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楼板实体检测后的结构复核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5
砼楼板拆模后的承载力复核竹胶板:0.12 KN/m 伸降件:0.05 KN/个方木:4 KN/m3 砼:25 KN/m3施工荷载: 2 KN/m2二、计算荷载恒载:2根2.5m 立杆: 0.0385×2×2.5 = 0.193 KN/m 2 6根1m 水平杆: 0.0385×6×1 = 0.231 KN/m 2(每层)1 m 2竹胶板: 0.12 KN/m 22根1m 的方木: 4×2×1×0.1×0.08 = 0.062 KN/m 2 2个伸降件: 0.05×2 = 0.10 KN/m 20.17厚砼结构: 0.17×25 = 4.25 KN/m 2恒载g = 4.956 KN/m 2三层恒载设计值 G = 1.2×4.956×3 = 17.8416 KN/m 2 活载:活载设计值: Q = 1.4×2 = 2.8 KN/m 2三、承载力验算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由荷载分布可知,荷载作用为点状集中荷载均匀分布在楼面上,我们可将其理解为作用中间跨中弯矩2(17.8416+2.8)×6.0752 = 47.6 KN.m板为连续中间跨, 设计值按80%进行计算。
所以:M = 47.6×0.8 = 38.08 KN.m已知砼结构板采用C35砼,配筋为双向板配筋,双向配筋分别为Ф12@150(As =754mm2);φ10@170(As=462mm2)确定材料强度设计值f cm = 19 N/ N/m2圆钢:f y = 210N/m2螺纹钢:f y = 310 N/m2确定板的有效高度h o = h – 20 = 170-20 = 150 mm= 0.116查得αs = 0.110∴ M u=αs bh2o f cm = 0.11×1000×1502×19 = 47.025×106 N.mm= 47.025 KN.m >M= 38.08 KN.m (安全)结论:底下楼板能够承受上面三层的各种荷载,在施工第三层楼板砼前应及时拆除下面的支模架,以免楼板需承受四层楼板砼重量及支模架的荷载,届时荷载再增加可能对楼板不利。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规定1总则1.0.1为进一步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体检测工作,明确检测办法,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 以及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
1.0.3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除应遵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标准的要求。
2 2 基本规定2.0.1 本规定所称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现浇楼板厚度三项指标的检测。
同时,根据工程实际,可增加结构工程室空间尺寸的检测。
检测数据和结论应真实、可靠、有效,可供建筑结构工程质量评价、设计复核验算等采用。
2.0.2 结构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按单体工程委托具有省建设厅颁发的建设工程结构检测资质并经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根据有关规定考核合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
承担结构实体质量检测的检测机构不得与被检测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等单位存在隶属关系或其他经济利益关系。
2.0.3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非破损、局部破损和非破损辅以局部破损等检测方法。
所用的检测仪器应通过计量检定,检测操作程序应符合相应规程规定。
2.0.4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应由施工单位项目质量(技术)负责人制定,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必要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可参与审核,经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的制定应符合抽取有代表性的楼层、构件并兼顾随机的原则,明确所抽检楼层的构件总数(地下室工程的混凝土强度检测应注明施工检验批数量和具体轴线),并在实施前将审批通过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报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备案。
2.0.5 凡被市建委列入质量安全重点监管的施工企业施工或列入重点监管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供应混凝土的工程,按有关规定要求,加大结构实体检测数量。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规定1 总则1.0.1为进一步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体检测工作,明确检测办法,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以及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宁波市市区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
1.0.3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除应遵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2 基本规定2.0.1 本规定所称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现浇楼板厚度三项指标的检测。
同时,根据工程实际,可增加结构工程室内空间尺寸的检测。
检测数据和结论应真实、可靠、有效,可供建筑结构工程质量评价、设计复核验算等采用。
2.0.2 结构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按单体工程委托具有浙江省建设厅颁发的建设工程结构检测资质并经宁波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根据有关规定考核合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
承担结构实体质量检测的检测机构不得与被检测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等单位存在隶属关系或其他经济利益关系。
2.0.3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非破损、局部破损和非破损辅以局部破损等检测方法。
所用的检测仪器应通过计量检定,检测操作程序应符合相应规程规定。
2.0.4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应由施工单位项目质量(技术)负责人制定,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必要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可参与审核,经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的制定应符合抽取有代表性的楼层、构件并兼顾随机的原则,明确所抽检楼层的构件总数(地下室工程的混凝土强度检测应注明施工检验批数量和具体轴线),并在实施前将审批通过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报宁波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备案。
2.0.5 凡被市建委列入质量安全重点监管的施工企业施工或列入重点监管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供应混凝土的工程,按有关规定要求,加大结构实体检测数量。
混凝土结构回弹方法及计算流程,终于讲清楚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基本原理:混凝土表面硬度与混凝土极限强度存在一定关系,回弹仪的弹击重锤被一定弹力打击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弹高度和混凝土表面硬度存在一定关系。
这样可以利用回弹仪测试混凝土表面硬度,并结合混凝土碳化深度从而间接测定混凝土强度。
然而,这种检测方式得到的结果精度较低。
不适用于表面和内容有明显质量差异的构件,结果受混凝土自身原材料、施工工艺、养护条件等众多因素影响较大。
但不可否认的是,回弹法用于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采用回弹法推定的混凝土抗压强值,对于处理工程质量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回弹检测方法一、回弹仪检定回弹仪检定周期为半年,当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按行业标准《回弹仪》JJG817进行检定:1、新回弹仪启用前;2、超过检定有效期限;3、数字式回弹仪数字显示的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大于1;4、经保养后,钢砧率定值不合格;5、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注意还有保养要求,具体详规范!回弹仪率定试验二、抽检构件数量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宜少于10件。
当检验批构件数量大于30个时,抽样构件数量可适当调整,但不得少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最少抽样数量三、测区布置要求1、对于一般构件,测区数不宜少于10个。
可适当减少测区数,但不得少于5个的情况:受检构件数量大于30个且不需提供单个构件推定强度;受剪构件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 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 0.3m 的构件;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应大于2m,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 ,且不宜小于0.2m;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侧面。
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也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表面或底面;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当不能布置在对称的可测面上时,也可布置在同一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
建筑结构楼板承载力复核计算
1.确定设计荷载: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确定楼板上的荷
载情况,包括活荷载、恒荷载、风荷载等。
2.确定楼板几何尺寸:根据楼层平面布置,确定楼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3.计算楼板自重:根据楼板材料的密度和尺寸,计算楼板的
自重。
4.计算活荷载作用下的楼板弯矩:根据楼板上的活荷载分布
和跨度,计算出楼板在不同跨径上的弯矩。
5.计算楼板的截面抵抗力:根据楼板材料的性能参数,如混
凝土的强度、钢筋的抗拉强度等,计算出楼板截面的抵抗力。
6.判断楼板弯矩和截面抵抗力的关系:比较楼板的弯矩与其
截面抵抗力,确保楼板的抗弯强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7.考虑楼板在使用过程中的受力状态:考虑楼板在使用过程
中可能出现的临时荷载、温度变形等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
修正。
8.进行承载力验算和复核计算:根据楼板的弯矩和截面抵抗
力的计算结果,进行承载力验算和复核计算。
9.分析计算结果: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楼板的
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这样的一系列计算步骤,可以对建筑结构楼板的承载力进行全面的复核,确保楼板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压构件的复核验算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复核验算。
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压构件的复核验算进行详细阐述。
1. 引言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压构件常用于柱、墙等结构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复核验算的目的是检查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通过计算和分析验证其可靠性。
2. 假设条件在进行复核验算之前,需要明确一些假设条件,如构件的几何尺寸、受力情况和材料的力学性质等。
这些假设条件是进行计算的基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确定。
3. 强度验算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压构件的强度验算是确保其抗压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重要步骤。
强度验算主要包括钢筋的抗拉强度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两个方面。
首先,计算钢筋的抗拉强度。
根据构件的几何尺寸和钢筋的截面面积,可以确定钢筋的受拉应力。
根据钢筋的材料力学性质,可以计算出钢筋的抗拉强度。
如果钢筋的抗拉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则通过强度验算。
其次,计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根据构件的几何尺寸和混凝土的截面面积,可以确定混凝土的受压应力。
根据混凝土的材料力学性质,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如果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则通过强度验算。
最后,需要根据钢筋的抗拉强度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计算构件的抗弯强度。
抗弯强度的计算需要考虑构件的几何尺寸、受力情况和钢筋的布置方式等因素。
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构件的抗弯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 稳定性验算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压构件的稳定性验算是确保其不会发生屈曲和失稳的重要步骤。
稳定性验算主要包括构件的侧向屈曲和扭转稳定两个方面。
首先,进行侧向屈曲验算。
侧向屈曲是指构件在受到压力作用时产生的稳定性问题。
根据构件的几何尺寸和材料的力学性质,可以计算出构件的屈曲荷载。
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如果构件的屈曲荷载小于设计要求,则通过侧向屈曲验算。
其次,进行扭转稳定验算。
建筑改造需要结构复核计算摘要:1.建筑改造中结构复核计算的重要性2.结构复核计算的目的和内容3.结构复核计算的方法和步骤4.结构复核计算在建筑改造中的应用案例5.结论:结构复核计算对于建筑改造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正文:一、建筑改造中结构复核计算的重要性建筑改造是指对既有建筑进行功能改进、空间调整或者外观更新等措施,以满足新的使用需求或提升建筑的价值。
在建筑改造过程中,结构复核计算是一个关键环节。
它对于确保建筑改造后的结构安全、稳定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结构复核计算的目的和内容结构复核计算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既有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是否满足改造后的使用需求。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形式的适应性:检查既有建筑的结构形式是否适合改造后的使用功能和荷载分布。
2.结构材料的性能:分析既有建筑结构材料的性能,评估其是否满足改造后的使用要求。
3.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置:复核既有建筑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置是否合理,能否满足改造后的荷载要求。
4.结构连接和节点:检查既有建筑结构连接和节点是否牢固可靠,是否需要进行加强处理。
三、结构复核计算的方法和步骤结构复核计算通常采用数值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模型:根据既有建筑的结构形式、材料性能和几何参数,建立计算模型。
2.荷载分析:分析改造后的使用荷载,将其作用于计算模型上,计算结构在各种荷载组合下的内力分布。
3.性能评估:根据计算结果,评估既有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是否满足改造后的使用要求。
4.结论和建议:根据性能评估结果,给出结论和建议,指导建筑改造的设计和施工。
四、结构复核计算在建筑改造中的应用案例在某些建筑改造项目中,结构复核计算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某办公楼改造项目中,设计师发现原有结构体系不能满足新的办公功能和荷载需求,于是进行了结构复核计算。
通过计算,设计师发现部分梁柱节点需要进行加强处理,以确保改造后的结构安全和稳定。
XXX工程楼板静力荷载试验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X,安全等级为XXX,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荷载设计基准期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为确保安全使用,对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进行静力荷载试验,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楼板工作性能,结合楼板荷载试验的实测挠度和应变值,对构件的工作性能和是否满足设计荷载标准及使用要求作出综合评定。
根据《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52-201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 —2004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结合建筑结构现状,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到现场共同确定对二层3〜4轴交B〜C轴楼板进行静载荷载试验,试验方案如下:二、检测依据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 —2004 ;2、《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ECS03 : 2007 ;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2001 ;5、《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152 —2012 ;6、厂房原设计文件、加固设计文件、施工质量保证资料。
三、检测设备1、PS200型便携式钢筋扫描仪;2、TST3821E无线静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3、混凝土钻芯机;4、裂缝宽度仪;5、百分表、卷尺、游标卡尺、数码相机等。
四、检测内容及方案(一)资料调查1、图纸资料调查:包括建筑与结构施工图、施工变更记录、竣工图、竣工质检及验收文件等,了解原设计意图、要求和技术背景;2、建筑物历史调查:包括建筑物的原始施工、竣工日期,使用过程中的修缮、改造、扩建情况,用途变更、使用条件改变及受灾情况等;3、调查建筑物的使用条件和内、外环境状况(荷载历史)。
(二)结构检测内容1、混凝土抗压强度;2、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3、梁板截面尺寸检测;4、构件的最大挠度;5、支座处位移;6、控制截面应变;7、裂缝的出现与扩展情况;(三)承载力检测方案1、检测目的本次楼板检测鉴定的目的是,为确保安全使用,对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进行静力荷载试验,运用分析软件分析楼板工作性能,结合楼板荷载试验的实测挠度和应变值,对构件的工作性能和是否满足设计荷载标准及使用要求作出综合评定。
房屋双筋复核公式一、房屋双筋复核公式的原理1.双筋梁或柱中的混凝土与钢筋之间存在的黏结力可以保证两者共同工作,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2.在弯曲作用下,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出现的最大应力位于截面受压区域的纵向受压钢筋长度一端附近。
3.根据构造力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应变一致性假设,在截面达到极限弯曲能力时,纵向受压钢筋的应力最大,且受压钢筋的实际应力为构件弯曲发展过程中的应力。
4.受拉钢筋受拉应力和纵向受压钢筋实际应力之和等于截面的抗弯承载能力。
二、房屋双筋复核公式的应用1.柱和梁的截面复核,以验证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2.柱和梁的截面优化设计,以减少钢筋使用量,降低工程造价。
3.双筋梁或柱的的设计和验算,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三、房屋双筋复核公式的具体计算步骤1.确定截面受力状态,包括截面的几何外形和受力方式。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截面形式和材料参数。
2. 计算混凝土受压区的有效宽度bw和混凝土达到最大压应力时的受压区高度h。
3.根据受力状态和计算公式,计算出截面所需的钢筋面积As和As'。
4.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满足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
如果不满足,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设计。
四、房屋双筋复核公式的优缺点1.计算方法简单,易于理解和使用。
2.能够较准确地预测结构性能,提供参考信息。
3.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以在不同的工程中使用。
然而,房屋双筋复核公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1.公式的适用范围有限,不能覆盖所有类型的结构。
2.公式的计算结果依赖于输入参数的准确性,对参数选择和输入要求较高。
3.公式无法考虑截面的非线性行为和转换区的影响,对受力状态要求较高。
4.公式未考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机制,对结构的工作性能无法具体评估。
综上所述,房屋双筋复核公式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适用于梁和柱的复核和验算。
在使用公式时,需要了解其原理和适用范围,合理选择参数和受力状态,以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并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96 •价值工程混凝土楼板实体检测后的结构复核计算S tru c tu ra l C h e c k in g C a lc u la tio n o f C o n cre te S lab a fte r S o lid D e te c tio n毛亚凤M A O Y a-f e n g(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031)(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31, China )摘要:混凝土结构安全性能检测报告是每个工程在验收阶段必须拥有的内容,是重中之重。
Abstract:The concrete structure safety perfor^nance test report is the essential document of each project in the acceptance phase, and is the most important.关键词:检测;保护层厚度;复核;配筋Key words:detection; protective layer thickness; check; reinforcement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4311(2017)08-0096-02〇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国目前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的房屋建筑越来越多,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混凝土楼板安全性能,对混凝土楼板进行检测后结构复核计算。
但是楼板的检测结果在工程建设中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威胁着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
i混凝土楼板实体检测情况对混凝土楼板实体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检测、有害物质含量及其作用效应检验、混凝土构件缺陷检测、构件尺寸偏差与变形检测、混凝土中的钢筋检测、混凝土构件损伤检测、环境作用下剩余使用年限推定、结构构件性能检验等。
建筑改造需要结构复核计算摘要:1.建筑改造中结构复核计算的重要性2.结构复核计算的具体内容3.结构复核计算的方法和工具4.结构复核计算在建筑改造中的应用实例5.结论:结构复核计算对建筑改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文:【一】建筑改造中结构复核计算的重要性建筑改造,尤其是老旧建筑的改造,往往需要进行结构复核计算。
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的结构可能会产生变形、损伤,甚至影响到建筑的安全。
结构复核计算就是对建筑结构进行重新审查和计算,以确保其在改造后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安全、稳定、耐久等要求。
【二】结构复核计算的具体内容结构复核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荷载计算:根据建筑改造后的使用功能和荷载情况,重新计算结构所需承受的荷载,并与原设计进行对比。
2.结构强度计算:对建筑结构的强度进行重新计算,以评估其在改造后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结构刚度计算:对建筑结构的刚度进行重新计算,以评估其在改造后的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4.结构耐久性计算:对建筑结构的耐久性进行重新计算,以评估其在改造后的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
【三】结构复核计算的方法和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结构复核计算的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断更新。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1.手工计算: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手工计算。
这种方法虽然较为繁琐,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利用CAD 软件,可以进行较为复杂的结构计算。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3.建筑信息模型(BIM):利用BIM 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结构全过程的动态模拟和计算。
这种方法在提高计算准确性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
【四】结构复核计算在建筑改造中的应用实例以某老旧住宅建筑改造为例,结构复核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改造后的使用功能和荷载情况,重新计算结构所需承受的荷载。
2.对建筑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进行重新计算,以评估其在改造后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回弹怎样计算混凝土回弹要十个以上测区,每个测区16个测点,去掉3个最大、3个最小回弹值,算剩余10个回弹值平均值,再进行角度修正,浇筑面修正,然后根据修正后的回弹平均值和碳化深度查表(测强曲线)。
如果混凝土是泵送施工,还要根据碳化深度修正一次。
计算测区强度平均值=各测区强度之和/测区个数计算标准差=所有数的平方和减去平均值的平方乘以数的个数,所得结果除以数的个数减一,再把所得值开根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的标准差。
按批检验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测区强度平均值-1.645标准差。
混凝土回弹强度计算方法测区强度的确定:首先要明确是向哪个方向弹击(向下、向上需修正),弹击后不要松手读完数再松手,回弹时的最大数就是回弹读数精确到1,通常一个测区弹击16次,去最大、最小各3个数,得中间10个数的平均值,这个读数再进行角度和浇筑面修正,修正后的数再查表得出对应的强度,这就是该测区的强度,如果是泵送混凝土的话,这个强度再进行泵送修正就是修正后的强度了。
2.单个构件强度的确定:一般一个构件测10个测区,尺寸小于4.5m和0.3m的可测5个测区,按不同测区数按下列计算构件强度:10个或以上测区的:fcue=f-1.645S式中:fcue—强度推定值f—测区平均值S—测区标准差5个测区的以最小测区值为强度推定值。
3.批量评定的话,一般同类构件相同龄期、相同配比和施工工艺可按同批算,进行批量检测时的计算:fcue=f-1.645S式中:fcue—强度推定值f—该批所抽检的所有构件测区平均值S—该批所抽检的所有测区标准差。
4.特殊处理:由于回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使用范围,只适用于10-60MPa,在出现低于10MPa时,强度评定为<10MPa,出现大于60MPa时,以最小值评定。
第1篇一、前言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为确保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我国对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与复核。
本文将从混凝土施工方案复核的必要性、复核内容、复核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混凝土施工方案复核的必要性1. 确保工程质量混凝土施工方案是指导混凝土施工的重要依据,其合理性、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通过复核,可以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工程质量。
2. 降低施工风险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如施工工艺、材料选用、施工环境等。
通过复核,可以识别潜在风险,提前采取措施,降低施工风险。
3. 提高施工效率合理的施工方案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复核过程中,可以对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施工效率。
4. 保障施工安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安全是重中之重。
复核方案时,要关注施工安全,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混凝土施工方案复核内容1. 施工工艺复核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重点关注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
2. 材料选用检查混凝土原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
确保材料质量,防止因材料问题影响工程质量。
3. 施工顺序复核施工顺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施工规范。
重点关注施工过程中的交叉作业、分层浇筑等环节。
4. 施工设备检查施工设备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如混凝土搅拌站、输送泵、浇筑设备等。
确保设备性能良好,提高施工效率。
5. 施工环境关注施工现场环境,如温度、湿度、风力等。
确保施工环境适宜,防止因环境因素影响混凝土质量。
6. 施工安全复核施工方案中是否充分考虑了施工安全,如高处作业、电气作业、起重作业等。
确保施工安全。
7. 质量控制检查施工方案中是否制定了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如检验批、抽样检验等。
确保工程质量。
四、混凝土施工方案复核方法1. 文件审查对施工方案文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技术要求等。
建筑工程混凝土构造实体检测规定1 总那么为进一步加强混凝土构造工程实体检测工作,明确检测方法,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根据?混凝土构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 0204-2002) 以及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混凝土构造实体检测。
1.0.3 建筑工程混凝土构造实体检测除应遵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标准的要求。
2 2 根本规定2.0.1 本规定所称的混凝土构造实体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现浇楼板厚度三项指标的检测。
同时,根据工程实际,可增加构造工程室内空间尺寸的检测。
检测数据与结论应真实、可靠、有效,可供建筑构造工程质量评价、设计复核验算等采用。
2.0.2 构造工程完工后,由建立单位按单体工程委托具有浙江省建立厅颁发的建立工程构造检测资质并经宁波市建筑工程平安质量监视总站根据有关规定考核合格的检测机构进展混凝土构造实体检测。
承当构造实体质量检测的检测机构不得与被检测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给等单位存在隶属关系或其他经济利益关系。
2.0.3 混凝土构造实体检测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非破损、局部破损与非破损辅以局部破损等检测方法。
所用的检测仪器应通过计量检定,检测操作程序应符合相应规程规定。
2.0.4 混凝土构造实体检测方案应由施工单位工程质量〔技术〕负责人制定,工程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必要时,设计单位工程负责人可参与审核,经建立单位工程负责人批准。
混凝土构造实体检测方案的制定应符合抽取有代表性的楼层、构件并兼顾随机的原那么,明确所抽检楼层的构件总数〔地下室工程的混凝土强度检测应注明施工检验批数量与具体轴线〕,并在实施前将审批通过的混凝土构造实体检测方案报宁波市建筑工程平安质量监视总站备案。
2.0.5 凡被市建委列入质量平安重点监管的施工企业施工或列入重点监管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供给混凝土的工程,按有关规定要求,加大构造实体检测数量。
建筑结构楼板承载力复核计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建筑结构楼板的承载力复核计算是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楼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对楼板的承载力进行复核计算,可以保证楼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过载,从而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楼板的设计原理、承载力计算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建筑结构楼板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受力分析和构件选择两个方面。
在进行楼板设计时,首先需要明确楼板所受到的外部荷载,包括活载、静载和风荷载等。
通过对荷载的计算和分析,确定楼板受力的方式和大小,以便选择合适的楼板构件。
另外,还需要考虑楼板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能和支撑方式等因素,从而确定最优的楼板设计方案。
楼板的承载力计算方法通常采用经典理论和试验数据相结合的方式。
在计算楼板承载力时,需要考虑到楼板的受压区和拉应力区,确定楼板的受力情况。
根据楼板的受力情况,可以采用挠度法、拉力法、压杆法等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同时,还需要考虑楼板的边界约束条件和支撑情况,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影响楼板承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荷载大小、荷载分布、楼板尺寸和材料性能等。
荷载大小是影响楼板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荷载大小会导致楼板受力情况的差异。
荷载分布也会影响楼板的承载力分布,不同的荷载分布会导致楼板的受力方式不同。
楼板的尺寸和材料性能也会对承载力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楼板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楼板承载力复核计算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只有通过合理的承载力计算,才能确保楼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建筑结构楼板的承载力复核计算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二篇示例:建筑结构楼板是建筑物中承载楼层荷载的主要构件之一,其承载能力的计算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建筑设计中,楼板承载力的复核计算是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之一。
建筑改造需要结构复核计算摘要:一、建筑改造的背景和意义1.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2.建筑改造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3.建筑改造对于提高城市品质和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作用二、建筑改造中结构复核计算的重要性1.结构安全性的保障2.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需求3.提高建筑能效和环保性能三、结构复核计算的具体步骤和方法1.收集原始资料和设计图纸2.对结构进行复核分析3.计算结构应力和变形4.评估结构安全性能5.提供合理的加固方案四、建筑改造中结构复核计算的案例分析1.某旧建筑改造项目2.项目背景和改造目标3.结构复核计算过程及结果4.改造方案实施及效果评估五、结论1.结构复核计算在建筑改造中的重要性2.提高建筑改造技术水平和质量的必要性3.未来建筑改造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正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改造成为了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筑改造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品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还能提高建筑能效,实现绿色环保。
然而,在进行建筑改造的过程中,结构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结构复核计算在建筑改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结构复核计算对于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结构进行复核分析,能够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固,确保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同时,结构复核计算还能够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需求。
在进行建筑改造时,可能需要改变原有建筑的使用功能,这就要求结构复核计算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使用需求,提供合理的加固方案,以满足新的使用条件。
结构复核计算在建筑改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需要收集原始资料和设计图纸,为后续的计算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接着,对结构进行复核分析,计算结构应力和变形,评估结构安全性能。
最后,根据计算结果提供合理的加固方案,确保建筑改造的顺利进行。
以某旧建筑改造项目为例,项目背景为原有建筑功能陈旧,无法满足当前使用需求。
改造目标为将建筑改造为现代化办公楼。
在进行结构复核计算时,项目团队首先收集了原始资料和设计图纸,然后对结构进行了复核分析,计算了结构应力和变形。
某楼土建技术复核记录一、背景某楼是一座多层住宅楼,位于城市中心地带。
为了确保楼体结构的安全可靠性,需要进行土建技术的复核。
本文档记录了土建技术复核的相关内容。
二、土建技术复核内容土建技术复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工程复核基础工程是保证建筑物牢固稳定的重要部分。
复核内容包括基底开挖、基础处理、基础浇筑等。
需要查验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材料使用、现场施工情况等。
2. 结构施工复核结构施工是确保楼体承重能力的关键环节。
复核内容包括柱、梁、板等结构构件的尺寸、质量、连接方式等。
需要核对施工单位的图纸符合性、施工质量控制等。
3. 防水施工复核防水施工是保证建筑物内外层面防水性能的重要工作。
复核内容包括防水层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
需要核查防水层的厚度、连接处的处理情况等。
4. 细部施工复核细部施工是确保楼体内外部的质量和美观度。
复核内容包括墙面、地面、屋面等细节的施工质量。
需要检查细部处理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等。
5. 安全施工复核安全施工是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复核内容包括安全设施、操作规范、工地安全管理等。
需要核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到位、施工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等。
三、土建技术复核流程本次土建技术复核的流程如下:1. 确定复核标准根据相关土建技术规范,确定土建技术复核的标准。
包括各个施工环节的要求、验收标准等。
2. 制定复核计划根据楼体的施工进度和复核标准,制定土建技术复核的计划。
明确复核的时间、地点、内容等。
3. 进行复核检查按照复核计划,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检查。
记录复核结果,包括复核的合格情况、存在的问题等。
4. 编写复核报告根据复核结果,编写土建技术复核报告。
报告要详细描述复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检查的内容、结果、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改进建议。
5. 反馈复核结果将复核报告提交给相关的项目负责人,提供复核结果和建议。
进行讨论,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复核结果与建议经过土建技术复核,对某楼的施工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地下室楼板承重荷载复核计算说明
地下室楼板承重荷载复核计算说明
楼板结构荷载计算说明
1、设计荷载:
Q=37.2 kN/m2(恒荷载)+6 kN/m2(活荷载)=43.2 kN/m2
2、镐头机施工荷载:
永久荷载标准值: qgk = 6.250kN/m2(楼板自重)
可变荷载标准值: qqk = 37.800kN/m2(镐土机接地比压33KN/㎡+每平米支撑砼的自重4.8 KN/㎡)
注:镐头机接地比压=镐土机自重/履带面积+震动荷载=56kN/(3.6*0.5)㎡+2 KN/㎡=33KN/㎡
3、计算结果:
镐头机施工荷载略大于设计荷载,对楼板需要进行复核计算,计算结果说明在施工荷载作用下,原人防区及非人防区设计配筋基础上的结构板挠度变形、裂缝宽度验算、支座处裂缝验算等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故方案可行。
计算书附后。
混凝土楼板实体检测后的结构复核计算
作者:毛亚凤
来源:《价值工程》2017年第08期
摘要:混凝土结构安全性能检测报告是每个工程在验收阶段必须拥有的内容,是重中之重。
Abstract: The concrete structure safety performance test report is the essential document of each project in the acceptance phase, a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关键词:检测;保护层厚度;复核;配筋
Key words: detection;protective layer thickness;check;reinforcement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8-0096-02
0 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国目前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的房屋建筑越来越多,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混凝土楼板安全性能,对混凝土楼板进行检测后结构复核计算。
但是楼板的检测结果在工程建设中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威胁着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
1 混凝土楼板实体检测情况
对混凝土楼板实体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检测、有害物质含量及其作用效应检验、混凝土构件缺陷检测、构件尺寸偏差与变形检测、混凝土中的钢筋检测、混凝土构件损伤检测、环境作用下剩余使用年限推定、结构构件性能检验等。
以昆明市某小区住宅楼为例进行实体检测,建筑标准层平面图如图1。
此建筑地上18层,地下2层。
地上部分楼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1.1 楼面板厚度检测结果
根据现场情况,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采用“电磁波”法对钢筋混凝土楼板进行截面尺寸检测。
经现场检测,对检测数据整理计算,板厚结果如表1。
1.2 板面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如表2。
由表1、表2可以看出,存在局部楼板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平均值超过规范允许正偏差;楼板保护层过厚、超出规范限值较多的问题。
为此,需要复核板配筋及板裂缝、挠度等。
1.3 楼板受力值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标高36.000m楼板,根据检测报告结果按单块板进行统计,修改楼板厚度及荷载,将板面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单块板实测板顶面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的最大值)超出设计(单块板实测板厚平均值的最小值)部分从板厚中扣除,换算成恒载附加在板面上,见表3。
2 混凝土楼板检测后的结构复核结果
2.1 混凝土楼板检测复核意义
本次复核采用的楼板混凝土强度为C30;板厚采用单块板实测板厚平均值的最小值;保护层采用单块板实测板顶面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的最大值;属于采用较不利的数据进行计算复核,复核结果偏于安全,其余没有复核的楼板,安全度大于本次复核的楼板,本次复核具有普遍意义。
2.2 混凝土楼板检测复核结果
经以上复核验算,2~7轴交B~C轴、20~24轴交B~C轴、11~16轴交A~D轴、2~11轴交F~H轴、16~24轴交F~H轴、1~10轴交J~K轴、18~26轴交J~K轴,原配筋面积不满足本次复核所需的配筋面积要求,具体数值详附图。
其余板配筋及裂缝、挠度控制均满足设计要求。
3 混凝土楼板结构设计建议
3.1 楼板结构复核计算
选取复核计算中不满足设计要求且在实体检测中楼板厚度较小、保护层厚度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楼板进行堆载试验。
抽检楼板:标高36.000m层2~7轴交B~C轴;11~14轴交A~D 轴;4~11轴交G~H轴。
3.2 楼板堆载荷载要求
堆载荷载按规范考虑装修恒载及使用活荷载后为4.4kN/m2,检测堆载及卸载过程中楼板的裂缝和挠度指标,检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程规定要求进行。
3.3 楼板结构设计
该部分楼板是否满足结构设计要求以堆载试验检测结果为准。
4 结束语
经过对混凝土楼板检测后复核计算,其中楼板保护层厚度过大、挠度超标、板底板面开裂等情况较多。
这也是检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是严重威胁楼板建筑安全的隐患,为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能,需要进行楼板的复核计算,以保证混凝土结构楼板的复核计算的准确及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王文明.混凝土检测标准解析与检测技术应用指南[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徐有邻,顾祥林.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判断与处理[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9).
[3]傅勤,李玉鹏.混凝土楼板实体检测与评定方法[J].住宅科技,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