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防空防灾知识竞赛题
- 格式:docx
- 大小:26.38 KB
- 文档页数:7
南昌县中学生《人民防空》知识竞赛参考答题竞赛共分四种题型:必答题、抢答题、问答题、风险题一、必答题,每小组3题,每位选手所答题目与选手在小组中编号(1、2、3)一致,回答时,其它选手不能提示,答题时间60秒,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
二、抢答题共20题,分二轮进行,答一轮13题,第二轮抢答在问答题后进行。
只有当主持人宣布开始抢答各小组选手方可按键,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提前抢答,扣10分,答题时间60秒,选手回答时,本组其它选手可提示补充。
三、问答题每小组3题,选手所答题目由选手在本组题库中抽取,答题时其它选手不能提示,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
答题时间60秒。
四、风险题共二种分值题,30分和50分题,由各小组根据本组得分情况自定,答题时小组成员和作补充,答题正确得相应分值,反之扣相应分值。
答题时间90秒。
竞赛进行到第一轮抢答结束,主持人第一次宣布各小组得分情况后,接着竞赛,第二轮抢答完成后,第二次宣布各小组得分情况,由各小组决定风险题分值,并抽取题目,进行回答。
答题时主持人觉得有疑义之处,由裁判小组定夺。
南昌县中学生《人民防空》知识竞赛试题库一、必答题第一组:1号选手:疏散通常分哪三种?答:分早期疏散、临战疏散和紧急疏散三种。
2号选手:什么是核武器?答: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的总称。
3号选手:化学武器的战斗状态有哪些?答:有气态、雾态、液滴态和粉末态四种。
第二组:1号选手:采用什么方法进行伪装和掩蔽战备物资?答:可用“掩、盖、埋、涂、洞”等方法。
2号选手:核武器空爆和地爆外观景象的共同点是?答:共同点是依次出现闪光、火球、蘑菇状烟云,在一定范围还能听到巨大声响。
3号选手:化学武器对人员伤害途径有哪些?答:化学武器主要是造成对空气、地面、物体、水源及食物染毒,使人员通过呼吸、接触或饮食等对人员造成伤害。
第三组:1号选手:核武器地爆时的外观景象?答:核武器地爆时,火球与地面接触,近似半球形,烟云深暗,尘柱粗大,烟云与尘柱一开始就连在一起,一同上升形成蘑菇云。
人民防空知识竞赛测试题(题库版)1、问答题车辆着火后的灭火方法有哪些?正确答案:车辆着火后,燃油外泄,除使用灭火器灭火外,可用沙土覆盖。
2、问答题为防止亚硝酸盐中毒,应注意什么?正确答案:不购买散装(江南博哥)食盐、不食用尚未腌3、问答题按防护器材来源分类可分为哪几类?正确答案:可分为:(1)军用防护器材;(2)工业防护器材;(3)自制防护器材;(4)就便防护器材。
4、问答题核爆炸时,处在开阔地域没有地形地物可利用的暴露人员的防护动作有哪些?正确答案:立即背向爆心卧倒,双手交叉垫胸前,脸部尽量夹于两臂之间,两肘前伸,两腿伸直并拢,闭眼、闭口,热浪到时停止呼吸。
5、问答题国家用于人民防空通信的专用频率和防空警报音响信号,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占用、混同,这句话对吗?正确答案:对。
6、问答题地震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正确答案:当接到短期地震预报后,个人和家庭都应制定出合适的避震措施。
(1)明确地震时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
(2)准备好避难的营救物品,如手电筒、打火机、收音机、食品、饮用水、药品、避寒遮雨物品等。
还可在衣袋里装上自己家庭成员的名单、工作单位、身份证、工作证、血型记录等。
(3)加固室内家具杂物,把放在高处的小物件、镜框、玻璃制品等转移到地面上,避免震时翻倒掉落伤人。
(4)分配震时各人的应急任务,特别是防火。
离家时,应关好煤气或液化气,切断电源,关好门窗等。
5)紧急撤离时,既要争分夺秒,又要从容镇定。
要扶老携幼、互相照应。
撤到室外后,应选择开阔地,避开河泊、桥梁、水渠、高层建筑、烟囱、高压线、变压器等。
7、问答题什么是人民防空专业队?正确答案:人民防空专业队是根据防空袭斗争的需要,按专业组成担负人民防空勤务的组织。
包括: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化、通信、运输、治安七种专业队。
8、问答题人员中毒后,有哪些急救方法?正确答案:(1)迅速判明毒剂种类。
当人员中毒后,应迅速判明毒剂种类,在此基础上,使用急救药物。
人民防空知识竞赛试卷B创建于:2013/06/28试卷状态:开放考试时长:50分钟单选题 ()1.眼睛被消毒液灼伤后,首先实行的正确方法是(_B_)。
A:点眼药膏B:马上睁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C:立刻到医院看急诊2.发觉电器着火,下列(_C_)措施不正确。
A:先切断电源B: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C:用水灭火3.遇到溺水, 中毒等停止呼吸的人员,要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求每分钟多少次?(_C_)A:8-12B:12-16C:14-204.人民防空贯彻及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及(_A_)相结合的原则。
A:城市建设B:基础建设C:国防建设5.(__B)都有得到人民防空爱护的权利,都必需依法履行人民防空的义务。
A:全体公民B:一切组织和个人C:城市居民D:企事业单位6.搬运脊椎骨折的伤员,应当用(__A)做担架。
A:木板B:帆布C:衣服及毯子D:床单7.城市及城市规划区内的新建民用建筑,(_C_)依法同步建设防空地下室。
A:可以B:尽量C:必需D:不用8.公交车厢内壁上挂有一个红色的像小铁锤的东西,是(_B_)。
A:修车工具B:紧急出口的运用工具C:装饰用品9.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构成犯罪的应由(_C_)依法惩处,战时从重惩罚。
A:人防部门B:公安部门C:司法机关10.(_C_)领导全国的人民防空工作。
A:中共中央, 国务院B:中共中央, 中央军委C:国务院, 中央军委11.在户外避震应尽量选择开阔地,就地蹲下或趴下。
同时应尽量躲开高压线, 变电站, 建筑物,特殊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下面(__C)的户外避震留意事项是不平安。
A: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 立交桥的上面或下方B:留意躲开广告牌, 街灯C:就近躲在狭窄的胡同里12.人民防空建设首先应考虑其(_B_)。
A:经济效益B:战备效益C:社会效益13.开展防空防灾教化的目的是使(_D_)增加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驾驭人防知识和技能。
清远市中学生人防知识竞赛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根据《人民防空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行政区域的人民防空工作由()领导。
A同级党委 B同级人民政府C同级军事机关 D同级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2、《人民防空法》正式施行的时间是( )。
A 1996年10月29日B 1997年1月1日C 1990年10月29日D 2000年10月29日3、《人民防空法》规定我国人民防空的重点是()。
A党政机关 B重要经济目标C城市 D防空指挥设施4、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是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A 保护措施B 防范措施C 防护措施D 应急措施5、人民防空在战时的主要任务是:()组织群众疏散、消除空袭后果。
A 动员人民群众B 发布反空袭命令C 发布空袭警报 D指挥反空袭斗争6、我市市区范围内的防空警报设备由()和警报设点单位共同负责管理A 市人民防空办公室B 城市人民政府C 城市规划部门D 城市建设部门7、一般防空警报设备都设置在()的建筑物楼顶A 农村B 城市C 军事目标D 经济目标8、“中国人民防空”的英文缩写是()。
A CCADB CCABC RMFKD CCCD9、防空警报的种类可分为:()①预先警报②空袭警报③解除警报④电话警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10、紧急状态下,获得和改善呼吸条件的方法是:()A、扩大空气来源、确保呼吸空间、尽快脱离B、趴在角落里,等待求援C、紧急情况下应该选择跳楼D、可以采用毛巾堵嘴,帮助憋气11、人员撤离染毒区时,应选择的路线是()A、朝背风方向B、朝逆风方向C、朝树林方向 D、朝上风或侧上风方向12、核武器爆炸依次出现的现象是()A、火球——闪光——蘑菇状烟云——尘柱B、闪光——火球——尘柱——蘑菇状烟云C、闪光——尘柱——火球——蘑菇状烟云D、火球——蘑菇状烟云——尘柱——闪光13、核武器不包括()A 原子弹B 氢弹C 中子弹D 导弹14、下列识别防空警报信号正确的一组是()①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②空袭警报:连续鸣3分钟③解除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A、①②③B、①③C、①D、②③15、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的组成部分。
一、填空(40分)1、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是:、、、。
2、防空警报有:预备警报、紧急警报、解除警报三种,其中音响特征分别是预备警报:鸣秒,停秒,反复遍。
紧急警报:鸣秒,停秒,反复遍。
解除警报:鸣分钟。
3、核武器是利用: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4、核武器在陆地的爆炸的形式有、、。
5、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
6、化学武器杀伤特点有:、、、、。
7、人员对化学毒剂的中毒途径;、、。
8、过滤式防毒面具由:、、三部分组成。
9、常见的皮肤防护器材有:、、、等。
10、用毛巾或纱布制成口罩后,应浸入或液体中,才能对毒剂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11、为防止毒剂液滴和放射性灰尘直接溅落在皮肤上,可用、、等简易皮肤防护器材遮盖身体。
12、人防工程通常由、组成。
13、光辐射是指以及辐射出来的光和热。
14、冲击波是核爆炸瞬间形成的。
15、防毒靴套,防毒手套是,通常与、配合使用。
16、简易防毒面具是由、相配合而成,其制作步骤包括、、。
17、防空知识是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它具有鲜明的,、。
18、常见的而危害又大的有毒物有:、、、、。
19人防工程是、的重要设施。
20人防工程是,、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
初中防空知识测试题学校姓名年级班三、简答题(45分)1、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2、武器袭击后,放射性物质沉降到人的皮肤、衣服上,如何消除沾染?3、化学泄漏的防护措施有哪些?4、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是什么?5、简要回答使用人民防空工程的注意事项。
6、什么是生物武器和生物战剂?7、什么是化学武器?8、毒剂按其对人员的毒害作用可把毒剂分为哪五类9、什么是核武器?四、问答题(15分)楼房发生火灾时你会怎么做?。
武昌区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 2015年11月18日(周三)上午举行,地点为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1号楼2楼报告厅。
考试时间9:00—10:30(1.5小时)
试题来源以《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读本为主,有少量生活常识题。
试卷分值100分,具体题型示例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备选答案A、B、C、D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型示例:
1. 对核武器、生物武器和( C )效应的防护简称为“三防”。
A.电磁武器B.激光武器C.化学武器D.航空器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备选答案A、B、C、D项中,至少有2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题型示例:
1. 与常规武器比较,化学武器具有(ABCD )等特点。
A.毒性作用强B.中毒途径多C.持续时间长D.杀伤范围广
三、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请选出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型示例:
1. 对核袭击的最佳防护措施是就地卧倒。
(B)。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2008年8月13日)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民防局)法宣处一、法律、法规知识1、人民防空的目的、任务、方针、原则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答:①人民防空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②人民防空的任务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③人民防空的方针是: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
④人民防空的原则是: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人民防空法》第八条规定: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护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履行人民防空的义务。
⑤公民的权利是:防空袭疏散、掩蔽、医疗救护和救助,必需的生活供给,接受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等。
⑥公民的义务是:参加人民防空建设,负担人民防空费用,执行人民防空勤务,保护人民防空设施,参加群众防空组织,接受人民防空教育、训练,开展相互救助等。
2、重要经济目标?答:重要经济目标包括重要的工矿企业、科研基地、交通枢纽、桥梁、水库、仓库、电站等。
3、人防工程定义?答:人防工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4、防空组织名称?答:防空组织名称:①抢险抢修专业队;②医疗救护专业队;③消防专业队;④治安专业队;⑤防化防疫专业队;⑥通信专业队;⑦运输专业队;⑧高技术专业队。
5、人民防空教育目的?答:人民防空教育目的是: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防空管制?答:防空管制包括:治安管制、交通管制、灯火管制、无线电管制、音响管制。
7、人口疏散、掩蔽?答:人口疏散是指在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将人口撤离并妥善安置在安全地区的行动。
掩蔽是指在城市或近效利用地形地物、人防工程以及地下设施实施掩蔽的行动。
8、平时试鸣防空警报信号的规定?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试鸣防空警报。
全市中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初中组试题一、百花齐放环节必答题第一轮判断题1.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都是对未发生的地震进行预报。
()错误。
地震预报是政府向社会公告可能发生地震的时域、地域、震级范围等信息的行为。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向预警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或避免预警地区的灾害损失。
2.地震波包括地震纵波和地震横波。
()错误。
地震波包括地震体波和地震面波。
地震体波包括地震纵波和地震横波。
正确。
3.2009年5月12日是我国的第一个“防震减灾日”。
()错误。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 月12日设立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4.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是震灾预防、紧急救援、地震监测预报和台网建设。
()错误。
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是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和地震应急救援体系。
5.震后救人时,为防止粉尘窒息被营救者,必要时可洒水息尘。
()正确。
6.地球上平均每年发生大约500万余次地震。
()正确7.根据历史地震数据统计,地球上平均每年发生6级以上地震20 余次。
()错误。
根据历史地震数据统计,地球上平均每年发生6级以上地震约120次。
8.地壳运动按运动的速度可分为长期缓慢的构造运动和较快速的运动两类。
()正确。
9.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层水平错动300余千米,均隐伏在地下。
()错误。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层水平错动300余千米,且出露地表。
10.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正确11.震级越高,破坏性越强。
()错误。
震级越高,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
但地震造成的破坏还与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等因素相关。
第二轮填空题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在纪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指出要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防空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空袭警报发出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A. 继续留在原地B. 立即寻找最近的防空洞C. 继续进行日常活动D. 等待进一步指示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防空洞的特点?A. 坚固B. 隐蔽C. 易被发现D. 有良好的通风系统答案:C3. 空袭时,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站在高处观看B. 躲在开阔地带C. 躲在建筑物内D. 随意走动答案:C4. 空袭警报响起后,以下哪个动作是危险的?A. 迅速进入防空洞B. 寻找掩体C. 继续使用手机D. 保持冷静答案:C5. 空袭时,以下哪个物品是必须携带的?A. 钱包B. 身份证C. 食物和水D. 手机答案:C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防空效果?A. 定期进行防空演练B. 建立完善的防空设施C. 忽视防空教育D. 制定详细的防空计划答案:A、B、D2. 空袭警报分为哪几种?A. 预先警报B. 空袭警报C. 解除警报D. 紧急警报答案:A、B、C三、判断题1. 空袭警报响起后,人们应该立即停止手头的工作,迅速寻找掩体。
(对)2. 在防空洞内,可以随意使用明火。
(错)3. 空袭时,应该尽量远离建筑物。
(错)4. 空袭警报解除后,就可以立即离开防空洞。
(错)5. 空袭警报响起时,应该保持冷静,不慌不忙。
(对)四、简答题1. 请简述防空洞的作用。
答案:防空洞是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建造的地下掩体,其作用是在空袭时为人们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减少空袭带来的伤害。
2. 空袭警报响起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答案:当空袭警报响起时,应立即寻找最近的防空洞或掩体,迅速进入并保持安静,避免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等待警报解除。
五、论述题1. 请论述防空知识的重要性。
答案:防空知识对于提高公众的防空意识和应对空袭的能力至关重要。
了解防空知识可以帮助人们在空袭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减少恐慌和不必要的伤亡。
此外,防空知识的普及还能提高整个社会的防空准备水平,增强国家的防空能力。
三十中学防空防灾知识竞赛题第一部分填空题1、人民防空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2、人民防空建设方针是: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
3、人民防空主要防护手段是“走”、“(藏)”、“消”。
4、人民防空教育,就是组织教育人民,使之学会在各种危害应急条件下的(防护知识)和(生存技能)。
5、人民防空教育的目的是告诉人民,我国还面临着各种潜在的(战争威胁)。
6 、人民防空技能能在平时(灾害事故)中直接发挥作用。
7、战争灾害和自然灾害都对人们造成突然性危害,人们必须具有(应急意识和技能)。
8、现代空袭,包括高技术常规武器袭击和(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是从空中对地面(海上)目标进行的袭击。
9、根据国家规定,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
10、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 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11、当室内人员发现空袭来临,听到第一次爆炸声时,都应视为(空袭)信息。
唤起家人开始防空行动。
12、核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破坏性最大、最残酷)的战争。
13、日本是人类历史上(唯一)遭受核武器袭击的国家。
14、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核爆炸的闪光以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
15、光辐射以光速沿直线向四周传播,其作用时间大约在(几秒到几十秒)。
16、冲击波是核爆炸瞬时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
它是核武器的主要毁伤因素。
17、冲击波对人员可造成直接杀伤和(间接杀伤)。
18、早期核辐射接近光速,呈直线传播,当发现(闪光)时,人员已受到(射线)的作用了。
19、对核袭击的最好防护措施是进入(人防工程)。
20、放射性物质只能用扫除或(冲洗)的方法从地面或物体上除掉。
21、人员防放射性体外照射,主要靠人防工程和(厚重材料)屏蔽遮挡。
22、核电站是利用(核反应)产生的巨大能量来发电的发电站。
23、毒剂杀伤途径多。
染毒空气可经眼睛接触、(呼吸道吸入)、皮肤渗透等途径使人畜中毒,染毒的食物和水可经(消化道吸收),使人中毒。
24、毒剂杀伤范围广。
染毒空气无孔不入,所经之处都有(杀伤效果)。
25、神经性毒剂是破坏人体神经的一种毒剂。
主要有(沙林、维埃克斯、梭曼)。
26、化学事故一旦发生,有毒气体可(随风向外扩散),染毒空气所到之处都有毒害作用。
27、由于城市建筑物高大密集,发生化学事故时有毒气体(不易扩散),持续时间长。
28、对皮肤消毒,可概括为吸、(消)、洗三个环节。
29、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
30、生物战剂气溶胶可(随风扩散),在气象、地理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大面积)污染。
31、许多生物战剂如(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等能从病人体内不断排出,使周围健康人感染,在人群中蔓延,造成传染病流行。
32、在生物战剂袭击区的人员,应根据生物战剂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免疫接种。
33、个人防护器材按保护部位可分为(呼吸道防护器材)和皮肤防护器材。
34、过滤式防护器材主要包括过滤式(防毒面具)、过滤透气式防毒服等。
35、防毒面具的面罩分(大、中、小)三个号码或1、2 、3、4、5 五个号码。
以便和绝大多数成年人的脸型气密配合。
36、简易防护器材是指在缺少(制式防护器材)的情况下,根据所学的防护知识,利用(就便器材)自己制作的防护器材。
37、(按标准建设)的人防工事,被视为人员理想的防护安全设施。
38、“三防”设施齐全的人防工事不仅能有效防御空袭时的(各种杀伤破坏因素),还能保障掩蔽人员对清洁空气和进出工事的要求。
39、使用人防工事一般采用隔绝式防护和(过滤式防护)两种防护方式。
40、隔绝式防护是关闭工事所有(孔口),利用工事的(气密性)来防止受染空气进入工事的防护方式。
41、过滤式防护是使用(滤毒通风系统)的防护方式。
42、地震的大小可以用(地震震级)和烈度来衡量。
43、地震有“前震—主震—余震”特征,小震可作为大震的前兆,所以有(小震闹,大震到)一说。
44、水火无情,对付火灾,一是防,二是(灭),缺一不可,但应以防为主。
45、装有煤气的房间,应经常(开启窗户),保持空气流通。
46、发现煤气灶、开关和管道漏气,应立即关上(总开关),停止使用煤气。
并立即(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驱散煤气。
47、发现煤气泄露,严禁火种进入,严禁(开关电灯电器),拉合电闸,杜绝一切火种。
48、在抢救煤气中毒较重的人员时,要解开衣服,(抬高头部),保持呼吸畅通。
呼吸困难者应做(人工呼吸)。
49、紧急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是(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
50、骨折固定的顺序是(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
51、人工呼吸是抢救(呼吸骤停)而心脏仍在跳动的伤员的有效方法,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口对口呼吸)。
第二部分单选题(请把正确答案前边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中。
)1、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 C )的组成部分。
A 军队B 民兵C 国防2、人民防空是以阻碍敌人( B )发挥效能和消除敌空袭后果为手段的防空。
A 侦察卫星B 空袭兵器C 地面部队3、人民防空主要防护手段中的“走”就是( C )。
在战争到来之前将战时不宜留城的居民和对支援战争具有重要作用的厂矿企业疏散搬迁到相对安全地区,以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A 离开B 移动C 疏散4、人民防空主要防护手段中的“藏”就是( A )。
在敌人空袭时,组织人员和物资利用人防工事进行防护。
A 隐蔽B 躲避C 收藏5、人民防空主要防护手段中的“消”就是消除( A )。
遭空袭后,组织人防专业队和人民群众,对损坏的各种设备设施、受伤人员进行抢险、抢修、抢救,恢复城市功能,保障生产生活的稳定。
A 空袭后果B 放射性沾染C 核武器6、警报通信是人民防空指挥的重要手段,它担负着战时指导群众顺利实施防空行动的( C )任务。
A 报信B 传达C 报知7、预先警报鸣(A ),反复3 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 分钟。
A 36 秒停24 秒B 24 秒停36 秒C 30 秒停30 秒8、空袭警报是敌空袭兵器( A )进入本市上空时的一种警报信号。
A 有明显迹象B 已经C 正在9、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 2 万吨TNT 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那么该颗原子弹的威力就是(A )。
A 2万吨当量B 2万吨炸药C 原子弹重2万吨10、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A )。
A 五种B 四种C 三种11、核爆炸时的火球中心温度可达( B ),比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强千万倍。
A 几百万度B 几千万度C 上亿度12、核爆炸时的冲击波从爆心以超音速向四周传播,其作用时间大约在( C )。
A 8分钟左右B 3分钟左右C 几秒到几十秒13、冲击波是核爆炸瞬时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
它是核武器的( C )毁伤因素。
A 最小B 次要C 主要14、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C)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
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
A 5 秒左右B 8 秒左右C 十几秒15、当射线照射人体,杀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就会得( C )病。
A 贫血B 皮肤C 放射16、对核袭击的最好防护措施是( A )。
A 进入人防工程B 躲避在房间里C 跑到户外隐蔽起来17、核电站使用的燃料是(A )。
A 铀(或钚)B 天然气C 优质煤18、下列(A )是神经性毒剂。
A 沙林和维埃克斯B 芥子气C 西埃斯和苯氯乙酮19、芥子气的中毒症状是(B )。
A 流口水、出汗B 皮肤红肿、大小水疱C 流泪、打喷嚏20、对鼻孔和眼睛消毒可用大量清水或( B )的小苏打水溶液冲洗15 分钟左右,并多次漱口。
A 15%B 20%C 25%21、对染毒服装消毒时,要在远离居住区的下风方向,棉织品用( B )的苏打水煮沸30—60 分钟。
其他服装可用热蒸汽消毒。
A 1%B 2%C 3%22、对染毒水用煮沸法消毒时,先( B )沉淀,然后在露天或通风处煮沸。
A 加入消毒剂B 加入明矾C 放置23、下列(B )是致死性生物战剂。
能使人员患严重疾病,死亡率高于10%。
A 布氏杆菌B 鼠疫杆菌C 肝炎病毒24、对放射性沾染的防护和对生物武器的防护都要求扎紧“三口”。
“三口”指的是( A )。
A 领口、袖口、裤口B 袖口、裤口、鞋口C 鞋口、领口、裤口25、有的病菌生存能力很强,可存活( A )年,所以在掩埋带菌动物尸体时,要坚持灭菌消毒和深埋。
A 10—20B 20—30C 30—4026、简易防护器材能把毒气浓度降低到( A ),起到了减缓伤害,增加救援机会的作用。
A 一半甚至几十分之一B 三分之一C 几乎没有27、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而造成地面( C )的现象。
A 抖动B 波动C 震动28、一次五级地震相当于一枚( B )TNT 当量的原子弹在地下深处爆炸。
A 1—2 万吨B 2—3万吨C 3—4万吨29、地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临震前兆。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区离震中的( B ),听到的声音也不一样。
A 高度不同B 距离不同C 位置不同30、为有效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平时家庭可做一些避震准备。
以下( C )的做法不正确。
A 将床下物品清空B 清理楼道保持通畅C 将清出的物品放在橱柜书架等上面31、如果发现有煤气中毒人员,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要立即拨打( A )救助电话。
A 120B 119C 11032、某日,正在营业的服装城着火,火势越来越大,扑灭困难,商场应立即拨打( B )火警电话。
A 120B 119C 11033、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求每分钟( C )34 、遇到高楼发生火灾,下列正确的做法是( C )。
A 乘坐普通电梯逃生B 向上逃跑C 躲避到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等待救援35 、发现自己家里着火,( C )的措施是不当的A 积极进行扑救B 组织家庭成员及时疏散C 先抢救财物36 、发现家里燃气泄漏,( B )的措施是错误的。
A 立即关闭燃气开关B 开灯检查漏气原因C 轻轻的打开门窗并迅速逃出户外37 、发现电器着火,( C )的处理措施是不正确的。
A 先切断电源B 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C 用水灭火38 、遇上商场发生火灾,( B )是不正确的处置方法。
A 用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子B 随着人流逃跑C 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疏散39 、眼睛被消毒液灼伤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B )。
A 点眼药膏B 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C 马上到医院看急诊40 、为防雷击,户外避雨,不宜在( C )避雨,同时也要远离高压线和变电设备。
A 路边B 桥下C 大树下41 、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 A )A 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B 争先恐后逃跑C 围观看热闹第三部分 多选题(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中)1 、防空应急包中的服装类有( 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