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个案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21.13 MB
- 文档页数:47
一例脑膜瘤患者的护理体会脑膜瘤是一种由于脑膜发生瘤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瘤,当肿瘤增长并逐渐占据颅内空间时,会导致颅内压增高,这可能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脑膜瘤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或脑组织,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损害。
某些恶性脑膜瘤具有侵袭性,能够浸润邻近结构,甚至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到其他部位,这样的转移和侵袭进一步加重了疾病的危害性[2]。
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期间,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临床治疗效果。
现本文对我院1例脑膜瘤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如下简述。
1患者资料徐兴华,女,71岁,以间断头痛5天余于2023年08月08日 08时52分入院。
曾于当地医院行MRI检查:右侧颞部占位,考虑脑膜瘤,当时无不适,未予重视,后2023.05.30于我院复查MRI示:1、右侧颞极占位,考虑为脑膜瘤可能,其他待排;2、脑白质高信号(Fazekas 2级),右侧半卵圆中心局部腔隙; 3、脑萎缩;4、左侧横窦、乙状窦及颈内静脉纤细,局部显示不清。
近日出现症状,患者家属为求诊治,遂至我院,门诊拟“颅内占位性病变”收住我科。
诊疗计划:1.积极完善相关检查;2.与家属交代病情;3.择期手术治疗。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按医嘱今日出院。
2患者评估查体:体温36.3℃,脉搏80次/分,心率8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17/80mmHg。
专科检查:神志清楚,精神一般,对答切题,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查体合作。
头颅无畸形,视物清楚,视野粗测正常,双瞳等大等圆,直径3毫米,对光反射灵敏。
辅助检查:2023.05.30我院MRI示:1、右侧颞极占位,考虑为脑膜瘤可能,其他待排;2、脑白质高信号(Fazekas 2级),右侧半卵圆中心局部腔隙; 3、脑萎缩;4、左侧横窦、乙状窦及颈内静脉纤细,局部显示不清。
3护理措施3.1术前护理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检查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及手术风险。
脑膜瘤手术护理个案手术室:曹福龙疾病介绍:脑膜瘤大部分发生于脑膜,其中以大脑半球突面、鞍结节、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和颅底等部位发生最多,其次为蝶骨嵴、溴沟、小脑幕等部位。
幕上脑膜瘤远多于幕下。
大部分脑膜瘤生长缓慢,被发现前已长得很大。
此外,脑膜瘤可与胶质瘤、神经纤维瘤同时存在,也可与血管瘤并存。
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中要顾及脑组织、血管、神经功能的保护和改善。
症状体征:头痛和癫痫的首发症状,根据肿瘤部位不同,表现为视力、视野、嗅觉或精神障碍、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颅内压增高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手术切除分级:彻底切除,瘤体完全切除,肉眼全切除,次全切或部分切除,开颅减压周作仁,男,72岁,神经外科病区患者,患者自述头晕头痛走路不稳1年余,经ct检查诊断为:左小脑占位性组织5+5+3cm,为求治疗而入院。
经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液指标均正常范围内。
拟定2018年3月22日,患者于“全身麻醉麻醉”下行“脑膜瘤开颅切除术”。
手术配合要点:1.值班护士:(1)术前了解好病人的基本信息,做好心理护理。
由于是脑部手术,术程较长,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因此要安慰患者以消除其紧张情绪。
(2)向手术医生咨询手术中的要求,按手术医生要求及习惯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合理安排手术间。
2.巡回护士:1)术前提前30分钟至手术间连接好负压吸引器、双极电刀等仪器并检查是否功能良好,准备好手术体位垫。
2)严格查对交接:患者进入手术室时与病房护士严格查对交接:姓名、性别、床号、手腕带、血型、手术部位、术前准备情况、各种化验结果、术前用药以及带入手术室物品等。
3)进入手术间后,帮助患者过床至手术床上,用约束带固定,建立静脉通路。
4)麻醉开始前、手术划皮前、病人出室前与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共同实施“TIME OUT”制度并签名。
5)协助麻醉: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根据医嘱麻醉后进行导尿。
6)摆手术体位:麻醉后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充分暴露手术区域,又要保证病人肢体处于舒适安全状态。
脑膜瘤患者得护理常规脑膜瘤得术前护理: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与神志、瞳孔、肢体活动情况。
2、遵嘱予以调理各脏器功能,如使用保肝药。
3、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指导深呼吸与有效咳嗽。
4、告知疾病相关知识,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
5、遵医嘱完善各项术前检查与准备。
术后护理:1、出血颅内出血就是术后最严重得并发症。
如发现与处理不及时可导致脑疝得发生,从而危及患者生命。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与神志、瞳孔得变化,意识障碍就是否加重,血压升高,脉搏、呼吸减慢就是小脑幕切迹疝得早期征象,一旦发现患者有颅内出血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
(2)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渗血及头部引流管得引流量、颜色等情况。
引流管固定通畅,一般高度为10-15cm,以维持正常得颅内压。
2、脑水肿术后2-3天处于脑水肿高峰期,可取头部太高30-45度,以利于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准确记录尿量。
3、颅内感染术后应妥善固定引流管,注意引流管就是否通畅,严密观察引流量、颜色、性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癫痫癫痫发作多发生于脑水肿高潮期,术后2-4天,由于脑组织缺氧,大脑皮质运动区手术刺激所致,当脑水肿消退,脑血液循环改善后,癫痫亦不再发作,嘱咐患者按时服抗癫痫药,癫痫发作时常用安定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
护理上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让患者平卧,减少声、光刺激,床旁备开口器、舌钳、压舌板,并有人陪护,保护患者避免受伤,并防止误吸得发生。
5、做好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肢体功能锻炼,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皮肤护理,勤翻身,预防压疮。
健康教育:术前健康教育1、饮食与营养指导: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得饮食,提高机体得抵抗能力与术后组织得修复能力。
术前戒烟酒,避免受凉。
成人术前6—8小时禁饮食,小儿术前3—4小时禁食,以免麻醉后呕吐造成误吸。
2、休息与活动指导:⑴、为了术后能尽快康复,术前应保证充足得睡眠,卧床时抬高床头30-45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脑膜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脑膜瘤是位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约占颅内肿瘤的19.2%。
【护理常规】1.术前(1)指导患者多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清淡饮食。
(2)颅内压增高患者须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 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有呕吐时头偏向一侧。
(3)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与颅内压增高的表现,遵医嘱应用脱水药,及时发现脑疝的先兆。
避免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情绪激动等。
(4)癫疴病史者遵医嘱服药,留陪伴人员,确保患者安全。
(5)有精神症状者为预防意外须其家属陪伴。
(6)心理护理:患者常因疾病的原因导致自理能力受限,感到痛苦、恐惧。
应耐心细致的与之沟通,详细介绍脑膜瘤的预后,鼓励患者安心接受手术。
2.术后(1)体位:患者意识清醒,血压平稳后,头部抬高15°~30°,以利血液回流,降低颅内压。
较大脑膜瘤切除术后,局部留有较大腔隙时,应禁止患侧卧位,以防脑组织移位及脑水肿发生。
(2)氧气吸入:持续或间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如有舌根后坠给予置口咽通气道。
(3)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头痛情况。
(4)伤口护理:避免伤口局部长期受压,观察手术部位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5)管路护理:引流管是否受压、扭曲或成角,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持引流管畅通,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
(6)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①感染: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通风。
②深静脉血栓形成:严密观察肢体皮肤的温度、湿度、弹性及色泽。
③肢体活动障碍者:加强皮肤护理,注意肢体功能位的摆放和被动运动,加强坠床的防护。
(7)心理护理:患者可因头痛、头面部水肿产生情绪低落,应主动与之交流,并针对原因进行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适当休息与功能锻炼,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