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章节复习重点梳理

  • 格式:doc
  • 大小:250.50 KB
  • 文档页数:2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药代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书P3

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以文字和图表定性地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

以数学模型与公式定量地描述药物随时间改变的变化过程

首关效应(first pass effect ):在药物吸收过程中第一次通过某些器官造成的药物活性下降,称为首关效应。胃肠道和肝是使药物失效的主要器官 书P8

药物代谢的部位主要是肝 书P13

肾排泄和胆汁排泄是药物排泄最重要的途径 书P16

一级速率过程与线性动力学过程 书P17

简单扩散过程主要取决于生物膜的通透性和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浓度差越大,转运速率越 快,其转运速率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K 为一级速率常数

这种在单位时间内药物的吸收或消除是按比例进行的药物转运过程,称为一级速率过程(first order rate process )一级速率常数(first order constant )表示体内药量衰减的特性,这种速率常数并不随体内药物浓度增大而变化。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属于一级速率过程,即线性动力学过程。线性动力学过程具有:药物消除半衰期不随剂量不同而改变,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 )与剂量成正比,平均稳态浓度与剂量成正比等特点。

零级速率过程与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药物的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都需要载体和酶的参与,因此具有饱和现象。当药物浓度远小于转运载体或酶饱和的药物浓度时,其转运过程属一级速率过程。但当药物浓度远大于转运载体或酶饱和的药物浓度时,其转运速率只取决于转运载体或酶的水平,而与药物浓度无关,称为零级速率过程。特点:药物浓度超出机体最大消除能力,定量消除

K 为零级速率常数

两种动力学过程的特点

半衰期(half-life time, t1/2) 书P22

t1/2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1/2log 2 2.303/0.693/e e t K K =⨯=

按一级速率消除的药物t1/2为一恒定值,且不因血浆药物浓度高低而变化

按零级速率消除的药物,t1/2不是固定值,可随药物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KeC dt dc -=0

KC dt dC -=

该参数决定了给药剂量、给药间隔时间、疗程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书P27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生化与生理作用原理与规律;药效学不仅需要考虑如何充分发挥能成为治疗效果的药理学效应,同时也考虑怎样避免可能成为不良反应的药理学效应;药效学为新药开发提供基本理论与手段。

副作用(side effect):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原因: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差,效应范围广书P29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是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致药物在体内蓄积,血药浓度达到中毒浓度引起的严重反应,是可以预知的

产生原因:○1药理作用的延伸;○2药物对某些器官、组织的损害所产生的毒性;○3药物的致畸胎、致癌及致突变作用。书P29

药物的量效关系:量效关系(dose effect relationship) 是指药物的药理效应与其剂量或血药浓度呈一定关系,它是药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量效曲线(dose-effect curve):以药理效应的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血药浓度为横坐标绘图。

最小有效浓度(阈剂量,阈浓度):是指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效能(efficacy):或称最大效应为药物的药理效应的最大值。

效价强度(potency):达到相同效应时所用药量叫效价强度。所用药量相对越小者其效价强度越大。

比较药物作用强度和效能的指标书P31(怎样比较哪个效能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以阳性反应出现的频率或%表示,曲线呈正态分布型 书P31 常用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表示药物的安全性。一般常将药物的50LD 与50ED 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即:5050/TI LD ED =或199/TI LD ED =。TI 值越大说明安全系数越大 (50LD 是半数致死量,50ED 是半数有效量) 书P32

受体类型:书P32

○1酶偶联受体(该类受体具有内在酶活性,激活后可使一系列膜内蛋白磷酸化,如胰岛素受体)

细胞膜受体 ○2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偶联受体(该类受体兴奋可促进离子内流进而引起效应,

如烟碱受体)

○3G 蛋白偶连受体(该类受体通过激活第二信使产生效应,如肾上腺素能α、

β受体)

1细胞质受体(如甾体激素受体) 细胞内受体

2细胞核受体(如甲状腺及维生素D 受体) 激动药与拮抗药:书P34

(完全)激动剂:对受体既具有亲和力又具有内在活性(a=1)

(完全)拮抗剂:对受体具有亲和力却无内在活性(a=0)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述

1乙酰胆碱(ACh ) ○1胆碱受体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受体分型

书P46 ○

2去甲肾上腺素(NA ) 书P49 ○2肾上腺素受体 ○

1M 胆碱受体(毒蕈碱受体,Muscarine receptor,M 受体) 主要分布于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如心脏、血管、胃肠道及支气管平滑肌、

膀胱逼尿肌、瞳孔括约肌、各种腺体等

胆碱受体

2N 受体

○11

M 受体主要分布于胃壁细胞、自主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等)

M 受体 ○22

M 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心室)和自主神经节 ○33

M 受体主要分布于外分泌腺、平滑肌(支气管、肠道、膀胱等)、眼和血管内皮

○44M 和5M 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眼部有4

M 受体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