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ec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
第29页/共35页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01
02
03
04
05
06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
第11页/共35页
目录
CONTENTS
1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2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第12页/共35页
目录
CONTENTS
1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2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3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aliqua.
•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
”
第19页/共35页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第5页/共35页
【成因】
校园霸凌源自社会学习。从家庭开始,父母对孩童的照顾若带有敌意、不负责任、
冷漠,例如遗弃或施以家庭暴力,让孩童的社会互动处于负向状态,则孩童将来成为加害人的可能性会大幅
提升。其次,孩童进入小学后,在学校里受教师影响至深,因为此时孩童正处于
模仿阶段。教师若选择错误的管教方式,霸凌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若同学间发生霸凌行为,而教师不加以阻 止,也可能造成其他同学的错误价值观。 孩童的人格养成与家庭生活有密切关联,家人,尤其父母,通常是孩童的第一个重要他人。这些重要他人对 孩童的身心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少或从未给予孩童关怀的父母,其子女极可能成为霸凌加害人。因为霸 凌是一种学习行为,霸凌者通常都有攻击前科,而攻击则从模仿而来,这种模仿得自父母对待孩童的态度, 采取权威、斥责、惩罚和冷漠做为管教手段的父母,其子女会产生自卑心理。这些在家中得不到关怀,甚至 遭到虐待的孩童容易将痛苦加诸于他人,借此宣泄情绪或获得关怀,这些相对地,采取开明、关怀、宽容和 温暖管教手段的父母,其子女有较多正向心理,也较不易产生行为偏差。 在孩童入学后,学校对孩童的身心发展扮演和家庭一样重的角色,而教师又是其中与学生最密切的重要他人。 教师因专业判断采取不同的管教方式,会导致“教育家”和“霸凌者”的差别。态度正向、行为积极的教师, 和态度负面、行为消极的教师会教育出不同思维的学生,这些思维上的差异决定学生成为“好学生”或“霸 凌加害人”。关怀和监督并重的教育策略可以有效降低霸凌事件的发生率,排斥、放任甚至体罚与霸凌发生 率呈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