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概论》教学大纲 (1)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4
药学概论教学大纲药学概论教学大纲药学概论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药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
本文将探讨药学概论教学大纲的制定和重要内容,以及该课程对学生的意义和影响。
一、教学大纲的制定药学概论教学大纲的制定是课程教学的基础和指导。
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要素。
首先,教学大纲应明确课程的目标,即培养学生对药学领域的基本认识和理解能力。
其次,教学大纲应详细列出课程的内容,包括药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概念、药物分类、药物研发与生产、药物使用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教学大纲还应规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重要内容药学概论作为药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其内容涵盖了药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其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是课程的重要部分。
通过了解药学的历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药学的发展脉络和现代药学的基础。
此外,药物分类也是药学概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药物的分类是基于其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用途等方面进行的,对学生来说,了解药物分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各类药物的特点和应用。
药物研发与生产也是药学概论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药物的研发过程,包括药物的发现、筛选、合成、临床试验等环节。
此外,学生还需了解药物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使用与管理也是药学概论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药物的使用原则、剂量计算、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能力。
三、对学生的意义和影响药学概论作为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药学领域的基本认识和理解,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药学概论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药学概论,学生可以了解药物的研发过程和科学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
此外,药学概论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药物使用和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合格的药剂师或药学研究人员。
第一章 绪论模块导学:重点难点指导:重点:药品、药学的定义,药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难点:新药研究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设计:本部分主要以介绍药学相关知识背景为主,结合临床现状以及具体药物研发案例,进一步理解药学的定义、主要任务以及其核心学科之间的联系,系统地掌握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第二章 中药与天然药物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与发展理解并掌握按照医学理论指导下使用药物的分类,注意掌握在传统医学理论下使用的药物与在中医理论下使用的药物及民族药物的异同点;中药、生药、天然药物的异同点。
第二节 中药学药学的概念:药品、药学的定义。
药学的起源与发展:现代药学起源及发展、我国药学的现状与发展。
药学的任务:研发新药、新制剂、药物作用机理、控制药物质量、规 范药品管理等。
药学的地位:药学在现代科学、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药学二级学科之 间的关联。
绪论注意掌握和理解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性味归经、中药的五味与生药实际味道的相关性;中医的五脏与现代医学脏器的相关性及中药的炮制目的;生药与饮片的区别。
第三节 生药学重点掌握生药的三个主要发展时期,生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发展方向;海洋生药学与传统生药学的相关性。
生药学的发展方向及研究内容与任务第四节 天然药物化学着重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历史及中药化学的相关性;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创新药物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了解天然药物化学在创新药物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基础课与天然药物化学的关系。
第三章 药物化学1、药物化学的定义药物及药物的使用和制造,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数千年来,只有一个中心目标就是为改善人们的健康,延长人类的寿命而努力。
药物是指对失调的机体某种生理功能或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呈现有益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包括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广义的药物还包括生物制品如疫苗、类毒素和抗毒素等。
药物化学是关于药物的发现、发展和确证,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作用方式的一门学科。
《药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药-0801-X适用对象:全校各专业的必修课一、前言《药学概论》是概要的介绍药学各学科的历史沿革、学科范畴、基本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主要成就,以及药学领域未来发展前沿的一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中药与天然药物、生物制药和药事管理学等药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应用领域及其学科关联。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
了解药学领域的基本概况,对所属各学科的地位、研究内容及其未来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开阔眼界,明确专业方向,为深入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学时为34。
学分2.0。
教材选用吴春福主编《药学概论》(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年出版。
本课程是全校各专业的必修课。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基本内容]药和药学的概念与范畴。
药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和国内外药学发展的现状。
药学的发展简史、药学二级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药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基本要求]掌握:药和药学的概念;药学的主要任务。
熟悉:药学的发展简史以及各二级学科之间的联系。
了解:国内外药学发展的现状,药学在自然科学中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章中药与天然药物(6学时)[基本内容]中药和天然药物的概念。
中药学的研究范围、研究目地和任务等。
天然药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目地和任务。
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概念。
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简史及其与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关系。
各类化学成分。
[基本要求]掌握:中药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熟悉: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和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关系。
了解: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各类成分的基本结构特点。
第三章药物化学(4学时)[基本内容]药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药物化学和药学其他学科的联系。
药物化学课程的基础。
药物化学在药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药物化学研究的国内外状况。
[基本要求]掌握:药物化学的定义;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制药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论制药学是一门涉及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理学和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学科。
本大纲旨在规范制药学专业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使其具备从事制药相关工作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设置1. 制药学概论- 介绍制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理解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2. 药物化学- 学习药物的结构特点和合成方法- 掌握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药效关系3. 药剂学- 学习药物配方设计和制剂技术- 熟悉不同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贮存条件4. 药理学- 理解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 掌握药物的药效学和毒理学知识5. 药物分析- 学习药物的分析方法和质量评价标准- 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操作原理和应用技术6. 药物管理学- 了解药品注册、生产和销售管理制度- 掌握药品质量管理和药品不良反应处理方法第三部分: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制药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其进行科研和实习3. 培养学生对药品质量和安全的意识,提高其职业道德和责任感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第四部分:教学方式1. 课堂教学- 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加强互动交流2. 实验教学- 安排实验课程,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训练- 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技术和操作规范3. 实习实践- 安排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和应用知识第五部分:考核方式1. 期中考试- 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采用笔试、实验等方式进行评估和监测2. 期末考试- 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综合应用能力- 采用笔试、实验、论文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3. 平时成绩- 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采用出勤率、作业质量等方式进行评定第六部分:教学资源1. 教材- 选用权威、系统的制药学教材- 配套教辅资料和实践指导书籍2. 实验设备- 配备齐全的实验设备和仪器-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和实验条件规范3. 师资力量- 优质的教师团队,具备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 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和实习实践结语:通过本大纲的制定和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制药学专业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制药学人才,为我国药品研发和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任务
《中医药学概论》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药剂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中药内容是药剂专业所需的中医药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中药用药禁忌、汤剂煎服等实用技能,熟悉常用中药、方剂及中成药应用,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药剂专业岗位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
1、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用药禁忌、汤剂煎服等知识技能。
2、熟悉常用中药的名称、主要功效、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熟悉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
3、了解常用中药来源,采制实践、炮制意义及处方应对等内容。
4、具有一定的运用中医药学基本知识,指导合理选用中药、中成药的能力。
5、具有从事药剂工作所应有的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三、教学时间分配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4类特殊管理的药品吗啡的性质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结构特征,萜类的基本碳架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心钠素干扰素重组乙肝疫苗肿瘤坏死因子生长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胰岛素物料定义,储存和保管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注射剂质量检查内容靶向给药制剂通常分为哪几类半固体剂型,固体剂型基因治疗,基因诊断定义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气雾剂定义,组成药品流通定义缓释制剂定义,作用特点药剂学中常采用的灭菌方法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药事管理学定义,研究方法药物制剂的定义和质量要求酶工程制药基因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微生物发酵制药克隆细胞融合质粒转基因苷类结构组成药学的主要任务药品杂质检查项目经皮给药系统定义有效成分分离纯化方法阐明药物的构效关系的作用,将药物制成前药的目的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非处方药每个销售单元包装根据药品的化学性质不同将药品分为哪几类《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所列药品种类国家对药品价格的管理国家遴选基本药物的原则《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定义特点目的毒,麻,精,放药品处方保存时间吃磺胺药时宜同服的药物假药和劣药的区别影响药物制剂稳定的环境因素和处方因素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硝酸甘油,阿托品,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多潘立酮治疗的疾病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分类,代表药物药学教育中的四大专业课程庆大霉素红霉素青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不良反应美国建立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和规定所有药品的ADR必须报告FDA药品医疗机构,批发企业,零售企业药师的职责抗抑郁药物种类片剂包衣目的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药品生产卫生工作非处方药的定义,特点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制定药品优劣和真伪的检验药品注册申请内容药物剂型的作用GMP要求厂房内的照度一般是多少药学发展的四个阶段肝素和香豆素过量引起出血的解决办法硫酸镁不同剂型的作用新药注册申报与审批中国药典的内容药品不良反应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剂提取。
《药学导论》教学大纲(药学专业)《药学导论》教学大纲Introduction of Pharmacy Courses(供四年制药学本科专业使用)前言本课程作为药学类本科各专业的启蒙课程和学习向导,以药物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为线索,介绍相应的药学分支学科,向学生展现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与方法、主要成就和最新前沿,使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对药学有概念性的了解,目的是引领学生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药学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性学习,培养药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意识、职业使命感和科学素养。
本课程也为药学类相关专业如化学、生物学、医学和管理学等专业学生提供药学的基本知识,介绍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和应用点,开拓学生视野。
本大纲可与毕开顺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药学导论》第2版配套使用,适用于四年制药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大纲教学内容中有下划线部分为要求重点把握的内容。
总学时为27学时(均为理论教学),记1.5学分。
本课程为院级考试课程,课终考核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与练习、课堂讨论发言等)占35%,课堂考勤占5%。
教学内容与参考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绪论 1生药学 3药物化学 3天然药物化学 3药理学 2药物分析 3药剂学 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3临床药学 3药事管理学 327 0 合计27 总学时绪论目的要求掌握药学与药物的概念。
熟悉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了解药学的起源、发展、在现代科学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的药学职业现状。
教学内容1、药物的概念与起源;药学的概念与发展简史。
2、药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范畴。
3、药学的地位与作用。
4、药学人才及其培养。
生药学目的要求掌握生药学的概念、性质与研究任务。
熟悉生药的鉴定方法和生药的质量标准。
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医药学概论二、课程目标:1.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2.了解中医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4.培养学生对中医药学的兴趣和热爱,为深入学习中医药学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1.中医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中国古代医学的渊源和基本特点;-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和里程碑事件。
2.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和气血津液理论;-中医病证学说和病因病机学说;-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剂学。
3.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中医诊断方法和观察技巧;-中医药学研究的实验、临床和流行病学方法;-中药鉴定的常用手段和技术。
4.中医药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传播-中医药学在东亚国家的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在西方国家的引入和应用;-中医药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学时安排:总学时:72学时理论课:48学时实践课:24学时五、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讲授: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分析等方式传授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表、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2.实践教学:-参观实习:安排学生到中医药机构参观实习,了解中医药学的实际应用;-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中医诊断方法的实验操作,提高实际技能;-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中医药学相关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材和参考资料:教材:1.《中医药学概论》;主编:XXX;出版社:XXX参考资料:1.《中医药学发展史》;主编:XXX;出版社:XXX2.《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主编:XXX;出版社:XXX七、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参与度等因素;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中医药学各方面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实践考核:考察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大纲(供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及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用)一、课程任务《中医药学概论》是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及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包括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成药学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品经营等工作所必需的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服务态度,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中药、中成药的功效与应用,掌握常用中药饮片性状鉴别;2.熟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思维方法,方剂学的基本知识;3.了解中医的四诊、辨证及防治原则。
(二)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识别常用中药饮片,通过分析常用中成药处方,培养学生药品经营和管理能力;2.学会中药和中成药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的操作技能及注意事项。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1.树立药品质量观念和药品安全意识,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2.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三、教学时间分配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五、大纲说明(一)适用对象及参考学时本教学大纲供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及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教学使用,总学时为7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
各学校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知识结构需要、职业技能要求及学校教学实训条件自行调整学时。
(二)教学要求1.本课程对理论部分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
掌握: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应用,能综合分析和解决药剂工作中实际问题;熟悉: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基本掌握和会应用所学的技能;了解:指对学过的知识点能记忆和理解。
2.本课程重点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技能以学会为主。
《药学概论》教学大纲(供药学专业本科生用)2020-2021学年秋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 药学概论(Introduction of Pharmacy)课程号(代码):50504902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16学分:1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一)课程的任务与目的药学是探索药物与人体、健康、疾病相互关系,围绕药物的发现、开发、生产、流通、使用与管理进行研究与实践的科学。
在人类文明演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药学有着漫长而光辉的历史。
本课程以药学职业发展为主线,从药物的发现、药物研究与开发、药品生产、药品质量控制、药品流通、药品使用及药事活动的管理等为线索,介绍相应的药学职业工作内容及职业发展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为药学类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对药学类专业与药学职业的轮廓及特点有概念性了解,引导后期课程的学习。
目的是引领学生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药学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性学习,培养药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意识、职业使命感和科学素养。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药学与生命和健康的关联性,以阐明药学职业的高尚与神圣;强调药学的应用性学科特点,以突出药学职业发展对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要求。
本课程也为药学类相关专业如化学、生物学、医学和管理学等专业学生提供药学的基本知识,介绍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和应用点,开拓学生视野。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由如下章节组成:第一章绪论,介绍药品与药品应用的特点、药学学科的概念及其特点,为药学概论的引论;第二章介绍药事活动的管理,强调药事活动的规范化与法制化;以后各章为药学领域各职业发展环节的概要:第三章介绍药物发现;第四章介绍中药与天然药物;第五章药物研究开发工作中,临床前的药学研究;第六章介绍药物研究开发工作中,临床前的药理毒理研究;第七章介绍药物的质量研究与控制;第八章介绍新药的临床研究;第九章介绍药品的生产;第十章介绍药品的流通;第十一章介绍药品的临床应用;第十二章介绍生命科学与药学。
药学概论第三版教学设计一、课程简介《药学概论》是药学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药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了解各类药品的基本性质、使用和管理,为后续药理学、药剂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主要介绍《药学概论》第三版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药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理论体系;•了解药品的分类、基本性质、使用原则和管理方法;•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基本药学概念和原则进行药品分类和药品使用;•能够评价和应用各种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形成严谨的药物使用思维;•能够辨识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药物安全评估能力。
3. 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预防疾病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成为合格的药学人才。
三、教学组织1. 教学内容《药学概论》第三版共分为10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1.药学概论2.药品基本性质3.药品分类与命名4.药物动力学5.药物代谢和排泄6.药物不良反应7.药物相互作用8.基本临床药理学9.药物管理和药物开发10.中药与天然药物2. 教学方法1.讲授:采用PPT讲授,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讲解方式,将知识点呈现给学生。
2.互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性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实践:利用药学实验中心,让学生实际操作,深入了解药品性质和管理方法。
四、教学评估1. 考核方式•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各章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考勤情况、课堂互动、作业情况等。
•实践操作:对学生在药学实验中心的表现进行评估。
2. 评估指标针对学生不同能力和知识点,评估指标如下:1.知识掌握:能否准确识别药品的基本性质、分类和使用方法等,并能运用药学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2.实践操作:能否正确操作药学实验中心提供的药品,并有一定的品质控制、药品管理能力。
《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份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大体内容《中医药学概论》是中央电大医科类药品经营与治理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药学专业的统设选修课。
本课程课内学时72,共4学分。
《中医药学概论》涉及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的基础知识。
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握必然的中医基础理论、大体知识和大体技术,初步运用中医理论和中药知识和方剂理论,为尔后从事药品经营与治理相关工作打下初步的中医药学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本课程的前期课程是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医学基础课,后续课程是临床各科专业课。
三、课程的教学大体要求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把握和明白得中医基础理论的大体知识;中医学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大体特点;中医学望闻问切四种大体诊病方式;中医学八纲、脏腑等要紧辨证方式;中药的四气五味、起落浮沉、归经、配伍禁忌等大体理论;经常使用中药的来源、性味及功能;方剂学的大体理论;经常使用方剂的有关知识等。
四、教学方式和教学形式建议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严格的制度保障和较好的组织与指导下进行的,不是没有要求的自由学习。
专门是对教学环节的实施和学习进程的指导,需要中央电大课程主持教师、教学点的责任教师、辅导教师一起尽力来完成。
同时也要求学生与各级教师踊跃互动,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各地教学点,应依照自己教学点辅导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形和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具体安排本教学点的课程实施。
要使学生了解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组织要求,对学生上网学习、参加集中辅导、参加小组讨论、收看电视课、参加见习、完成形成性作业册应有具体的要求、组织和检查方法;帮忙学生制定学习打算;对外聘辅导教师的资格应把关,专门是对每一年新聘用的辅导教师应使其了解电大的教学模式和辅导要求。
五、教学资源的选择与配合为适应远距离开放教育学习的需要,本课程采纳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录像教材等为辅助媒体,为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药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药-0801-X
适用对象:全校各专业的必修课
一、前言
《药学概论》是概要地介绍药学各学科的历史沿革、学科范畴、基本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主要成就,以及药学领域未来发展前沿的一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绪论;2.药物化学;3. 中药、生药与天然药物化学;4.药理学;5.药物分析学;6.药剂学;7.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与生物制药;8.药事管理学等药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应用领域及其学科关联。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
了解药学领域的基本概况,对所属各学科的地位、研究内容及其未来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开阔眼界,明确专业方向,为深入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学时为32。
学分2.0。
教材选用吴春福主编《药学概论》(第四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年出版。
本课程是全校各专业的必修课。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基本内容]
药和药学的概念与范畴。
药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和国内外药学发展的现状。
药学的发展简史、药学二级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药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基本要求]
掌握:药和药学的概念;药学的主要任务。
熟悉:药学的发展简史以及各二级学科之间的联系。
了解:国内外药学发展的现状,药学在自然科学中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章药物化学(4学时)
[基本内容]
药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药物化学和药学其他学科的联系。
药物化学课程的基础。
药物化学在药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药物化学研究的国内外状况。
[基本要求]
掌握:药物化学的定义;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熟悉:药物化学和药学其他学科的联系;药物化学课程的基础。
了解:药物化学在药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药物化学研究的国内外状况。
第三章中药、生药与天然药物化学(6学时)[基本内容]
中药和天然药物的概念。
中药学的研究范围、研究目地和任务等。
天然药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目地和任务。
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概念。
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简史及其与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关系。
各类化学成分。
[基本要求]
掌握:中药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熟悉: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和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关系。
了解: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各类成分的基本结构特点。
第四章药理学(4学时)
[基本内容]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包括药效学和药动学。
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药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药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药理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基本要求]
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
熟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两重性以及药物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影响药物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的重要因素。
了解:药理学发展史、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以及药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章药物分析学(4学时)
[基本内容]
药物分析学的性质和任务。
药物分析学和药学其它学科的联系。
药物分析和药品质量标准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药品质量标准体系。
《中国药典》和国外药典概况。
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科学管理。
[基本要求]
掌握:药物、杂质和药物分析的定义;药品质量检验的基本内容。
熟悉:我国现行药品质量标准体系;《中国药典》和国外药典概况;我国现行的药品质量标准体系;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管理的内容。
了解:药物分析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药物分析学科与药学领域各学科的联系和地位;
药品质量检验工作的一般程序;现代分析技术在药品质量分析中应用。
第六章药剂学(4学时)
[基本内容]
药剂学的概念、历史发展沿革、任务、分支学科以及未来研究动态。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和分类。
普通片剂、注射剂、延迟释放制剂、经皮给药系统和靶向给药系统等。
[基本要求]
掌握:药剂学的概念和任务。
熟悉:药剂学历史发展沿革、分支学科、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和分类。
了解:药剂学领域未来研究动态;普通片剂、注射剂、延迟释放制剂、经皮给药系统和靶向给药系统等所涉及的研究领域。
第七章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与生物制药(4学时)
[基本内容]
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简史。
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的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与生物技术制药关系密切的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
国内外在生物制药领域的重要成就和进展。
[基本要求]
掌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的基本含义。
熟悉:现代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历程、主要技术体系以及主要生物技术药物应用的概况。
了解:国内外生物技术、生物制药领域的重要成就和进展。
第八章药事管理学(4学时)
[基本内容]
药事管理的性质和任务,包括药事管理学科的范畴和应用领域。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药品的特殊性,包括安全性和经济性。
医药行业的特征。
药事管理主要方法和手段。
[基本要求]
掌握:药事管理学的相关概念。
熟悉:药事管理学科范畴和应用领域;药品的特殊性。
了解:药事管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医药行业特征;药事管理主要方法和手段。
三、学时分配
四、参考书目
毕开顺主编.药学导论.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