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二)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1.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去甲肾水平增加 早期有益:β受体兴奋-心收缩力增加 内脏血管收缩-血流重新分 配 钠水增多有助于脏器灌注 持续有害:心率快耗氧量增加 前后负荷增加 冠脉灌注下降 钠水增多循环充血
2.RAS激活 3.醛固酮增加 4.血管加压素增加(抗利尿激素) 5.心纳素增加,有很强的利尿作用,但无 法抵 消RAS的作用。 6.缓激肽增加-产生内皮依赖性释放因子 即NO,有强的扩血管作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
因为心衰时伴有肺循环和(或)体 循环的淤血,故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
含义更广,心力衰竭是指伴有临床症状 的心功能不全,有心功能不全不一定有心力衰 竭。 目前临床上“心功能不全”一词常用以 表明经器械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提示心脏收 缩或舒张功能已不正常,但尚未出现临床症状 的状态。
蛋白质
表现为:
的再表达,细胞外基质和组成的变化。 • 心脏几何形状改变 •心室肌反应性肥大和扩大
30
EF降低和左心室重塑之间的关系
SV 100 EF 60%
SV 100 EF 40%
SV 100 EF 25%
SV: 收缩期容量; EF: 射血分数
31
正常 左心功能不全 代偿性心力衰 竭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顽固性心力衰 竭
【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
(一)血流动力血异常 1.Frank-starting机制:
肺循环
右心室 体循环 左心室
前负荷增加,心室舒张末 期容积增加,心排血量及做功量 增加. 左室>18mmHg,肺淤血.
右室中心静脉压>12mmHg,体循 环淤血。 2.后负荷增加,心肌肥厚.
Frank-Starling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