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发布2010年果树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79.48 KB
- 文档页数:1
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附件: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一、主导品种(一)小麦临汾8050、良星99、舜麦1718、晋麦79、运旱22-33、晋太170、长6878、长4738(二)玉米强盛16号、忻黄单156、大丰26、强盛1号、并单390、长玉19、品玉1号、晋单56号(三)大豆晋豆34、汾豆72号、晋遗30号、长豆006(四)棉花晋棉50号、杂208(五)马铃薯晋薯16号、同薯20号、同薯23号(六)水果红王将、皇家嘎拉、优系富士、玉露香、酥梨、晋蜜梨、红提、无核白、早黑宝(七)畜牧猪:长白、大白、杜洛克、山西白猪牛: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夏洛莱兔: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尼亚兔、伊普吕兔、比利时兔、青紫蓝兔、力克斯兔(獭兔)蜜蜂:“北京一号”蜜蜂羊:辽宁绒山羊、萨福克鸡:海兰蛋鸡、艾维茵、爱拔益加、地方优种肉鸡草:紫花苜蓿、三德利、公农2号、高丹草二、主推技术(一)综合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抗旱节水农业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二)农机化综合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机械化植保技术(三)小麦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晚茬小麦“四补一促”栽培技术旱地小麦蓄水保墒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栽培技术(四)玉米玉米“一增四改”技术玉米晚收增产技术改套种为平播技术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技术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玉米密植早熟增产技术玉米中耕深松蓄水保墒增产技术玉米病虫综合防控技术旱地玉米覆盖保墒栽培技术(五)大豆大豆垄作栽培技术大豆免耕节本栽培技术(六)谷子谷子化控间苗技术“张杂谷”高产栽培技术(七)棉花“简化节本增效”技术棉花超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高密度膜下滴灌植棉技术(八)马铃薯旱作马铃薯节水保墒丰产栽培技术(九)蔬菜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十)果树节水灌溉技术树形改造技术秸杆覆盖技术套袋技术果园生草技术果树优质综合农艺节水技术(十一)畜牧兽医提高能繁母猪生产能力技术猪人工授精技术中小规模养猪场传染病控制技术适度规模奶牛场标准化养殖技术生鲜乳安全生产技术肉牛规模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肉羊规模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山羊适度规模高床舍饲配套技术牛羊主要疫病防控技术禽病综合防治技术青贮饲料生产技术紫花苜蓿综合生产技术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自配饲料安全生产技术重大动物疫情处置综合技术奶牛全混合日粮(TMR)调制技术家畜寄生虫病监测防控新技术荷斯坦奶牛高产核心群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德国西门塔尔牛(弗莱维赫)改良技术母仔分饲、早期补饲、适时断奶、配合日粮、程序免疫、环境控制等兔综合配套技术猪人工授精技术猪节本增效综合技术蜂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蜜蜂授粉技术推广羔羊快速育肥技术鸡标准化饲养管理推广技术舍饲养羊技术奶牛TMR全日粮饲养技术秸秆青贮技术饲料配合使用技术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农业厅•【公布日期】2009.03.20•【字号】浙农专发[2009]29号•【施行日期】2009.03.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农业厅关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浙农专发〔2009〕29号)各市、县(市、区)农业局: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09年粮食生产的通知》(浙政发〔2009〕3号)精神,现就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开展粮食功能区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科技兴粮为支撑,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以示范带动为手段,通过五年努力,集中力量建设1000个连片千亩以上的粮食生产核心产区,使之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示范区。
二、主要原则(一)突出重点原则。
明确粮食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设施、重点障碍因子和重点发展方向等,解决重点地区制约当地粮食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扩大面积,增加产量,提高效益。
(二)讲求实效原则。
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各地城镇(乡)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相衔接,注重资金投入效益,重视千亩畈的长效管理和高产示范活动的延续性。
(三)集中建设原则。
省、市、县各级涉及粮食生产的项目优先实施于粮食生产功能区,集中资金,保障高产示范活动的顺利实施。
(四)三级联动原则。
在连片1000亩以上的粮食生产大畈中实施,并制订建设办法,层层明确责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推动功能区建设健康有序开展。
(五)生态优化原则。
注重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注重粮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生态优先,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实施内容(一)配套基础设施。
对未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土壤障碍因子明确的大畈,优先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对已实施改造,但因年久失修等原因造成粮食生产能力下降的大畈,重点进行针对性的基础设施修复和完善,达到高产示范的生产要求。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创新型企业建设与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创新型企业评价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0.06.13•【字号】浙科发政[2010]118号•【施行日期】2010.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创新型企业建设与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创新型企业评价制度》的通知(浙科发政〔2010〕118号)各市、县(市、区)科技局,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建设创新型企业是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三大载体之一,是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是示范引领广大企业走上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之路的重要抓手。
为扎实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浙江省试点,在省市县三级全面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进一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制订了《浙江省创新型企业建设与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创新型企业评价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市、县(市、区)可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评价制度。
二○一○年六月十三日浙江省创新型企业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浙江省创新型试点和示范企业(以下简称“创新型企业”)培育发展,发挥创新型企业在创新战略、技术创新、品牌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与带动作用,进一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领产业技术创新与进步,推动浙江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型企业是指符合产业发展导向,以技术进步和高素质劳动力为根本的发展驱动力,以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基本的发展路径,以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行业带动力的企业。
第三条建设创新型企业工作要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重点支柱产业转型升级、重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的要求,按照“突出引导、注重集成、分类指导、重点推进”的原则,通过试点一批、示范一批、带动一批,培育形成我省创新型企业梯队,着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汇报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是指推广应用那些在当地具有较高适应性和推广潜力的农作物品种。
在农业生产中,主推适宜当地气候、土壤和种植条件的优质品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汇报则是对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的报告,以评估推广效果和改进措施。
本文将就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进行汇报和分析,以及对这一实践的个人观点和理解进行探讨。
一、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背景和意义1.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背景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
通过推广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农作物品种,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能力,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意义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意义在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产品供给,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汇报1.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品种选择在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农业主导品种的甄选和推广对象的确定。
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结构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取适应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的农作物品种进行主推。
2.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技术推广方式技术推广方式包括示范推广、种子培育、培训宣传等多种形式,以确保农民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另外,还需要加强技术支持和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推广效果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推广效果应该得到客观评估。
主要考察指标包括作物产量增加情况、品质改善情况、农民收入增加情况等。
只有经过实际验证的有效推广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4.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改进措施根据实际推广效果和农民的反馈意见,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推广措施。
主导品种及主推技术简介一、主导品种简介T优167品种简介优点:丰产性较好,后期落色好。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三系杂交迟熟早籼,在我省作双季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16天左右。
株高90厘米左右,株型松散适中,茎杆坚韧,耐肥抗倒,叶色淡绿,剑叶直立,叶鞘无色,后期落色好。
省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22万穗左右,每穗总粒数115粒以上,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6克左右。
产量表现: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
栽培要点:在我省作双季早稻栽培,一般在3月底4月初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2-15公斤左右,每亩大田用种量公斤;采用薄膜育秧或软盘抛秧技术;薄膜秧控制秧龄25天以内,软盘抛秧控制叶龄在“3叶1心”之内。
亩栽2万蔸,每亩基本苗9-10万。
应施足底肥,早施追肥。
及时晒田控蘖,后期实行湿润灌溉,抽穗扬花后不要脱水过早,保证充分结实灌浆。
特别要注意对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选育单位: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T优705品种简介优点:熟期早,米质优,米饭适口性好;耐肥抗倒。
丰产性、稳产性好。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三系中熟杂交早籼组合,在我省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8天左右。
株高84厘米左右,株型松散适中,剑叶直立,剑叶角度中间类型,叶色深绿,叶鞘、稃尖无色,茎杆坚韧,耐肥抗倒。
熟期落色好,不早衰。
综合表现丰产性、稳产性较好。
省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2 3—25万穗,每穗总粒数118粒左右,结实率70%左右,千粒重克。
产量表现:一般亩产450公斤左右。
栽培要点: 3月底4月初播种。
每亩秧田播种量10-15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公斤。
采用薄膜育秧或软盘抛秧技术;薄膜秧控制秧龄28天以内,软盘抛秧控制叶龄在“3叶1心”之内。
亩栽2万蔸,每亩基本苗8-10万。
施足基肥,早施追肥。
及时晒田控蘖,后期湿润灌溉,抽穗扬花后不要脱水过早。
注意病虫害特别是稻穗瘟的防治。
选育单位: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德农早6号品种简介该组合是湖南德农独农经营的早稻中熟偏早的优质高产新组合。
附件1: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农业部)一、主导品种(一)水稻(30)1、长江流域Y两优1号、中嘉早17、湘晚籼17号、Q优6号、金优458、丰源优299、云光17号、泰优99、天优华占、川江优527、株两优819、珞优8号、淦鑫2032、东南沿海天优998、博优998、徐稻3号、南粳44、天优3301、宁粳3号、粤晶丝苗2号、广优2643、秋优998、淮稻9号、宜优6733、东北平原垦稻12、龙粳21、吉粳88、辽星20、辽星1号、长白19号(二)小麦(24个)1、黄淮海地区百农AK58、济麦22号、郑麦9023、西农979、郑麦366、周麦22号、皖麦52号、周麦18、师栾02-1、烟农19、邯61722、长江中下游地区扬麦16、郑麦9023、扬麦13、鄂麦18、宁麦133、西南地区川麦42、内麦114、西北地区宁春4号、新冬20号、新春6号5、东北地区克丰10号、垦九10号、龙麦30(三)玉米(26个)1、黄淮海地区郑单958、浚单20、鲁单981、金海5号、京单28、中科11号、蠡玉16、沈单16、永玉3号、锐步1号2、西南地区川单418、渝单19号、云瑞8号、正大619、黔兴201、登海11号、成单30、中单808、3、北方地区郑单958、吉单27、辽单565、龙单38、绥玉10、兴垦3、益丰294、特用玉米新美夏珍(四)大豆(18)1、东北地区华疆4号、垦鉴豆27(疆莫豆1号)、黑河38号、北豆5号、蒙豆14号、合丰50、合农45、绥农28、黑农48号、吉育47号2、黄淮海地区冀豆17、晋遗30、郑92116、菏豆13、中黄13、皖豆28、3、南方地区南豆12、华夏3号(五)棉花(14个)1、长江流域中棉所63、鄂杂棉10号、湘杂棉10号、苏杂3号(原名:宁杂602、SGKz9)2、黄淮海地区鲁棉研28号、中棉所70、中植棉2号、中棉所50、鲁棉研21号、冀棉9583、西北内陆地区新陆早33号、新陆早42号、新陆中35、中棉所49号(原名:中287)、(六)油菜(10个)中油杂11、宁杂11号、中双11号、秦优10号、南油12、川油36、中油杂12、华油杂13、渝油21、青杂5号、(七)马铃薯(2个)同薯20号、中薯3号(一)综合技术(8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抗旱节水农业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稻田生态种养结合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二)农机化综合技术(5项)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机械化植保技术和其它水产健康养殖技术(三)水稻(7项)1、长江流域及华南稻区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水稻轻简栽培技术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2、北方平原地区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粳型超级稻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四)小麦(9项)1、黄淮海地区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晚茬小麦“四补一促”栽培技术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2、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稻茬麦免(少)耕栽培技术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3、西北地区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栽培技术4、东北地区深松蓄水保墒耕作技术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五)玉米(6项)1、黄淮海地区玉米“一增四改”技术玉米晚收增产技术2、西南地区西南玉米雨养旱作增产技术3、北方地区玉米密植早熟增产技术玉米中耕深松蓄水保墒增产技术玉米病虫综合防控技术(六)大豆(4项)1、东北地区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大豆窄行密植技术2、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免耕节本栽培技术3、南方地区南方大豆间、套作栽培技术(七)棉花(6项)1、长江流域杂交棉增密技术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棉花基质育苗移栽轻简新技术2、黄淮海地区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3、西北内陆地区棉花超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高密度膜下滴灌植棉技术(八)油菜(3项)稻田双低油菜免耕栽培技术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旱地双低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九)马铃薯(2项)南方冬种马铃薯早熟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旱作马铃薯节水保墒丰产栽培技术(十)蔬菜(2项)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十一)果树(2项)果树优质综合农艺节水技术柑橘留树保鲜综合技术附件2: 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山东省)注:▲表示农业部2010年已推介发布。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发布2012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号:农办科[2012]9号颁布⽇期:2012-02-03执⾏⽇期:2012-02-03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各省、⾃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渔业厅(委、局、办),新疆⽣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龙江省农垦总局,⼴东省农垦总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号⽂件精神,进⼀步强化农业科技推⼴应⽤,引导农民科学选⽤优良品种和先进适⽤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户、到场、到⽥,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我部组织遴选了2012年16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0项主推技术(见附件),现予推介发布。
请各地⾼度重视,结合“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加⼤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应⽤,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全国农技推⼴⽰范县项⽬,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试验⽰范基地作⽤,组织专家、技术指导员,在关键农时、关键技术环节集中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范展⽰和培训,指导科技⽰范户推⼴应⽤,推进良种良法配套。
同时,要充分利⽤电视、⼴播、报刊、⽹络等媒体进⾏⼴泛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农民选择应⽤优良品种和先进适⽤技术的意识。
附件:2012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零⼀⼆年⼆⽉三⽇附件:2012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第⼀部分 160个主导品种⽔稻(30个)⼀、长江流域(⼀)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西南部、⼴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叶枯病轻发区作⼀季中稻种植。
(⼆)新两优6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季中稻种植。
(三)丰两优⾹⼀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叶枯病轻发区作⼀季中稻种植。
科技示范年度工作方案在____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____、省、市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以确保粮食持续增产,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开展粮食生产培训、技术指导为重点,以推广粮食生产新品种、新技术以及抗灾应变技术为保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目标。
二、工作目标1、与示范户对接,了解示范户基本信息,并积极与科技示范户签定技术指导协议书。
2、我负责玉米的生产技术指导工作,要及时将新技术、新品种送到示范户手中,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每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____户,共辐射带动____户农户科学种田。
3、加大宣传培训。
根据科技示范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进村入户举办2—____期集中培训,培训人数达____余人次,同时发放技术材料____余份,把农民急需的技术、政策、信息传授给示范户和农民。
4、通过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户科技水平,使示范户和辐射户的主导品种种植____%,主推技术入户率在科技示范中达到____%以上,辐射户达到____%以上。
实现增产或增效达____%以上。
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应用,不断提升玉米生产的科技含量,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目标。
三、推广普及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1、玉米主导品种潞玉____号、屯玉____号、大丰30、先玉335、龙生____号。
2、玉米主推技术两增三改增产技术、玉米土壤耕层改良综合高产技术、化学除草、秸秆覆盖技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技术。
四、工作分工技术指导员的职责。
在示范方开展包村入户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制定分户技术指导方案,在所包村逐项进行落实。
五、工作进度____年____月—____月份,与科技示范户共商生产计划和制定技术指导服务方案;开展玉米高产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两增三改增产技术、玉米土壤耕层改良综合高产技术、化学除草、秸秆覆盖技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技术。
____和引导科技示范户带头使用新技术,做好玉米先进生产技术推广和科技示范工作;按要求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及时提供生产技术指导服务的有关信息。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推介发布2009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推介发布2009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浙农科发〔2009〕2号)各市、县(市、区)农业局:为全面实施农业科技提升行动,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应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省农技推广中心种植业分中心、畜牧兽医分中心和农业机械分中心研究提出了2009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具体见附件),其中种植业主导品种94个、主推技术47项,畜牧业主导品种26个、主推技术10项,农业机械主推机具4大类、主推技术7项,现予以推介发布。
当前即将进入春耕备耕的重要时期,各地要围绕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生产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技术,组织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进行示范推广,指导农民应用,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不断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应用覆盖面,为提高我省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四日附件1:2009年种植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一、主导品种( 94个)(一)水稻品种(26个)1.全省性主导品种(16个)早稻:金早47、中早22、嘉育253、中嘉早32号晚粳稻:秀水09 、嘉991、浙粳22、秀水123杂交粳稻:秀优5号、甬优6号、甬优9号、浙优12号杂交晚籼稻:中浙优1号、两优培九、中浙优8号、钱优1号2.区域性主导品种(10个)早籼稻:威优402(金华)、杭959(杭州)、甬籼57(绍兴)晚粳稻:秀水128(嘉兴、湖州)、浙粳40(杭州)、宁88(绍兴)杂交粳稻:甬优1号(台州)杂交晚籼稻:金优987(金华)、新两优6号(衢州)、研优1号(杭州)(二)玉米品种(6个)甜玉米:华珍、浙凤甜2号糯玉米:苏玉糯2号、浙凤糯2号、美玉8号、美玉3号(三)大豆品种(5个)春大豆:台湾75、引豆9701、浙鲜豆3号秋大豆:衢鲜1号、浙秋豆2号(四)油菜品种(4个):浙双72、沪油15、浙双6号、浙油18 (五)西瓜品种(4个):早佳、浙蜜3号、早春红玉、拿比特(六)小麦品种(2个):扬麦158、扬麦12(七)棉花、马铃薯、果蔗品种(共4个):棉花:慈抗杂3号、马铃薯:中薯3号果蔗:义红1号、温联2号(八)桑蚕品种(8个):农桑12号、农桑14号、育71-1菁松×皓月等优质多丝量品种秋丰×白玉、丰1×54A等优质强健中丝量品种秋华×平30、秋丰×平28等雄蚕新品种(九)茶叶品种(9个):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嘉茗一号(乌牛早)、浙农117、浙农139、翠峰、白叶一号(安吉白茶)、中茶108(十)水果品种(9个):大分特早熟温州蜜柑,象山红柑桔,黑晶杨梅,初夏绿、翠冠、脆绿、圆黄梨,湖景蜜露、玉露桃(十一)中药材品种(7个):小洋菊、早小洋菊、浙贝1号、浙胡1号、浙芍1号、浙玄1号、温郁金1号(十二)食用菌品种(10个)香菇:庆元9015(花菇939)、庆科20、武香1号、931、241-4,木耳:新科、浙耳1号蘑菇:As2796(双孢蘑菇)、夏菇93、夏秀2000二、主推技术(47项)(一)综合技术(8项)保护性耕作与免耕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药安全使用技术节水节肥节药综合技术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农业废弃物治理与综合利用集成技术(二)水稻技术(6项)水稻轻简栽培技术超级稻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单季晚稻“五改”技术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早稻早熟高产高效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三)油菜技术(3项)油菜秋冬发高产栽培技术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双低油菜油苔两用生产技术(四)蔬菜技术(6项)蔬菜瓜果多样化综合增效技术蔬菜害虫“三诱”防控技术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治理技术蔬菜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蔬菜穴盘育苗和嫁接育苗技术粮经一年多茬高效种植技术(五)蚕桑技术(4项)桑树快速养成技术小蚕一日二回育、大蚕省力化技术大棚养蚕技术方格蔟营茧技术(六)茶叶技术(5项)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机械化采茶技术低产低效茶园换种改植技术茶园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茶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七)果树技术(7项)柑桔“三疏一改”技术柑桔害螨“以螨治螨”防控技术杨梅矮化栽培和早结丰产技术葡萄设施栽培技术水果套袋技术水果完熟栽培技术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八)中药材技术(4项)铁皮石斛规范化栽培技术元胡免耕高产技术杭白菊有机化栽培技术稻板白术免耕栽培技术(九)食用菌技术(4项)食用菌可再生资源与栽培废料综合利用技术蘑菇双膜覆盖(冬季增温)技术菌-菜间作套种模式桑枝栽培黑木耳技术附件2:2009年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一、主导品种(26个)(一)生猪: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金华猪、嘉兴黑猪等生猪纯种或杂交组合;(二)家禽:梅岭土鸡、振宁土鸡、仙黄鸡、绍兴麻鸭、缙云麻鸭、樱桃谷鸭、浙东白鹅等;(三)奶牛:高产奶牛良种冻精;(四)肉羊:湖羊、南江黄羊、波尔山羊及杂交组合;(五)兔子:镇海巨高长毛兔、嵊州白浪细毛兔、平阳粗高长毛兔、獭兔、新西兰肉兔;(六)牧草:黑麦草、杂交狼尾草、高丹草、皇竹草、墨西哥玉米、饲用青玉米、苜蓿。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励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1.09•【字号】浙政办发[2006]139号•【施行日期】2006.1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励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06〕139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励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十一月九日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科技创新与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浙委〔2006〕54号)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政府设立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奖励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和农业技术推广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
第二章奖励对象、条件和形式第三条奖励对象(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方面:主要是涉农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部门和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实施各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深入农村一线创新创业和开展服务的科技人员,以及深入一线实施转化及产业化项目,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农业科技人员。
(二)农业技术推广方面:主要是农业、林业、渔业、水利、科技、供销、气象等系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并作出显著成绩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其中县及县以下的奖励比例不低于80%。
第四条奖励条件(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方面:在农业高新技术、传统农业技术升级和紧缺资源替代技术,特别是农业生物技术、种子种苗、农产品保鲜和加工增值、农业防灾减灾、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农业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开发成效显著;或在一个县域范围内通过成果转化与应用,逐步形成重点支柱产业,打响一个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