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液体温度计自校正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20.15 KB
- 文档页数:3
玻璃量器自校准程序要求1 清洗被检量器:量器用重铬酸钾洗液和等量的浓硫酸混合剂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然后用水冲净,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
液面下降或上升时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液面。
2 洗净的量器应提前4小时放入工作室,使其与室温尽可能接近。
3 取一只容量大于被检量器的洁净有盖称量杯(如果检定量瓶则取一只洁净干燥的待检量瓶),进行空称量平衡。
4 滴定管的校准(衡量法)4.1 活塞密合性检查玻璃活塞: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塑料活塞: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5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4.2校准操作:4.2.1将清洗干净的被检滴定管垂直稳定的安装到检定架上,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 处。
4.2.2缓慢地将液面调整到零位,同时排出流液口中的空气,移去流液口中的最后一滴水珠。
4.2.3取一只容量大于被检滴定管容量的带盖称量杯,称得空杯质量。
4.2.4完全开启活塞,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口流出。
4.2.5当液面降至被检分度线以上约5mm时,等待30s,然后10s内将液面调至被检分度线上,随即用称量杯,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
4.2.6将被检滴定管内的纯水放入称量杯后,称得纯水质量。
4.2.7在调整被检滴定管液面的同时,应观察测温筒内的水温,读数应准确到0.1℃。
4.2.8表1为水在10-40℃间的 值,按(4-1)公式计算被检滴定管在标准浓度20℃时的实际容量。
4.2.9对滴定管除计算各检定点容量误差外,还应计算任意两检定点之间的最大误差。
4.2.10容量比较法参照《常用玻璃量器》(JJG 196-2006)进行。
表1 水在10-40℃间的ϒ值V20=(W t/γ)×103 (4-1)式中:V20:20℃时水的体积(ml);Wt:在t℃的空气中,以黄铜砝码称得水的质量(g);ϒ:20℃时将充满容量为1升的玻璃量器的水在空气中于不同温度下用黄铜砝码称得的质量(g)。
目录1。
温湿度计自校规程…………………………………………….……………。
22.温度计自校规程…………………………………………………。
…………。
33.容量瓶自校规程……………………………………………………………。
.44.滴定管自校规程……………………………………………………………。
.55.吸量管自校规程................................................。
(6)6。
仪器清洗.。
...。
....。
.。
.。
......。
.。
.。
.。
....。
..。
..。
.。
.....。
.。
.。
.。
..。
..。
.。
.。
.。
8温湿度计自校规程1。
目的确保公司使用的温湿度计的误差在规定范围内,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温湿度计的校准。
3。
校准用基准设备标准数显温湿度表4。
环境条件4。
1温度要求:20±5℃4.2湿度要求:不超过80%RH4.3恒温时间:1小时5.校准步骤5。
1外观:目测外观是否破损,功能件是否齐全、有效。
5.2将恒温恒湿设备按操作规程正常开机。
5。
3将恒温恒湿设备的温度分别设定成10℃、20℃、30℃、40℃四个点,湿度分别设定为50%RH、60%RH、70%RH三个点,各定温1小时。
5.4用被校准的温湿度计与恒温恒湿设备,标准数显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进行比较。
6。
判定依据用被校准的温湿度计与标准件相对比,温度示差在±5℃,湿度示差在8%RH内可判定为合格。
7.校准周期一年校准一次8。
相关记录设备自校记录表温度计自校规程1.目的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测量溶液温度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
3。
校准用基准设备3。
1外校合格的数显温度表(精度0.1℃)3.2 透明容器盛3.3 冰、水4.环境条件室温5。
校准步骤5.1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5。
2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
OPN-P01/B-003 R00/2011 潍坊欧普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温度计校正操作规程页码:1
1.目的:
建立温度计校正规程,使之正确地显示温度。
2. 范围:
适用于玻璃温度计的校正。
3. 职责:
QC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 程序:
4.1.所有新购进的温度计在使用前,必须用标准温度计进行校正,温度计
在使用过程中,每年校正一次。
4.2. 将待校正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共同浸入水浴或油浴中,比较温度指
示值的差异,若差异值在±0.5℃内,则可判定合格。
4.3. 水浴一般用于测试100℃以下时使用的温度计,油浴则用于测试100℃
以上使用的温度计。
4.4. 测试时须注意温度计浸入水浴或油浴中的深度,以求得最准确的读数。
4.5. 校正后合格的温度计,应标明合格标志。
不合格者,应标明不合格标
志,以防止被误用。
温度计校正规程目的:建立温度计校正规程,使之正确地显示温度。
2. 范围:适用于玻璃温度计的校正。
3. 职责:QC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 程序:4.1.所有新购进的温度计在使用前,必须用标准温度计进行校正,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每年校正一次。
4.2. 将待校正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共同浸入水浴或油浴中,比较温度指示值的差异,若差异值在±0.5℃内,则可判定合格。
4.3. 水浴一般用于测试100℃以下时使用的温度计,油浴则用于测试100℃以上使用的温度计。
4.4. 测试时须注意温度计浸入水浴或油浴中的深度,以求得最准确的读数。
4.5. 校正后合格的温度计,应标明合格标志。
不合格者,应标明不合格标志,以防止被误用。
5. 附:温度计校正记录ZL0098 00。
温度计判别标签ZL0099 00(2.5×1.5cm)。
温度计校正记录量筒使用规范目的:建立量筒的使用规范,保证正确使用。
2. 范围:适用于量筒的使用。
3. 职责:QC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 程序:4.1.量筒按结构分具塞量筒和无塞量筒。
具塞量筒为量入式量筒,无塞量筒有量入式和量出式两种。
4.1.1. 量入式量筒:用法标记为“In”,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配液。
4.1.2. 量出式量筒:用法标记为“Ex”,用于液体的粗量。
4.2. 量筒的容量:指在20℃时,量入、量出的容量。
4.2.1.量入式量筒:将水注入干燥量筒内至所需分度线的额定的体积,即为该分度线的容量。
4.2.2.量出式量筒:将水注入量筒所需分度线,然后倒出,并倒置30秒后所排出水的体积,即为该分度线的容量。
4.3. 使用时,应根据需要选用适当规格的量筒,规格越大,筒径越大,其容量误差也越大。
4. 应根据量筒上的量入或量出标记区别使用,量入式只用于量入测量,量出式只用于量出测量。
4.5. 量筒的液面较大,观察和调定液面时,量筒应与水平面垂直,否则带来很大误差。
玻璃量器校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玻璃量器校准操作规程,使公司玻璃量器校准操作更精密准确。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需内部校准的玻璃量器的校准操作。
3 职责质量部负责内部玻璃量器的周期校准。
4 内容4.1玻璃量器周期校准4.1.1校准前准备4.1.1.1准备好待校准的玻璃仪器(洗净、干燥),容量大于被校玻璃仪器的带盖称量杯(容量瓶不需要),一根温度计(范围至少是0~30℃,分度值为0.1℃)),新制备的纯化水(纯化水至少在校准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以达到室温)4.1.1.2校准时室温要求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
4.1.2玻璃容量仪器的校准4.1.2.1容量瓶校准将清洗干净并经干燥处理过的带塞容量瓶放入电子天平,待天平显示稳定后,按去皮/置零键;取下量瓶,加水至标线以上几毫米,等待2min。
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水,使液面最低点与标线上边缘相切,再放到电子天平上称量得到纯化水的质量(m)。
然后插入温度计测量水温,记录水温,读数应准确到0.1℃。
4.1.2.2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校准取一个容量大于被校玻璃仪器的带盖称量杯放入电子天平,待天平显示稳定后,按去皮/置零键;将清洗干净的吸量管垂直放置,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擦去吸量管流液口外面的水,缓慢地将液面调整到被检分度线上,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将流液口与称量杯内壁接触,称量杯倾斜30°,使水充分地流入称量杯中。
对于流出式吸量管,当水流至流液口口端不流时,近似等待3s,随即用称量杯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口端保留残留液)。
对于吹出式吸量管,当水流至流液口口端不流时,随即将流液口残留液排出。
将被检吸量管内的纯水放人称量杯后,称得纯水质量(m),同时插入温度计测量水温,记录水温,读数应准确到0.1℃4.1.2.3量筒校准取一个容量大于被校玻璃仪器的带盖称量杯放入电子天平,待天平显示稳定后,按去皮/置零键;将清洗干净的量筒垂直放置,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擦去量筒外面的水,用胶头滴管吸出量筒中的水,将液面调整到被检分度线上,将倒液嘴与称量杯内壁接触,称量杯倾斜30°,使水充分地流入称量杯中。
目录1.温湿度计自校规程 (2)2.温度计自校规程 (3)3.容量瓶自校规程 (4)4.滴定管自校规程 (5)5.吸量管自校规程 (6)6.仪器清洗 (8)温湿度计自校规程1.目的确保公司使用的温湿度计的误差在规定范围内,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温湿度计的校准。
3.校准用基准设备标准数显温湿度表4.环境条件4.1温度要求:20±5℃4.2湿度要求:不超过80%RH4.3恒温时间:1小时5.校准步骤5.1外观:目测外观是否破损,功能件是否齐全、有效。
5.2将恒温恒湿设备按操作规程正常开机。
5.3将恒温恒湿设备的温度分别设定成10℃、20℃、30℃、40℃四个点,湿度分别设定为50%RH、60%RH、70%RH三个点,各定温1小时。
5.4用被校准的温湿度计与恒温恒湿设备,标准数显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进行比较。
6.判定依据用被校准的温湿度计与标准件相对比,温度示差在±5℃,湿度示差在8%RH内可判定为合格。
7.校准周期一年校准一次8.相关记录设备自校记录表温度计自校规程1.目的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测量溶液温度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
3.校准用基准设备3.1外校合格的数显温度表(精度0.1℃)3.2 透明容器盛3.3 冰、水4.环境条件室温5.校准步骤5.1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5.2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
5.3把温度计有水银液体的一端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然后观察水银柱的变化情况。
5.4待水银柱变化稳定,再对照温度计刻度是否在0℃的位置,记录读数。
5.5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重新第二次测量,这样连续测量三次,得出结果再取平均值,记录在《设备自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0.1℃。
5.6以上步骤完成后,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下的温水中(30℃为宜),用基准数显温度表进行校对(把探头放在水银柱旁边的温水中),对比并记录温度计的和基准温度表的温度读数。
校准玻璃体温计
1. 将全部待校准玻璃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10根一组。
2.准备好塑料容器,倒入高于35 ℃、低于40℃水温的水。
3.将全部玻璃体温计同时全部没入水中,同时放入水温计,每次只同时测量一组体温计。
(注意体温计储汞槽不可触及容器的侧壁和底部,建议容器底部放置6层纱布,体温计置于纱布上)
4. 3分钟后取出检查读数,同时读取取出时刻的水温计。
5.与水温计读数误差在±0.2℃范围内的玻璃体温计,属于合格产品。
6.玻璃体温计的玻璃管有裂痕、水银柱自行下降的,或与标准物读数误差超过±0.2℃的,均视为不合格产品。
三组水温不同时监测体温计结果如下:
校准体温计记录表(1组)合格率40%
校准体温计记录表(2组)合格率50%
校准体温计记录表(3组)合格率30%
三组体温计入水水温相同时监测体温计结果如下:入水温度均为39℃
校准体温计记录表(1组)合格率0%
校准体温计记录表(2组)合格率20%
校准体温计记录表(3组)合格率20%。
玻璃仪器的校准1 目的制订玻璃仪器的校准操作规程,确保日常检测的准确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0.5mL、1mL、2mL、5mL、10mL、15mL、20mL、25mL、50mL、100mL移液管、滴定管的校正。
3 权责3.1 技术品质部负责编写、分发、归档玻璃仪器的校准操作规程。
3.2 化验员须按此文件对玻璃仪器进行校准。
4 校准的条件和设备4.1 校准条件:校准环境温度变化不超过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
4.2 校准所用的设备:电子分析天平,具塞称量瓶或碘量瓶、烧杯、1-100℃温度计。
4.3 校准所用介质:蒸馏水。
5 校准操作规程5.1 外观要求a)仪器应具有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用法标记,总容量,准确度等标志。
b)仪器无影响读数的缺陷,包括密集的气线(气泡),破气线(气泡),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棱线等。
c)分度线应清晰完整,平直均匀,且与器轴相垂直。
5.2 容量允差(衡量法)现以移液管为例,滴定管为相同方法校准。
a)清洗:将玻璃仪器用重铬酸钾洗液清洗后,用纯水清洗干净,晾干或烘干,备用。
b)移液管、烧杯、碘量瓶或称量瓶、蒸馏水置于室内,使其与室温一致。
c)测量水温。
d)称量称量瓶中碘量瓶空瓶重量M瓶。
e)吸取蒸馏水(盛在烧杯中)至标线以上几mm,用滤纸片擦干管下端的外壁,将流液口接触烧杯壁,移液管垂直、烧杯倾斜约300。
调节液面使其最低点与标线上边缘相切,然后将移液管移至称量瓶或碘量瓶内,使流液品接触磨口以下的内壁(勿接触磨口!),使水沿壁流下,待液面静止后,再等15S。
在放水及等待过程中,移液管要始终保持垂直,流液口一直接触瓶壁,但不可接触瓶内的水,称量瓶或碘量瓶保持倾斜。
放完水随即盖上瓶塞,称量至mg位。
这次称得质量即为瓶子和水的总重,记为M瓶+水,M瓶+水与M瓶的质量之差即为释出蒸馏水的质量M水。
f)重复操作一次D和E,两次所得的蒸馏水M水的质量之差,应小于0.001g。
g)根据水的温度T,查表1《不同温度时水的密度及校正值》可得水的校正密度值ρ,再由水的重量M与校准密度值ρ换算出实际容积V实,实际容积V实与容量瓶标示体积读数V读之差即为校正值。
玻璃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温度测量工具,经常用于实验室、工业和日常生活中。
为了保证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定期对玻璃温度计进行校准是必要的。
下面是玻璃温度计的常见校准方法:
冰点校准法:这是最常用的校准方法之一。
将玻璃温度计放入一杯装有冰块和水的容器中,等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显示的温度。
在大气压正常的条件下,水和冰的混合物的温度应该是0摄氏度。
如果玻璃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与实际温度不符,可以根据差异进行调整。
沸点校准法:将玻璃温度计放入一锅沸水中,等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显示的温度。
在大气压正常的条件下,水的沸点应该是100摄氏度。
如果玻璃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与实际温度不符,可以进行相应的校准。
标准温度计对比法:使用已经经过精确校准的标准温度计与待校准的玻璃温度计同时放入同一环境中,记录两个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根据差异可以进行玻璃温度计的校准。
专业校准设备:一些实验室和仪器维护机构提供专业的温度计校准服务。
可以将玻璃温度计送到这些机构,由专业人员进行校准和调整。
在进行校准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校准应该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避免温度的突然变化影响校准结果。
使用准确的标准温度源进行校准。
根据温度范围选择合适的校准点,比如常见的冰点和沸点。
在使用玻璃温度计时,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以免影响其准确性。
定期校准玻璃温度计可以保证温度测量的准确性,提高实验和工作的可靠性。
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可选择合适的校准方法。
玻璃容量仪器自校规程1、目的本校验方法适用于我中心玻璃容量仪器的校准,使玻璃容量仪器的校验能按规范的方法正确进行。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0.1ml、0.2ml、0.5ml>ImR2ml、5mL、IOml25ml分度吸管和50ml、100mK200ml、250ml、500ml、IoOomL标准容量瓶的校准。
3、职责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校准方法,按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并做好校准记录。
4、校验及检查项目和要求4.1密合性具塞量瓶:注水后,颠倒十次,不应有水渗出。
滴定管:注水后,静止15分钟,漏水不应超过一小格。
4.2水流出时间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4.3容量允差应符合表3、表4的规定。
5、检查条件5.1设备条件分析天平及称量准确度与所标容量器大小相称的天平、温度计、具塞锥形瓶、高型称量瓶。
5.2检定A级量器工作室,室温不超过20±5°C,检定时须用蒸馈水。
6、检验方法6.1密合性检查6.Ll具塞量瓶:将水充满量瓶至标线处,放上瓶塞(不涂油脂),然后用手轻轻压着塞盖,将其颠倒十次,每次颠倒时停留在倒置状态下至少10秒,(结束:后,用易吸水的纸片在塞与颈间周围观察不应有水渗出。
6.L2滴定管:将不涂油脂的活塞蕊用水润湿,插入活塞套内,滴定管应夹在垂直的位置上,然后充水至最高标线,活塞全关闭,静止15分钟,漏水得超过一小格。
6.2水流出时间检查6.2.1滴定管:将已清洁处理的滴定管垂直地夹在检定架上的活塞蕊上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油脂,使其不漏水,充水至最高标线;开塞活塞,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嘴流出,液面至最低标线处时,其法出时间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6.2.2吸管:注水至最高标线以上,垂直地用手将液面调至最高标线,将控制液面的手指移开,无分度吸管完全流出式和吹出式吸管的液面流至口端下为止;不完全流出式吸管液面流至最低标线时间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
6.3容量校验6.3.1滴定管的容量校验①校验分段2ml的为0-1和0-2ml5ml的为0-2.5和0-5mlIOml的为0-5和OTOml25ml的为0-5.0-10.0-15.0-20.0-25ml50ml的为0-10.0-20.0-30.0-40.0-50ml②校验步骤将蒸镭水装入已洗净的滴定管中,慢慢用调节弧形液面至零处,然后按照规定的水的流出时间流出一定的体积的水倒入己称的“小锥形瓶中,再称量,两次重量之差即为水重,然后用实验温度时Iml水的重量(查表5)来除水重,即得真实体积。
1.目的:对现使用的玻璃温度计的精确性进行检定,以保证其测量的准确性。
2.范围:现使用的各种玻璃水银、玻璃酒精温度计。
3.责任:技术质量部部长、QC主管、检验员。
4.内容:4.1 仪器:4.1.1 符合国标的标准玻璃温度计一套,其量程应包括-20℃~20℃、0℃~100℃、100℃~200℃的精度在1℃刻度,或经国家法定计量管理部门检验合格的温度计一套;4.1.2 饱和硫酸钠溶液2000ml;4.1.3 1000ml烧杯二个;4.1.4保温棉布袋一套;4.1.5电炉一台。
4.2检定程序:4.2.1-20℃~20℃范围玻璃温度计的检定分别在适宜的冷却条件下将饱和的硫酸钠水溶液制备成冷冻固体。
(温度在-20℃以下)用镊子将上述饱和液冰块夹放在在洁净的台面上,破碎,放入1000ml烧杯中,(注意切勿直接用手取拿,以免冻伤),加入三分之一量的饱和盐溶液,将烧杯放在室温下。
将标准温度及待检定玻璃温度计水银球悬挂放入烧杯液面中,不时搅拌烧杯中液体和冰块,保持在每分钟温度上升约1~2℃,如温度升高过快,可用保温棉布袋包住烧杯(操作中防止碰坏玻璃温度计水银球)。
随着溶液温度的逐渐上升,每隔10min观察、记录一次标准玻璃温度计和各检定玻璃温度计的温度示值。
待检定玻璃温度计的示值与标准玻璃温度计的示值差异不得超过0.1℃。
4.2.20℃~100℃范围玻璃温度计的检定在适宜的冷却条件下将新鲜煮沸过的蒸馏水制备成冷冻固体。
用镊子将上述饱和液冰块在洁净的台面上,破碎,放入1000ml烧杯中,加入约1/2量的新鲜煮沸过,并及时冷却至约0℃的冰水混合蒸馏水。
将烧杯置于室温下,将标准温度及待检定玻璃温度计水银球悬挂放入l烧杯液面中,不时搅拌烧杯中液体和冰块,(操作中防止碰坏玻璃温度计水银球)。
至液体温度上升至约10℃时,将烧杯移至电炉或其它加热设施上,缓缓加热。
使每分钟液体温度上不超过1~2℃。
操作中准确掌握玻璃温度计的最大量程,不得使液体温度超过玻璃温度计量程,以免损坏玻璃温度计。
实验室玻璃仪表自校准管理规定1. 引言该管理规定旨在规范实验室玻璃仪表的自校准程序,确保仪器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本规定适用于实验室内所有玻璃仪表的自校准管理。
2. 自校准流程2.1. 确定校准频率根据仪表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实验室应确定各仪表的校准频率。
重点关注频率高、稳定性差或者校准周期长的仪器。
2.2. 准备校准标准品根据仪表的类型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校准标准品,并确保标准品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2.3. 进行校准操作按照仪器操作手册中的指导,进行仪表的校准操作。
在校准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记录相关信息,如校准时间、操作人员等。
2.4. 检验校准结果校准后,进行仪器的校准结果检验。
比较校准结果和校准标准品的差异,并确认仪器是否符合准确性要求。
2.5. 记录和报告校准完成后,及时记录校准过程和结果,并进行合理归档。
如发现校准结果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调整,并报告相关部门。
3. 质量控制措施为确保实验室玻璃仪表自校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应遵守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玻璃仪表,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建立仪器校准记录,包括校准时间、操作人员、校准结果等信息;- 定期对仪器校准结果进行验证,比较校准结果和校准标准品的差异,确保仪器准确性;- 常规评估仪表校准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4. 自校准结果异常处理如果在自校准过程中发现校准结果异常,实验室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停止使用异常校准结果的仪器,并进行修复或调整;- 验证和重新校准异常仪器,确认其准确性;- 记录异常校准结果及相关处理过程,并报告相关部门。
5. 管理责任实验室应指定专人负责实验室玻璃仪表的自校准管理,并确保管理规定的有效实施。
负责人应负责制定和修订自校准管理规定,并对实验室内校准活动的执行情况负责。
6. 附则本规定于实施日起生效,相关责任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校准管理的相关工作,如逾期未完成,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玻璃仪器校准操作规程1.目的Purpose:为了确保常用玻璃量器测量的准确性,特制订本规程。
2.范围Scope:适用于吸量管、滴定管、量筒、容量瓶等玻璃量器的校准。
3.职责Responsibility:质检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定义Definition:无5.引用文件Reference Doc:5.1 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5.2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6.规范内容Specification:6.1 校准项目序号检定项目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检验1 外观及功能性检查+ + +2 示值校准+ + +6.2校验前准备量器清洗: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等量的浓硫酸混合剂或清洁剂进行清洗。
然后用水冲净,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下降或上升时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
洗净的量器应提前4h放入工作室,使其与室温尽可能接近。
环境条件:室温(20±5℃),且室温度化不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大于2℃。
仪器设备:万分之一天平,温度计10~30℃(分度值:0.1℃),校正时使用的设备必须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器具:各规格具塞锥形瓶。
6.3 外观及功能性检查6.3.1 外观要求a.量器应具有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用法标记(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或“Blowout”),标称总容量与单位,准确度(准确度等级:A或B。
凡无等级的量器,如量筒与量杯其等级一项可省略)等标志。
如下图b.量器无影响计量读数的缺陷,包括集密的气线,破气线,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棱线。
c.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相邻分度线的宽度和分度值见表1~表5。
d.非标准的口与塞,活塞芯和外套,必须用相同的配合号码。
无塞滴定管的流液口与管下部也应标有同号。
e.滴定管和吸量管的流液口,应是逐渐地向管口缩小,流液口必须磨平倒角或熔光,口部不应突然缩。
玻璃温度计检定规程
一、定义
玻璃温度计,又称热力学温度计或恒温液温度计,是用玻璃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玻璃
温度计是一种无电池供电的温度测量仪器,其特点在于可以有效地检测温度变化,而且操
作简便,非常方便使用。
二、检定规程
(一)准备工作
1.在检定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工具、仪器和设备,以及检定中所需的液体和试验用品;
2.检定环境:温度控制在18-26 ℃,湿度在70%以下,空气中不能有烟尘和易燃挥发物;
3.检定前,需要将玻璃温度计洗净干燥,以及将安装结构的松紧检查;
(二)检定过程
1.将玻璃温度计连接到温控仪或微电脑测量系统上,调整其参数,并将玻璃温度计仪
器温度稳定在测量温度+5℃;
2.将温度调到0℃,将玻璃温度计插入其中,同时观察温度变化;
3.然后,将玻璃温度计放到其他预设的温度点上,观察温度变化,并采集相应的数据;
4.最后,计算误差,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出最终检定结论。
(三)检定结论
1.如果结果表明误差在标准范围内,则检定结论为合格;
2.如果结果表明误差大于标准范围,则检定结论为不合格。
三、检定安全
1.玻璃温度计的内部结构带有刺,使用和拆装时需要特别小心,以免受伤;
2.当填充液液体时,应注意不要接触皮肤,以免受伤;
3.玻璃温度计检定时,需要控制温度,,避免使用温度低于标准要求,以免造成损坏;
4.检定结束后,应仔细检查玻璃温度计是否有损坏,并注意对其进行保护。
玻璃液体温度计自校正规程
文件编号:BDBT/JS-GC-23 版本号:A/0
1.目的
保证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以下简称温度计)满足使用需求,保证所检测
的数据真确可靠;明确职能人员的相关职责与操作顺序,保证校准过程和结果得
到有效控制。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量程工作用温度计的校准。
3.职责
3.1检定人员:负责检定过程的操作,对检定结果做出正确的结论。负责检定记
录的填写。
3.2 Q A人员:严格监督温度计使用中的受控状态,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温度计。
如发现问题,立即行使职权停用相应温度计,要求进行再校准或更换已校准合格
者,同时调查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有无必要执行追踪程序等。
4.内容
4.1 环境条件
温度:23℃±5℃。
4.2 使用器具
外校合格的数显温度表(精度0.1℃)。
4.3 校准步骤
4.3.1 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4.3.2 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
4.3.3把温度计有水银液体的一端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然后观察水银柱的变化情
况。
4.3.4 待水银柱变化稳定,再对照温度计刻度是否在0℃的位置,记录读数。
4.3.5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重新第二
次测量,这样连续测量三次,得出结果再取其平均值,记录在《玻璃液体温度计
自校正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
4.3.6 以上步骤完成后,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下的温水中(30℃为宜),用基准数显
温度表进行校对(把探头放在水银柱旁边的温水中),对比并记录温度计的和基准
温度表的温度读数。
4.3.7第一次测量完成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再进行第二、第
三次测量,测得结果取其平均值,记录在《玻璃液体温度计自校正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数±1.0℃。
4.3.8 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上的热水中(80℃为宜),重复5.6、5.7相关步骤。
4.3.9 三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温度计判校准合格。
4.4 检定结果的处理:
按本规程规定的要求校正的待检测厚计是否合格,加盖合格印记。
4.5 检定周期:
校正周期为1年。
玻璃液体温度计自校正记录表
校正依据: BDBT/JS-GC-23 记录编号:BDBT/PG-SB-4
项目 设备编号 日期及时间 环境温度 外观 示值误差
结论 校正员 审核员
标准值1 待检值1 标准值2 待检值2 标准值3 待检值3
平均值
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