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知识和复习单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4
《阿房宫赋》考试重点字词《阿房宫赋》考试重点字词引导语:《阿房宫赋》中,诗人杜牧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这篇文章是考试重点,里面有哪些重要文言知识呢?《阿房宫赋》文言考试重点字词词类活用六王毕,四海一(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骊山,从骊山,名作状)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辞楼下殿(下,名作动,走下)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
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谁得而族灭(族,使...灭族,名作动,使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当作。
名词作动词。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廊腰缦回(腰名词作状语,像腰带一样)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蜀山兀(兀,形容词作动词,山高而秃,指山上的.树木被砍伐光了) 日益骄固(日,名词作状语,天天地)秦人不暇自哀(哀,为动用法,为……哀叹)奈何取之尽锱铢(尽,使动用法,使……尽)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炬。
放火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极,副词作动词,极尽)燕赵之收藏(收藏,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特殊句式1、判断句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2、被动句1)输来其间2)函谷举3、倒装句1)宾语前置秦人不暇自哀2)定语后置(1)有不见者,三十六年(2)钉头磷磷(3)瓦缝参差(4)管弦呕哑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4、省略句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2)摽掠其人3)可怜焦土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古今异义1、可怜古:可惜今:值得怜悯2.精英古:收藏的金玉珍宝今:卓越人物,泛指在一项或多项领域上的优秀人才和领导者。
《阿房宫赋》知识点总结二、古今异义1、直走.咸阳古义: 跑今义:行走2、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3、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古义:所、座;今义:下降、衰落。
4、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天气冷暖,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6、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7、齐楚之精英..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8、可怜..焦土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三、重点实词1、六王毕.,四海一(结束,这里指被灭亡)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适合)4、盘盘焉,囷囷..焉(萦绕曲折的样子)5、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或雪停止,此处是雨停止)6、杳.不知其所之也(见不到踪影)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即全部)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9、摽.掠其人(通“剽”,piāo,掠夺、夺取)9、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计量单位,言极其细小)10、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表假设的连词)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用作状语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5、朝.歌夜.弦(在早上,在晚上)(二)名词作动词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龙,出现虹)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当做,把玉当做,把金当做,把珠当做)5、族.秦者秦也 (灭族 )(三)数词用作动词: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四)动词作名词:1、燕赵之收藏..(指金玉珠宝之物)..,韩魏之经营(五)动词意动用法: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五、一词多义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副词)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⑤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2、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④国事至此,吾不得爱身(爱惜)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③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动词)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名词)5、使: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6、为: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7.焉(1)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句末语气词,无实义)8.而(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连词,表目的)(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连词,表承接)(3)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连词,表转折)(4)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连词,表承接)9.于(1)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介词,到)(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介词,表比较)5.之(1)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动词,往,去)(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结构助词,的)(3)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词,代财物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词,代秦人)六、特殊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阿房宫赋知识点归纳整理阿房宫赋知识点归纳整理有哪些?《阿房宫赋》一直以来都是高考重点,在复习的过程中,这篇文章中包含的知识点要重点复习,最好能背诵起来。
一起来看看阿房宫赋知识点归纳整理,欢迎查阅!高二语文阿房宫赋知识点一、一词多义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数作动,统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一)③黄鹤一去不复返(副词,一旦)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副词,全,都)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形,专一)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形,一体)2、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④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③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④留取丹心照汗青(助词,着)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名作动,灭族)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属)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5、焉:①盘盘焉,??镅桑?蜂房水涡(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或师焉,或否焉(代词,它)③且焉置土石(哪里)④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怎么)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代词,在那里)6、而:①骊山北构而西折(表并列)②不敢言而敢怒(表转折,却)③谁得而族灭也(表递进,并)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表并列)⑤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表递进,并且)7、夫:①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于拒秦(语气词,不译)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句首语气词,表示议论,不译)③予观夫巴陵胜状(代词,那)二、词类活用1、六王毕,四海一(一:数作动,统一)2、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辇:名作动,坐辇车)3、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朝、夜:名作状,在早上,在夜晚)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作名,搜集保存的金银珠宝)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名作动,把……当作……)6、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名作动,灭族)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形作动:感动悲哀;鉴:意动,以……为鉴)8、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作动,出现彩虹)三、古今异义的词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结构精巧;今义:各用心机,互相排斥)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天气;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古义:搜集保存;今义:收集保藏。
《阿房宫赋》知识点总结一、古今异义1、直走.咸阳古义: 跑今义:行走2、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3、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古义:所、座;今义:下降、衰落。
4、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天气冷暖,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6、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7、齐楚之精英..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8、可怜..焦土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二、重点实词1、六王毕.,四海一(结束,这里指被灭亡)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适合)4、盘盘焉,囷囷..焉(萦绕曲折的样子)5、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或雪停止,此处是雨停止)6、杳.不知其所之也(见不到踪影)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即全部)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9、摽.掠其人(通“剽”,piāo,掠夺、夺取)9、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计量单位,言极其细小)10、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表假设的连词)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用作状语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5、朝.歌夜.弦(在早上,在晚上)(二)名词作动词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龙,出现虹)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当做,把玉当做,把金当做,把珠当做)5、族.秦者秦也 (灭族 )(三)数词用作动词: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四)动词作名词: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五)动词意动用法: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四、一词多义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副词)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⑤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2、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④国事至此,吾不得爱身(爱惜)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③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动词)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名词)5、使: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6、为: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7.焉(1)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句末语气词,无实义)8.而(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连词,表目的)(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连词,表承接)(3)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连词,表转折)(4)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连词,表承接)9.于(1)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介词,到)(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介词,表比较)5.之(1)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动词,往,去)(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结构助词,的)(3)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词,代财物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词,代秦人)五、文言翻译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函谷关被刘邦攻破;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阿房宫赋》基础盘点
审核人:肖学军 整理人:宗卫巍
(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
一、文言实词(重点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一)
实词:
1、蜀山兀,阿房出 (山秃)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
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适合) 4、盘盘焉,囷囷焉(萦绕曲折的样子)
5、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停止) 6、杳不知其所之也(见不到踪影)
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即全部) 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
9、摽掠其人 (通“剽”,piāo,掠夺、夺取) 10、奈何取之尽锱铢 (言极其细小)
(二)通假字
1.缦.立远视(缦,同“慢”,长久地)
(三)古今异义
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义:比喻各用
心机,明争暗斗。)
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可惜。 今义:值得怜悯、同情。)
(四)一词多义
1.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④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3.取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③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名词作动词,灭族)
②谁得而族.灭也?(名词作状语,整个族地)
③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名词,类)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④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
(五)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
1.骊山北...构而西.折(骊山、北、西,从骊山、向北、向西)
2.廊腰缦..回(廊、腰,像人的腰部一样,像绸子一样)
3.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像蜂房,像水涡)
4.辇.来于秦(辇,乘着辇车)
5.朝.歌夜.弦(朝、夜,在早上、在夜晚)
6.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日,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
7.谁得而族灭也(族,整个族地、把整个族)
B、名词作动词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龙,出现云、出现龙)
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出现彩虹)
3.辞楼下.殿(下,走下)
4.朝歌.夜弦.(歌、弦,唱歌、弹琴)
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炬,放火)
6.族.秦者秦也(族,灭族)
C、数词作动词
1.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
D、动词作名词
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皆译为金玉珍宝)
E、形容词作名词
1.齐楚之精英..(精英,金玉珍宝)
F、使动用法
1.奈何取之尽.锱铢(尽,使„„尽)
G、意动用法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铛、石、块、砾,意动用法,把„„看作铁锅,把„„
看作石头, 把„„看作土块,把„„看作沙砾)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
二、文言虚词(焉、而、其、于、之)
1.焉 (1)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句末语气词,无实义)
2.而 (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连词,表目的)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连词,表承接)
(3)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后人哀
之而不鉴之(连词,表转折)
3.其 (1) 代词。 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 / 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
六国)/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
(2)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使六国各爱其人
4.于 (1)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介词,到)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介词,表比较)
5.之 (1)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动词,往,去)
(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结构助词,的)
(3)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词,财物 /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词,代秦人)
三、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固定结构、
互文现象)
A、判断句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
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4.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被动句
1.戍卒叫,函谷举.(举,被攻占,意念上的被动)
C、省略句
1.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 2.复道行(于)空,不霁何虹
3.几世几年,剽掠(于)其人
D、宾语前置
1.秦人不暇自哀(“自哀”即“哀自”,哀叹自己)
E、状语后置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F、固定结构
1.奈何取之尽锱铢(奈何:为什么、怎么)
四、难句翻译(互文)
1.辞楼下殿: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
2.朝歌夜弦:从早到晚唱歌弹琴。
3.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
加那样凄冷。
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燕赵韩魏齐楚收藏的金玉珍宝。
小结: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阿房宫赋》复习单
审核人:肖学军 命题人:宗卫巍
活动一:基础知识答疑
活动二:重点突破(文言虚词“焉”、特殊句式“被动句”)
1.焉
①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第三人称,他们)
③于是予有叹焉。(陈述语气,了、啊、呢)
④则牛羊何择焉。(反诘语气,呢)
⑤或师焉,或不焉。(句中停顿,不译)
⑥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于之)
2.写出表被动的结构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②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④徒见欺。
⑤不能容于远近。
⑥受制于人。
⑦戍卒叫,函谷举.(举,被攻占,意念上的被动)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