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总复习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 1-1-1
- 格式:ppt
- 大小:4.92 MB
- 文档页数:65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3.3正确使用词语(虚词)教学目标明确考点要求,掌握正确使用词语(虚词)的方法技巧教学重点正确使用词语(虚词)的几种辨析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做题规律教学过程一考点概要虚词在语言中起着“经络”的作用,虽然数量比实词少得多,但使用频率很高。
虚词往往没有实在意义,使用十分灵活。
在高考命题中一般与实词合并命题,更多体现在语病辨析题中,要想准确辨析或使用虚词,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二题点讲解(一)正确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五看”辨析虚词使用正误1.看词性词性不同,虚词的语法功能就不同,只有把握词性,才能准确使用。
例如:“固然”和“诚然”都可充当连词,但“诚然”还可充当副词意思是“实在”。
[例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过分推崇文笔,其实折射出的是一种孱弱的文学观。
文笔差劲不行,但仅仅文笔好,也实在不配自傲。
若沉迷其中,对自己抚词弄句的能耐沾沾自喜,可能耽误自己更上层楼。
退一步说,在随笔里,对文采的推崇应有所节制。
文采若不能与主题、风格水乳交融,只是一种美感噱头,类似汤面上的几根青葱、奶油蛋糕上的几朵花。
A.虽然就算还绝对B.固然即使也充其量C.诚然尽管却或许D.当然如果仍实际上2.看搭配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一般不能混用。
在辨析虚词时,要结合句中出现的词语,看关联词是否搭配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的搭配关系。
一些虚词如有多种搭配关系,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
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则只能与“反而”搭配。
常用关联词语如下: (详见课件)[例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稳定延续的基本前提。
人类社会的活动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爱,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视之,对某些物种厌恶有加,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的生物物种,在人类社会中总会受到各不相同的待遇。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眼观六路,规避陷阱全国卷词语考查重点固定、突出:常见成语的辨析和使用。
成语题是必考题目,但从历年高考看,命题人有意变换考查的是形式,但不变的是考点。
但2016年增添了对虚词(重点为关联词语)的考查,这一点需要关注。
因此在本专题也进行了虚词的复习与训练。
一、正确使用成语1.(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重整旗鼓:比喻失败或受挫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
和语境中“继续以……状态”“再创佳绩”矛盾。
②意味深长: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符合语境。
③层出不穷:不断出现,没有穷尽。
符合语境。
④守正不阿:形容人公正不徇私情。
语境说的是赵老师执着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强调的是坚守,而“守正不阿”强调的是为人处事公正。
⑤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从容自得。
不符合很多城市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语境。
⑥万无一失:形容有绝对把握,绝对不出差错。
符合语境。
答案 B2.(2017·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一、实词、虚词[学生用书P339(单独成册)]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对初学者而言,临摹是对经典碑帖从多个方面进行的________和把握,是提高书法艺术水平的不二法门。
临摹的前提是找到范本,一些民间乱写乱刻的墓志慢慢被人们________出来,被有些人________,这些人以丑为美,误入歧途而不自知。
A.体验开掘奉为圭臬B.体味发掘奉为圭臬C.体味开掘奉若神明D.体验发掘奉若神明解析:选B。
“体验”强调的是在实践中体会、了解,对象是生活、现实等。
“体味”强调的是玩味,即细细地体会,对象是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意味、人的情意趣味等。
第一空说的是对“经典碑帖”的研究,故选“体味”。
“开掘”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挖”,对象一般是具体的事物;一个是“文艺上指对题材、人物思想、现实生活等深入探索并充分表达出来”。
“发掘”指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对象既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
在“挖”这个意思上“发掘”要比“开掘”的适用范围广。
根据语境,第二空选用“发掘”更合适。
“奉若神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物就像崇拜神灵一样地信奉或尊崇(多含贬义)。
“奉为圭臬”指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第三空强调的是当成准则,故选“奉为圭臬”。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闲适和散漫都是从俗务中抽身出来的状态,其心境却迥异。
闲适者回到了自我,在自己的天地里________,悠然自得,内心是________而澄澈的。
散漫者找不到自我,只好依然在外物的世界里东抓西摸,________,内心是烦乱而混浊的。
A.踯躅静谧无所适从B.徜徉静谧不知所措C.踯躅宁静不知所措D.徜徉宁静无所适从解析:选D。
“踯躅”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徜徉”指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句中所谈的对象是“闲适者”,用“徜徉”更准确。
“宁静”指(环境、心情)安静;“静谧”指安静,形容静寂无声。
句中用“宁静”更合适。
专题一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专题检测A组模拟·基础题组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地球上的生物须要适应地球的自转,而包括人在内的全部生物都可以通过生物钟来预料和适应昼夜变更。
获得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以果蝇为模式生物,分别出了一个调控生物钟的基因。
他们地视察细胞中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变更,鉴定其他相关蛋白所的成分,揭示了果蝇生物钟的调控机制。
由此,科学家们认为,生物钟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全部生物都有的现象,也是生物适应外界环境而进化的结果,它调控着10%~40%的基因表达。
探讨生物钟对了解人类生命活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对治疗由生物节律失常造成的人类疾病有着的应用价值。
就我们人体而言,假如外部环境与生物钟发生冲突,个体不良行为与生物内在节律,那么,我们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
生物钟的正常工作对人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继三位诺奖获得者开拓性的探讨之后,生物钟生物学成为具有广袤发展前景的探讨领域,指导着人们健康生活。
A.煞费心机包涵不行限量南辕北辙B.苦心孤诣包含不行估量南辕北辙C.煞费心机包涵不行估量南辕北辙D.苦心孤诣包含不行限量南辕北辙答案 B “煞费心机”指费尽心思。
“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煞费心机”含有贬义,不符合文意,所以选“苦心孤诣”。
“包含”指“里边含有”。
“包涵”是客套话,指请人宽恕。
结合语境,应选用“包含”。
“不行限量”指事物发展前途没有止境。
“不行估量”指数量大或程度深。
依据语境,应选“不行估量”。
“南辕北辙”指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
比方行动和目的相反。
“南辕北辙”指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方方向、目标完全相反。
依据语境应选“南辕北辙”。
故答案为B。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多年前,国产首艘AIP(不依靠空气推动装置的英文缩写)潜艇列装肖海生所在的东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 ( 包括熟语 )——准确理解词义,正确分析语境考点要求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 E简释:“词语”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熟语”包括成语、歇后语及俗语等。
江苏卷主要考查实词和成语。
“正确使用”就是所用词语的含义、适用范围、语义的轻重、感情色彩以及语体色彩都要与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感情等相协调。
1.(2014 ·江苏 )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答案 C答题提示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
用心:①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②怀着的某种念头。
“匠心”指巧妙的构思,带有褒义色彩。
结合语境,此处意思是强调“构思巧妙”,所以第一处应选“匠心”。
“别树一帜”指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别有洞天”指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显然,第二处应选“别有洞天”。
至此,已经可以得出答案了。
“饱满”指丰满,充足。
“浑成”意为“自然”。
第三处强调的是“景物的自然,没有刻意修饰”,所以应选“浑成”。
2. (2 015·江苏)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答案 B答题提示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