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期末总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380.50 KB
  • 文档页数:7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期末总复习

总论、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和作用规律的学科。

离子障:分子型药物疏水而亲脂,易通过细胞膜;离子型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细胞膜脂质层,这种现象称为离子障。

药物过细胞膜的方式包括滤过、简单扩散、载体转运、膜动转运。绝大多数是通过简单扩散。

药物的体内过程要点:

给药途径有口服、吸入、局部用药、舌下给药、注射给药

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给药方便。大多数药物能充分吸收。

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内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

首关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如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之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很大,则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

直肠给药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首关消除。

舌下给药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首关消除。

血管注射避开了吸收屏障而直接入血,不存在吸收过程。

药物肌内注射一般比皮下注射吸收快。

分布:

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

分布的影响因素:脂溶度、毛细血管通透性、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与血浆蛋白和组织蛋白的结合能力,药物的pKa和局部的pH、药物载体转运蛋白的数量和功能状态、特殊组织膜的屏障作用等。

结合型药物不能跨膜转运,是药物在血液中的一种暂时贮存形式。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异性低,与相同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之间可发生竞争性置换的相互作用。

屏障:血脑屏障;只有脂溶性高的药物才能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胎盘对药物的转运并无屏障作用,几乎作用的药物都能穿透胎盘进入胎儿的体内。血眼屏障;脂溶性或小分子药物容易透过血眼屏障。

代谢:

药物在体内经酶或其他作用使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代谢或生物转化。肝脏是最主要的代谢器官。

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速度决定其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

药物代谢使得药物的极性变大,易于代谢出体外。

自身诱导:有些药物本身就是其所诱导的药物代谢酶的底物,因此在反复应用后,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增高,药物自身代谢也加快,这一作用称自身诱导。

肾脏排泄分为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几个部分。

试述体液pH值改变如何影响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1)答:体液pH值的改变主要通过改变药物的解离、非离子分子比值而影响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的吸收。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的小肠内解离度小,主要以非解离型存在,故在小肠吸收较多。同理,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的胃内较易吸收。

2)体液pH值改变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若提高血液的pH值,可使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外液增多,使弱碱性药物向细胞内转移增多。但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静滴碳酸氢盐使血液和尿液碱化,毒物不易进入细胞内,尤其不易进入脑细胞,同时又促使毒物自尿排泄,起到解毒目的。

3)尿液pH值改变决定药物排泄。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中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多。反之,在酸性尿中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少。弱碱性药物在酸性尿中重吸收少,排泄多,在碱性尿中,重吸收多,排泄少。

简述一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

答:1)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按恒定比例消除,在单位时间内的消除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

2)半衰期恒定,不因血药浓度的高低而改变。

3)单次给药后在体内的消除时间约为5个半衰期。

4)按固定剂量、固定间隔时间给药、或恒速静脉滴注,经4-5个半衰期基本能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5)大多数药物在体内按照一级动力学消除。

6)药-时曲线在常规坐标图上作图呈曲线,在半对数坐标图上呈直线。

简述零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

1)答: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2)药物消除速度与初始浓度无关。

3)半衰期不是恒定值,和血浆药物的初始浓度成正比,给药剂量越大,半衰期越长。

4)只有少数药物的消除属于零级消除动力学,药物容易出现蓄积中毒。

5)药-时曲线在常规坐标图上呈曲线,在半对数坐标图上呈直线。

混合消除动力学:

一些药物在体内可表现为混合消除动力学,即在低浓度或低剂量时,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达到一定高浓度或高剂量时,因消除能力饱和,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再改变,按零级动力学消除,如苯妥英钠,水杨酸等。

药物消除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多次给药后药物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仅取决于药物的消除半衰期。一般来说,药物在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不变时,经4-5个半衰期可分别达到稳态浓度的94%和97%。

表观分布容积: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时,体内药物按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所需体液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小,与血浆蛋白结合一般较多,较集中于血浆。表观分布容积大,与血浆蛋白结合一般较少,主要分布于血浆外的组织。

生物利用度是什么?试比较相对利用度跟绝对利用度。

答: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经血管外途径给药后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相对量。

药物在体内的量可用AUC来表示,因为静脉注射时的生物利用度应为100%,因此如以血管外给药(如口服)的AUC和以静脉注射的AUC进行比较,可得该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对同一血管外给药途径的某一种药物制剂(如不同剂型、不同药厂生产的相同剂型、同一药厂生产的同一品种的不同批号等)的AUC与相同的标准制剂进行比较,可得相对利用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药物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药理效应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功能提高称为兴奋,功能降低称为抑制。

药物的作用有选择性,有些药物可影响机体的多种功能,有些药物只影响机体的一种功能,前者选择性低,后者选择性高。

不良反应:

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能够避免的。

分为:

1.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副反应是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多数较轻并可以预料。

2.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应该避免发生。

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致癌和致畸变和致突变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3.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5.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常见于过敏体质患者,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用药理性拮抗药解救无效,反应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与剂量无关。

6.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

药理效应按性质可以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

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以药物的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以效应浓度为纵坐标作图,可获得直方双曲线,如将药物浓度改用对数值作图则呈典型的对称S形曲线,这就是通常所称量反应的量-效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