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3.2.2铝的重要化合物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269.50 KB
- 文档页数:8
高一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导学案一、铝的重要性及应用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许多重要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铝的几个重要化合物及其应用:1. 氧化铝(Al2O3)- 氧化铝是铝的主要氧化物,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高耐热性。
- 它广泛应用于陶瓷、磨料、耐火材料等工业领域,并用于制备铝金属。
2. 磷酸铝(AlPO4)- 磷酸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催化性能。
- 它常用于制备催化剂、干燥剂、防腐剂等。
3. 硫酸铝(Al2(SO4)3)- 硫酸铝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吸湿性和强酸性。
- 它广泛用于水处理、纸张制造、染料工业等。
4. 氯化铝(AlCl3)- 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 它常用于有机合成反应、石油工业、染料工业等。
二、铝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铝的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多种性质和反应,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1. 氧化反应- 铝与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铝:4Al + 3O2 → 2Al2O3。
2. 酸碱反应- 铝氢氧化物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3. 盐的沉淀反应-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沉淀:3NaOH + AlCl3 →Al(OH)3 + 3NaCl。
4. 氧化还原反应- 铝可以与一些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与铜氧化生成铝氧化物和铜:2Al + 3CuO → Al2O3 + 3Cu。
三、铝化合物的环境与健康影响铝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对环境和健康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加以注意和控制。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氟化铝和氯化铝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影响,需要注意控制排放。
- 铝酸盐类化合物可能对土壤酸化和植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合理使用。
- 长期高浓度暴露于铝化合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需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接触。
四、思考题1. 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具有哪些特点?2. 氯化铝的主要应用是什么?3. 铝与铜氧化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3.2.2《铝的重要化合物》三维目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氧化铝和氢氧化物铝的两性;(2)掌握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3)了解明矾的净水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理解、掌握氧化铝和氢氧化物铝的两性及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2)结合实验使学生理解氢氧化铝生成级溶解的有关图像,并能灵活分析解决一般的计算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树立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现象,体验化学实验探究过程的乐趣。
(2)结合氢氧化铝生成和溶解的图像及相关计算,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教学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氢氧化铝生成和溶解的图像及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氢氧化铝生成和溶解的图像及相关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和实验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硫酸铝溶液、氨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试管、胶头滴管。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发现和使用铝却是近代的事情,为什么铝很长时间没有被人类发现呢?它以什么形式存在于地壳中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这一节铝的重要化合物。
推进新课【板书】二、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讲述:氧化铝是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具体存在形式,铝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1)Al2O3的物理性质难溶于水,熔点很高,是比较好的耐火材料,也是工业炼铝的原料。
【引导】学生回忆铝片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引导学生思考铝片在两溶液中并不立即产生气泡,都是过一会儿才有气体生成。
师生共同讨论为什么要过一会儿才看到气泡原因,分析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板书】(2)Al2O3的化学性质Al2O3+6HCl === 2AlCl3+3H2OAl2O3+2NaOH==== 2NaAlO2+H2O引导改写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设疑】什么是酸性氧化物?什么是碱性氧化物?Al2O3是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认识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Al2O3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氧化物。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教案)元素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考核其他化学内容的载体,如概念、理论、实验、计算等均是以元素化合物为基础。
元素化合物的内容庞杂、琐碎、条理性较差,逻辑联系也不够强。
因此,教学过程中一要注意充分利用已有的理论知识(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速度、平衡移动理论等)来指导;二要理清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尽可能使知识变得有序化、条理化、网络化、规律化;三要抓重点、抓特点、强化记忆、强化练习。
对于重点元素(非金属如Cl、S、N,金属如Na、Al、Fe)及其化合物要重点研究,熟练掌握。
《铝的化合物》是高二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学习Al2O3、 Al(OH)3和 KAl(SO4)2的性质。
学习Al2O3、Al(OH)3的性质时,主要突出他们的两性。
学生对Al2O3、Al(OH)3的性质已经有一些初步的认识,而且学习过了元素周期律,因此,本节课比较适合采用理论推测、实验探究、验证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理解Al2O3、Al(OH)3的性质,掌握Al2O3、Al(OH)3与碱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了解明矾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Al2O3、Al(OH)3的两性[教学难点]Al2O3、Al(OH)3与碱的反应。
由于在元素周期律中已经学习过了Al2O3,通常情况下,不少同学会把Al(OH)3看成是一种碱,而碱与碱是不会发生反应的——这在学生中可能形成一种定势思维。
但是,Al(OH)3具有特殊性,它既可以与酸反应,又能够与碱反应,因而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中可能存在的思维定势的实际情况,把教学重点确定为Al(OH)3的两性,教学难点确定为Al(OH)3与碱的反应。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拟采用理论推测、实验探究、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多媒体辅助等方法进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我认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通过推测物质的性质,然后通过实验给以验证,再进行归纳、总结,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也能比较快捷地突破Al2O3、Al(OH)3与碱反应这一教学难点。
3.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铝的重要化合物》是新课标人教版化学1(必修)中第三章第二节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
教材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三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在第二章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物质的分类方法,这有利于学生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了解本章内容编排体系。
本节教材主要通过六个方程式、两个实验、一个“学与问”、一个资料卡片来介绍了几种铝的重要化合物。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可以为化学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化学事实去探索物质的性质,再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化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而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
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同时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分析。
此次课针对的学生是高中初入学,刚刚学习完化学1(必修)中的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已初步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验探究心理,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学习了分类法,能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学习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有关性质;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
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金属的初步知识,并且了解金属铝的致密氧化膜能阻止铝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在教学中应多加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衔接。
这节《铝的重要化合物》内容里并无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涉及也较少,所以,考虑将课的重点放到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的探究上,从学生的实验基础和对氢氧化铝的酸性的强烈好奇的心理角度来分析,应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课题2 铝的重要化合物【学习目标】1 •了解氧化铝与水、酸、碱溶液反应的情况。
2•了解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3.培养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氢氧化铝的两性【活动方案】活动一:认识两性氧化物——氧化铝的性质阅读教材P58页,回答下列问题。
1 •氧化铝的物理性质: 色固体,_____ 溶于水,有很高的2 •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因此,氧化铝是氧化物。
3 •主要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活动二:探究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的性质完成下列实验,将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入下面的表格。
氢氧化铝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氢氧化铝是一种—色—状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于水2 •化学性质:氢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因此,氢氧化铝是氢氧化物3 •用途:① 医用中和胃酸。
② 净水剂,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质。
4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方案活动三:构建Al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找出Al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关系,用关系图加以描述,并写出相关的方程式。
AIC3AI2O3 Al AI(OHbNaAIQ【反馈练习】1 •下列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① AI2O3 ② MgO ③ NaHCQ ④ AI(OH)3 ⑤ AlA. 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2. 向20mL , 1mol L「1的Al2(SO4)3溶液中加入30mL KOH溶液,充分反应得到0.78g沉淀, 则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1 -1 -1 -1A. 1mol LB. 3mol LC. 5mol LD. 7mol L3 .氧化铝熔点很高,常用于制造耐火材料,例如制作坩埚,下列操作不能在氧化铝坩埚中进行的是A.加热使C U SQ?5H2O失水B.加热使KMnO4分解C.加热熔化烧碱D.加热分解碱式碳酸铜4 .从铝土矿制备铝所涉及的下列有关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铝土矿溶于NaOH溶液中B.偏铝酸钠溶液的酸化C.灼烧氢氧化铝固体D.电解熔融的氧化铝5 .下列变化不可能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3+A. AIQHkAI2O3B. AI2O3T AI(OH)3C. AI2O3 T AIO2D. Al(OH)3^Al 【巩固练习】1 .关于Al 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l 2O3不能通过分解反应制得B. Al 2O3是两性氧化物C. Al 2O3薄膜非常致密,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放HCI溶液和NaOH溶液等 D .擦去表面氧化铝的铝条,在酒精灯上灼烧时,熔化的铝纷纷滴落下来2.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 Al 2O3B. KAI(SO 4)2C. AI(OH) 3D. Al3 •下列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A • Na2CO3和盐酸B • AICI 3和NaOH C. NaAIO 2和硫酸D • Na2CO3和BaCl24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属于两性化合物的是① NaHCO s ②(NH4)2S ③Al 2O3 ④AI(OH) 3 ⑤ AIA .③④B .③④⑤C.①③④⑤ D .全部5. 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矶溶液中,使SO4「全部转化成BaSO q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 AI 3+B . AI(OH) 3 C. AIO2 D . AI 3+和AI(OH) 3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 .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I + 2OH _===2AIO 2 +出fB . AI(OH) 3 溶于NaOH 溶液中:AI(OH) 3+ OH -===AIO 2 + 2出。
课时2 铝的重要化合物目标与素养:1.掌握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宏观辨识与变化观念)2.了解铝的化合物的重要转化关系及图像。
(科学探究与模型认知)一、氧化铝(Al2O3)1.物理性质色态溶解性熔点硬度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很高晶体时很大2.化学性质结论:Al2O3为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用途电解(1)冶炼金属铝的原料:2Al2O3=====4Al+3O2↑。
熔融(2)良好的耐火材料。
可制作氧化铝坩埚。
微点拨:金属氧化物可能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酸性氧化物(如Mn2O7)也可能是两性氧化物(如Al2O3),其他氧化物(如Na2O2)。
二、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铝是白色难溶于水的两性氢氧化物。
1.实验室制备(1)试剂:常用Al2(SO4)3溶液与氨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铝。
(2)现象: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加过量氨水,沉淀不溶解。
(3)化学方程式: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4)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
2.化学性质两性氢氧化物是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3.主要用途(1)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可用来净化水。
(2)利用其弱碱性,可用作胃酸中和剂。
为什么用氨水与硫酸铝反应制取Al(OH)3,而不用NaOH溶液呢?提示:NaOH能溶解Al(OH)3生成NaAlO2。
三、硫酸铝钾[KAl(SO4)2]1.水中电离方程式:KAl(SO4)2===K++Al3++2SO2-4。
2.明矾(1)化学式:KAl(SO4)2·12H2O。
(2)物理性质:无色晶体,可溶于水。
(3)用途:作净水剂,原因是其在水中生成Al(OH)3胶体,可以和悬浮于水中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下来。
(4)明矾溶液中加入少量Ba(OH)2溶液,生成的沉淀有Al(OH)3和BaSO4,加入过量Ba(OH)2溶液,生成的沉淀为BaSO4,溶液中的含铝的离子是AlO-2。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 2 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导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观点。
2、认识 Al(OH) 3和 Al 2O3的两性,并能运用解决问题。
(学习要点)【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二、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 1)物理性质: Al 2O3溶于水;熔点,硬度,覆盖在铝制品表面的氧化铝能有效地保护内层金属。
( 2)用途:氧化铝是的原料,也是一种较好的资料。
( 3)化学性质:写出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Al 2O3和 HCl :,离子方程式:。
Al 2O3和 NaOH :,离子方程式:。
【思虑研究】1. 为何能够用Al 2O3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等耐火资料?2.铝制容器耐腐化,但为何不可以用铝制容器长久盛放酸性食品或碱性食品?2、氢氧化铝( 1) Al(OH) 3 的制法:实验室里常用和反响制取氢氧化铝。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2) Al(OH) 3的物理性质:白色胶状积淀,不溶于水,有吸附作用(3) Al(OH) 3的化学性质:①两性:Al(OH) 3既能跟起反响,又能跟起反响,是一种氧氧化物。
分别写出 Al(OH) 3 与盐酸、 NaOH 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 Al(OH) 3 与盐酸:,离子方程式:。
Al(OH) 3 与 NaOH 溶液: ,离子方程式: 。
②不稳固性:。
( 4) Al(OH) 3 的用途:制药、净水。
【小结】在已学的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响,又能和NaOH 溶液反响的物质有哪些 ?3.硫酸铝钾【 KAI(SO4) 2】(1) 电离方程式:(2)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化学式:中生成,俗名: ,无色晶体,可溶于水,在天然水,其表面积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可用于作净水剂。
课后练习1 、以下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 .钠和冷水反响 Na + 2H 2O = Na ++2OH + H 2↑B .铝粉投入到--↑NaOH 溶液中: 2Al+2OH══ 2AlO2+H2C . AlCl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3+-══ Al(OH) ↓3Al + 3OH3D . FeCl 2 溶液跟 Cl 2 反响: 2Fe 2++Cl 2=2Fe 3+ +2Cl -2、实验室制备 Al(OH)3 最好用( )A . Al 2O 3 和稀盐酸B . Al 2O 3 和水C .Al 2(SO 4)3 和 KOHD . AlCl 3 和氨水3、既能跟盐酸反响,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氢氧化物是( )A .Al 2O 3B . MgOC . NaHCO 3D . Al(OH)34、实验室中,要使AlCl 3 溶液中的Al 3+离子所有积淀出来,适合用的试剂是()A. NaOH 溶液B.Ba(OH)2溶液C.盐酸D.氨水5、除掉氧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许氧化铝,可采用的试剂是( )A .稀盐酸B.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 D .浓氨水。
第二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导学案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原理分析,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掌握铝盐、偏铝酸盐的性质及其应用。
2.通过联系旧知、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加深对铝的重要化合物性质的理解,建立铝三角转化、氢氧化铝的制备、图像分析、基本计算方法的思维模型。
3.通过氢氧化铝的两性实验探究、原理分析、问题讨论,进一步理解铝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学习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学习难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自主学习】旧知回顾:1.酸性氧化物是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的氧化物,其大部分是非金属氧化物(填金属或非金属),化学通性有和水反应、和碱反应、和碱性氧化物反应。
碱性氧化物是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的氧化物,其全部是金属氧化物,化学通性有能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等反应。
2.Al3+属于弱碱阳离子,能和碱(OH―)反应生成弱碱(A l(O H)3),离子方程式为Al3++3NH 3·H2O Al(OH)3↓+3NH4+;Al3++3OH―(少量)Al(OH)3↓。
新知预习:A l(O H)3具有两性,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 l(O H)3+3H+==Al3++3H2O,A l(O H)3+OH―==AlO2―+2H2O【同步学习】情景导入:19世纪,法国王宫一次宴会上,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独自用一种比金、银轻得多的金属制成的刀叉,而其他人都用黄金或白银制的餐具,以体现其王者的风范。
其实拿破仑的刀叉就是用金属就是铝属制成的。
由于当时冶炼铝很难,铝十分珍贵,据说泰国当时的国王曾用过铝制的表链;1855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展出了一小块铝,标签上写到:“来自黏土的白银”,并将它放在最珍贵的珠宝旁边;直到1889年,伦敦化学会还把铝合金制的花瓶和杯子作为贵重的礼物送给门捷列夫。
铝的重要化合物(导学稿)【学习重、难点】1.在探究中学会氢氧化铝的制备2.掌握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及两性3.Al2O3、Al(OH)3与碱的反应方程【温故知新】<问题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但人们发现并制的却比较晚,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加热铝箔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新知】一.氧化铝1.氧化铝的物理性质________溶于水,熔点_________,硬度__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1>.为什么铝片分别放入HCl和NaOH溶液中,不立即产生气泡?请根据铝与酸和碱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归纳总结】2. 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氧化铝是既能与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又能与_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__的氧化物.氧化铝是一种典型的__________氧化物【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如果提供的仪器药品有:试管、胶头滴管、硫酸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氨水。
设计方案,如何制取氢氧化铝?请写出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2>.那么我们采取哪种方法制备氢氧化铝更适宜?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思考与交流3>.胃酸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请写出胃舒平制胃酸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实验探究】<实验探究>请同学们动手完成,向由硫酸铝和氨水得到氢氧化铝沉淀中加入盐酸。
专题3.2.2 铝的重要化合物学习目标:1.掌握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铝的化合物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及图像;3.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1.掌握铝及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 掌握Al2O3和Al(OH)3的两性。
【自主预习】1.氧化铝(1)白色固体,溶于水,熔点、沸点。
(2)化学性质:氧化铝是氧化物,能与强酸和强碱溶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通电(3)用途:①冶炼的原料(2Al2O34Al+3O2↑);②制造,还可制作各种宝石。
2.氢氧化铝(1)化学性质①;②;③(2)制备①向铝盐中加入氨水,化学方程式为;②向偏铝酸盐中通入足量CO2,离子方程式为;3.明矾明矾的化学式为,硫酸铝钾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其净水原理:。
【合作探究】一、氧化铝【思考与交流】1. 氧化铝可以用来制造耐火坩埚,这是利用了它的性质。
能否用它来熔化NaOH固体2.为了除去MgO中的少量杂质Al2O3,可以选用什么试剂?二、氢氧化铝(1)Al(OH)3的制法:实验室用反应制取氢氧化铝观察课本P58,该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2)Al(OH)3的性质①物理性质:白色胶状沉淀,不溶于水,有吸附作用②化学性质:a、两性观察课本P58,该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小结】氢氧化铝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是氢氧化物。
(既能和反应又能和反应生成和的氢氧化合物叫做两性氢氧化物)【思考与交流1】为什么常用氨水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铝,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呢?【思考与交流2】请写出硫酸铝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思考与交流3】有两瓶试剂没有标签的试剂装有AlCl3溶液和NaOH溶液,不用任何试剂,如何鉴别?b、不稳定性:。
【思考与交流4】热稳定性差的金属氢氧化物(3)Al(OH)的用途:制药、净水三、铝盐与NaOH溶液反应的图像a、【实验】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方程式:见图像1b、【实验】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至过量现象:方程式:见图像2:【小结】写出关于铝及其化合物转化反应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当堂达标基础巩固1.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 A.NaOH溶液 B.Ba(OH)2溶液C.盐酸D.氨水C.AlCl3 D.Fe Cl6.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A B C D能力提高7.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氧化物溶于100mL硫酸,而后逐滴加入1.0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当加入的氢氧化钠的体积V1=50mL时,开始有沉淀析出,且沉淀量随氢氧化钠的加入量逐渐增加。
当氢氧化钠的体积V2=650mL时,沉淀量达到最大值,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时,沉淀量逐渐减小。
当V3≥750mL时,沉淀量不再改变。
(1)最初加入的50mL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2)计算所用硫酸的浓度。
(3)试判断两种氧化物各是什么,并计算其物质的量。
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对本节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感悟。
【自主预习】1.(1)不;高;(2)两性;Al2O3+6H+==2Al3++3H2O;Al2O3+2OH—==2AlO2—+H2O;(3)金属铝;耐火坩埚、耐高温的实验仪器;2.(1)①Al(OH)3+3H+==Al3++3H2O;②Al(OH)3+OH—==AlO2—+2H2O;③2Al(OH)2O3+3H2O。
(2)①Al3++3NH3·H2O==Al(OH)3↓+3NH4+;②AlO2—+CO2+H2O==Al(OH)3↓+HCO3—3.KAl(SO4)2·12H2O;KAl(SO4)2==K++Al3++2SO42-;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KAl(SO4)2= K+ + Al3+ + 2SO42-,而Al3+很容易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Al(OH)3:Al3+ + 3H2O ⇋ Al(OH)3+ 3H+,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
【合作探究】一、1、熔点很高;不能,因为熔融状态的NaOH能与氧化铝反应:Al2O3+ 2NaOH = 2NaAlO2 + H2O。
2、NaOH溶液二、(1)铝盐溶液和氨水;生成白色胶状物质;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Al3++3NH3·H2O==Al(OH)3↓+3NH4+(2)第一支试管中溶液由浑浊变澄清,第二支试管中溶液由浑浊变澄清;Al(OH)3+3HCl==AlC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2H2O。
【小结】两性;酸;强碱;盐;水。
【思考与交流1】因为Al(OH)3可溶于强酸强碱而不溶于弱酸弱碱,避免生成的Al(OH)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从而影响Al(OH)3的产量。
【思考与交流2】Al3++4OH—==AlO2—+2H2O【思考与交流3】取A,B两试管,分别加入两种溶液,将B缓慢加到A中,假若A试管中没有沉淀生成,则A试管中是NaOH溶液,B试管中是AlCl3溶液。
若A中有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则A试管中是AlCl3溶液,B试管是NaOH溶液。
b.2Al(OH)2O3+3H2O【思考与交流4】Mg(OH)2、Al(OH)3、Fe(OH)3、Cu(OH)2等。
三、a.先生成白色沉淀至最大量,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消失;Al3++3OH—==Al(OH)3 ↓ Al(OH)3+OH— ==AlO2—+2H2Ob.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至最大量;Al3++4OH—==AlO2—+2H2O 3AlO2—+Al3+ +6H2O==4Al(OH)3↓①2Al+6HCl==2AlCl3+3H2↑;② 2Al+2NaOH+2H2O==2NaAlO2+3H2↑②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④Al2O3+6HCl==2AlCl3+3H2O ⑤Al(OH)3+3HCl==AlCl3+3H2O ;⑥Al3++3NH3·H2O==Al(OH)3↓+3NH4+⑦2Al(OH)2O3+3H2O;⑧Al(OH)3+NaOH==NaAlO2+2H2O⑨3AlO2—+Al3+ +6H2O==4Al(OH)3↓;⑩2Al2O3通电4Al+3O2↑⑾ 4Al+3O2点燃2Al2O3基础巩固1.解析:氢氧化铝沉淀能溶于强碱,比如NaOH溶液、Ba(OH)2溶液,但不能溶于弱碱,比如氨水,所以实验室中一般用氨水来沉淀铝离子或制取氢氧化铝沉淀。
答案:D2.解析:向硫酸铝溶液中加NaOH,先产生氢氧化铝沉淀,NaOH过量后,沉淀溶解;向其中加NH3·H2O,产生氢氧化铝沉淀,但氨水是弱碱,不溶解;加NaCl无明显现象;加BaCl2产生硫酸钡沉淀,且沉淀不会溶解。
答案:A3.解析:AlCl3和NaOH溶液混和有沉淀物生成,可能有两种情况:①NaOH不足量,②NaOH 部分过量。
假设溶液中含有2mol的AlCl3,如果为第一种情况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未反应的AlCl3物质的量相等,所以耗NaOH 3mol。
则B正确。
如果为第二种情况,则生成1mol 的Al(OH)3,1mol的-,共消耗NaOH为7mol。
所以D也正确。
答案:B、D。
4.解析:以上5种物质均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如:NaHCO3与盐酸可以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正盐(碳酸钠)和水;(NH4)2S与盐酸可以反应生成H2S气体和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氨水;Al2O3、Al(OH)3都是两性物质,Al在金属中也具有特殊性,既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答案:D。
规律总结:既能与强酸反应, 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①某些金属Al;②两性氧化物Al2O3;③两性氢氧化物Al(OH)3;④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NaHSO3、Na2HPO4、NaH2PO4等;⑤弱酸的铵盐如:(NH4)2S、(NH4)2CO3、CH3COONH4、(NH4)2SO3等。
5.解析:在MgSO4中加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但氢氧化镁不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不会出现“后沉淀逐渐溶解”的现象,A错误;Na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B错误;在AlCl3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当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氢氧化铝又重新溶解生成Na,C正确;在FeCl3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也不会出现“后沉淀逐渐溶解”的现象,D错误。
答案:C。
考向指南:铝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具有与其它金属不同的性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同时,铝及其化合物也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这也决定了其在高考中的地位。
无论是选择题、填空题或者计算题,可以频繁的见到铝及其化合物的身影。
6.解析: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NaOH溶液先后与Al2(SO4)3溶液、MgSO4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沉淀,当沉淀达到最多时,继续加入的NaOH溶液将氢氧化铝沉淀溶解,但氢氧化镁不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
答案:A。
能力提高7.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及两性氧化物的性质等基础化学知识和简单的推理计算能力和思维的整体性.从题目中可以得知这两种化合物都为金属氧化物,溶于酸后加入氢氧化钠50mL才开始有沉淀析出,证明硫酸是过量的.这部分氢氧化钠是来中和过量的硫酸的.当又滴入600mL氢氧化钠时金属离子完全沉淀,再加入100mL氢氧化钠时有一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恰好被溶解完,可判断该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铝且物质的量为0.1mol,则氧化铝为0.05mol.所以另一种氧化物也为0.05mol,溶于酸后产生的金属离子完全沉淀时也消耗0.3mol的氢氧化钠.由此可以推出其化合价为+3价,必为三氧化二铁.答案:(1)中和过量的硫酸。
(2)当沉淀量达到最大值时,H2SO4全部转变为Na2SO4,根据SO42-守恒可以知道:n(H2SO4)=n(Na2SO4)=1/2n(NaOH)c(H2SO4)=0.65L×1mol/L÷(2×0.1L)=3.35mol/L(3)将金属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物时共需氢氧化钠:(0.65L-0.05L)×1mol/L=0.6mol有一种金属氢氧化物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所以该物质是氢氧化铝,物质的量是0.1mol,其氧化物为Al2O3,物质的量0.05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