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
- 格式:pptx
- 大小:13.11 MB
- 文档页数:36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生字组词造句
以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中的生字,以及10个组词和造句:
1. 端
组词:端详、端杯、端碗、端坐、端庄
造句: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2. 午
组词:午间、午后、午睡、午餐、午时
造句:午后,我喜欢在阳光下散步。
3. 粽
组词:粽子、肉粽、豆粽、粽叶、裹粽
造句:我最喜欢吃豆粽,豆香四溢,口感极佳。
4. 节
组词:节日、节气、节约、节制、段落
造句: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我们全家都会聚在一起包粽子。
5. 夏
组词:夏天、夏至、夏装、夏夜、夏日炎炎
造句:夏日的阳光炙热无比,我们需要找到遮荫的地方。
6. 念
组词:念书、念经、念佛、念头、思念
造句:我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希望他们幸福安康。
7. 枣
组词:红枣、蜜枣、枣泥、枣糕、吃枣子
造句:我喜欢吃红枣,因为它们很甜美。
8. 米
组词:大米、小米、玉米、米饭、米粥
造句:每天早上,我都会喝一碗热腾腾的米粥。
9. 感
组词:感动、感谢、感激、感情、感觉
造句:我非常感激你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10. 想
组词:想念、想法、思考、想象、想念家人
造句:每当端午节到来时,我总会想起家人团聚包粽子的场景。
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教学重点积累生字生词,朗读好课文。
课时目标教学过程10 端午粽( 精读课文 )1. 认识“端、粽”等 13 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 2 个偏旁;会写“午、节” 等 7 个字。
2.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 等词语的意思。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
能描绘粽子的特点,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
2 课时第 一 课 时1. 认识“端、粽”等 13 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 2 个偏旁;会写“午、节”等 7 个字。
( 重点 )2.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
( 重点)小学课件资源导入新课教师口述: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端午粽的。
教具准备一 教学目标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相关介绍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龙舟节、端阳节、正阳节、天中节、龙节等。
初读课文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认真倾听。
2.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 明确这篇课文共有 4 个自然段,第 1 自然段和第 4 自然段都是一句话,第 2 自然段和第 3自然段分别有三句话。
(2) 指名学生朗读第 1 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端午节、粽子、总会,指名学生认读并相机正音, 强调:“端”是三拼音节;“总”和“粽”都是后鼻音。
并指导学生用“一到……总会……” 练习说话。
(3) 指名学生朗读第 2 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糯米、中间、真是,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认读情况强调:“中间”的“间”要读一声,不能读成四声;“真”是前鼻音;“是”是翘舌音。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端午粽》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2.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含义。
3.学习绘本《端午粽》中的故事情节。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具准备绘本《端午粽》、绘画纸、彩色笔、粘土。
教学内容一、导入(五分钟)1.播放端午节的视频,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2.展示一些粽子的图片,问学生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是什么。
二、讲授(十分钟)1.向学生介绍绘本《端午粽》的情节。
2.让学生一起阅读绘本,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三、讨论(十五分钟)1.根据绘本的情节,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她为什么要包粽子?她怎么包粽子的?她为什么喜欢包粽子?2.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
四、绘画活动(二十分钟)1.给每个学生发放绘画纸和彩色笔。
2.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端午节粽子的想象进行绘画。
3.鼓励学生用彩色笔勾勒出粽子的形状和细节。
五、总结(五分钟)1.向学生复述绘本《端午粽》中的故事情节。
2.总结学习内容,强调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
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学生可能对绘本的故事情节理解不深入。
解决方案:通过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绘画能力参差不齐。
解决方案:通过鼓励和引导,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尽量展示每个学生的作品。
评价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阅读绘本《端午粽》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掌握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
通过绘画活动,学生能够进行想象,表达自己对端午节粽子的理解和喜爱。
然后,教师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和学生的口头表达,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和绘画能力进行了评价。
整体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比较顺利,学生表现积极,参与度高。
下一次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端午粽》教案(二)教案主题:《彩虹》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