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初中地理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海域陆地,气候与天气资料归纳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海域陆地,气候与天气资料归纳随着中考临近,考生在地理学科信息量缺失,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问题更加凸显。
每次模考都不尽人意,这是考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
小编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知识归纳,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海洋与陆地1、海陆分布:(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分界线最长,自北向南分别是山、河、海(世界最大内陆湖)、山和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2、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三叶虫等:海——陆)、海平面升降(台湾海峡看到人类活动痕迹:陆——海)、人类活动(荷兰填海造陆:海——陆)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提出)2亿年前地球陆地是一个整体——分裂——分离——七大洲四大洋:(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①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梳理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①一天中的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世界的气候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1、民族大熔炉的缩影⑴世界著名大国(面积、人口均居世界第5位):①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②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⑵自然环境:⑶居民古:印第安人(黄种人)→单一→玛雅文明今:白、黑、混血种人(白种人占一半多,其次是黑白混血种人)→复杂→文化融合(拉美文化)⑷特色鲜明的拉美文化①民间娱乐活动:桑巴舞②每年2月下旬举行的狂欢节,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之乡”③堪称世界一流的足球队,5夺世界杯2⑴巴西拥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占世界热带雨林面积的60﹪,不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而且还具有世界意义的环境作用。
202X年初中地理知识点中国气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今天你又学习了多少呢?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地理知识点中国气候,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中考地理知识点中气候1、气候复杂多样⑴、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势复杂,地势高低悬殊等。
⑵、冬、夏季气温散布特点:①、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识记: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秦岭—淮河线))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⑶、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从北到南被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暧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各温度带的积温顺作物熟制温度带≥10℃积温作物熟制主要作物寒温带<16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麦、土豆等中温带1600~34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暖温带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等亚热带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油菜、冬小麦等热带>8000℃一年三熟水稻、热带作物等⑷、降水:①、年降水量地区散布的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②、从时间分配来看:夏秋多,冬春少。
③、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洪涝地区、洪涝地区。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限:秦岭——淮河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干湿地区散布地区天然植被湿润地区东北山地、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森林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地森林、草原半洪涝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大部、天山山地等草原洪涝地区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荒漠草原、荒漠⑸、气候类型: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东半球有大范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知识点的认识】世界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
气候类型没有特定的纬度区域限制。
全球气候可大致划分为 11 个类型,如图。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 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 2000 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 400﹣1500 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 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 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气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 250 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 月平均温普遍在 0℃以上,夏季较热,7 月平均温一般为 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 1000 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 月平均温在 0℃以上),夏季不热(7 月平均温在 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 1000 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 2000 毫米以上或更多。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
4.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气候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8.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9.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 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成因:纬度高
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11.极地气候
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
12.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规律:海拔高的高原和山地
成因:海拔高
特点:气温要低于通纬度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地理知识点】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顺口溜记忆不会丢分1.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3.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4.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5.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西部,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6.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7.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8.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
热带经济作物品种繁多,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咖啡豆、蔗糖、柑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园只要分布在东南部。
9.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92%,其它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所以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10.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1、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大气环流、地形地貌和海洋影响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1. 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特征为全年高温、高湿、降水充沛。
常见的热带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2. 温带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特征为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寒冷。
常见的温带气候有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3. 寒带气候:位于高纬度地区,特征为寒冷、干燥,气温极低。
常见的寒带气候有苔原气候和冰川气候。
4. 高原气候:位于高海拔地区,特征为气温低、气压低、氧气稀薄。
常见的高原气候有高山气候和高原草原气候。
5. 沿海气候:位于沿海地区,特征为潮湿、温和,受海洋影响较大。
常见的沿海气候有海洋性气候和季风性气候。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特殊的气候类型也出现,如热带沙漠气候和人工气候等。
总体来说,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由地球自转和大气环流形成的,而各个气候类型的特征则是由地形地貌、海洋和气候要素(如温度、降水、湿度等)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
和特征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性和相似性。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20°W和160°E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6、五带的划分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8、海拔和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10、世界海陆的分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11、陆地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陆地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气温世界气温的分布设计说明等值线图的阅读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前面的章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因此,本节课设置“温故知新”环节,调动学生的旧知,迁移协助理解核心概念、读图方法。
借助“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引导学生分别描述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进而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学习目标1.知道气候最基本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区域认知)2.说出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地理实践力)3.说出等温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
(地理实践力)4.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重点难点重点:1.等温线分布图的阅读。
2.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难点: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读图法、问题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出示教材第86页两幅景观图,你们能否说出这两个地区1月的气温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地区的景观差异?学生:是由于气温和降水量不同造成的。
教师: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分布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观察景观图片,明确气温和降水的差异造成世界各地不同的景观。
教师:新疆流传着一句话,那就是“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思考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教师:自学教材87页内容和“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概念:气温指的温度,常用(℃)表示。
(2)气温的测定①测量工具:。
②测量时间:一般在北京时间、、、。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气温的概念和单位、气温的测定。
③阅读教材第87页图5-8“百叶箱与某天4次气温观测记录”是。
学生:(1)空气摄氏度(2)①温度计②2时8时14时20时③9.5℃教师:思考当地气温在一天中、一年中是如何变化的。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知识点的认识】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也不一样,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认识,基础知识,中考的重点,多以选择、识图题形式出题。
例:(2014•绥化)下列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气温大致由高纬向低纬递减B.气温大致由海洋向陆地递减
C.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D.气温大致由陆地向海洋递减
分析: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解答: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影响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气温分布的规律,理解记忆即可。
【解题思路点拔】
解题关键是熟记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可结合世界年平均气温图来理解记忆。
1/ 1。
初中生地理:气候分类
初中生地理11种气候知识点包括:
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2.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主要分布在雨林气候的南
北两侧。
3.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南部
和南部。
4.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或炎热干燥),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
近大陆的西岸和内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
6.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
陆的西岸。
7.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的西岸。
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在亚洲东部。
9.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分布在温带内陆地区。
10.寒带气候:全年严寒,降水少,分布在极圈以内。
11.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高原山地地区,具体特征因海拔和地理位置而异。
以上是初中生地理11种气候知识点的内容。
了解各种气候的特征和分布,对于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非常有帮助。
同时也有助于理解和预测各地的气候变化和影响。
初中地理12种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3.热带沙漠气候;4.热带季风气候;5.地中海气候;6.季风性湿润气候;7.温带海洋气候;8.温带大陆性气候;9.温带季风气候;10.寒带气候;11.高原山地气候;12.热带海洋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
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
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
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逊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
显著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温差小。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
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全年高温,且分明显干季和湿季。
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
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的较长干季。
自然景观为热带稀树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并向内陆地区延伸,如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就是典型代表。
在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其特点为年平均气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
该气候带在沙漠广泛分布,生物较少,只有零星的耐旱植物,如仙人掌。
在沙漠边缘地带会有灌木丛分布。
植被类型为热带荒漠。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是气候类型的一种。
分布在北纬10°到北回归线附近的南亚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如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云南南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大部;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沿海等地。
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一、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成因:热带季雨林中国主要分布地区: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回归线以南)、广州一小部分、台湾(回归线以南)世界主要地区:1、主要分布于北纬10°至23°26的亚洲大陆南岸地区,是亚洲独有气候。
2、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中部以北)、菲律宾群岛北部、南亚等地区,即南亚季风区。
二、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中国主要地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丘陵世界主要地区:1、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2°~35°亚热带大陆东岸。
2、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3、是亚洲的一个专有气候。
三、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也混交林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中国主要地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东北三省)世界主要地区:1、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
3、包括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域、朝鲜半岛、日本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
4、位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具体在中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日本本州东北地区、北海道岛、朝鲜半岛大部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5、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四、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差大,降水稀少。
植被类型:1、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2、温带半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典型土壤为黑钙土3、温带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土壤是荒漠土。
成因: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中国主要地区: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世界主要地区:1、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南部。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知识点的认识】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
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
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认识,基础知识,中考的重点,多以选择、识图题形式出题.
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看出,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随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解答:(1)从图中可看出,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纬度低处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纬度高处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热量少,气温低;从而形成变化规律:随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故答案为:(1)高;低;(2)随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该知识点是重点内容.
【解题思路点拔】
解题关键是熟记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可结合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来理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