向上的变化根据大气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球分成7T.层层序高度温度分布特点特点第一层(对流层)0—17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强烈的对流运动,大部分天气现象第二层(平流层)17-一50千米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卜•部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适合高空飞行第三层(中间层)50-—80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是气象研究的上界第四层(暖层)80—500千米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乂称电离层,完成远距离无线电通讯第五层(外层)500-1000 千米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通过卫星来传送3. 对流层特点1)对流层是大气的是层。
2)两极厚度约8千米兰赤道约17—18千米。
3)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儿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4)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强烈的对流运动。
5. 天气:短时间内近地而的近气温度、湿度、气天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温、地、风、湿度和降水。
6. 空气的温度称为气温。
气温表示当地空气温冷热为度。
单位:摄氏度(笆)7. 百叶箱1)白叶箱朝向哪个方向开着?朝向北方,防止太向光的百接辐射°2)百叶箱为什么漆成白色?反射太阳光,使所测温度接近真实温度白叶箱离地而的高度一•般是多少?为什么?1.5—2米左右,这个高度空汽稳定,并且人类活动都在这•高度,更具有实用价值c…天中最高气温:常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常在日出前后8. 大气压强(大气压):大气会向缶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测量工具:空盒7斥计、水银气斥计1标准大气压= 760毫米水银柱=鱼厘米水银柱=1.01X105帕= 10. 3米水柱离地面越高,空气的密度越小,大气压也越小.液体和气体在流动时,流速较大的位置, 压强较小.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1.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期末强化复习一、基础知识梳理默写(一)大气层1.大气层的作用:发生变化,使昼夜温度差变,阻挡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
2.根据大气温度分布的特点,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层、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3.对流层的特点是有强烈的运动。
4.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运动,形成对流运动,这种运动层最显著。
(二)气温1. 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2.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现象。
3.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
(三)大气的压强1.大气会向各个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2. 实验有力地证实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3.1标准大气压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其数值相当于在1厘米2的面积上施加约10牛的压力。
4.吸尘器工作时,里面形成一个压区,外界的空气就会在的作用下,带着尘垢从吸尘器的地刷进入。
5.相同高度上气压较高的区域叫做压区,气压较低的区域叫做压区。
6.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空气;低压区中心的空气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天气。
7.气压增大,液体的沸点;气压减小,液体的沸点。
压力锅就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的原理制成的。
8.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
当气流经过狭窄的管道时,由于流速,压强变小。
9.当两船彼此接近平行行驶时,两船之间水的流速要比两船外部的大,压强就要比外部的。
(四)风和降水1.风是空气的运动。
风从气压区流向气压区。
风向是指风的方向。
2.随着空气上升和降温,空气的相对增大,最后水汽凝结成。
云中凝结的水珠和冰再经过汇聚增大形成雨、雪和冰雹,产生。
最常见的降水形式是。
(五)天气预报1.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
2.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天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锋,常带来降雨、气温。
(六)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气候是某一地区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八年级科学第2章知识要点:一、空气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3、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二、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2)S + O2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3)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 Fe 3O4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4、氧气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H 2O2 ====2H2O +O22KMnO4====K2MnO4 + MnO2 +O22KClO3 =======2KCl +3O2②实验室装置图课本45和46页③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2)工业制法:分离空气发(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5、催化剂。
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显得很薄。
2.大气的重要性:①保护地球,避免的碰撞。
②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氧气,二氧化碳)③臭氧层防止的伤害④能成云致雨3.大气层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至2500摄氏度4.大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是有规律的变化,因此可以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即。
5.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的是、。
6.是大气的底层,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7.大气层两极厚度约为千米,赤道约到千米8.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的大气质量和的水汽固体杂质9.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10.对流层的成因:气温高的地方,空气,气温低的地方空气,从而形成空气的第二节气温1.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天气是有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
2.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即当地空气的,是构成天气的要素。
3.我国常用的气温的度量单位是摄氏度。
4.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左右,一天中最低温度出现在5.温度计通常放在一个白色的里。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
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6.一般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摄氏度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2.最先证明大气压存在:实验3.大气压的测量:气压计、气压计4.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接近即760毫米汞柱高。
所以1毫米汞柱约为帕5.利用大气压工作的生活用品有:、、真空压缩保存袋、吸盘挂钩、拔火罐、离心式水泵等6.大气压随海拔的增加而。
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也不一定相同。
气压高的区域称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称区。
高压区天气,中心气压从往流动。
低压区天气,中心气压从往流动。
7.气压晴高雨低,冬高夏低。
8.人体对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的过程。
9.大气压会直接影响人体血液的能力,大气压越高,溶解氧的能力越10.高原反应的原因:、11.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随着气压升高而。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复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④对流层集中了一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 D. ④⑤ 2.下列有关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B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大气热状况C .天气仅指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D .目前,天气的预报水平低于地震预报水平 3. 分别示意东南风和西南风风向的是()A .①④B .②③C .①② D. ③④ 4. 天气谚语“东虹日头西虹雨”蕴涵的科学道理是( ) A 、东面有虹,说明阳光明媚,折射成虹B 、西面有虹,西面的空气水汽充足,未来将移到本地,容易下雨C 、位于东面的虹水汽少,位于西面的虹水汽多D 、西面因为在下雨,所以有虹5.下列动物的行为与气温的变化有关的是( )①蛇的冬眠 ②公鸡的啼鸣 ③知了的鸣叫 ④企鹅游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6.“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了新疆吐鲁番的气候,说明该地( ) A 、风沙较大 B 、气温较高 C 、降水量较少 D 、气温日较差大7.在国庆游艺晚会上,小明同学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排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碗, A 、仍静止 B 、运动到左碗 C 、运动到右碗 D 、无法确定8.下列生活用品或生活常识利用到大气压的一组是( )①抽水机;②吸尘器;③用吸管吸饮料; ④茶壶盖上开一个小孔;⑤氢气球松手后会上升A.①②③④B.②③⑤C.①③④⑤ D. ②④⑤9.有一种用塑料制造的挂衣钩,中间是一个空的“皮碗”,如图所示,可以把它按在光滑的墙或玻璃上,在钩上再挂上几件衣服也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A、墙对它有吸力B、玻璃对衣钩有吸力C、衣钩对墙或玻璃有附着力D、大气对衣钩有压力10.到西藏去旅游的人,常出现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俗称“高山反应”,这主要是因为()A、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B、高山上二氧化碳含量高,而氧气含量低C、高山上气温偏低,风力过大D、上山时能量消耗过大,导致体能下降11.如图,“豪克号”与“奥林匹克”号相撞的原因是( )A.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大,B.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小C.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小D.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大12. 用高压锅煮食物,食物熟得快,这是因为( )A.高压锅压力大,食物容易压熟B.高压锅内沸点高,食物容易煮熟C.高压锅内沸点低,食物容易煮熟D.高压锅内热量多,食物容易煮熟13.夏天,在相同的太阳光照射下,砂石路的温度比水田的温度要升高的快,这是因为()A、水田不易吸热B、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小C、砂石吸热本领强D、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大14.刮大风时,即使风平行于窗户,窗户也常常被刮开而打破,原因()A、风对窗户的作用力太大B、窗内气压大于窗外气压C、风对窗户的作用力太小D、窗内气压小于窗外气压15.“炊烟顺地跑,天气不会好“。
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科学第二章一.大气层作用: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 1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就象一件外衣保护着地球,使生命得以生存。
1.大气的分层方法有很多,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物质的组成,以及大气的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分为 5 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对流层、中间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暖层和外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其中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是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2.层序高度温度分布特点与人类关系对流层0~12 千米递减天气复杂平流层12~ 55 千米递增(臭氧)有利于飞行中间层55~ 85 千米递减暖层85~ 500 千米递增(电离)反射无线电波外层≥500 千米递增卫星3.对流层的特点、形成的条件及过程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
(几乎全部水汽和固体杂质都分布在此层,近地面水汽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
所以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此层。
)形成条件:上冷下暖→空气不稳定→有利于对流的形成4.大气压随高度、时间和区域的变化而变化。
高气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干燥;低气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5.对流形成的原因是:液体(气体)温度升高、密度变小而上升,周围温度低的地方液体(气体)密度大而下沉。
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跟气压密切相关,一般地说,地面上气压较高的地区通常是晴朗天气,而地面上气压较低的地区则通常是阴雨天气。
这里所说的气压较高或气压较低并非指大气压的绝对值,而是某地区与周围地区相比较而言的。
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区。
6.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
7.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反映了空气的冷热程度。
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气温度量的单位是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