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点拨】与“藕断丝连”相似的是兼语句。“兼语句”是一种句型,不 是病句。如“王老师叫小强去办公室”就是一个兼语句,“小强”是兼语, 身兼二职,既是“叫”的宾语,同时也是“去”的主语。支配兼语的动词 必须是使令动词,才能构成兼语句,而“藕断丝连”句中的有关动词不是 使令动词,所以是病句。
辨析技法:
(四)缺少必要的虚词或附加成分 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就会造成句子表意不严密、前后不照应。缺少介
词也会造成句子不通顺。 如: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
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在甲骨文”一句成分残缺,应在后 面加上“中”。】
二、成分赘余
1.主语赘余 如: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
(2)动词的支配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如:发现了友军的侦察兵。【动词“发现”的对象是“友军”还是“友军的侦
察兵”?表意不明确。可据其中一种意思改为“侦察兵发现了友军”。 】
(3)介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如:他对警察称游行者日益增多表示不满。【“对”的管辖范围
不明确,是对“警察表示不满”还是对“游行者的行为”表示不满?表 意不明确。】
4.附加成分或助词赘余 如: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去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
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愈发”与“弥”语义重复,删去 “愈发”。】
5.表约数、概数的词语并列,造成重复 此类病句的主要特点是句中的约数后面赘用了“左右”“上下”
等表概数的词语,有的甚至前面还用了“大概”“大约”等表概数的 副词。 如: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 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成分赘余。“又”与“再次” 重复;“15%到30%”是一个区间,不能再加“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