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在复杂尿路重建中治疗尿失禁的应用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329.42 KB
- 文档页数:4
-综述.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宋楠楠陆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中图分类号:R737.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745X(2020)03-0552-03doi:10.3369/j.issn.l004-745X.3220.33.351【摘要】尿失禁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主要并发症。
国际尿控协会(ICS)指出尿失禁会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长期受尿失禁困扰,许多患者甚至会滋生抑郁、悲观厌世等负性情绪。
中医学对尿失禁很早就有详细的论述,且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故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方面系统归纳了中医药对该疾病的研究,希望能为临床工作者的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中医药研究概况综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快速迈进,前列腺癌发病率呈现岀明显上升的趋势[1]o目前前列腺癌已成为中老年男性患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前列腺癌根治术(RP)是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首选方案⑵,但其术后主要并发症尿失禁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RP后尿失禁发生率为2%~69%[3],被称为“不致命的社交癌”⑷。
近年来对RP后尿失禁的研究已成为国际热点,目前对于RP后尿失禁的常用治疗方案中T2U,早期轻度尿失禁患者可选择盆底肌锻炼等物理治疗,但总体疗效不是很理想。
药物治疗可用于轻度及中度的尿失禁患者,但有疗效不稳定、副作用较大、缺乏相关临床研究等缺点。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目前仍是治疗男性压力性尿失禁根治的金标准,但费用昂贵,且手术后会存在感染、机械性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国。
在这种形势下,应用中医药疗法治疗RP后尿失禁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将中医药对RP后尿失禁的相关研究概述如下。
1病因病机研究RP后尿失禁在我国古代医籍中没有直接记载,但与本病相关的论述散见于各类专著中。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之归于中医学的“小便不禁”“遗溺”等范畴⑺。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治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
然而,术后尿控问题一直是困扰患者的重要生活质量问题。
本文将从管理经验的角度出发,介绍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控的相关知识,并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一些建议。
一、术后尿控问题的原因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控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切除了前列腺,这会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受损,术后患者常常出现尿失禁、尿潴留、尿频等症状。
另外,手术对尿道神经和括约肌组织的损伤也会影响尿控能力。
二、术后尿控问题的分类及管理根据术后尿控问题的严重程度,我们可以将其分类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尿控问题。
对于不同的分类,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轻度尿控问题的患者,一般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来改善尿控能力。
康复训练包括锻炼骨盆底肌肉,提高括约肌的收缩力,从而增强尿道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药物治疗方面,主要采用抗谵神经药物,如奥美拉唑,来减轻尿道括约肌的张力,从而改善尿控能力。
对于中度和重度尿控问题的患者,我们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来改善尿控能力。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尿道括约肌植入术、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等。
这些手术可以通过人工植入尿道括约肌的方式来替代术后受损的尿道括约肌,从而改善尿控能力。
三、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无论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尿控问题的患者,都需要进行康复锻炼来帮助恢复尿控能力。
康复锻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骨盆底肌锻炼:通过定期锻炼骨盆底肌,可以增强括约肌的收缩力,提高尿道括约肌的控制能力,从而改善尿控能力。
2. 尿道括约肌训练:通过定期进行尿道括约肌训练,可以增强尿道括约肌的灵活性和收缩力,提高尿道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3. 饮食控制:避免饮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尿频的发生。
四、饮食调理与注意事项对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来说,饮食调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恢复身体的健康,增强免疫力;另一些食物的摄入会影响尿控能力。
我们建议患者可以注意以下几点:1. 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尿失禁病人的护理方法一、生活护理1.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时为患者擦拭尿液,避免尿液长时间接触皮肤,导致皮肤炎症。
2. 穿着合适的衣物。
为患者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紧身衣物对私密部位的压迫。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以免影响患者的排尿反射。
4. 养成良好的作息惯。
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5. 合理饮食。
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二、心理护理1. 倾听患者的主诉。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与患者建立信任,使其更容易接受护理措施。
3. 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心理负担。
三、功能训练1. 膀胱功能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如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等。
2. 盆底肌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尿失禁症状。
3. 走路和跑步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走路和跑步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四、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为患者使用药物治疗。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1. 抗焦虑药:用于缓解患者的精神紧张、焦虑等症状。
2. 抗抑郁药:用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3. β3受体激动剂:用于增强膀胱收缩力,改善尿失禁症状。
4. 钙通道阻滞剂:用于降低膀胱括约肌的张力,缓解尿失禁症状。
五、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1. 尿道膀胱颈部悬吊术:通过悬吊尿道膀胱颈部,减轻尿失禁症状。
2.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将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患者体内,以增强尿道括约肌的功能。
3. 膀胱扩大术:通过扩大膀胱容量,减轻尿失禁症状。
总之,尿失禁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功能训练、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方面因素。
在护理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尿失禁最好的治疗方法尿失禁,又称尿失禁症,是指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尿液不受控制地从尿道排出。
这种情况常常会给患者带来尴尬和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寻找尿失禁的最佳治疗方法成为许多患者和医生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希望能为患者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对于轻度尿失禁患者,可以通过非药物治疗来改善症状。
例如,加强盆底肌肉的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尿液憋留能力,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盆底肌肉锻炼包括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可以通过定期的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尿液控制能力。
此外,避免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和酒精,可以减少尿失禁的发作。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尿失禁治疗方法。
抗胆碱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膀胱收缩来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这类药物包括奥沙利铂、托吡酯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尿失禁症状,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此外,对于患有神经性尿失禁的患者,抗抑郁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也可以作为治疗的选择。
最后,对于严重的尿失禁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例如,膀胱悬吊术可以通过提升膀胱和尿道的位置来改善尿失禁症状。
另外,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可以通过植入人工括约肌来增强尿道的控制能力,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然而,手术治疗通常作为最后的选择,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权衡利弊。
总之,针对尿失禁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是有效的选择,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坚持治疗方案,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运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对尿失禁患者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治疗及护理新进展【摘要】前列腺癌根治术是一种手术方法,旨在从根本上治疗前列腺癌。
作为现阶段治疗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会伴随一些术后并发症。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将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针对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前列腺癌;根治术;尿失禁;治疗;护理引言: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辅助手术等。
常见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包括前列腺全切除术,也称为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
手术中,医生会切除整个前列腺腺体及周围组织,有时还需要切除淋巴结。
该手术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如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但多数患者在康复期间逐渐恢复。
1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治疗措施1.1手术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手术治疗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在膀胱颈部植入一个封闭的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患者通过手动操控来控制排尿。
这种方法适用于严重的尿失禁患者。
电刺激尿道括约肌:通过植入一个电极来刺激尿道括约肌,以增强其收缩功能[1]。
患者可以通过遥控器来控制刺激的强度和频率。
膀胱颈部成形术:通过重建膀胱和尿道交界处,增加尿道括约肌的支持和紧张度,以减少尿失禁发生的可能性。
1.2保守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保守治疗包括以下一些方法:逐渐加强尿道肌肉:通过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如恶性肿瘤术后康复体操和肌肉锻炼,来增强尿道括约肌的控制力和紧张度。
膀胱训练:通过控制排尿时间和频率,逐渐延长排尿间隔和增加尿液容纳量,来训练膀胱的控制能力。
饮食和液体管理: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避免饮食中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辛辣食物、酒精等的摄入,以减少膀胱刺激和尿频的发生[2]。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到中度的尿失禁患者,而严重的尿失禁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对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治疗。
1.3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的一种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治疗指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简称SUI)是指在咳嗽、打喷嚏、运动等腹压增加时,尿液不可控制地流出。
这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下面将介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诊断:1.病史采集:了解病史可以发现症状的起源和间歇期,以及可能的诱因。
2.体格检查:包括盆底肌肉力量、括约肌状况的评估和妇科检查。
3.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评估尿液的排尿过程和功能状态。
4.尿道或膀胱压力测量:通过插入导尿管或导尿管器进一步评估尿道和膀胱的运动和压力变化。
5.尿液分析:可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的疾病。
6.小便失禁量表:记录排尿时间和排尿量,有助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治疗:1.非手术治疗:-盆底肌肉锻炼:通过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尿液的控制能力。
-膀胱训练:通过定时排尿和延长排尿间隔的方式,增加膀胱的容纳量,减少尿急和尿频。
-生活方式改变: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汽水等;限制液体摄入量,尤其是晚上临睡前的液体摄入;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特别是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2.药物治疗:-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通过收缩尿道括约肌,增加尿液的控制能力。
-雌激素:对于绝经后妇女,适度补充雌激素可改善尿液控制能力。
-抗抑郁药物: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带来的不适,从而缓解尿失禁症状。
3.手术治疗:-尿道埋带术:通过在尿道下面放置一个具有支持功能的支架,提高尿道括约肌的张力和位置,从而减少尿失禁症状。
-腹腔镜手术:适用于尿道下移和前后膀胱脱垂的患者,可以修复和重新定位膀胱和尿道,增加尿液的控制能力。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通过在尿道括约肌周围植入人工材料,增加尿液的控制能力。
-电刺激术:通过电刺激盆底神经,改善尿液控制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和年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对于轻度和中度SUI患者,非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对于重度SUI患者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治疗男性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关键和技巧(附光盘)XU Ke-xin;ZHANG Xiao-peng【摘要】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是治疗男性前列腺切除术后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治疗方式.本文对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的关键手术步骤和技术要点以及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进行总结,使读者了解此术式,以造福更多的患者.【期刊名称】《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24)001【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男性压力性尿失禁;前列腺切除术【作者】XU Ke-xin;ZHANG Xiao-pe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9.6压力性尿失禁(urinary stress incontinence,SUI)是指喷嚏、咳嗽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尿液不自主漏出的症状[1]。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不断增高以及前列腺根治手术的日益普及,使得男性SUI的发病率也日益升高。
男性SUI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训练、盆底肌训练等保守疗法以及手术治疗。
人工尿道括约肌(artifcialurinary sphincter,AUS)植入术是治疗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标准方法,满意率可达64%~95%[2-4]。
我科室于2012—2017年共对8例前列腺术后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了AUS植入手术治疗,现将该手术的关键步骤进行介绍。
1 手术步骤AMS800型AUS主要包括了3个部分:袖套(cuff)、压力调节球囊(pressure-regulating balloon,PRB)以及控制泵(control pump)。
袖套的尺码从3.5 cm到11 cm不等,并且最常将袖套放置在尿道球部附近,所以尿道局部的周径决定了所用袖套的尺码。
当袖套充盈后,它将提供长约2 cm的尿道压迫区,而在此步骤中, PRB可将压力传输至袖套,故压迫的力度取决于调节球囊内的水压。
在制定AUS植入手术计划时需考虑如下几个方面:①手术入路(经会阴或是经阴囊):经会阴切口将袖套放置在尿道球部是治疗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禁(post-prostatectomy incontinence,PPI)的经典术式。
2022男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男性尿失禁是由尿道括约肌和或膀胱功能障碍导致的尿液由尿道不随意漏出, 通常分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等。
男性尿失禁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 导致SUI的诊断与治疗存在诸多困难且随着国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的广泛开展, 男性SUI呈现上升趋势, 但国内泌尿外科医生对此病的了解尚不够深入, 导致有些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控学组制订本专家共识, 以规范男性SUI的诊断与治疗, 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诊治水平。
诊断与评估男性SUI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尿液分析、残余尿量测定、排尿日记、尿失禁量表、尿垫试验、尿流率测定、尿动力学检查、膀胱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治疗治疗原则首选保守治疗, 特别是盆底肌训练, 建议治疗6〜12个月后如效果不佳, 再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混合性尿失禁患者, 首先使用抗胆碱能和/或03受体激动剂、膀胱A型肉毒毒素注射、骶神经调节术或膀胱扩大术, 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进行抗尿失禁手术。
对于伴有逼尿肌收缩力低下的患者, 应权衡SUI程度与残余尿量, 以决定是先做抗尿失禁手术, 根据结果再采用间歇导尿等方法排空膀胱;还是先采用间歇导尿等方法排空膀胱, 根据结果再决定是否做抗尿失禁手术。
对于合并尿道狭窄患者, 可先行尿道狭窄扩张或手术治疗, 待尿道狭窄改善并稳定后再行抗尿失禁手术。
保守治疗部分前列腺术后尿失禁(PPI)患者的SUI症状会随着术后时间延长而有所改善。
保守治疗包括对生活方式的干预, 如定时排尿、控制液体摄入、减少对膀胱有激惹作用的食物摄入(咖啡、酒精和辛辣食品)等。
对于合并尿频的患者推荐进行膀胱训练和定时排尿。
对于伴有膀胱排空障碍或膀胱逼尿肌活动低下的患者, 可采用间歇导尿排空膀胱。
轻-中度SUI 患者可进行盆底肌训练如凯格尔训练), 通过增加盆底肌力量提高控尿能力。
人工尿道括约肌原理人工尿道括约肌由可充气的人工括约肌组成,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气囊,用于模拟真实的括约肌功能;第二部分是控制装置,可以通过外部控制获得对括约肌收缩松弛的控制。
患者使用人工尿道括约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器械放入尿道内,并通过填充或排空气囊来调节括约肌的张力。
人工尿道括约肌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尿道括约肌的本身生理特点。
尿道括约肌是位于膀胱口和膀胱颈部的一圈肌肉组织,它具有收缩和松弛的功能。
在正常情况下,当膀胱内充盈时,尿道括约肌收缩,阻止尿液流入尿道,从而保持尿液的潴留。
当人们需要排尿时,尿道括约肌会松弛,尿液可以顺利通过尿道排出。
然而,一些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如脑卒中、脊髓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等,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紊乱。
这可能导致尿失禁,即无法控制尿液的排出,或者尿道梗阻,即尿液无法排出。
人工尿道括约肌的作用就是模拟正常的尿道括约肌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尿道功能。
通过控制人工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和松弛,可以实现对尿液的控制。
当患者需要排尿时,可以通过外部控制装置将气囊排空,减少括约肌的张力,尿液可以从膀胱流入尿道,并顺利排出。
当患者不需要排尿时,可以通过外部控制装置填充气囊,增加括约肌的张力,阻止尿液的流出。
人工尿道括约肌的原理是模拟和促进尿道括约肌的正常功能。
它通过外部控制装置,可以调节括约肌的张力,实现对尿液的控制。
这种器械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尿道功能,减少尿失禁和尿道梗阻等问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尿道括约肌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对患者基本病因的诊断和治疗。
在使用人工尿道括约肌前,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以确定是否适合使用人工尿道括约肌,并确定适当的使用方法和调节参数。
总之,人工尿道括约肌通过模拟和促进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尿道功能,减少尿失禁和尿道梗阻等问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人工尿道括约肌原理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人工尿道括约肌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失禁患者的技术方法。
括约肌是尿道外侧的一种肌肉,其作用是控制尿液的排出。
正常情况下,括约肌会自动收缩,使尿液在短时间内分泌出体外;而括约肌失灵或受损,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尿失禁,出现不能控制的尿液失禁的状况,这种症状是由尿液分泌阀的关闭失灵或受损所致,可以通过人工尿道括约肌技术来治疗患者。
人工尿道括约肌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对括约肌的修复或激活来控制尿液的排出。
通常,人工尿道括约肌技术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技术性步骤,二是外科手术步骤。
在技术性步骤中,主要利用护理和治疗技术(比如电刺激、肌肉重塑、热敷、抗衰老疗法等)来重塑括约肌,以激活它对尿液排出的调控功能;而在外科手术步骤中,则是进行尿道置换术,以实现尿液排出的调节,通过实施括约肌切除或缝合的手术,以期达到括约肌功能的正常,从而实现尿失禁的治疗。
人工尿道括约肌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尿失禁的问题,其有效性是基于对正常括约肌功能的恢复。
此外,在尿失禁患者中,括约肌功能受损的情况相对较少,人工尿道括约肌技术在恢复括约肌收缩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尿道炎症的风险,减少尿道结石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尽管人工尿道括约肌技术可以有效治疗失禁患者的症状,但其也有可能出现复发的情况。
特别是,失禁患者可能出现血流增加、尿液排出受限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括约肌恢复工作受阻,而出现复发的可能。
此外,括约肌恢复工作可能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患者年龄、患者的饮食习惯、患者的活动状况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括约肌恢复工作产生影响。
因此,在施行人工尿道括约肌治疗之前,一定要认真评估患者的症状、体内状况,以及患者可能存在的任何因素,以便确定患者的个体治疗需求,确保有效的治疗。
同时,在实施括约肌恢复技术之后,也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随访,以便确保括约肌恢复工作正常进行,确保患者尽早恢复正常尿液排出功能,将原有的尿失禁症状彻底消除。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标准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困扰的问题。
标准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途径。
首先,保守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骨盆底肌肉锻炼,通过锻炼骨盆底肌肉来加强尿道括约肌的控制能力,从而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2. 行为治疗,包括定时排尿、避免过度饮水、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等,以减少尿失禁的发作。
3. 使用吸收性产品,如尿布、护理垫等,以减少尿液对衣物的污染。
其次,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尿道括约肌修复术,通过手术修复或加固尿道括约肌,增强尿道的控制能力。
2. 人工括约肌植入术,植入人工括约肌或尿道支架,以辅助控制尿液排泄。
3. 膀胱颈成形术,通过手术重建膀胱颈部位,以改善尿液的控制能力。
总的来说,对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尿失禁,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以促进康复。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治疗尿失禁的新方法——吊带植入术
作者:陈明
来源:《祝您健康》 2012年第9期
年过六旬的贾老汉有个“难言之隐”,一年多前开始站立或行走的时候会不自主地有尿液滴出,睡觉平躺时则恢复正常。
不得不用上尿不湿来应付这个尴尬的问题,有时一天要换4个尿不湿,严重影响老人的社交和生活质量。
治疗贾老汉这种男性尿失禁疾病,常规方法一是采用憋尿或提肛运动来进行功能锻炼;其次就是采用药物治疗,但疗效不是很理想。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采用安装人工括约肌手术治疗,术后要人工控制开关排尿,患者操作十分不便。
根据贾老汉的具体情况,医院泌尿外科经过讨论,决定采用国际最新的一种手术方法——男性吊带植入术来治疗。
医生在患者会阴部切开一个3.5厘米的小口,采用特殊的手术器械,将一种由高分子合成材料做成的男性吊带植入患者体内,起到拉长尿道、提高松紧度、增强控尿能力的作用,手术仅用了30分钟。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在拔除尿管后,明显感到控尿能力增强,疗效十分明显。
尿失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及性别,尤其是女性及老年人更为常见。
男性尿失禁大多因为前列腺增生或外括约肌损害所致,尿液会不由自主的从尿道流出,既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
吊带植入术为治疗男性尿失禁增添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尿失禁患者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作者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教授)(程守勤整理)
(编辑林妙)。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处理①
李鹏国; 廖利民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人工尿道括约肌(AUS)植入术适用于各种括约肌功能受损引起的尿失禁,是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金标准。
AUS植入后长期满意率超过80%,但是文献报道几乎1/3的患者AUS术后5年内因并发症需要行修复手术。
本文对AUS植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总页数】3页(P362-364)
【作者】李鹏国; 廖利民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 100068;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市 10006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4
【相关文献】
1.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并发症的处理 [J], 李东;廖利民;鞠彦合;付光;熊宗胜;韩春生;梁文立;史文博;吴娟
2.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J], 王立涛
3.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皮瓣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分析 [J], 顾晰;吴小波;林有辉;张榕;叶胜难
4.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J], 李鹏国; 廖利民
5.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J], 蔺文魁;史强有;王静;安飞;钟翠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工尿道括约肌的研制及应用
陈忠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年(卷),期】1999(019)002
【摘要】人工尿道括约肌能使各种原因引起真性尿失禁患者恢复控制排尿,并有着良好的生活质量。
本文报道人工尿道括约肌的由来、工作原理、使用适应证和禁忌证。
【总页数】4页(P60-63)
【作者】陈忠
【作者单位】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4.54
【相关文献】
1.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的临床应用与文献复习 [J], 孟令峰;张威;刘晓东;张耀光
2.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的临床应用(附光盘) [J], 张耀光;孟令峰;刘晓东;张威
3.人工尿道括约肌的临床应用 [J], 杨琨;郑新民
4.应用人工砂预拌砂浆增稠保水材料的研制及其应用性能 [J], 谢慧东;张云飞;刘征涯;颜世涛
5.肢体康复动态评定关节活动度(ROM)人工智能测量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J], 黄峰;孙雪杨;刘瑞;陈桂平;陈培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建尿道解决大小便失禁
时骏;蒋锐;何雷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06(0)23
【总页数】1页(P50-50)
【关键词】尿道重建;大小便失禁;尿道断裂;西南医院;腹部引流;重建手术;外科专家;手术中;粉碎性骨折;尿道狭窄
【作者】时骏;蒋锐;何雷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9
【相关文献】
1.腹直肌瓣重建尿道括约肌治愈尿道损伤尿失禁1例 [J], 王兆杰;王兴芹;尹霞
2.结构化皮肤护理对消化科大小便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的预防作用 [J], 李雅芹
3.对大小便失禁的老年患者进行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的效果研究 [J], 朱丽娟
4.阴道盆底重建手术联合聚丙烯网带尿道中段悬吊手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 [J], 齐晨棡; 张煜
5.百多邦联合造口护肤粉治疗因大小便失禁引起的失禁性皮炎对提高临床效果的研究 [J], 徐林霞;李显蓉;宋美璇;许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