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应用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333.21 KB
- 文档页数:3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膜腔积液中的应用分析中心静脉导管是通过穿刺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经导管将导管插入上腔静脉的一种治疗手段。
由于其直接通向心脏,使得通过中心静脉导管可以进行大量液体输注和各种药物给药,减少了药物对静脉壁的刺激并能迅速到达全身循环。
所以中心静脉导管在肺部疾病、尤其是胸膜腔积液的处理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心静脉导管便于输液。
对于胸膜腔积液患者,由于其存在液体潴留,静脉血管受到压迫,使得外周静脉注射较困难,而中心静脉导管则可直接通过静脉进入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快速输液,有利于患者迅速调整体液平衡。
中心静脉导管具有准确置管的优势。
胸膜腔积液的处理需要准确地将导管送入患者的上腔静脉,在这方面中心静脉导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超声、X线等辅助确保导管的准确置入,避免了传统外周静脉置管可能存在的困难。
中心静脉导管还可用于抽液。
胸腔积液患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持续性的腔内引流,保持胸膜腔内压力稳定,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和胸痛,降低了并发症的概率。
中心静脉导管在处理胸膜腔积液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心静脉导管在植入时需使用全麻,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和压力。
患者在长期持有中心静脉导管时需警惕感染和栓塞风险,需要定期更换导管并进行导管护理。
对于部分患者来说,由于胸膜腔积液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血管性休克等情况,导致中心静脉导管的操作变得更加困难。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心静脉导管在处理胸膜腔积液中的应用仍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新型医疗材料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减少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如感染、栓塞等。
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超声引导技术的普及将有助于提高导管置入的准确性,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成功率。
在未来,中心静脉导管在处理胸膜腔积液中的应用将更加普遍,成为肺部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关的临床研究和技术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膜腔积液处理中的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体会魏建军;冷荣柏;王建中;徐君美【摘要】目的:探讨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6例胸腔积液患者,按时间先后随机分成两组,引流组(48例)和胸穿组(48例),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胸腔置管组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生存质量相对较高。
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术较传统胸腔穿刺术在胸腔积液的治疗中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rainage in treating pleural effusion.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96 patients with pleural effusion, according to time has been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48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8 cases),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pleural intubation group were effective,less adverse reactions, and he quality of life were relatively high. Conclusion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rainage is more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pleural effusion,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5(000)031【总页数】2页(P7-8)【关键词】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穿刺【作者】魏建军;冷荣柏;王建中;徐君美【作者单位】扬中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扬中 212200;扬中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扬中 212200;扬中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扬中 212200;扬中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扬中 212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1胸腔积液是常见的内科问题,肺、胸膜和肺外疾病均可引起。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体会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较单纯胸腔穿刺抽液和传统肋间切开粗管引流的优缺点。
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给予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的56例胸腔积液患者。
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36例,类肺炎性胸腔积液9例(其中脓胸1例),恶性胸腔积液11例。
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36例、类肺炎性胸腔积液9例中,治疗有效43例,有效率95.56%。
其中2例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复发,再次引流后并予抗结核治疗后治愈。
恶性胸腔积液11例中,均能成功引流并随时注入治疗药物。
结论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较单纯胸腔穿刺抽液和传统肋间切开粗管引流有明显的优势。
在基层医院可以适当推广使用。
标签:中心静脉导管(CVC);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胸腔积液的治疗,以往大多是单纯胸腔穿刺抽液或经肋间切开导入较粗引流管引流,单纯胸腔穿刺抽液不易尽快抽尽胸腔内积液。
经肋间切开导入较粗引流管引流,操作中需切开肋间,局部损伤较大,患者忍受痛苦较多,引流过程中易出现胸膜反应、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并增加感染机会,拔管后切口愈合较慢,易留下瘢痕。
为了认识和评价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提高胸腔积液的治愈率,降低胸膜粘连,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在本院选择56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现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2月呼吸科收治的胸腔积液56例,均符合胸腔积液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50例,女性6例,年龄25~76岁,平均38岁。
其中,結核性胸腔积液36例,类肺炎性胸腔积液9例(其中脓胸1例),恶性胸腔积液11例。
病程1~7d,平均3 d。
56例中有咳嗽38例,有胸痛40例,有胸闷、呼吸困难52例。
体格检查:呼吸频率<24次/min37例,≥24次/min19例,血压90~160/60~90 mm Hg (1mmHg=0.133KPa)。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效果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置入导管将液体从胸腔引出,缓解胸腔积液的症状。
本文旨在观察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一、方法选取40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45-65岁。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经过全面评估,并且获得知情同意。
手术前进行了胸部CT检查和胸腔穿刺抽液,确定了胸腔积液的性质和数量。
术前口服清肠药物和抗生素,术中给予局麻或全麻。
在手术中,选择合适的静脉进行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确保导管的稳定和位置正确。
通过导管引流液体,当液体自胸腔完全排尽后,停止引流,检查穿刺点是否出现渗漏。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二、结果所有4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
胸腔积液量在治疗前为350-800ml,平均470ml,治疗后全部被排空。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重度并发症,仅有3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渗漏,经过及时处理后恢复正常。
随访1个月后复查,所有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并且未发现胸腔积液以及其它严重并发症。
同时,所有患者都能够很好地耐受治疗,恢复的速度也很快。
总体而言,治疗效果良好且安全。
三、讨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快速、有效、微创等优点。
通过导管直接引流胸腔积液,可以明显减轻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该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了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量达到了彻底清除的效果。
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仅有少数患者出现渗漏等较轻微的问题。
这证明了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是可行和安全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操作要求非常高,需要丰富的经验与专业的技能。
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水平进行治疗,很容易造成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导致患者生命的危险。
四、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膜腔积液中的应用分析引言胸腔积液是指液体在胸膜腔内的异常积聚,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其包括多种不同病因所致的胸腔积液,在治疗上较为复杂。
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用于输液、输血及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的重要手段,其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膜腔积液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优势1.1 确保输液效果中心静脉导管是经皮静脉穿刺进入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最终止于上腔静脉或右心房,其直接进入上腔静脉保证了输液药物对心脏的快速输送,提高了输液的有效性。
1.2 减少反复穿刺相比于外周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的位置更为固定,可以避免反复穿刺,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和痛苦。
1.3 监测功能强大中心静脉导管可以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内压力,了解患者的血容量状况,为积液引流和输液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
二、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2.1 胸腔积液引流中心静脉导管的位置决定了它可以通过引流胸腔积液来减轻患者的症状。
在多种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情况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引流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和胸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2 积液原因的诊断通过中心静脉导管的引流积液,可以将积液进行分析,了解积液的组织学特征、液性及细菌培养等,为明确积液的病因提供帮助,为接下来的治疗提供参考。
2.3 药物的给予对于胸腔积液的治疗,有时候需要给予局部或全身的药物治疗,而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给予药物可以直接送达到心脏附近,提高治疗效果。
三、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1 操作技术要求高中心静脉导管的插管需要一定的技术,医护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插管技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2 导管位置的监测插入中心静脉导管后,需要定期监测导管的位置,确保导管未出现脱位、堵塞等情况,以保证导管的正常使用。
3.3 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控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增加了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需要严格进行局部消毒和护理,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效果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积聚了过多的液体,其病因各异,常见的有感染、肿瘤、心脏病、肝脏疾病等。
胸腔积液会导致胸腔内压增加,影响肺的伸展和心脏的功能,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而在治疗胸腔积液的过程中,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将对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是指通过超声引导或者X光引导将导管插入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经锁骨下静脉置入胸腔,引流积液。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胸腔压力,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效果明显。
放置导管可以迅速引流积液,缓解胸膜下的压力,改善呼吸功能,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的患者,置管引流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有效性较高。
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超声引导或者X光引导渗出液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有效率较高。
大部分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的症状缓解,部分患者甚至在置管后当天就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好转。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较为安全。
该治疗方法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在临床操作中,医护人员需要确保导管的插入准确、引流畅通,并且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对于患者来说,在规范的操作下,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过程是较为安全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效果较好,有效率高,安全性较高。
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对于置管引流后积液的引流量、积液的化验等需要进行细致观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且定期进行复查,以避免积液再次积聚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
在未来,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技术和设备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为胸腔积液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护理Nu r s i n g6我院是一所拥有280张床位的县级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现有临床科室十个,随着医院管理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深入,我院护理部对供应室的工作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分散式消毒供应管理模式转变成集中式消毒供应管理模式,自2004年8月起供应室开始对全院临床科室再生医疗器械实行集中式消毒供应管理模式,紧接着先后将胃镜室、换药室纳入供应室集中管理范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具体措施。
1 认真做好资源调配工作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人的人选相当重要,要具有创新才能、主动服务意识且对临床工作相当了解的人员作为负责人。
对于工作人员要改变原有供应室为老弱病护士聚集地的不合理结构,调整部分人力资源,增加新鲜血液,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同时对临床科室原来专门用于处理用物的场地进行重新设计,统一规划、统一购置,改善了病区环境,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 协调与各科室的沟通工作由于集中式管理涉及范围大,护理部就成为消毒供应中心与各临床科室间沟通协调的重要桥梁,首先由供应中心负责人确定服务项目,将各种消毒成本进行核算,护理部制订实施方案,在护士长会议上讨论通过,消除了临床科室对管理模式改变所带来的困惑和不理解,尤其是对成本核算和负责权限的增减。
3 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为了使工作人员尽快掌握洗涤、包装、消毒及下收、下送各个环节的技能、院感等知识,护理部有计划、针对性地选派人员基层医院实行集中消毒供应管理措施丁维玲 陈进[关键词]基层医院;集中消毒供应;管理措施送上级医院或参加相关培训班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她们对临床科室的服务意识,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及自身防护意识,尤其对重点科室工作人员,如胃镜室、消毒员等必须经培训获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
4 制订工作标准为了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质量,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所管辖的几个部门分别制订了工作质量标准,其标准的制订使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在工作过程中的要求及达到的目标,此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工作项目及院感要求而调整的,一般是一年调整一次。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效果一、背景介绍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积聚的液体,它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常见于肺癌、心包积液、结核性胸膜炎、肝硬化、慢性肺部疾病、风湿性疾病等。
胸腔积液的严重程度与病因有关,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胸痛甚至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胸腔积液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胸腔穿刺扫描引流等方式,其中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治疗方法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是指将导管插入患者颈部或锁骨下静脉,穿透静脉壁插入胸腔内,通过导管引流积液,达到治疗目的。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胸腔积液所造成的压力,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对于慢性胸腔积液或积液具有复发性的患者,需定期进行治疗。
三、效果观察本次观察选取了25例患有胸腔积液的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46.2岁,治疗周期为1周。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进行治疗,每天定时控制引流液的量和引流管的位置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复查。
治疗期间记录患者的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体温以及引流液颜色、量等。
结果显示,在治疗周期内,25位患者的胸腔积液吸收程度不同,但管腔内液体表现为清亮或淡黄色液体,未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
治疗的起初,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较快,而在治疗后几天患者呼吸和心率稳定,血压正常,体温无明显变化。
在治疗周期末,引流管的流量逐渐减少,甚至出现不流动的情况,引流过程需要每天调整管子的位置。
观察30天,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出现刺痛、红肿等副作用的几率极低。
四、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身体负担小,治疗效果良好,副作用少。
治疗周期一般为1周,对于积液复发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对患者生命体征和引流情况的观察及管道的保养和换药等操作,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各项技术和知识的培训,并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体会目的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体会。
方法以38例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
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其中2例导管脱落重新置管,2例导管阻塞用导丝或生理盐水冲管后复通,1例置管后胸痛3 d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所有患者经5~28 d置管胸液引流彻底。
恶性胸液患者经导管胸腔内注入药物。
治疗后38例患者症状均缓解,未见感染和并发症发生。
结论与常规胸穿抽液相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安全、可靠、损伤小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安全性能高,医疗风险小并可提高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胸腔积液;体会胸腔积液是胸膜表面间质的液体过多漏出或渗出并积蓄在胸膜腔形成。
临床上传统的方法为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明确病因对症处理。
特别是恶性胸腔积液增长速度快、易复发,大量胸腔积液可导致肺容量下降,引起肺不张或感染,并使纵膈移位回心血量减少导致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甚至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危及生命。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大大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现将笔者所在科室采用此方法治疗胸腔积液38例的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38例。
男21例,女17例,年龄32~78岁,平均(55.62±3.28)岁。
所有置管患者选择经超声胸水定位水深5 cm以上,结合胸片或胸部CT估测胸水量在1 000 mL以上者。
其中结核性胸膜炎10例,恶性胸腔积液22例,心衰等其他原因所致胸腔积液6例。
1.2治疗方法1.2.1B超定性定位穿刺前都经B超定性定位,以确定最佳的穿刺方向及进针深度,一般取肩胛下角线第8~9肋间或腋中线第6~8肋间作为穿刺点。
1.2.2穿刺局部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麻生效后,穿刺针垂直刺入胸膜腔,回抽到液体后,经穿刺针送入导引钢丝。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腹腔引流中应用体会摘要】目的:观察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腹腔积液患者中引流效果。
方法:在B超引导下定位,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针穿刺置管,外接引流袋。
结果:24例患者经中心静脉置管引流后取得良好效果。
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腹腔积液引流创伤小,引流效果好。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胸腹腔积液;引流效果大量胸腹腔积液是我科常见疾病之一,以往采用胸腹腔穿刺引流缓解症状,传统胸腹穿抽液反复进行,患者多不易耐受,最终放弃治疗。
为了减少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我科自2014年5月—2015年10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各种胸腹腔积液2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各种原因导致的胸腔积液16例,腹腔积液8例。
年龄(21—82岁)2.材料: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一套(美国ARROW),有流量调节阀的引流袋一个。
3.方法:穿刺点B超定位,胸腔置管时取反坐靠背椅上,双臂平放于椅背上,选择比膈底高出2—3肋间[1];腹腔穿刺置管时取平卧位,取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处[2]嘱患者不能随意变换体位,勿深呼吸,勿用力咳嗽,勿大声说话。
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针穿刺,置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利用扩张器扩张胸腹壁皮肤,胸壁教薄者不用扩张以免置管后沿导管与胸壁间隙出现漏液[3]沿导丝送人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深度(10—15CM)为宜,撤出导丝。
外接引流袋,用皮针固定导管,无菌敷料贴盖伤口。
4.术后护理:术后嘱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休息,常规低流量吸氧,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
第一次放液应<1000ML以免引起纵膈移位发生意外,以后每小时50ML左右[4]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指导带管活动注意事项,以免脱落或堵塞。
效果:1.胸腔积液排净及留管时间2—9天,平均4天,导管保留4—15天,平均9天;大量腹水患者引流后压迫症状得到减轻,心肺功能得到改善,根据每日引流量和治疗需要确定继续引流时间,导管保留5—28天平均12天2.胸腔引流16人:1人因穿刺时不适而终止;15人保留导管4—15天,;中途2人堵管,未发生导管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