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声母的发音
- 格式:ppt
- 大小:186.50 KB
- 文档页数:11
普通话教程(声母,韵母⼤全)第⼀章普通话声母发⾳要领第⼀节基本概念⼀、概念1.定义:指⾳节开头的辅⾳。
2.数量:普通话共有21个辅⾳声母,还有⼀类是零声母。
例如:hǎo(好)这⾳节中辅⾳h ,ōuyu án (欧元)的开头就没有辅⾳,这叫做零声母。
3.构成特点:(1)⼀个声母只包含⼀个辅⾳。
普通话中共⽤到了22个辅⾳,⽽普通话声母只有21个,所以有⼀个辅⾳不做声母,这就是ng ,例如:y īngxi óng (英雄)。
(2)不送⽓⾳和送⽓⾳成对出现:b -p 、d –t 、g –k 、z –c 、zh –ch 、j-q 。
(3)浊⾳声母共四个:m 、 n 、l 、r 。
⼆、分类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部位和发⾳⽅法决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个声母在发⾳时都要同时受到发⾳部位、发⾳⽅法的制约,⼆者应结合起来。
如下表:浊清声带振动与否不送⽓送⽓⽓流强弱按发⾳⽅法塞⾳⿐⾳、边⾳塞擦⾳擦⾳阻碍⽅式声母(分类)按发⾳部位唇齿双唇前⾆根⾆⾯后中⾆尖下⾯我们将分析声母的发⾳部位和发⾳⽅法,以及根据发⾳部位和发⾳⽅法对声母所作的分类。
(⼀)发⾳部位:指发⾳时发⾳器官阻碍⽓流的部位。
由于发⾳部位不同,就形成了不(⼆)发⾳⽅法:指发⾳时喉头、⼝腔和⿐腔节制⽓流的⽅式和状况。
普通话声母的发⾳⽅法可以从阻碍的⽅式、声调是否颤动、⽓流的强弱等三个⽅⾯来考察。
1.阻碍的⽅式:指发⾳时,发⾳器官是⽤什么⽅式对⽓流形成阻碍的,⽓流⼜是采取什么⽅式克服这些阻碍的。
成阻:某些发⾳器官从静⽌状态转⼊发某个⾳的状态,形成特定的阻碍。
持阻:发⾳器官保持成阻时的位置,⽓管送出⽓流,形成阻碍的肌⾁开始紧张。
除阻:形成阻碍的发⾳器官逐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以上三个⽅⾯是紧密统⼀、不可分割的。
不同声母的发⾳在这三个阶段的作⽤是不同的。
普通话声母的发⾳⽅法可以分为如下5种:2.声带是否颤动:指发⾳时,是否要振动声带。
同是声母,在发⾳时有的要振动声带,有点不振动,由此可以把声母分为浊⾳和清⾳两类。
汉语拼音发音方法汉语拼音是中国大陆国家通用的拼音系统,用于标注汉字的发音。
它的使用广泛,是学习、教授汉语的重要工具。
为了正确掌握汉语的拼音发音,以下是一些简单易懂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声母音标1. b (bó): 将双唇紧闭,稍微用力,迅速放松,发出爆发的音;2. p (pó): 将双唇紧闭,稍微用力,缓慢放松,发出爆发的音;3. m (mó): 双唇紧闭,用鼻腔共振发出音;4. f (fó): 将上齿轻轻接触下唇,发出音;5. d (dé): 舌尖轻触上齿,短暂停住,然后发出爆发的音;6. t (té): 舌尖轻触上齿,短暂停住后,发出爆发的音;7. n (nén): 舌尖轻触上齿,然后迅速离开,发出音;8. l (lè): 舌尖轻触上齿,略微抖动,发出音;9. g (gé): 舌尖轻轻触住上齿,用喉头发出音;10. k (ké): 舌尖轻轻触住上齿,然后发出爆发的音;11. h (hé): 舌尖与上齿轻轻接触,发出气流摩擦的音;12. j (jí): 舌尖轻轻接触上齿,然后发音;13. q (qí): 舌尖轻轻接触上齿,然后发音;14. x (xí): 舌尖轻轻接触上齿,然后发音;15. zh (zhé): 舌尖向上齿后部抬起,然后发音;16. ch (ché): 舌尖向上齿后部抬起,然后发音;17. sh (shé): 舌尖轻轻接触上齿,然后发音;18. r (ér): 舌尖快速在上齿后部抖动,然后发音;19. z (zé): 舌尖轻轻接触上齿,然后发音;20. c (cé): 舌尖轻轻接触上齿,然后发音;21. s (sè): 舌尖轻轻接触上齿,然后发音。
二、韵母音标1. a (a):口开大,舌根下坠;2. o (o):嘴形类似于“呵”字;3. e (è):口形比“a”小一些,舌尖稍微抬起;4. i (i):口形类似于“衣”字;5. u (wú):口形较小,类似于古汉语的“呜”声;6. ü (yú):牙齿微微合拢,舌前部卷起。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以交际的声音,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首先是一种声音,它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性质。
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就高;振动的次数少,频率就低,声音就低。
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与发音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张力等因素有关。
发音体长的、大的、松的、厚的一类,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就低,反之则高。
语音的高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人的声带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般成年男子声带长而厚,成年女子声带短而薄,因而听起来男性比女性声音略低。
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
汉语的声调,如普通话里的dū(督)、dú(独)、dǔ(赌)、dù(度),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敲鼓时,用力大,音强就强,发出的声音就大;用力小,音强就弱,发出的声音就小。
普通话里的“孝子”和“儿子”里的“子”音强不同,前一个“子”音强比较强,后一个“子”音强比较弱。
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
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英语中元音的音长与否,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比如ship(船)和sheep(羊)的区别,主要是其中元音[i]的音长不同。
sheep里的[i:]音长长,ship里的[i]音长短。
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音长对于区别字词的意义作用不大,但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
声母23个声母和24个韵母读法一、引言声母和韵母是构成汉语拼音的基本元素,它们是汉语语音的核心部分。
声母是音节的开头部分,韵母则是音节的核心部分。
在汉语拼音中,共有23个声母和24个韵母。
了解这些声母和韵母的读法,对于正确地学习和掌握汉语拼音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从简到繁地探讨声母和韵母的读法,帮助您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它们。
二、声母的读法声母是音节的开头部分,它决定了一个音节的发音。
在汉语拼音中,共有23个声母,它们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这些声母的读法各有不同,下面我将逐一介绍它们的发音规律。
1. b、p、m、f这四个声母在发音时,都是闭唇音,也就是说,发音时嘴唇要闭合。
b 的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b,p则类似于英语中的p,m类似于英语中的m,f类似于英语中的f。
这四个声母的读法相对比较简单,是初学者较为容易掌握的部分。
2. d、t、n、l这四个声母都是舌尖音,也就是说,发音时舌尖要顶住上齿龈。
d的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d,t则类似于英语中的t,n类似于英语中的n,l类似于英语中的l。
这四个声母的读法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但是要注意发音时舌尖的位置。
3. g、k、h这三个声母都是喉塞音,也就是说,发音时声带要震动。
g的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g,k则类似于英语中的k,h类似于英语中的h。
这三个声母的发音要求声带的震动,对于某些学习者来说可能会比较有挑战性,需要多加练习。
4. j、q、x这三个声母都是舌面音,也就是说,发音时舌头的背面要顶住上腭。
j的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j,q类似于英语中的q,x类似于英语中的x。
这三个声母也是比较有特点的声母,需要特别注意发音时舌头的位置。
5. zh、ch、sh、r这四个声母都是舌尖向后卷的边音,也就是说,发音时舌尖要向后卷起。
zh的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zh,ch类似于英语中的ch,sh类似于英语中的sh,r则类似于英语中的r。
《汉语拼音2 i u ü》教材简说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i、u、ü,两个声母y、w,三个整体认读音节yi、wu、yu,配有一幅图画。
这幅图富有生活情趣,阿姨正在屋前晒衣服,“衣”提示i、y 和yi 的音,衣服中间的花边和花边顶上的纽扣构成的图形提示i 的形,衣服左边的树杈提示y的形;有一只乌鸦正站在池塘边的大树上,乌鸦的“乌”提示u、w 和wu 的音,乌鸦窝的形状提示u的形,屋顶的形状提示w的形;小弟弟正在池塘边喂鱼,“鱼”提示ü和yu 的音,一条翘着尾巴口吐水泡的鱼提示ü的形。
第二部分是i、u、ü、yi、wu、yu 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比较y—i—yi、w—u—wu 和ü—yu,同时学习y 和ü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还安排了看图读带调整体认读音节yī、wū、yú和音节yā。
第四部分是i、u、ü、y、w 的书写格式及笔顺。
i、u、ü、y、w 及yi、wu、yu 的发音和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读准i、u、ü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汉语拼音2 i u ü》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教学建议教学i、u、ü,要重点指导发音方法。
教师根据发音方法做好示范,学生观察、模仿,反复练读。
可以利用插图,借助“衣”“乌”“鱼”读准i、u、ü的音。
要告诉学生发i、u、ü时口形不能变。
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记忆i、u、ü的形,可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和i、u、ü,说说发现了什么。
抓住图画与字母形状的相似点来记忆字形。
教学i、u、ü的四声,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试读,同桌互听,再放录音正音正调。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指导。
还要告诉学生,I 上边标声调符号时,不写点,第一声是ī,第二声是í,第三声是ǐ,第四声是ì。
汉语拼音发音规则拼音作为汉字的注音符号,是汉语学习和交流的基础。
学好汉语拼音,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汉字的发音,提高阅读和听说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则。
一、声母发音规则声母是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代表了汉字的发音起始部分。
汉语拼音中共有23个声母,它们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些声母的发音规则。
1. 清辅音:b、p、m、f、d、t、n、l、“zh、ch、sh、r、y”,它们在发音时不带浊音。
2. 浊辅音:g、k、h、“j、q、x、z、c、s、w”,它们在发音时带有浊音。
二、韵母发音规则韵母是拼音的第二个或第三个字母,代表了汉字的发音结尾部分。
汉语拼音中共有36个韵母,它们分别是a、o、e、i、u、ü、“ai、ei、ao、ou、an、en、ang、eng、ong、ia、ie、iao、iu、ian、in、iang、ing、iong、ua、uo、uai、ui、uan、un、uang、ueng、üe”,其中ü只与j、q、x搭配使用。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些韵母的发音规则。
1. 单音节韵母:a、o、e、i、u、ü。
这些韵母在发音时各有特点,需要根据具体的拼音进行发音。
2. 复合韵母:ai、ei、ao、ou、an、en、ang、eng、ong、ia、ie、iao、iu、ian、in、iang、ing、iong、ua、uo、uai、ui、uan、un、uang、ueng、üe。
这些复合韵母的发音,是由韵母和半元音组合而成的。
三、声调发音规则声调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语言特点之一,它用来区分不同的词义。
汉语拼音中共有4个声调,它们分别是平声(第一声)、上声(第二声)、去声(第三声)和入声(第四声)。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些声调的发音规则。
1. 平声:声调标记是声调符号不发音。
(b的家在哪里?它在声母的家。
)1.儿歌:声母宝宝b菠萝菠萝,b b b。
2.占格和书写b占2格,上中格,两笔写成。
第1笔,先写竖,第2笔,再写右半圆。
3.拼读与练习一声ā,b-ā→bā(p的家在哪里?它住在声母的家。
)1.儿歌:声母宝宝p泼水泼水,p p p2.占格和书写p占2格,中下格,两笔写成。
第1笔,先写竖,第2笔,再写右半圆。
3.拼读与练习(m的家在哪里?它住在声母的家。
)1.儿歌:声母宝宝m蘑菇蘑菇,m m m。
2.占格和书写m占中格,3笔写成。
第1笔,先写一竖,第2笔,左弯竖。
第3笔,再写一个左弯竖。
3.拼读与练习(f的家在哪里?它住在声母的家。
)1.儿歌:声母宝宝f拐杖,拐杖。
f f f。
2.占格和书写f 占2格,上中格,2笔写成。
第1笔,右弯竖,第2笔,再写横。
(注意横的位置,写在线下面)3.拼读与练习(d的家在哪里?它住在声母的家。
)1.儿歌:声母宝宝d马儿奔跑,d d d。
2.占格和书写d占2格,上中格,2笔写成。
第1笔,左半圆,第2笔,再写一竖。
3.拼读与练习dā,dá,dǎ,dà(t的家在哪里?它住在声母的家。
)1.儿歌:声母宝宝t一把雨伞,t t t。
2.占格和书写t占2格,上中格,2笔写成。
第1笔,竖右弯,第2笔,再写一横。
3.拼读与练习tī,tí,tǐ,tì(n的家在哪里?它住在声母的家。
)1.儿歌:声母宝宝n一个小门,n n n。
2.占格和书写n占1格,中格,2笔写成。
第1笔,竖,第2笔,左弯竖。
3.拼读与练习nī ní nǐ nì(l的家在哪里?它住在声母的家。
)1.儿歌:声母宝宝l一根小棒,l l l。
2.占格和书写l占2格,上中格,1笔写成。
第1笔,竖,竖要写直。
3.拼读与练习(ɡ的家在哪里?它住在声母的家。
)1.儿歌:声母宝宝ɡ鸽子鸽子,ɡɡɡ。
2.占格和书写ɡ占2格,中下格,2笔写成。
第1笔,左半圆。
2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声方法(教案)-小学拓展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汉语拼音中的2声母,即“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的发音部位和发声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每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如“b、p、m、f”为唇音,发音部位在双唇;“d、t、n、l”为舌尖音,发音部位在舌尖;“g、k、h”为舌根音,发音部位在舌根;“j、q、x”为舌面音,发音部位在舌面;“zh、ch、sh、r”为翘舌音,发音部位在舌尖上翘;“z、c、s”为平舌音,发音部位在舌尖平放;“y、w”为半元音,发音部位在舌面和唇部之间。
同时,学生还需掌握每个声母的发声方法,如清音、浊音、送气音、不送气音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汉语拼音中2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声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发音的能力,提高汉语拼音水平。
3. 培养学生观察、模仿、练习和实践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声方法的区分。
2. 准确发音的技巧。
3. 学生对声母发音部位的记忆和掌握。
教具学具准备1. 拼音卡片。
2. 拼音挂图。
3.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4. 拼音练习册。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图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2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声方法。
3. 学生模仿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仿、跟读、练习等方式,学习和掌握2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声方法。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拼音练习,互相纠正发音,共同提高。
5. 游戏环节: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巩固学生对2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声方法的掌握。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拼音练习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1. 2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声方法2. 声母列表: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3. 发音部位:唇音、舌尖音、舌根音、舌面音、翘舌音、平舌音、半元音4. 发声方法:清音、浊音、送气音、不送气音作业设计1. 完成2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声方法的练习题。
26个声母正确写法26个声母是汉语语音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正确使用它们是汉语拼音和语音表达的关键所在。
这里列出了26个声母的正确写法:b - 笔画: 2 发音: 闭口爆破音c - 笔画: 3 发音: 舌尖顶住上齿,气流通过牙缝,发出轻微的摩擦音d - 笔画: 4 发音: 闭口爆破音f - 笔画: 4 发音: 气流通过唇齿间的缝隙,发出轻微的摩擦音g - 笔画: 4 发音: 喉塞音,然后突然打开让气流通过,发出声音h - 笔画: 3 发音: 气流通过口腔,没有阻碍。
j - 笔画: 3 发音: 舌尖顶住上颚,气流通过中间空隙,发出摩擦音。
有些时候会伴随汉语拼音字母i,ia,ian,iang,iao,ie,iu,等发音。
k - 笔画: 4 发音: 喉塞音,然后突然打开让气流通过,发出声音l - 笔画: 3 发音: 唇齿不发音,气流经由舌尖或前部发音m - 笔画: 4 发音: 双唇合拢,然后由鼻子排气,产生声音n - 笔画: 3 发音: 舌头顶住上颚,气流经由鼻子排出声音p - 笔画: 2 发音: 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打开让气流通过,产生声音q - 笔画: 5 发音: 舌尖顶住上颚,气流经由喉部发出,同时产生一个较大的气瓣r - 笔画: 2 发音: 拼音字母r是舌尖往上升的同时经过喉部发音的。
r的发音特点是声音较清脆,发音时需要让舌头紧贴着上颚。
s - 笔画: 3 发音: 由舌头发出气流,呈现出一种压缩声音,类似于“嘶嘶”声,这是因为舌头向上弓形便阻碍了些声音的传输。
t - 笔画: 3 发音: 发音过程与d相同,也是治口爆破音w - 笔画: 2 发音: 双唇紧闭,由口腔里面产生一点摩擦音,然后突然打开嘴巴,由气流冲出。
这也是一种半元音。
x - 笔画: 4 发音: 是一个发音类似于“sh”的含义,因为它是由舌头在口腔前部所造成的音。
y - 笔画: 3 发音: 半元音,发音时双唇向下弯曲,同时舌尖靠近上颚,让气流通过梗概间隙出来,会伴随拼音iz - 笔画: 3 发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颚,但口腔内部还有一部分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