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汇(一)
一: 1 .数词 : 黄鹤一去不复返 2.统一、一致: 六王毕,四海一 3.一体: 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4.专一: 上食埃土,下应黄泉,用心一也 5.全、都: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6.乃、竟: 靖国君之于寡人,一至于此乎 7.“一何” 、多么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 苦
词 汇(二)
杜牧生活的晚唐,藩镇拥兵,宦官专权,民不聊生,而皇帝 仍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 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 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本赋表面上写秦因营造阿房宫,挥霍奢靡,劳民伤财,终至 亡国,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极欲,重蹈 秦亡的覆辙。 杜牧唐文宗大和二年(828) 26岁时中进士,历任弘文馆校 书郎,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 考功郎中,知知诰,中书舍人。在地方任职时,他改革时弊,政 绩卓著。李商隐比他约小十岁,很欣赏杜牧的为人和诗篇,在 《杜司勋》中写道:“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 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导入新课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 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 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 思想的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其中心 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针对汉 初的情况,主张施行仁政。 同样地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 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 房宫赋》以讽时刺世。 在这篇赋中,杜牧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 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出身名门。京兆杜氏自魏晋以来就是名门望 族,他的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所撰《通典》一 书,开典章制度专史的先河。 杜牧诗歌创作成就突出,其以清丽自然的诗风在晚唐诗坛独 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因而称之为“小杜”;他又和李 商隐同时代且齐名被人们合称为“小李杜”。晚年居住在长安城 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作“杜樊川”,有《樊川文集》二十 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 杜牧不但是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在“赋”和古文方面也都 堪称大家。他对赋这种文体也有着卓越的贡献,唐宋古文运动兴 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俪趋向散文化, 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 “律赋”。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这样的作品, 历来被人们视 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初期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