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体系下的系统数据维护和操作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24
批准与签署版本控制1.流程概述1.1.流程说明此流程描述成本要素主数据维护流程的需要。
本流程是创建会计科目主数据流程的继续。
本流程目的是规范公司成本要素管理,便于开展成本分析、管理和考核。
次级成本要素在CO内部使用而不影响FI过帐,主要用于成本分摊中使用。
次级成本要素与收入成本费用类科目无关。
所属流程组:管理会计组1.2.适用范围组织范围:触发事件:会计科目发生变化且管理会计分摊需要时1.3.详细描述1.3.1.术语解释和概念说明初级成本要素是管理会计(CO)模块中用来记录费用的科目,即与财务会计(FI)模块中的科目相联系,又有区别,这两个模块就是通过初级成本要素相互关联的。
一般来讲,在SAP中所有的总帐中的成本费用科目都被要求创建成为初级成本要素。
这样,当输入一个总帐的费用分录时,系统会要求输入一个成本中心,即表示此时系统已将该初级成本要素分配给了某一成本中心。
当然管理会计中只有该要素的金额,而不是像总帐的记录是通过双边分录来实现的,因此某成本心的费用报表是各个成本要素总汇。
成本要素是记录发生了什么事(What),成本中心是记录在哪里发生的(Where)。
次级成本要素:体现CO内的费用流动,与FI的费用科目没有联系,原始成本费用的分摊及内部作业交换所运用的成本要素。
次级成本要素主要用于CO内部分摊用,不会产生FI的会计凭证。
次级成本要素编码规则:第一位7代表次级成本要素,二,三位代表成本要素类别(42,43),第四至六位为流水号001-99942:费用分摊要素,主要用于费用分摊循环,如制造部门的公共费用分摊到各个车间;43:内部作业分配要素(主要用于作业类型)1.3.2.流程相关的制度与规范《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及财务管理制度》初级成本要素编码同损益类会计科目编码;次级成本要素如上表所列;2. 业务流程2.1. 业务流程图初级成本要素开始是否为初级成本要素20会计科目主数据维护流程10结束创建初级成本主数据30会计科目主数据维护申请单次级成本要素:开始填写次级成本要素数据类别申请单10次级成本要素数据类别申请单审核次级成本要素主数据申请单20审核是否通过30创建、修改次级成本主数据40结束2.2. 流程步骤与说明次级成本要素2.3.流程差异与业务提升分析3.系统开发与实现3.1.表单清单3.2.报表清单3.3.功能开发清单3.4.增强开发清单3.5.系统接口清单3.6.权限设计。
“军队医院成本核算信息系统”日常维护操作中的几点说明“军队医院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在我院已经运行了1年多的时间,该系统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成本管理的自动化水平,现将日常维护操作的几点方法总结如下。
1操作员的建立及口令的维护对应的程序:“初始化数据”—“初始化组织信息”—“人员信息维护”。
必填的项目是代码、名称、所在科室、职位,代码对应的就是操作员的用户名。
保存后密码默认为空。
注意:每次保存都会把用户的密码置为空,所以修改用户信息后请及时通知该操作员。
另外,当用户密码丢失后,也可以重新保存把密码清空,然后用户重新修改密码。
2系统功能列表定义对应的程序:“初始化数据”—“角色权限定义”—“系统功能定义”。
“功能界面定义”是已经定义好的院级成本核算软件包括的各个模块及各个模块对应文件的位置,不用修改;“功能列表”是各个模块的功能菜单列表。
①功能类别指“功能界面定义”所看到的各个模块。
②功能名称对应程序前台所展示的菜单名称。
③功能主键指该功能所对应的程序文件。
有三种情况:配置文件(*.ini)、程序(*.exe)、程序调用配置文件(PrjxgdjView.exe GdzcckView.ini)。
系统功能实际上是由程序文件里的“ItemDef”类ini文件定义的,当某一个配置文件发生变化后,需要运行此程序的“重建功能列表”—“保存功能列表”来更改程序功能菜单,然后才可以给用户授权。
功能列表所对应的数据库表名为GNZDB,具体参见《数据库表结构说明》。
3操作员的权限设置对应的程序:“初始化数据”—“角色权限定义”—“用户权限定义”。
“科室人员”、“科室领导”、“部门领导”、“医院收支”指的是“人员信息维护”中的“职位”。
此权限设置只针对各个科室的不同职位,不能针对某个操作员单据授权。
所以说,科室新增加用户名时,只要选择了职位,就没有必要单独设置权限,新用户拥有该科室相应职位的权限。
注意:日常维护中“把选中功能赋予所有科室”、“把选中功能赋予科室所有角色”请慎用,这两个按钮只适用于初始设置权限时的批量定义。
1、标准成本维护如果需要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需要在这里录入(修改)物料的标准单位成本,通常这里只维护外购件的标准成本,自制物料的标准成本是根据材料的标准成本及自制半成品的标准制造费用、标准人工费、标准物料费用按BOM逐层滚加形成的,<库位>必须录入(指定设置的是哪个仓库物料的标准成本,对应BOM表中子项物料的仓库),如果在这里维护了标准成本,在BOM表中录入该物料不能取出标准成本的话,请检查BOM 表中物料、仓库是否与这里维护的物料、仓库对应!库位必须选择正确!否则在BOM中录入材料取不出标准成本!2、撷取标准成本通常标准成本是录到系统中的,当然也可以从系统分仓资料中提取实际成本,这里有多个选项,在〔分仓资料〕TAB页中,设置<标准成本为空时,取实际成本>参数,点击确定按钮,将标准成本为空的物料的实际成本从分仓库存中取出。
3、在BOM中维护自制物料的标准成本为了与财务核算的实际成本相对应,规定:<制造费用>对应生产成本科目下的“制造费用”科目,<人工>对应生产成本科目下的“直接人工”科目,<耗用物料>对应生产成本科目下的“电费”。
<工时>必须录入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依据,考虑到标准工时值比较小,在这里将工时转换为分钟录入。
标准“制造费用”在这里录入!标准“电费”在这里录入!标准“人工费”在这里录入!标准“工时”在这里录入!如果工时为0.5小时,请输入30(分钟)。
点击这里,提取标准成本数据!4、调整材料标准成本,更新产品的BOM表中的材料标准成本,同时更新产品的标准成本。
在这里同样可以将调整后的材料的标准成本更新到其他单据中去。
选中这一项!点击下面“F8执行”按钮!开始更新BOM及产品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系统标准成本系统是企业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它通过对生产成本的预算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帮助企业了解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标准成本系统的建立和运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从标准成本系统的概念、建立过程、运用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标准成本系统是指企业根据生产成本的历史数据,结合市场行情和管理经验,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生产成本标准,用以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
标准成本系统的建立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生产特点,确保标准成本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建立标准成本系统需要进行充分的数据分析和调研,确保标准成本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其次,标准成本系统的建立过程包括确定标准成本的构成要素、制定标准成本的计算方法、确定标准成本的执行程序等步骤。
在确定标准成本的构成要素时,需要考虑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因素,确保标准成本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在制定标准成本的计算方法时,需要充分考虑生产工艺、设备条件、人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确保标准成本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确定标准成本的执行程序时,需要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标准成本的执行效果和管理效果。
再次,标准成本系统的运用方法包括标准成本的核算、标准成本的分析、标准成本的控制等环节。
在标准成本的核算过程中,需要对生产成本进行详细的分解和计算,确保标准成本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标准成本的分析过程中,需要对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异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在标准成本的控制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确保标准成本的执行效果和管理效果。
最后,标准成本系统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不合理、标准成本的执行不到位、标准成本的控制不严格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企业需要加强对标准成本系统的建立和运用,不断完善标准成本系统,提高标准成本系统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和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
标准成本系统标准成本系统是指企业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费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标准成本制定程序,建立起来的一套成本管理体系。
它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标准成本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
通过设定标准成本,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每个环节的成本构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可以对每个环节的标准成本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超出标准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确保成本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其次,标准成本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分析。
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企业可以分析出哪些环节存在成本偏差,从而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改进。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标准成本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绩效评价。
通过对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企业可以评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绩效表现。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找出表现优秀的部门和环节,进行激励和奖励,同时也可以找出表现不佳的部门和环节,进行督促和改进,从而提高整体的绩效水平。
最后,标准成本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预算管理。
通过对标准成本的设定,企业可以根据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制定出相应的预算。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总之,标准成本系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绩效评价和预算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应该重视标准成本系统的建立和运用,不断完善和优化标准成本体系,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1.1财务总账—系统维护1.1.1科目管理使用者:总账会计功能:1.对科目模板提供新增、修改、删除、科目设置、分析点设置的管理功能,并可导出excel;2.可把选定的科目模板应用到各相关账套中;3.可对账套的科目列表进行查询,导出excel、进行PDF打印。
1.1.1.1科目模板步骤:1.科目模板的新增进入财务总账—系统维护—科目管理—科目模板模块,点击“新增模板”菜单,将呈现模板定义界面○1在选择模板菜单选择“不选用模板”选项,则必须手工录入模板代码、模板名称(即模板描述)、模板的科目编码方式、本位币种等必录项;之后如果点击“保存”,系统将保存新增的信息;如果点击“返回”,系统将忽略新增的信息,返回“科目模版列表”;○2在选择模板菜单选择已经存在的模版,系统将带出所选模版的所有信息;其他信息可以保留,但必须修改模版代码,再点击“保存”,否则系统将提示:“模版代码已存在,请修改。
”;如果要修改“全公司科目编码方式”,只能在原来模版的编码方式上延长,不能修改原来的编码方式,否则点击“保存”,系统将提示:“只能增加科目编码方式的级数,不能修改原来的前几级编码”;2.科目模板的修改进入财务总账-系统维护-科目管理—科目模板模块,选定一个模板,点击“修改模板”菜单,将呈现模板定义界面,可进行选定模板的修改。
之后如果点击“保存”,系统将保存新增的信息;如果点击“返回”,系统将忽略新增的信息,返回“科目模版列表”;注意:模板代码不能修改,模板说明可以修改。
会计科目代码方式只能被延长,同时能够在“模板科目设置”中发现在这个模板中总账科目被修正。
3.科目模板的删除进入财务总账-系统维护-科目管理—科目模板模块,选定一个模板,点击“删除模板”菜单,系统将删除选定的模版,返回“科目模版列表”,并将已经删除的模版从“科目模版列表”中撤除;注意:只能删除没有会计科目存在的模版,如果要删除有会计科目存在的模版,系统将提示:“未知的系统错误”,在提示信息界面,点击“退出”,系统将忽略删除信息,返回主页。
SAP实施项目ERP_DBM_01_客户主数据维护流程用户操作手册文档信息修改记录1. 操作业务描述●成本要素主要是用于记录不同类型的费用,分为以下两类:初级成本要素和次级成本要素。
初级成本要素实质上就是财务会计中的损益类科目,次级成本要素是可以用来描述管理会计内部各成本对象间成本流转时的成本性质。
●本操作手册说明当有必要记录不同类型的费用时,如何在系统中进行成本要素的创建、更改、删除操作。
2. 基本概念说明●人员:●组织:●分组:●角色:●销售组织:负责分销货物和服务,负责洽谈销售定价从法律的观点看,销售组织是一个对产品追索权和债务追索权负责的业务单位。
本项目中每一个门店对应一个销售组织。
●分销渠道:●产品组:●公司代码:3. 操作步骤说明3.1创建成本要素系统路径:会计核算 ->控制 ->成本要素会计 ->主数据 ->成本要素 ->单个处理—>创建初级事务代码:KA013.1.1进入生成成本要素:初始屏幕维护相关参数说明如下:栏位描述输入用户动作或结果备注控制范围确定控制范围可选1000中鑫之宝6000中鑫技术按所属法人确定控制范围成本要素定义成本要素输入输入需要定义为成本要素的科目代码定义为成本要素的科目必须先建好有效起始日指成本要素的生效日必选选择成本要素的生效起始日期有效到期日指成本要素的失效日必选选择成本要素的失效日期参照成本要素指可以参照设定的成本要素可选选择已经设定为成本要素且属性与需要新设定的成本要素相同控制范围可不选回车进入生成成本要素:基本屏幕3.1.2生成成本要素:基本屏幕初始屏幕填写完毕之后,回车enter进入下屏:维护基本数据的说明如下:栏位描述输入用户动作或结果备注名称与损益科目的名称一致,此处可以修改可修改描述与损益科目的描述一致,此处可以修改可修改成本要素类别指成本要素用于归集成本的方向可选一般选择初级成本/成本降低产生的利润3.1.3保存即完成成本要素的创建3.2.修改成本要素:系统路径:会计核算 ->控制 ->成本中心会计 ->主数据 ->成本要素 ->单个处理 ->更改事务码:KA023.2.1.进入改变成本要素:初始屏幕,并回车。
成本中心维护流程1.流程说明本流程描述当成本中心创建、修改、删除、冻结时在SAP系统中之处理流程。
通常,有三种情形可能涉及成本中心爱护:1)公司组织公告;2)责任中心核算调整(包括联络处升格为责任中心、责任中心升格为分公司);3)内部核算专门需求而爱护之虚拟成本中心(即不在公司组织内),如标准层次销售大区(AOF0399)下之所有成本中心均为虚拟,纯为财务核算需求而设,其目的有三:(1)便于检核总部下各区业绩与外围之各区销货成本相对应,且能关心报表合并;(2)市场处每年对外投放于各区之广告费用表示公司对该区业绩成长之支持,并由此能分析广告费用对该区业绩关心之效应关系;(3)为结算成本用途而设立之车间成本中心(如NCT组车间)。
成本中心编码原则(已包含在成本中心标准层次编码原则中,参见第一章附件二)及成本中心清单(已包含在成本中心标准层次清单中,参见第一章附件三),由专职爱护人员统一定义、爱护。
爱护时,主数据专职爱护人员须填写“成本/利润中心爱护申请表”(附件一),作为系统爱护之依据。
注意事项:1)创建或修改成本中心时,须明确其归属之标准层次、公司代码;2)成本中心创建后,须及时知会其他模组(SD、HR)及权限设置人员。
其中SD模组中之销售办公室编码、权限设置中的ROLE来自于成本中心后四位编码,HR模组的组织编码与成本中心建立对应关系;3)成本中心创建或删除时,须同步考量成本中心组、利润中心及利润中心组相关功能有否受到阻碍,若阻碍,则这些功能必须同步爱护;4)从责任中心生命周期来看,最多将会存在三个成本中心编号:a)联络处时期之编号(须营业部门第一时刻通知财务作调整?),因为既要考核联络处业绩,又要考核责任中心(含联络处)业绩;b)联络处升级为责任中心时之编号,现在作为一个单独责任中心来考核,且现有业绩不能与原联络处时业绩混淆(须营业部门第一时刻通知财务作调整?);c)责任中心升格为分公司性质时之编号,因为责任中心从其他分公司分离出来,从公司核算要求来看,仍须单独核算(须内控部门第一时刻通知财务作调整)。
批准与签署版本控制1.流程概述1.1.流程说明本流程目的是统一并规范因组织机构变动而进行的成本中心维护流程,确各公司代码下成本中心(组)维护流程能科学、有序的进行。
此流程描述成本中心主数据分步骤维护的管理需要,于SAP系统中相应的作业处理过程。
成本中心主数据用于记录各单位经营费用。
所属流程组:管理会计组1.2.适用范围组织范围:触发事件:各公司组织机构管理部门根据组织机构的变动,下发公司组织结构变更文件,触发成本中心(组)的增减变更。
1.3.详细描述1.3.1.术语解释和概念说明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出于内部控制目标而设定的反映管理架构的会计组织单位。
用于考核其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
成本中心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对发生在某组织机构内的费用进行识别和归集;费用以单个组织区域即成本中心来追踪,也就是说成本中心是费用控制的责任单位;可以对成本中心未来费用进行计划,以此作为基础,通过计划费用与实际费用之间的比较,来对成本中心的业绩进行考核。
一个成本中心只能默认一个功能范围,如果成本中心的费用类型会涉及到多个功能范围,可以考虑增加一个成本中心代码,或者手工更改,也可以期末做成本中心的再分配。
成本中心的类型定义为以下几类:研发部门、销售部门、管理部门、生产部门。
功能范围功能范围主要是根据费用的功能特征来对费用进行细分,来出具满足管理需要的损益报表的。
目前根据企业业务需要设置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4类功能范围。
启用功能范围之后,实务中启用的会计科目将会大大减少,变得更加简洁、统一和规范。
功能范围侧重确定费用的功能属性,用于快速简洁出具财务报表;而成本中心类型主要用于控制成本中心的一些属性,决定成本中心可以使用的范围或使用的方式等,并且与功能范围建立了约束关系。
成本中心标准层次结构:一般同组织结构,填写上一级成本中心组,各SAP上线单位的成本中心主数据详见《成本中心清单》。
成本中心是出于内部控制目标而设定的反映管理架构的会计组织单位。
成本中心层次维护流程版本:1.0第一章-CO01_成本中心标准层次维护流程1.流程说明本流程集中反映了家具公司的核心组织架构,这一架构乃建立损益、费用等管理报表资料来源之基础。
当人力资源部门公布公司组织架构变更后,总部财务主数据维护人员必须填写“成本(利润)中心标准层次维护申请表”(附件一),凭该表单作为SAP系统维护成本中心标准层次主数据之依据。
成本中心标准层次编码原则(附件二)及成本中心标准层次清单(附件三)由总部财务主数据专职维护人员统一管理、维护。
本流程涉及三种情形:创建、修改、删除。
注意事项:当维护成本中心标准层次时,应同步考量利润中心标准层次之维护。
另外,在删除成本中心标准层次之情况下,必须先将其低下原有成本中心移至另一个成本中心标准层次后方能操作。
成本中心标准层次之维护建议由总部财务专责人员统一作业。
2.流程图版本:1.0 3.系统操作3.1.操作范例例1:在标准层次AOF05营业管理下层新成立一个标准层次AOF0510华中区例2:将原先标准层次AOF0510华中区改为标准层次AOF0510华中一区例3:在标准层次AOF05营业管理下层删除标准层次AOF0510华中一区3.2.系统菜单及交易代码会计→控制→成本中心会计→主数据→标准层次→更改交易代码:OKEON版本:1.0 3.3.系统屏幕及栏位解释例1:在标准层次AOF05营业管理下层新成立一个标准层次AOF0510华中区,操作步骤如下:光标选中标准层次AOF05营业管理后,按钮进入下一个画面。
版本:1.0由于所创建之标准层次AOF0501华中区位于标准层次AOF05营业管理之下,故选中〈较低层组〉后出现下一个画面。
版本:1.0输入标准层次华中区代码AOF0510和中文名称后,按钮保存。
版本:1.0 例2:将原先标准层次AOF0510华中区改为标准层次AOF0510华中一区,操作步骤如下:光标选中标准层次AOF0510华中区处并双击,直接进入修改画面。
成本中心组维护流程(实用范本)第三章-CO07_成本中心组维护流程1.流程说明此流程描述当任意几个成本中心或成本中心组合并汇总时或成本中心组修改及删除时在SAP系统中之处理过程。
通常,只有成本中心标准层次中不能满足管理报表或成本核算需求时才会考虑另建一个成本中心组来实现。
如责任中心(含联络处)之汇总报表就是创建一个成本中心组方式来进行费用汇集;又如生产本部、生技课、生管课之费用全部分摊至所有车间成本中心时,则生产本部、生技课、生管课三个成本中心就建立一成本中心组来满足实际需要。
成本中心组编码原则须统一规范,并由成本岗位专职维护。
除用于生产成本方面之成本中心组以FTxx编号命名(其中xx为流水号)外,其于成本中心组以AOF9xxxx为命名规则(xxxx为流水号)。
维护时,主数据专职维护人员须超龄写“成本/利润中心组维护申请表”(格式见附件一),据此作为SAP 系统维护之依据。
注意事项:1)成本中心组最高层次为AOF99(除成本分摊用成本中心组FT2、FT3、FT4外),在同属一个成本中心组最高层次内,一个成本中心不能同时从属于二个成本中心组。
2)多数情况下,用于生产成本方面之成本中心组不应随意变更,如更改则须同步考虑成本分摊规则是否会受到影响。
2.流程图3.系统操作3.1.操作范例例1:因天河责任中心(代码:F0154079)设立了海南联络处(代码:F0154183),故天河责任中心主管需要掌控天河责任中心及海南联络处之合并报表。
为满足需求,将天河责任中心和海南责任中心组成一个成本中心组:天河责任中心(代码:AOF90020)。
例2:上述成本中心组创建后,发现中文名称不够恰当,将其变更为天河责任中心(含联络处)例3:海南联络处成立后不久,已签到了50万订单,为此,公司立即决定将其升格为责任中心,并从原天河责任中心分离出来,因此须删除原先已创建之成本中心组——天河责任中心(含联络处)3.2.系统菜单及交易代码案例1:会计→控制→成本中心会计→主数据→成本中心组→创建交易代码:KSH1案例2:会计→控制→成本中心会计→主数据→成本中心组→更改交易代码:KSH2案例3:会计→控制→成本中心会计→主数据→成本中心组→更改交易代码:KSH23.3.系统屏幕及栏位解释案例1: 创建成本中心组天河责任中心(代码:AOF90020),操作步骤如下:输入成本中心组AOF90020(一般情况下成本中心组应以更改方式创建于成本中心组最高层AOF99下,如因同一最高层下成本中心不能出现二次而无法创建时,才独立创建。
Hercules Tianpu Chemicals SAP 用户操作手册名称:成本中心主数据维护操作手册文档号:KUM—CO—004定稿日期:2008-10-29版本号:V1。
01。
目的:介绍维护成本中心主数据的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天普成本中心维护。
3. 相关流程:流流流流流流流4。
内容概述:成本中心的新增、修改、冻结、删除。
5. 操作步骤:5.1 维护标准层次双击进入维护画面如下:选中某层次节点,点击右键,选择“创建组(较低级别)".进入以下界面:输入组代码和名称.完成后点保存,系统出现以下画面:5.2 创建成本中心范例:创建成本中心:泸州产线系统路径会计—控制—成本中心会计—主数据—成本中心-单个处理—创建事务码KS01双击,进入维护画面如下:输入成本中心代码;有效起止日期输入完成按回车键,进入以下界面:输入名称、描述、负责人,选择成本中心类型、层次结构范围、业务范围,按保存。
系统提示。
5。
3 更改成本中心范例:更改成本中心:苏州质量部系统路径会计-控制-成本中心会计-主数据—成本中心—单个处理过程—更改事务码KS02双击进入以下界面:输入成本中心代码,回车进入下一界面:修改名称和描述后点击保存,系统提示。
5.4删除成本中心范例: 删除成本中心:苏州二线系统路径会计—控制—成本中心会计-主数据—成本中心—单个处理过程-删除事务码KS04双击进入如下画面:选择“测试执行",点击执行。
进入如下画面:只有当成本中心在所选期间不存在任何交易数据(已过帐计划数据或实际数据),才可以删除。
5。
5 创建成本中心组范例: 创建成本中心组:苏州销售费用系统路径会计—控制-成本中心会计-主数据-成本中心组—创建事务码KSH1双击进入以下界面:输入成本中心组代码,回车进入以下界面:输入成本中心组描述。
点击成本中心组代码,点击,进入以下界面:输入成本中心代码,点击保存,系统提示。
目的 (3)必备条件 (3)1.目的: (4)2.适用范围: (4)3.文件内容概述: (4)4.具体内容 (4)单个创立初级成本要素 (5)单个创立次级成本要素 (7)单个更改成本要素 (9)单个显示成本要素 (11)单个删除成本要素 (13)单个显示成本要素点窜的记录 (16)集中显示成本要素内容 (19)集中删除一批成本要素 (22)创立成本要素组 (24)更改成本要素组 (27)显示成本要素组 (30)对成本要素进行手工重过帐 (32)显示成本要素重过帐的内容 (34)冲销针对成本要素手工重过帐的CO凭证 (36)针对成本要素进行重过帐行工程 (37)显示针对成本要素进行行工程重过帐的内容 (39)冲销针对成本要素进行的行工程重过帐的凭证 (41)4.18按照成本要素的重过帐情况,生成跨功能区域的FI凭证 (43)目的本教程的目的是使最终用户掌握对成本要素主数据维护业务的操作办理必备条件计算机,键盘和鼠标常识Windows技能可以登录mySAP 系统具备mySAP 根底常识主题一:成本要素主数据维护规程1. 目的:在R/3系统中,统一并尺度成本要素主数据维护〔创立、点窜、显示、删除〕流程,确保整个系统内的成本要素维护有序、科学,实现统一办理。
2. 适用范围:浪潮济南、浪潮北京财政对成本要素的维护3. 文件内容概述:该流程描述了成本要素的维护、更改等一系列尺度流程。
成立了成本要素维护制度及维护历史档案。
4. 具体内容浪潮济南、浪潮北京统一对成本要素办理,包罗创立、更改、显示、删除等操作。
别的包罗了对成本要素组的创立、显示、删除与更改等操作。
操作步调:4.1 单个创立初级成本要素系统路径控制 -> 成本要素会计 -> 主数据 -> 成本要素 -> 单个处置 -> 创立初级成本事务码KA01按照系统路径或事务码操作进入如下屏幕:录入初级成本要素的编码〔对应的已经存在的科目编码〕,也可以通过选择功能选择对应的科目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