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各个组成部分和功能活动之间应 始终发生相互作用。
(二)阴阳对立制约
对立即相反:昼与夜、水与火、寒与热 相反导致阴阳相互制约——动态平衡 人体:生理机能兴奋/抑制——动态平衡
பைடு நூலகம்三)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阴和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 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 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 条件。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 绝。-阳证转化为阴证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阳:上,体表,背,外侧,六腑,心肺 阴:下,体内,腹,内侧,五脏,肝脾肾
1、阴阳偏胜
(1)“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 大汗、烦躁、面赤、脉数
(2)“阴胜则寒”—(实)寒证:面白、 脘腹冷痛、泻下清稀、舌淡、脉沉迟或 沉紧
1) 阳胜-实热证-热者寒之:用寒凉药清热 2) 阴胜-实寒证-寒者热之:用温热药祛寒 3) 阴虚-虚热证-滋阴 4) 阳虚-虚寒证-扶阳
第二节 五行学说 •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本节主要内容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 三、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 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 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
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交感 (二)阴阳对立制约 (三)阴阳互根互用 (四)阴阳消长平衡 (五)阴阳相互转化
(一)阴阳交感
-阴阳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阴阳互用: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 和助长对方。
(四)阴阳消长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