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周)西方服装史第一章1
- 格式:ppt
- 大小:8.84 MB
- 文档页数:63
外国服装史讲解参考书籍:《西洋服装史》李当岐《外国服装史》张乃仁杨霭琪《中西服装史》叶立诚文化概述:地理环境(海洋)文化特征服装跳跃式发展内容概述:克里特岛体形式古希腊平面(人体自然美)中世纪追求服装与人体的关系西方服装概略根据西方服饰发展的特点,不按时间分,按风格分:古代服装:古埃及、古代西亚、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5~15)拜占庭(东罗马)395~1453欧洲文化的黑暗时代 5~10 早期基督禁欲思想罗马式10~12 由宽衣向窄衣过渡哥特式 13~15 古今、东西的交叉点近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5中~17初(意大利风时代、德意志风时代、西班牙风时代)巴洛克 17 (荷兰风时代、法国风时代)洛可可18 (男装开始走向稳定的发展,到19世纪末逐渐形成模式)19世纪新古典主义时代 (1789~1885)浪漫主义时代 (1825~1850)新洛可可时代 (1850~1870)巴斯尔时代 (1870~1890)S形时代 (1890~1914)第一节古埃及一、男子服装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缠腰布卡拉西里斯(Kalasiris)贯头衣丘尼克(Tunic)连衣裙多莱帕里(Drapery)卷衣二、女子服装绳衣其他同男子假发、假胡子多配饰(彩陶、宝石….)化妆品鹰、蛇王权睡莲富饶第二节古代西亚一、苏美尔人 B.C. 3500卡吾那凯斯(kaunakes)缠腰布特点:面料二、巴比伦人 B.C.2000卷衣三、亚述人 B.C. 1400华美流苏、刺绣、宝石装饰内衣:棉织物外衣:毛织物男子丘尼克+卡夫坦型、丘尼克+乓乔型、丘尼克+卷衣女子卷衣四、波斯人 B.C. 600原为山岳民族服装:北方型(鞣制皮草、紧身合体、裤、帽)初:丘尼克*长裤统治两河流域后,受卷衣影响亢迪斯(宽松)喇叭袖、提花图案古代服装中,古代波斯人对袖子进行造型。
一、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B.C.2000~B.C.1000)克里特岛B.C.3000 小亚细亚迁入许多居民B.C.2600 青铜B.C.2000 宫殿建筑象形文字B.C.1600~1500 米诺斯王朝鼎盛时期B.C.1400 开始衰退B.C.1200 希腊多利安人入侵迈锡尼B.C.1600~1200一、克里特人的服装二、古希腊( B.C.800~B.C.146)B.C.3000~B.C.1200爱琴文明B.C.2000~B.C.1200北方迁入:亚加亚、爱奥尼亚人、多利安人、伊奥利亚人毁灭爱琴文明B.C.800~600建立许多奴隶制城邦B.C.500中~400中鼎盛代表性城邦:斯巴达雅典斯巴达(多利安人):浑厚的艺术风格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雅典(爱奥尼亚人):柔美的艺术风格纤细、优雅的女性特征第一章古代服装第三节古希腊二、古希腊人的服装温和晴朗爱好运动,炫耀身体,不以服装表现地位等级服装单纯、朴素,强调比例优美、节奏和和谐(代表品种希顿和希玛纯)希顿区别:1、希顿(Chito,Khiton)内衣多利安式希顿爱奥尼亚式希顿2、希玛纯(Himation)外衣3、克拉米斯(Clamys)斗篷4、发型希顿共同点:褶第四节古罗马B.C.1000~A.D.395B.C.3世纪统一半岛B.C.1世纪征服希腊A.D.395年东西分治东罗马君士坦丁堡拜占庭(1453年)西罗马罗马476年灭亡一、男子的服装托加(Toga)外衣丘尼卡(Tunica)内衣拉塞鲁那(Lacerna)斗篷佩奴拉(Paenula) (从平民服装礼服的变化)二、女子服装斯托拉(stola)内衣(模仿爱奥尼亚式希顿)帕拉(palla)外衣(模仿希玛纯)贝尔(veil)面纱、披头“古代比基尼”斯托罗菲吾姆(胸罩)steophium帕纽(三角裤) pague三、服饰配件好宝石,夸耀富有和身份,出现许多装饰第二章中世纪(5~15世纪)395年,罗马帝国东西分治(东欧、西欧)拜占庭(东罗马)395~1453 欧亚的连接点,地中海、黑海的连接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黑暗时代 5~10罗马式 10~12哥特式 13~15罗马式:半圆拱顶、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
第一章古代服装讲稿古代服饰是卷衣时期,中世纪是从宽衣到窄衣发展过程,近世纪窄衣发展阶段。
一、古埃及主要衣用材料:亚麻布。
初期以棕榈纤维为主。
白色亚麻布。
2、古埃及衣服是非常贵重的物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3、古埃及男装最古老、最基本的衣服形态叫“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缠腰布)”。
4罗印•克罗斯普及埃及所有阶层。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服装的几种形式3、丘尼克:丘尼克是一种筒形紧身衣,出奴隶外,妇女一般穿丘尼克,是埃及妇女的正式服装,古埃及男女服装区别不大,衣服对于埃及人并非仅仅为了蔽体,强调衣服的象征意义和价值才是着装的主要目的,古埃及冠帽、鞋履:鞋对于古埃及人在一定程度上是最贵重的服饰品,是身份高贵的人的专用品,但他们还是让侍从为自己拿鞋,习惯于赤脚,旅行时也常提鞋赤脚行走,到目的后在穿鞋。
桑达尔(Sandal凉鞋)用草芦苇棕榈和皮革等做成。
帽:为了防晒,古埃及人常带厚棉帽、亚麻帽、羊毛帽,并有很多装饰物,莲花、宝石等。
二、古希腊(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146年)最具代表的是希顿和西玛纯。
希顿“麻布的贴身衣”,男女都穿的一种内衣,是与外衣西玛纯相对而论,内衣与现在意义不同,实际是古希腊人的常服。
从穿着方式可分多利安式和爱奥尼亚式。
多与爱区别:1、多利用毛织物,爱奥麻织物,2、多利有折下来的阿波太革玛,爱奥没有3、多利用别针在双肩固定两点,爱奥固定多处4、多利侧缝不缝合,爱奥侧缝必须缝合5、多利没有袖子,爱奥有袖子。
(3)、希玛纯(Himation):是古希腊男女子都穿的一种披风,一般把希顿作为内衣,把希玛纯作为外衣来理解,希玛纯是披在希顿的外面。
三、古罗马托加:古罗马男子服装的代表是托加(Toga),这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同时也是古罗马人的身份证,持有罗马市民权的人可以穿,是区别服用者所属及社会地位的象征物。
产生于B。
C。
6世纪前后,是罗马人引以为荣的,广为人知的特殊衣服。
持有托加的人有三个条件:1、很富有2、有空闲时间3、使用着众多奴隶。
外国服装史教学过程与内容:前言一、世界通史的划分:古代(B.C.3100年~A.D.330年)中世纪(A.D.330年~1650年)近代(1650年~1900年)现代(1900年~1980年)二、西洋服装史的划分:古代服装(B.C.3100年~A.D.5世纪)包括:古埃及、古西亚、古希腊、古罗马服装中世纪服装(A.D.5世纪~15世纪)包括:拜占廷时代、欧洲文化黑暗时代、罗马式、哥特式时代服装近世纪服装(15世纪~18世纪)包括: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时期服装近代服装(19世纪)包括: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新洛可可时代、巴斯尔时代、S 形时代现代服装(20世纪)第一章古代服装(B.C.3100年~A.D.5世纪)一节古代埃及一、概述: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纵贯全境,约在B.C.3100年建立专制的奴隶制国家。
社会结构呈金字塔形早期王朝(第1、2王朝)——公元前3100~2686古王国时代(第3-10王朝)——公元前2686~2181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181~2040中王国时代(第11-17王朝)——公元前2040~1786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786~1567新王国时代(第18-20王朝)——公元前1567~1085后期王朝时代(第21-30王朝)——公元前1085~332二、主要服装服装材料:棕榈、亚麻等植物纤维(奴隶多裸体)男子:早期上身赤膊,下身着包缠式围裙“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缠腰布其形式、种类较多,有缠裹后系腰带的,有兜裆的,有用带子斜挂在肩上的。
上层阶级常做出普利兹褶,并在罗印.克罗斯外系一三角形围裙,围裙上装饰着金银饰物或刺绣,镶嵌着宝石,以示特权。
中期罗印.克罗斯变长,织物更加精细,出现了半透明的细布。
后期卡拉西里斯Kalasiris 柔软的贯头衣从东方(西亚)引进。
女服:着装的目的:不仅仅为遮体,更强调衣服的象征意义与价值。
奴隶和舞女通常为裸体,或在腰臀部系一根细绳,称“绳衣”,“腰绳”丘尼克Tunic:一种从胸到脚踝的筒形紧身衣。
西方服装发展史(完整版)第一章:古代时期(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1.1 古埃及服装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其服装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古埃及人主要穿着缠腰布,男女皆然。
这种缠腰布称为“斯帕塔”,是一种长条形的布料,围绕腰部多层缠绕。
贵族和皇室成员的斯帕塔质地更为华丽,采用丝绸、麻纱等高档面料。
1.2 古希腊服装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服装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希腊人崇尚自然,服装简约大方。
男性和女性都穿着长袍,称为“丘尼卡”。
丘尼卡是一种宽松的直筒形长袍,颈部、手臂和腰部有扣子或带子固定。
古希腊人还喜欢佩戴披肩,称为“霍莫”。
1.3 古罗马服装古罗马帝国时期,服装风格逐渐丰富多样。
古罗马人穿着宽松的长袍,称为“托加”。
托加是一种矩形布料,披在身上,通过不同的披挂方式展现身份地位。
古罗马时期还出现了内衣,如内衣裙和内衣裤。
士兵们穿着铠甲,以保护身体。
第二章:中世纪时期(公元500年至1500年)2.1 拜占庭时期服装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罗马文化,服装风格兼具东西方特色。
拜占庭时期,服装讲究繁复华丽,使用大量金银丝线和珠宝装饰。
贵族女性穿着宽松的长袍,搭配披肩,头发饰以珠宝。
男性则穿着长袍和紧身裤。
2.2 哥特时期服装哥特时期,欧洲服装风格发生较大变革。
这一时期,服装注重展现身材线条,采用紧身上衣、窄裙和紧身裤。
女性流行穿着紧身胸衣,以突出胸部。
同时,哥特时期服装还出现了夸张的帽子和头饰。
2.3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服装风格焕发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服装追求奢华、繁复,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男性穿着宽松的短裤、长袜和紧身上衣,女性则流行穿着圆锥形胸衣、宽大的裙子和紧身马甲。
文艺复兴时期还出现了各种华丽的帽子和头饰。
第三章:近代时期(1500年至1900年)3.1 巴洛克时期服装巴洛克时期,欧洲服装风格更加奢华、夸张。
这一时期,服装采用大量蕾丝、花边、缎带等装饰,颜色鲜艳。
西洋服装史简答题第一章1,关于人类穿衣动机有哪几种学说,简述各学说的主要观点。
P6保护说、羞耻说(隐蔽说)、护符说(含巫术说)、装饰说保护说:认为保护人体是人类穿衣的最初动机。
可分为保温和保护两种目的。
但人类几百万年的裸态生活历程等许多事例使这种说法显得苍白无力。
羞耻说(隐蔽说):认为人类的着装动机是因为羞耻心,服装是用来遮羞隐蔽人体的。
以上两点认为人类穿衣是为了“遮盖”或“隐蔽”人体,是生理和心理的被动的防护,是消极的。
护符说:是一种源自原始的图腾崇拜或巫术现象。
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防护,其背后隐藏着装饰的动机。
装饰说:最受人们支持的一种学说,认为衣服最初是作为人类的装饰欲和美感的发展而产生的。
引人注目、炫耀自己是其特点,还有人认为人类的着装动机源自于人类装饰自身的本源性冲动,即夸耀和游戏。
这两种学说则是主动的、积极的,认为穿衣是人类对于某种东西的显示、炫耀和张扬。
2、在关于服装起源的诸学说中,为什么说羞耻说是最站不住脚的?在今天的立场上,这种学说很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
但只要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自己上当了。
关于羞耻说的反对之声非常普遍,因为所谓“羞耻”是文明人的道德观和理论观,对于有几百万年裸态生活经验的史前原始人来讲,是不存在什么“裸体”和“羞耻”观念的,“羞耻”、“不道德”等观念正是因为人类穿衣后才产生的结果,而并非当初着装的动机。
因此,羞耻说是最站不住脚的一种学说。
第二章: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1,简述古埃及的服装特性2,简述古埃及男装和女装的品种男装:绳衣“里嘎丘阿”(ligature)、腰衣“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筒形连衣裙“丘尼克”(tunic)、宽大的贯头衣“卡拉西里斯”(karasilis)、长袍“罗布”(robe)、披肩“肖尔”(shawl)等。
女装:古埃及的女装与男装在品种和造型上基本相同,只是女装在丘尼卡和肖尔这两个品种方面远比男装富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