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讲义(第8章)
- 格式:ppt
- 大小:277.00 KB
- 文档页数:73
第八章再保险1. 再保险:亦称再保或分保,是转移保险人承担的风险责任的行为或方式。
保险人承保业务后,根据风险的大小和自身的能力,将其承担风险责任的一部分转嫁给其他普通保险公司或专业再保险公司,以便分散责任,保证其业务经营的稳定性,这种风险转移方式实际上是对原保险人承担危险的保险。
换言之,是对保险的又一次保险,故被称为再保险。
再保险是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通过签订分保条,分保合同摘要表或再保险合同文本,原保险人将其承保风险和责任的一部分转嫁给再保险人。
再保险合同具有经济性补偿性质,属于补偿性合同。
再保险也是一种无形贸易。
再保险业务的原保险人可称为再保险分出公司、再保险分出人、分保分出公司、分保分出人,通常简称为分出人或分出公司;接受再保险业务的公司可叫做再保险接受公司、再保险接受人、分保接受公司、分保接受人,通常简称为分入人、分入公司或再保险人。
分出人应缴纳的保险费称为分保费。
为了补偿再保险业务经营过程中的费用开支,分出人向分入人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叫做再保险手续费、再保险佣金或分保手续费、分保佣金等。
2. 试述再保险与保险的联系与区别。
2009.7论A. 再保险与保险的关系:再保险是保险的一种,它由保险派生发展而来。
保险是再保险的基础、前提和源头,没有保险,再保险则无从做起;再保险是保险的后盾和保障,没有再保险作支柱,保险的发展会大受限制,比如一个保额为3亿美元的人造卫星,如果没有再保险的保障,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不敢贸然独家承保,而且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因此可以说,再保险和保险是唇齿相依,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B. 再保险与保险的区别:(1)合同当事人不同。
保险关系的双方订立保险契约,是投保人一方以缴付保险费为义务,换取保险人赔偿因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致使其遭受的经济损失或约定人身保险事故发生时履行经济补偿责任或给付保险金的法律行为。
原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投保人、保险人;再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原保险人、再保险人。
《保险学原理》串讲资料第八章人身保险第一节人身保险概述人身保险是指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作为保险标的,以被保险人的生死、伤害、疾病作为保险事件的保险。
人身保险的特征:1、人身险合同是受益性合同。
人身保险不是实际损失的补偿,二是一种受益性的合同。
财产保险是补偿性合同。
2、人身风险具有变动性、必然性和稳定性。
(1)风险的变动性。
人身保险中的死亡危险,随着被保险人年龄的增加而逐年增加。
(2)风险的必然性。
人的寿命包括生存和死亡两个对立的方面,即人的寿命非生即死,具有必然性。
(3)风险的稳定性。
人身保险中的死亡危险,虽然逐年增加、明显变动,然而,这种变动却相当规则和稳定,即死亡率虽然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逐年变动,但是同一年龄者的死亡率在同一年份间,不会发生明显的差异,而是基本上保持稳定。
3、人身险业务具有长期性。
若依据权利与义务相等的原则计算保险费率,投保人应缴纳的保费也需逐年提高,最终可能使保费负担达到令人无法忍受的程度,致使投保人不得不放弃保险。
为了避免逆选择的弊端,人身保险多采用长期业务,同时采用均衡费率的办法计算保费。
4、人身保险具有储蓄性。
均衡保费制度的运用,使投保人早年缴纳的保费高于自然保费,因此,在初期,保险人每年按均衡保费收取的保险费,扣除当年付出的保险金后,还会有部分剩余,其剩余部分实际上是投保人提前多缴纳的保费,这可以视为投保人存放于保险人处的储金。
5、人身按保险事故具有小额和分散性。
人身保险事故具有小额分散的特点,大部分保险单的给付具有必然性,且危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也就是说,人身保险财务稳定性较强,因此,通常没必要通过再保险机制去分散风险,只是在保障死亡率增加和丧失劳动能力的给付大量产生方面才运用再保险。
与此相反,财产保险出现偶然性较大,且危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具有波动性大、不稳定的特点,一旦发生危险事故,往往损失巨大,影响业务的正常经营,因此,为了分散高峰危险,保证财务的稳定性,保险公司对其承保的财产险业务,经常要安排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