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芗城区西湖发展解读2017年11月23日
- 格式:pdf
- 大小:4.85 MB
- 文档页数:38
0 引言具有良好流动性、轻盈性、耐久性、施工便捷的泡沫混凝土在工程使用上得到用户青睐。
近年来也常用于市政道路工程中,但也有出现回填料上浮变形甚至成块拱起开裂、折断等质量问题,影响正常使用功能。
自1950年我国引进泡沫混凝土以来,经历70余年的发展,我国在泡沫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已非常成熟,作为新型材料在回填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汪家雷等[1]通过介绍在不破坏铺盖体系条件下采用充填轻质泡沫混凝土的处理方案,很好地解决了工期长、造价高、对环境影响大等问题,该施工方法新颖、经济有效、环保节能、施工便捷。
陈伟仁等[2]进行富水地区轻质泡沫混凝土抗浮技术研究,通过抗浮技术分析对比,提出扩大头拉杆抗浮技术比较经济环保、易行有效。
徐友治[3]通过某高速公路采用轻质泡沫混凝土对桥台与路基结合部位、隧道拱顶及空洞回填施工工艺的实践,分析研究轻质泡沫混凝土的优点和特性,并根据其特点阐述轻质泡沫混凝土在道路施工中的不同状况下的应用。
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大力推广下,轻质泡沫混凝土这种环保、高效、节能材料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得到大力推广应用[4]。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地道顶板泡沫混凝土上浮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研究,采用外疏内排,压重结合的处理方针,有效解决了地道顶板回填泡沫混凝土在强降雨后排水不畅导致上浮、拱裂等质量问题的难题,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1 工程概况北江滨路景观暗埋段(地道)采用“路堤、路景、路城”相结合,是沿江旅游、城市景观、防洪堤改造、江滨公园(景观工程)建设相融合一体的重大工程,属民生重点工程,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新建西湖生态园片区内一条重要的交通通道。
其中,地道设计桩号为K0+535~K1+740,长度1205m,顶板上景观公园约4.5万m 2,结构采用半暗的形式,按框架结构设计。
顶板反梁梁格进行覆土或填充轻质泡沫混凝土。
工程建设实现了“地下行车、地上观景”的功能。
为减小该工程地道顶板覆土等荷载,对面积约2.7万m 2的梁格选择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F1.0,容重等级不低于W5的轻质泡沫混凝土作为顶板回填材料。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2020年)文本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园林设计院二ΟΟ二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总体规划 (3)第一节风景资源评价 (3)第二节风景名胜区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4)第三节规划分区、结构与布局 (8)第四节风景名胜区容量及生态原则 (10)第三章专项规划 (14)第一节保护培育规划 (14)第二节风景游赏规划 (21)第三节植物景观规划 (31)第四节地质地貌景观规划 (35)第五节建筑风貌及园林景观规划 (36)第六节文物古迹及西湖龙井茶保护规划 (36)第七节游览设施规划 (38)第八节道路交通规划 (40)第九节电力电讯规划 (41)第十节给水排水规划 (42)第十一节燃气规划 (44)第十二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44)第十三节西湖湖体及水质保护规划 (45)第十四节防灾规划 (46)第十五节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48)第十六节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50)第十七节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51)第十八节分期发展规划 (53)第四章实施规划的对策及措施 (57)第五章附则 (6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风景名胜区资源综合考察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编制,为风景资源“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条编制与实施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目的是在确保具有高度自然与文化价值的风景资源完整保护、世代传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综合效益,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第三条规划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与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管理条例》《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杭州市西湖水域保护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务院建城国函字(1983)99号《关于杭州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报批稿)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意见》国发(1982)136号《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审定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5)23号《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设部(2001)83号文“关于发布《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02〕13号《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建设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建规[2002]204号)“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第二章总体规划第一节风景资源评价第四条景源特征评价1、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西湖风景名胜区”或“风景区”)与杭州城区紧密相融,形成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共生互依关系。
本次规划框架第一章•项目概述省、市人民政府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珠里村被漳州市、芗城区两级人民政府定为富美乡村精品村1 项目背景为贯彻落实福建省政府关于宜居环境建设行动的工作部署,推进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省宜居办发布《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2014年目标任务是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同时细化了“三整治、三提升”、“五清楚、两特色”的建设标准,并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特色产业。
珠里村十分重视富美乡村建设工作,近几年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5年11月,珠里村被漳州市、芗城区两级人民政府定为富美乡村精品村,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推动精品村建设开展,确保示范建设取得成效,特编制本次规划,以指导珠里村的村庄建设、改善村民生活和村庄环境,将其打造为市区近郊旅游目的地。
珠里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的南面,地处金峰工业区内部,紧邻319国道。
东邻石亭镇塘边村,西临九龙江西溪,南交芝山镇谢溪头村,北接后巷村。
对外交通:319国道穿境而过,漳龙高速与福诏高速于村庄北侧相交而过,距离天宝互通口、漳州西互通口均5km,距离漳州市区7公里、漳州动车站18km,具有极其优越的交通优势。
对内交通:珠里村依托迎宾路、金星路等城市干道。
通过漳华路、207省道、208省道等道路联系漳州中心城区。
2 区位条件重点规划范围以五里沙自然村为主体,北至宝石路、西至林语堂文化园以东、南至南侧村庄主路、西至319国道,用地面积约29.74公顷。
总体规划范围重点规划范围本次村庄建设规划分为总体规划范围、重点规划范围两个层次。
总规划范围东至华埔路、北至漳龙高速引线,南至林语堂文化公园以南,西至九龙江西溪。
涵盖五里沙、后坑两个自然村,总用地面积约194.3公顷。
3 规划范围4 规划依据4.1 相关法规、规章、技术标准、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年)4、《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6、《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办法(征求意见稿)》7、《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2014)8、《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9、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规范和标准。
南昌西湖区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作者:苏枫来源:《小康》2023年第33期如今,承载着“厚德实干,义利天下”赣商精神的西湖区,成为江西县域经济的领跑者。
一城金秋醉,百里菊花香。
又到一年赏菊时。
11月4日,江西省南昌市第35届“豫章故郡·发奋南昌”主题菊花展正式开展,西湖区在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南门广场、八一广场南广场以及华侨城设置了展位,带来了一场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
西湖区是南昌市的中心城区、老城区,区域面积3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5万。
西湖区委书记陶亿国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说,西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可以用四张名片来概括:是“八一军旗升起地”,是“江右商帮发源地”,是“豫章文化聚集地”,还是“洪城生态景观地”。
采访中,西湖区委副书记、区长杨燊介绍,作为省会城市“形象窗口”的西湖区,如今以绣花功夫雕琢出“一区双城”的高品质城区格局,正在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一次次努力、一组组数据、一项项实绩,勾画出西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轨迹,彰显着西湖区把发展区域经济作为推动全区发展的着力点。
西湖区在项目建设、产业培育、城市更新、民生保障等领域,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增效益,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持续擦亮“四张名片”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正是在西湖区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这片红色热土成为人民军队的摇篮和军旗升起的地方,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陈列馆以及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旧址,更是中国革命在这里留下的鲜明印迹。
如今,传承“八一”基因的西湖区,孕育出“争第一、创唯一”的西湖精神,在“三区”建设引领下,西湖区经济社会事业始终在江西省走在前列。
西湖区是全省首批“五型”政府建设示范县区,成功创建全省唯一的“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开创社区治理“西湖实践”;率先创新“尊崇工作法”服务退役军人并在全国推广,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区“九连冠”;率先实施国地税联合办公模式,被确立为首批开放型经济管理新模式可复制成功经验;率先在全省县区中设立体育形象大使,并由奥运冠军许艳梅担任;率先创新实施“幸福圆桌会”机制,打造享誉全国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品牌。
胡亚贤、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政府、胡健麒等6000二审行政裁定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其他行政行为【审理法院】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12.30【案件字号】(2020)闽行终763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许秀珍聂文佳覃丹【审理法官】许秀珍聂文佳覃丹【文书类型】裁定书【当事人】胡亚贤;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政府;胡健麒;漳州惠民房屋征收有限公司;漳州西湖生态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当事人】胡亚贤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政府胡健麒漳州惠民房屋征收有限公司漳州西湖生态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当事人-个人】胡亚贤胡健麒【当事人-公司】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政府漳州惠民房屋征收有限公司漳州西湖生态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代理律师/律所】秦彦峰北京中师律师事务所;蔡清良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胡先文福建三和律师事务所;吴育林福建三和律师事务所;徐艳微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陈伟鹏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秦彦峰北京中师律师事务所蔡清良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胡先文福建三和律师事务所吴育林福建三和律师事务所徐艳微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陈伟鹏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秦彦峰蔡清良胡先文吴育林徐艳微陈伟鹏【代理律所】北京中师律师事务所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福建三和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高级人民法院【原告】胡亚贤;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政府;胡健麒;漳州惠民房屋征收有限公司;漳州西湖生态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本院观点】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
【权责关键词】合法违法第三人证据不足缺席判决维持原判改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裁定如下:【裁判结果】一、撤销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闽05行初3号行政判决;二、发回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
【更新时间】2022-08-23 15:33:55【二审上诉人诉称】上诉人胡亚贤向本院提起上诉称,关于上诉人的家书是在上诉人被关押失去自由才写的,不能代表其真实的意思表示,且该家书第三人在签订协议前也并未收到。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漳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1.28•【字号】漳政综〔2017〕152号•【施行日期】2017.11.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漳政综〔2017〕15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漳州、常山、古雷开发区管委会,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现将《漳州市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措施。
漳州市人民政府2017年11月28日漳州市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我市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任务要求,切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着力解决污水管网覆盖面不高、雨污分流不到位、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河道黑臭杂乱等各类问题,推进长效机制建立,确保整治取得成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坚持以源头雨污分流为主要手段、以末端截污为补充,推进市政污水管网(包括其他收集设施,下同)建设管理,推动市场化运作,建立长效机制,超常规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完善和黑臭水体综合整治。
同时,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污染源整治攻坚,采取污染源正向普查为主、排污口逆向溯源为辅的办法,收集治理河道两岸流域和上游污染源,重点对流域居民、单位污水混接直排入河、雨污管道错接、餐饮洗车污水乱排、市场和屠宰场污水直排、农村污水未有效收集、工业养殖业污水塘泥污染、垃圾收集点渗滤液污染等各种污染源进行排查和综合整治。
漳州市区(含芗城区、龙文区、高新区,下同)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整治。
至2018年底,城市建成区完成污染源截污、收集、处理,基本消除入河污染源,城市污染源截污达到95%以上(省政府要求设区市城市2018年底前完成沿河主要排污口截污,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所有河道全部消除黑臭,其中位于古城的环城河水质主要指标(COD、氨氮)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
西湖景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西湖景区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1.游客拥挤:西湖景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人流拥挤,给游客的体验带来了不便。
对策:加强游客管理,采取预约制控制游客数量,限制进入西湖景区的人数。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游客错峰游览,推动发展周边旅游景点,分散人流。
2.生态环境保护:西湖景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过度开发和游客活动的压力,生态破坏日益严重。
对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制定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加强监管力度,限制开发建设规模,实施水质和空气质量监测,加强园林绿化和植被修复,推广可持续旅游理念。
3.文化遗产保护:西湖景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面临挑战。
对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加强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维护工作,推动相关法规的立法和执行,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开展文化遗产宣传和教育活动。
4.旅游服务质量:西湖景区的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包括导游服务、餐饮住宿、交通等方面。
对策: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鼓励企业改善设施和服务
标准,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综上所述,西湖景区高质量发展需要综合考虑游客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游客体验。
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1.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的概念与意义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的最初出发点是以恢复湖西地区部分被淤积的西湖湖面,实现山水关系的重塑并完善西湖的风景格局,弥补游客只能在湖上欣赏湖光山色,却无缘荡舟山涧水湾寻幽觅胜之憾。
现状西湖的景观空间以开阔为主,被堤岛划分的五个湖面在岸边基本都能一览无余,景观层次略显单调,缺乏与大水面形成对比的曲折幽深的港湾河汉,使游人无处寻源探胜,感觉西湖如同一潭静水,虽秀美有余却幽深不足,缺少活泼轻灵的气质,而水域西进恰恰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随着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被提上议事日程、可行性研究地不断深人,以及各级领导、专家的倾力介入,工程的概念得到全面深化,其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景观空间的塑造,还成为一项传承西湖的发展历史、保持整个西湖地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生物多样性、实现该地区社会环境和地域资源全面整治和整合的综合性工程,是关系到西湖风景名胜区以及整个杭州市经济社会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
1.1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重要任务,是西湖形成、发展历史长河中的必要一节,是传承西湖传统,还西湖以历史的原初性多数学者认为,西湖是在秦汉时期由海湾演变为泻湖,最后形成一个普通湖泊。
按照自然的演变规律,注人湖泊水流所夹带的泥沙及营养物质沉淀,在地质循环和生物循环的过程中,必然引发泥沙淤积、薪草蔓生而使湖底不断变浅的现象,而最终由湖泊至沼泽,由沼泽至平陆。
但西湖从其成为内湖之日起直到今日,仍然一湖碧水,其原因完全是它的沼泽化过程受到人为遏制的结果—从有记载的资料上看,西湖历史上进行过上百次疏浚,其中重要的疏浚工程有20余次,其历史大至如下:唐代时,西湖的面积约有10.8km2,比现在的湖面面积大近一倍,湖的西部、南部都深至山麓,人们可泛舟至山脚再弃舟登山,去灵隐、天竺等寺进香拜佛。
公元822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到杭州任刺史,在杭三年,白居易大力整治西湖,建水闸,筑堤塘,并对西湖进行疏浚,清理湖底淤泥,疏通西湖进出水系,后人筑白堤以示纪念。
西湖湖西地块生态工程简介:“西湖西进”工程一、综述(一)湖西范围:东起西山路,恢复曲院风荷和丁家山之间的杨公堤,北以灵隐路为界,南至虎跑路,西面界线沿青龙山、五老峰、鸡笼山、吉庆山山脚,经黄泥岭与灵隐路相连,总面积约477公顷。
(二)历史背景:人工湖,按照自然的演变规律,注入湖泊水流所夹带的泥沙和营养物质沉淀,必然引发湖底不断变浅的现象。
自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第一次提西湖的古称“明圣湖”以来的1600多年中,西湖几经湮没、兴治。
,西湖在汉唐时面积约10.8平方公里,比现在大一倍。
虽然西湖疏浚治理工程达23次之多,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西湖湖面仍一次比一次缩小,现在的西湖面积仅5.6平方公里,形成了“两堤三岛”的布局。
水体是西湖的精华所在。
综观西湖历史,不少胜景都是历朝前代对水体资源开拓后的遗留。
据悉,此次开挖水域可能达到70公顷,大约有千亩面积。
工程重点是通过对杨公堤的恢复,将“西进”用地内几处分散的水面相沟通,并通过里六桥使西湖西进水面与西里湖水面贯通,从而使西湖与西部群山有机地联系起来,游湖与游山完全融合在一起,使人们真正领略到山水相依、山抱水回的美景。
据说西湖西进的最初出发点是恢复湖西地区部分被淤积的西湖湖面,弥补游客只能在湖上欣赏湖光山色,却无缘荡舟山涧水湾寻幽觅胜之憾。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西湖西进”的概念已经全面深化。
西湖西进工程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景观空间的塑造,而成为一项传承西湖的发展历史、保持整个西湖地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生物多样性、实现该地区社会环境和地域资源全面整治和整合的综合工程,是关系到西湖风景名胜区及整个杭州市经济社会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
来到茅家埠民居点,笔者看见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民居,一改原来风格不统一、杂乱无章的旧貌。
其中的一些生活排污管道也已经全部纳入杭州的整体排污系统。
西湖西进出的猛招就是在源头上彻底改变水体污染,净化水质。
在大范围上对流域范围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合理的引导与改变,实现全流域的截污纳管和管网配水,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所施加的负荷;在小范围即湖西地区则缓解该地密度过大的建筑和人口,重塑湿地生态群落,并由此形成特色景观资源。
安置房绿色建筑设计研究——以漳州市西湖生态园片区(上坂)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谢腾飞(福建漳州城投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漳州363005)[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更新与建设工作也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拆迁户安置工作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安置要求,同时满足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性要求,建设绿色保障性用房势在必行°西湖生态园片区(上坂)棚户区改造项目本着”适宜性”的设计建设理念,采取适宜的技术手段,在降低建筑能耗的同时提升安置房品质,对未来绿色安置房项目的建设有着示范意义"本文对西湖生态园片区(上坂)棚户区改造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整理和总结"项目采取了一系列适宜的被动式和主动式技术措施,增量成本为7.1元/m2,仅占工程总投资的0.7X,达到了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可为我国夏热冬暖地区安置房的规划设计实践提供参考o[关键词]安置房;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技术The Exploration on Green Building Design for Resettlement Housing Project ------A Case Strdy of Shangban Resettlemeet project in Zhangzhou West Lake Ecological AreaAbstract#With the rapid advvncement of China;urbanization process,the work of urban renewal and construction is ade increasing,and the following work of resettlement is ade increasing.In order te meet the increasing resettlement requirements and the naVonvl police requirement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it is imperative te build green resettlement housing.Based o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ncept of"suitability",Shangban resettlement housing project of the West Lake Ecolovicvl Area adopts appropriate1x11.01 m1anstoeduc1buieding1n1egyconsumption and impeoi1th1quaeityoies1tem1nthous1,which hasad1monsteation signiiicanc1ioeth1 construction of green resettlement house project in the future.In this paper,the technicvi measures adopted in the Shangban resettlement housingpeoeectin theWestLakeEcoeogicaeAeeaaeesoeted outand summaeieed.Thepeoeectadopted aseeiesoiappeopeiatepasiieand ac-tire technicvi measures,and the incremental cost was7.1yuan/m2,only accounting for0.7X of the total investment of the project,which reached the two-star green building standard.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practice of housing resettlement in hot summeeand waem winteeaeeasin China.Key words:Resettlement Housing,green building design,green technology0引言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国城镇化建设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西湖生态园片区(前山)棚户区改造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正文:----------------------------------------------------------------------------------------------------------------------------------------------------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西湖生态园片区(前山)棚户区改造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漳州城投市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报《关于批复西湖生态园片区(前山)棚户区改造初步设计及概算的请示》(漳城政[2021]1号)及有关附件收悉。
我委以漳发改[2018]84号批复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漳州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就该项目概算形成《西湖生态园片区(前山)棚户区改造项目投资概算审查报告》(漳投概审[2021]1号)。
经研究,原则同意该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
(项目代码:2017-350602-47-01-071174),具体批复如下:一、建设规模和内容项目建设用地面积42772.75㎡,总建筑面积177621.49㎡。
项目拟建设住宅,以及配套商业用房和配套公共服务用房,并建设区内道路、绿化、电力、夜景等室外及配套基础设施。
二、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概算132859.46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用62048.3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836.47万元,基本预备费用3394.24万元。
资金由市财政通过购买服务筹集解决。
本投资概算作为项目施工招标控制价的核定依据。
三、要求1.请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政府投资条例》、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福建省省级政府投资项目概算调整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闽发改投资[2009]1号)、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的通知》(闽发改投资[2010]1158号)、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招标投标管理的若干意见》(漳政办[2015])141号)执行。
漳州西湖生态园景观工程设计1.0现状分析1.1区域背景项目位于闽南金三角漳州市中心城区,是福建重点侨乡和台胞的清代主要祖籍地以及大陆台商投资较密集的区域。
基地周边瑞京路西片区、北仓路片区以及圆山西部片区为漳州市中心城区近期重点开发建设区域,将成为漳州市副城市中心。
1.2区域规划分析1.2.1区域用地分析基地南部用地性质氛围比较休闲统一,以居住用地以及绿地为主,还包含一部分特殊的文物古迹用地;基地中部以商业性质用地为主,结构相对集中紧凑;基地北部规划用地类型相对多样,包括居住、商业、教育科研用地等。
1.2.2区域水环境分析项目规划中生态水环境丰富,包括江、河、湖、溪流等,水体被城市划分为东西两部分;项目基地自北段引入九龙江水,形成主要水源,至南端流出;基地内绿地与水域受城市道路和地块影响,被穿插和分割。
1.2.3区域交通分析项目区域中规划道路交通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以及西北-东南走向两大类,道路呈网状交叉,将项目场地分隔成大小不一的版块;上板站是基地内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节点;西北-东南向穿越园区内路段特别是瑞京路对园区整体性干扰较大。
1.3核心区基地现状分析1.3.1核心区现状地貌漳州市中心城区主要建设在九龙江中下游平原上,总体地势由北西向东南倾斜。
项目基地正位于漳州市临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上,来自北部谷地的雨水一路向南,最后经由项目基地泄入九龙江,项目基地成为临江天然泄洪区。
1.3.2核心区现状水资源优势项目基地中水资源丰富,水体肌理美观,且具备一定的水体净化生态功能;基地南部分布两座水闸,分别为渡头水闸和康山隔堤闸。
1.3.2核心区现状人文资源优势项目基地中沿道路及水系分布多个原生村落,村落生长机理极具特色;场地部分村落大部分被环绕在周边池塘水系内,具备较强的景观可塑性。
项目区域中文物古迹点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宗祠、庙宇、古墓以及古化石遗迹;谢氏家庙以及林氏宗祠周边共有8株古树,具有极高的生态及人文景观价值。
西湖,梦开始的地方。
—西湖板块发展规划暨价值剖析分享—
我的旧居我的出生地
早恋约会
我父母谈恋爱
我父母谈恋爱
我的出生地我的旧居周末梦想记忆中的漳州
第一次出城
第一次造湖
第二次造湖
新时代,漳州城市发展
将是坐在这架双轮大马车之上
把市区的“五湖四海”项目建设作为“生态”的先行示范工程。
“五湖”就是碧湖、西湖、西院湖、南湖和九十九湾湖,“四海”则是万亩荔枝海、万亩香蕉海、水仙花海和四季花海。
——人民网《檀云坤: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
说起漳州当下最值得一看的地方,我推荐大家可以到位于漳州中心城区西侧的西院湖看一看。
——《十九大代表面对面》专访十九大代表檀云坤
【西湖板块简介】
☐地盘有多大?
位于漳州市老城区、高校园区与金峰开发区衔接地带。
东至惠民路,西至金峰水厂,南至北江滨路,沿江长度约3.8公里,通过1500亩水体公园的建设,直接带动核心区近5000亩用地的开发,超过6500亩的地盘,是两倍于碧湖板块的体量。
☐它的政治地位?
全市一号工程,芗城区一号工程,是漳州五湖四海工程之首,规模最大,投资额度最大。
☐开发理念和定位?
西湖生态园还将被努力打造成为漳州中心城区集聚文化旅游、商务休闲、教育健康特色的绿色城市副中心,整体开发理念是“江湖一体化、城市新外滩”。
开发进度如何?
2017年2月芗城区委、区政府完成安排部署西湖生态园项目征迁工作。
西湖生态园项目建设“一年大成效,三年大变样”的目标,明确用一年时间,完成规划区内所有村庄、企业的征迁任务。
目前6个自然村,15个社基本完成征迁工作。
2017年9月西湖生态园总体规划完成。
2017年9月西院湖率先完成开放。
为什么漳州这时候需要西湖?
厦门本岛:城市的嬗变——从筼筜湖到五缘湾
五缘湾板块
筼筜湖板块
海沧:时代的选择——双湾双城双中心
漳州=公园+江滨
湖
湖 1.0
九十九湾核心生活要素
单核心规划思路
公共交通+自驾交通
上一代规划想象中的
漳州人
湖
湖 2.0
万科城玖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