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融中票市场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8.04 KB
- 文档页数:3
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中小企业集合债、中票、短融、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比较企业债:企业债是指企业以债务形式向公众或特定投资者发行的有固定期限、固定利率的债券。
企业债通常由大型企业、国有企业或者著名私营企业发行,用于资金筹措和债务融资。
公司债:公司债是指上市公司或公司集团以债务形式向市场或特定投资者发行的债券。
公司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发行公司的信用状况是公司债的关键因素。
私募债:私募债是指发行对象限定在特定的机构或个人,即通过私募方式发行的债券。
私募债通常具有较高的风险和收益潜力,适合于有一定投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
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集合债是指通过集合资金的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借款的一种债券工具。
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发行主体可以是金融机构或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中票:中票是指中期票据,是由企事业单位或金融机构发行,以营运资金或投资项目资金为目的,具有一定期限的债券工具。
中票在票据市场上非常活跃,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短融:短融是指短期融资券,是企业为满足临时周转资金需求而发行的一种债券工具。
短融的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内,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比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指为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而发行的一种债券工具。
相比于其他债券工具,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具有较高的风险和收益潜力,需要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⒈企业债发行申请表格⒊私募债投资协议范本⒋中小企业集合债募集说明书⒌中票发行公告样本⒎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相关文件样本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企业债:指企业以债务形式向公众或特定投资者发行的有固定期限、固定利率的债券。
⒉公司债:指上市公司或公司集团以债务形式向市场或特定投资者发行的债券。
⒊私募债:指发行对象限定在特定的机构或个人,即通过私募方式发行的债券。
⒋中小企业集合债:指通过集合资金的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借款的一种债券工具。
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中小企业集合债、中票、短融、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比较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中小企业集合债、中票、短融、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比较一:企业债企业债是指企业发行的债券,以筹集资金为目的,用于企业的经营、融资等活动。
企业债通常由信用评级较高的企业发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1 发行主体企业债的发行主体为企业,发行企业通常为信用评级较高的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
1.2 发行条件企业债的发行条件通常包括企业的信用评级、资产负债率、现金流等财务指标。
1.3 收益方式企业债的收益方式通常为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企业债的利率在发行时确定,持有期间固定不变;浮动利率企业债的利率与某个基准利率挂钩,随基准利率的变动而调整。
二:公司债公司债是指非金融企业发行的债券,用于筹集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项目投资等活动。
公司债具有较高的风险和收益。
2.1 发行主体公司债的发行主体为非金融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等。
2.2 发行条件公司债的发行条件通常包括企业的信用评级、资产负债率、现金流等财务指标。
2.3 收益方式公司债的收益方式通常为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公司债的利率在发行时确定,持有期间固定不变;浮动利率公司债的利率与某个基准利率挂钩,随基准利率的变动而调整。
三:私募债私募债是指非公开发行的债券,只向特定投资者发行。
私募债通常由信用评级较低或刚刚起步的企业发行。
3.1 发行主体私募债的发行主体通常为中小企业、创业企业等。
3.2 发行条件私募债的发行条件相对宽松,通常只需要企业出具一份发行说明书。
3.3 收益方式私募债的收益方式通常为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具体方式与企业债相似。
四: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集合债是指由多个中小企业共同发行的债券,用于集中筹措资金用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融资。
4.1 发行主体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发行主体为多个中小企业共同发行,通常由担保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发行。
4.2 发行条件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发行条件较为宽松,一般不需要企业提供抵押担保或信用评级。
短期融资券筹资的优缺点精编WORD版一、优点:1.灵活性高:短期融资券通常以低面值发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融资需求和市场状况灵活选择发行金额,灵活度较高。
2.融资成本低:相对于长期贷款或发债等筹资方式,短期融资券的融资成本较低。
由于其期限较短,投资者的资金流动性较好,多数情况下投资者愿意以较低的利率购买短期融资券。
这使得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筹集资金。
3.融资周期短:短期融资券的期限通常在3个月至1年之间,相对于长期债券或长期贷款,短期融资券的融资周期更短。
这使得企业能够更快速地满足资金需求,适应市场变化。
4.市场需求大:由于短期融资券的灵活性和低融资成本,投资者对其需求量通常较大。
尤其在金融市场中,短期融资券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投资,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缺点:1.周期性融资:短期融资券通常用于满足企业的短期资金需求,如应付季度性的生产成本、付款流动性等。
如果企业无法很好地管理资金周转,频繁地发行短期融资券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2.融资规模受限:相比于长期债券或债务融资,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通常较小。
这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可能会受到限制,因为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需要在企业的信用状况和市场需求之间取得平衡。
3.审批和发行成本高:与银行贷款相比,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需要经过监管机构的审核和批准。
同时,企业还需承担一定的发行费用、手续费以及印花税等费用,这些成本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可能会增加融资成本。
4.利率风险:短期融资券在发行时通常以固定利率进行发行,但市场利率波动会对投资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
如果市场利率上升,企业在后续发行短期融资券时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增加了融资成本。
总结起来,短期融资券筹资的优点包括高灵活性、低融资成本、融资周期短和市场需求大;缺点包括周期性融资、融资规模受限、审批和发行成本高以及利率风险。
企业在选择短期融资券筹资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资金需求、市场状况和融资成本等因素。
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中小企业集合债、中票、短融、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比较正文:一、企业债企业债是由各类企业发行的债券,用于筹集资金。
它通常采取面向公众发行的方式,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购买企业债券。
企业债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可交易性,以及一定的固定利率。
⑴发行程序企业债的发行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发行规模、期限和利率。
(2) 编制发行计划,并报经主管部门批准。
(3) 进行信用评级。
(4) 组织承销团队,确定承销方式。
(5) 发行债券并申报上市或交易。
(6) 债券持有人权益登记与支付利息。
⑵企业债的风险管理企业债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投资者需要仔细评估和控制风险。
主要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为了管理这些风险,投资者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分散投资、定期评估风险状况等。
二、公司债公司债是由公司发行的债券,用于融资和资本运作。
公司债通常具有较长期限和固定利率,具有较低的流动性和可交易性。
⑴公司债的特点公司债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行主体为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2) 发行规模较大,期限较长。
(3) 利率较企业债较低,具有一定的信用风险。
⑵公司债的风险管理公司债投资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投资者需要注意风险管理。
主要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为了管理这些风险,投资者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研究发行公司的持续偿债能力、评估行业面临的风险等。
三、私募债私募债是指未公开发行的债券,发行对象主要为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
私募债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个性化特点,适用于一些特定的融资需求。
⑴私募债的发行方式私募债的发行方式主要包括场外发行和定向发行。
场外发行是指通过协商方式进行发行,投资者之间直接进行交易。
定向发行是指根据特定的投资者需求进行发行,一般需要通过承销商进行。
⑵私募债的风险管理私募债投资具有较高的风险,投资者需要仔细评估和管理风险。
主要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
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业务介绍----企业直接融资的新渠道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间接融资比例过高的问题,2005 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鼓励业绩好、现金流稳定、信誉好的大型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
2007年9月成立了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2008年4月9日公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8〕第1号),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程序由先前的备案制改为注册制,由行政管理改为协会自律管理,进一步降低了发行门槛。
目前非金融企业债务融券工具分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两种形式。
经过多年的市场运作,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已经成为公司融资的又一个重要渠道,并越来越受到大型企业青睐,为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直接融资渠道。
为便于企业更好地了解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发行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现将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相关事项作一个简要介绍。
一、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简介短期融资券,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1年内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中期票据,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按照计划分期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据统计,近期发行的中期票据的存续期限在2年-5年不等。
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发行的基本要点:1、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发行人为依法成立且合法存续的非金融企业法人;2、发行对象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人,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3、发行价格以市场为基础,采用簿记建档集中配售的方式确定,主要受到主承销商议价能力、企业信用评级水平、企业规模大小等因素影响;4、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所募集的资金应用于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在发行文件中明确披露具体资金用途。
企业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发行存续期内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应提前披露;5、发行规模不能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
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中小企业集合债、中票、短融、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比较企业债(Corporate Bonds)企业债是指由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发行的债券,用于筹集资金以满足企业的发展和运营需求。
企业债通常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具备较高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发行主体:1\发行主体可以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
2\发行企业债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发行机构:1\发行企业债需要借助金融机构或证券公司作为发行主体。
2\发行机构负责组织和销售企业债,同时提供相关咨询和服务。
投资方式:1\企业债可以面向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发行,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2\投资者可以通过公开发行、私募发行等方式参与企业债的投资。
风险评估:1\企业债通常具备一定的信用风险,投资者需要评估发行企业的信用状况及还本付息能力。
2\投资者可以借助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进行参考,评估企业债的风险水平。
公司债(Corporate Bonds)公司债是指由公司发行的债券,用于筹集资金以满足公司的经营和发展需求。
公司债通常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具备一定的流动性和收益稳定性。
发行主体:1\发行主体通常是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
2\公司债的发行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发行机构:1\公司债的发行通常依托金融机构或证券公司进行组织和销售。
2\发行机构负责审查并核准发行计划,并提供相关咨询和服务。
投资方式:1\公司债可以面向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发行,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2\投资者可以通过场内交易或场外交易等方式进行购买和转让。
风险评估:1\公司债通常具备一定的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投资者需要评估发行公司的信用状况及还本付息能力。
2\投资者可以借助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进行参考,评估公司债的风险水平。
私募债(Private Placement Bonds)私募债是指由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非公开向特定投资者发行的债券,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定制性。
(一)、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发行条件:A、中期票据发行条件:1、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企业净资产原则上不低于10亿元,注册上限为净资产的40%;2、具有稳定的偿债资金来源;3、拥有连续三年的经审计的会计报表;4、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盈利;5、待偿还债券余额不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
B、短期融资券发行条件:1、发行人为非金融企业或者金融行业,发行企业均应经过在中国境内工商注册且具备债券评级能力的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并将评级结果向银行间债券市场公示。
2、发行和交易的对象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不向社会公众发行和交易。
3、对企业发行融资券实行余额管理,待偿还融资券余额不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
4、融资券的发行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承销,企业不得自行销售融资券,发行融资券募集的资金用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
5、融资券采用实名记账方式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托管,中央结算公司负责提供有关服务。
6、融资券在债权债务登记日的次一工作日,即可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人之间的流通转让。
短期融资券的发行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承销,企业不得自行销售融资券,发行融资券募集的资金用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
(4)应由已在中国人民银行备案的金融机构承销。
(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发行特点:A、中期票据发行特点:符合发行要求的非金融企业中期票据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该债券面向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所有投资人发行,由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进行发行管理。
1、中期票据期限通常为3-10年;2、放宽发行主体的限制。
只要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理论上均可发行中期票据;3、发行市场化。
企业发行中期票据只需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并由交易商协会向央行备案;4、发行方式灵活。
中期票据完成注册之后,可以采用小额、连续或周期性的方式发行,在金额、期限和发行时间的选择上有很大的灵活性。
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中小企业集合债、中票、短融、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比较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中小企业集合债、中票、短融、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比较在金融市场中,债券是一种常见的投资工具。
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中小企业集合债、中票、短融、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不同类型的债券,它们在发行主体、期限、定价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
下面将对这些债券进行比较。
企业债企业债是指由企事业单位发行的债券,通常用于企业融资。
企业债的发行主体是企业,规模较大,通常有一定的信用等级评级。
企业债通常具有较长的期限,一般在3年以上。
企业债的收益相对较高,但其风险也相对较高。
公司债公司债也是由企事业单位发行的债券,但与企业债不同,公司债的发行主体是公司。
公司债与企业债相比,通常规模较小,期限也较短。
公司债一般在1年至5年之间,具有适中的收益和风险。
私募债私募债是指由非公开方式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的债券。
私募债的发行对象通常是机构投资者或高净值个人投资者。
私募债的发行规模较小,期限和收益率根据协商确定。
私募债具有较高的风险和收益,相对较难流通。
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集合债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而设计的债券产品。
中小企业集合债多以集合债权方式发行,通过专业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将多个中小企业的债权打包成为一个债券产品进行发行。
中小企业集合债有较高的风险,但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中票中票是指中期票据,是中国债券市场上的一种短期债券产品。
中票的期限一般在6个月至1年之间,发行对象主要是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
中票具有较低的风险和较低的收益,是短期资金融通的一种常见方式。
短融短融是指短期融资券,是中国境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的一种短期债券产品。
短融的期限一般在1年以下,可以是几天、几周或几个月。
短融主要用于满足企业短期融资需求,具有较低的风险和较低的收益。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方式,通过中介机构对多个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打包。
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中小企业集合债、中票、短融、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比较在企业融资领域,债券是一种常见的融资工具。
不同类型的债券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对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中小企业集合债、中票、短融、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进行比较。
1. 企业债企业债是由公司发行的面向公众的债券,通常由上市公司或大型公司发行。
企业债一般具有较长的期限、较高的票面利率和较高的信用评级。
企业债通常经过评级机构的评级,投资者可以根据评级来判断其风险水平。
2. 公司债公司债是由公司发行的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债券,与企业债类似。
不同之处在于,公司债的发行对象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
公司债通常具有较长的期限和较高的票面利率。
3. 私募债私募债是指由个别投资者向特定企业进行债券融资的债券,不适合公众投资者购买。
私募债的发行对象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和个人高净值投资者。
私募债通常具有较高的票面利率和较长的期限。
私募债的发行过程相对较为自由,不像企业债和公司债需要经过较多的监管程序。
4. 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集合债是由多家中小企业联合发行的债券,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通过联合发行债券,中小企业可以共同分担融资成本和风险。
中小企业集合债通常具有较长的期限和较高的票面利率。
5. 中票中票是中期票据的简称,是一种由银行或商业机构发行的中期债券。
中票的期限通常在1年至5年之间,一般由机构投资者购买。
中票的发行对象和规模相对较小,通常用于满足短期融资需求。
6. 短融短融是短期融资券的简称,是一种由金融机构发行的短期债券。
短融的期限通常在1个月至1年之间。
短融的发行对象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
短融通常具有较短的期限和较低的票面利率。
7.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由多家中小企业联合发行的短期债券。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期限通常在1个月至1年之间。
通过联合发行票据,中小企业可以共同分担融资成本和风险。
一、1292亿A股短融券承销图谱:18银行垄断券商覆没
2011-08-25
股市低迷,上市公司债权融资大行其道
8月24日,深圳机场发布关于发行3亿元短期融资券获得核准的公告。
同日,惠天热电发布2011年度第二期2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的提示性公告,此前,惠天热电已于今年2月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亿元短期融资券。
据本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共计120余家A股上市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总金额高达1300亿元以上,10多家上市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百亿元左右的中期票据。
此外,今年截至8月24日,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总额为731亿元,而去年全年,这一数字仅为511.5亿元。
“现在市场低迷,股权融资势必不划算,监管层也鼓励我们发债融资。
”8月24日,某大型上市公司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
这无疑是机构债券承销部门的福音。
但这福音,似乎与同上市公司关系最为紧密的中介机构——券商关系不大,银行正在大举切走券商的蛋糕。
商业银行瓜分蛋糕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债权融资工具中,最受青睐的当属短期融资券。
据本报记者统计,自年初至今,共计120余家上市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150期短融,总金额高达1292亿元。
一位债券一级市场人士介绍,目前短融的承销费用按年收取,在4‰左右,由此可以计算出,今年以来,承销商在上市公司短融承销方面的收入在5.2亿元左右。
这5.2亿元“蛋糕”几乎全由银行瓜分——包括17家商业银行和2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其中,建设银行以273亿元的承销金额高居承销额榜首,而兴业银行则有20家上市公司选择其作为主承销商,承销家数最多,当属“人气王”。
此外,招商银行作为17家上市公司短融券的主承销商,承销金额达156亿元,光大银行以9家108亿元的承销金额,排名居前。
作为上榜的两家政策性银行之一,中国进出口银行则取得了主承销5家、总金额达66.5亿元的不俗成绩,而另外的国开行虽然在短融承销方面实力不俗,但由上市公司发行的短融券,其只承销了2只。
目前,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有主承销商资格的机构,共计24家,其中,券商只有两家——中金公司、中信证券。
据本报记者统计显示,上述120余家上市公司共计148期短融的发行当中,没有一家是由券商作为主承销商的。
其中,唯有中信证券主承销的15亿元短融券,发行人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改制,拟上市。
步步为营
此前,上市公司融资,无论选择股权抑或债权融资,一直都是券商的领地。
根据《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第21条之规定——“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应当由证券经营机构承销”,由此,商业银行没能进入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发行承销领域,仅有一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具备企业债承销资格。
由此,发改委主导的企业债和证监会监管下的公司债的发行承销,均由券商
垄断。
公司如若选择发债融资,只有公司债和企业债可供选择,承销商均为券商。
2005年,央行打破发改委垄断,开发短期融资券,并打破审批制引入备案制,实行余额管理。
短融属于一年期以下债券,但央行称“这是一种融资票据”。
市场人士将此举称为“打擦边球”,短融因其更便利的发行机制受到市场欢迎。
2007年9月,央行将其金融市场司的部分职能分出,成立行业自律组织——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负责接受短融发行注册。
随后,央行于2008年4月再次激荡债市,推出期限为1-5年的中票,直接与发改委审批的企业债形成竞争,并因为交易商协会更市场化的“注册制”而迅速壮大。
这也给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开辟了新的通道。
而随着短融、中票的崛起,蛋糕也逐渐转移到银行手中。
二、中金中信获准短融中票承销券商争夺“阳光下的地盘”
2009-2-21
“谁能拿到短期融资券(以下简称“短融”)和中期票据(以下简称“中票”)的承销资格,谁就能在2009年债券承销市场占据主动。
”某大型券商固定收益部老总向记者表示。
在股票市场IPO中断及国家将在2009年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的大背景下,券商纷纷将眼光转向债券承销业务,并进入短融和中票承销这一由银行垄断的领域。
据上述老总透露,中金和中信证券已经取得了短融和中票的承销资格,另外多家券商也已获得分销资格。
随着短融中票市场的扩容,整个债券承销的格局将被改写。
券商被迫进入短融中票市场
短融和中票市场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其承销业务本是商业银行的天下,但现在则不得不面临券商的竞争。
某券商固定收益部曹安(化名)认为,中金和中信的资源丰富、背景深厚且投行经验丰富,整体竞争实力不亚于商业银行。
他们将是券商在短融中票承销市场最大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商业银行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规定,短融的承销费用为年千分之四,中票的承销费用在每年千分之三左右。
曹安表示,从以往企业债承销的惯例来看,承销牵头费用占80%,分销费用只占20%,且分销费用是按分销债券的比例来分配。
实力强的主承销商,能卖掉超过一半的债券,拿走承销费用的90%以上。
如果以此来推算短融和中票市场,则牵头承销商将获得大部分承销费用,而分销商则只能获得“鸡肋”。
但是,短融中票市场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规模的扩大来增加分销收入。
曹安认为,从企业的融资需求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来看,短融和中票市场余额今年将可能达到1万亿元的规模。
上述券商固定收益部老总认为,从2010年开始,公司债、企业债受短融及中票越来越明显的冲击。
短融和中票市场在2009年的大扩张,将直追企业债和公司债。
据海通证券固定收益部牛棚云统计,截至2008年年末,短融、中票、
企业债和公司债的余额分别为3600亿、500亿、6200亿、400亿左右。
如果券商仍被排除在短融中票市场之外,意味着它在债券承销市场的份额将萎缩。
故诸多券商纷纷挤入短融中票市场也就顺理成章。
曹安透漏,据他所知,甲类国债承销团成员几乎都已拿到分销资格,还有几家非甲类国债承销团成员,也获准进入了中票分销市场。
竞争加剧易滋生“潜规则”
中银国际定期收益部一位人士也表示,有些中型券商像国信、宏源、申万原来不重视债券承销,现在也在加重这方面的投入。
债券承销队伍的扩大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竞争加剧、创新频出及承销价格战。
在承销商的主导下,产品创新不断。
债券附回售条款的做法很快遍地开花;从第一只应收账款担保债券出现到被模仿不过半年时间;最新的2009怀化债开始在还本方面的创新:十年的债券,从第六年末开始还本。
曹安表示,由于竞争加大,那些发债主体评级高,发行规模大的债券,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AA+级以上的企业承销费用下降最为厉害。
而这些产品是大券商与银行较量的重点所在,而中小券商则只能分食其它产品。
上述中银国际定期收益部人士表示,小规模的企业债如准市政债,由于对券商的规模和实力要求不高,也不需要保荐人通道,很多小券商纷纷加入,竞争尤为激烈。
2007年以前,企业债几乎是央企发债平台。
2008年以来,准市政债异军突起,成为小规模企业债的绝对主力。
所谓准市政债,其发行公司一般是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很多公司的主业为水务、市政交通等非营利行业。
小券商对准市政债趋之若鹜,原因在准市政债不需要券商去跑“部”。
目前企业发债时,往往会让券商去跑批文,实力弱的地方性券商会立时被挡在门外,只有大券商才有这种实力。
而地方政府发债,当地官员自己就能而且愿意去跑批文,拿到批文的概率也比企业高,因此省去了小券商的不少麻烦。
上述人士还表示,券商之间的降价竞争也颇为常见。
他有两次与拟发债公司洽谈并快成交的时候,结果被其它券商用更低的承销费用报价抢走。
甚至有券商在竞标时,以比发改委规定的承销费用下限更低的价格来取得项目,但最终公布的承销费用,则又与下限持平。
这是一种明显的不公平竞争,其中是否存在“潜规则”则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