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探讨之如鱼得水-论文
- 格式:pdf
- 大小:102.10 KB
- 文档页数:1
授“生”以渔——初中英语学习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福尔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要使现在的学生将来不做“文盲”,教师必须教会他们自学的方法和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
怎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呢?我从培养兴趣、整合方法、固化习惯三个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其乐学1. 优化英语学习环境,以境育人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是创设才能的催化剂。
心里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学生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
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学习效率,有了兴趣,才会萌发创新意识,才会在创新中产生无穷无尽的兴趣。
所以说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学生几乎天天要上英语课,课上的感受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平淡无奇,呆板乏味,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会压抑和窒息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之,愉快的课堂气氛,轻松的学习心态,有趣的语言环境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促使学生去获取最大限度的语言信息量。
在课堂上,我很重视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创造各种情景,利用实物图片,录音,录像,开展小组活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驾驭学生的注意力,还用唱歌,跳舞,画简笔画,讲小故事,做小游戏,表演小节目等来缓解学生的紧张和疲惫的情绪。
我还尝试着“师生合作”,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平等的探讨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建立自信,在讨论中激发兴趣,在讨论中形成自觉学习意识。
2. 关注情感互动,以情育人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之水,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我们教育的对象正处于依赖性和独立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尚不成熟,情感十分脆弱,他们心灵的窗户不会向一个漠不关心他们,甚至他们感到厌恶的人敞开。
高效英语课堂中钓“欲”\授“渔”《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现在课改也一直强调要给学生减负,所以创建高效英语课堂迫在眉睫。
高效课堂有许多成功的模式和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分析许多成功的案例,并结合我多年的中学英语教学探索和实践。
总结出打造高效英语课堂的两个重要环节。
一、钓“欲”“欲”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是内心对学习的渴望。
一个不喜欢吃鱼的人,纵然掌握了各种钓鱼的方法,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但一个对吃鱼有极大兴趣的人,即使不会任何钓鱼的方法,也会想尽各种办法得到鱼。
所以每节课只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了学生对求知的渴望,高效英语课堂才能顺利进行。
下面是我经常使用的几种兴趣导入方法。
1.用音乐导入“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学生在唱歌时,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在感到松弛、愉快、满足的同时,产生兴奋情绪。
因此用歌曲导入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很好地利用唱歌这种形式也就是将大脑的左半球的抽象思维功能与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功能合二为一,其功效是不言而喻的。
这也正说明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歌曲这一教学手段的重要性了。
我在教授《seasons》一课时,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四季和五种天气时的发音困难和感觉枯燥的问题,就借助了歌曲“my favourite season ”来辅助教学,让学生一边唱一边学,以唱促学,以学优唱,并在唱的同时辅以手势,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并且增强了记忆。
2.设计游戏导入游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他即为学生学习英语创造真实的、富于交际的语言环境,又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实践模式。
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如讲主格、宾格、形容词性、名词性四种人称代词时。
为有源头活水来——初中英语教学研究发布时间:2021-10-17T14:13:35.13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月1期作者:余敏[导读] 英语是外来语,难学,如果教学方法死板,学生学无兴趣,那就更难了,如果教得生动活泼,难也就容易了。
余敏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镇初级中学四川眉山 620010【摘要】英语是外来语,难学,如果教学方法死板,学生学无兴趣,那就更难了,如果教得生动活泼,难也就容易了。
【关键词】英语活泼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10-039-01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教学效果比作水之清,原因就是有源头有活水。
教学中,这源头就是素质教育理念,活水就是教得生动活泼。
我们知道,应试教育是搞三中心的,那就是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教师搞满堂灌、注入式、死记硬背式,这样死板的氛围,学生必然学得苦,心里也苦,无兴趣,能有好效果吗?素质教育是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科学有效的途径,使学生在知识、思想文化,适应未来社会并推动社会前时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学生的心理规律是什么呢?他们好奇、好探索。
以往的教学只教知识不教人,不以学生为主体,就没有遵循他们的心理规律,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首先要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就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面着手。
英语教学重视情感态度,在世界各国都有共识。
以重视情感态度来激发兴趣,教学氛围就一定会活起来。
学生认识提高了,兴趣足了,心情好无压抑感,有信心、决心、毅力,劲头足,就能学好英语了。
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但都要以需要为前提。
学习英语的需要,老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
有位老师针对学生对学习英语用途认识不足,讲了一个小故事,说是有两个山区的一户人家,祖祖辈辈都未出过一个大学生。
但那年他的儿子考上了大学,毕业了,由新冦病毒疫情的影响,在城市里找工作有难度,便回农村暂待业。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如何“授之以渔”当前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的变更日新月异,终身学习已成为新世纪人们生存的必然要求。
任何人不可能在学校获得所有的知识,掌握如何学习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游刃有余,学生学习英语也是如此。
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之中要循序渐进地“授之以渔”,初小阶段如何适时地“授渔”以及授什么“渔”则很关键。
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入门阶段都兴趣盎然,然而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一些学生开始兴趣全无,殊不知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只相当于汉字中的笔画,学会基本字母的读写并不算真正入了门。
根据语言习得规律,起始阶段应着重听、说,“听”就意味着要听清单词的发音,因此发音在七年级阶段就显得相当重要。
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并由浅入深反复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听英语,多感受语言信息的刺激。
如让学生合上书,先听教师介绍课文内容,之后要求他们简要回答问题,然后再打开课本,以培养学生仔细听的习惯。
此外,在听力训练中,还要力求教学情景化、交际化,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
英语中国际音标有48 个,有些辅音音标和辅音字母在形态上相同,学习时应分开学,避免混淆。
许多教师为赶教学进度,往往忽视语音教学。
如果不花一定时间搞好音标教学,今后学生离开教师或磁带后就难以自学,学好音标是迈入成功的重要一步。
同时帮助学生归纳字母和音标之间的对应规律,这对于学生记忆单词非常有益,比如C 的发音有/ /和/ /两种,W字母读/ /等等。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讲“说”也是同等重要的。
先听懂后再说,两者紧密相连。
“说”包括模仿说和自己说,模仿说就是模仿老师、磁带中的外国人说;自已说则是根据头脑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说,教师要做好示范,即教师要放慢语速,吐字清晰,口语简化,便于学生模仿;假如老师语速飞快,学生则如坠雾里,晕头转向,难以说出流利优美的英语。
其次在自己说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声地说,不要害羞或怕犯错误。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论文(5篇材料)第一篇: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初中英语入门教学初一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教学。
学生刚接触英语,对英语的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
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打好坚实的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基础,对以后的教与学将十分有益。
能否达到这一要求,关键在扎扎实实抓好起始阶段的入门教学。
一、消除焦虑心理,树立学习信心。
1.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想学好英语,首先要培养对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巨大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喜欢的事,就容易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而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培养。
有的同学说:“我一看到英语就头疼,怎么能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呢?”还有的同学说:“英语单词我今天记了明天忘,我太笨了,唉,我算没治了。
”这都是缺乏信心的表现。
初学英语时,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树立必胜的信心,缺乏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丧失了上进的动力,稍遇失败就会向挫折缴枪,向困难低头。
你就会感到英语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学习积极性也逐渐降低,自然也就不会取得好成绩。
但是,只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认识到学英语的必要性,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英语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习。
2.教师要有爱心。
新教材词汇量更多,再加上许多句型及短语也要记忆,学生学起来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我们的教师多给一点爱心和耐心。
只要每一个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感情诚心,献出爱心,工作耐心。
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英语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学起来才有积极性,如果一个教师一站到讲台上学生就对这科感到反感,甚至望而生畏,又怎能学好呢?3.巧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画”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一种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学会与会学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鱼与渔摘要:在英语素质教育当中,英语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英语,还应使其会学英语,掌握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和能力,这才是英语教学所要追求的效果。
作为英语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将学会提升深化为会学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英语;学会;会学;学习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270-01在以往的英语学习当中,很多人认为英语教学就是让学生们将课本上的知识学会,但随着课程的改革与教学的推进,这种观念已经并不适应当下的英语教学实际了。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英语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不仅要学会英语,更要会学英语,而且后者更重于前者,即收获方法比收获的果实更重要,因为,掌握了会学的方法之后,学会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可是如何让学生们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锻炼和培养。
一、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国内著名的语文专家,台大外文系的颜元叔教授曾经说过:要学好英文就要先克服心理障碍,学英文正像学其它任何东西一样,心态很重要。
绝不要有怨怼之心。
很多学生一看到英语就很怵,就不喜欢,而恰恰是这种先入为主的学习成见,影响了英语学习的生机。
所以说,兴趣培养至关重要。
兴趣和爱好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精力集中,深入思考,从而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
可是,如果让你去做一件毫无兴趣的事,那根本不可能做好,任何事如此,英语学习也不例外。
兴趣并非与这俱来,而是要靠老师的教育和培养,采取恰当的方法和方式,引导学习们培养兴趣,产生兴趣。
例如,有的同学喜欢音乐,有英文歌曲;有的同学喜欢看录像片,有中文字幕的影像片等等,总之,千万别把英语只理解成枯燥的单词、语法,别把英语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要当成一种兴趣来培养和学习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独立的英语学习思维能力如果只是遵循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讲什么,学生学什么,那么学生们只能是单纯的学会一些英语,而并不会学习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点滴谈初中英语写作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也一直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难点。
目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相对滞后,学生写作水平普遍较低,存在“词汇贫乏,搭配不当;句型误用,语法不通;信息不全,条理紊乱”等薄弱之处,缺乏谋篇布局能力。
但只要教师平时对学生写作训练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写作策略,学生写作能力定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一、高度重视,树立信心,培养写作兴趣写是口头交际的书面再现。
在很多情况下,写的功能是非口头所能替代的,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果说提高听说能力是为了克服“聋哑英语”,那么,提高读写能力则是为了克服“文盲英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使学生高度重视英语写作,引导学生树立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信心。
七年级经常进行简易而有趣的看图写话,让学生感到英语的乐趣;八年级开始根据教学进程及相关单元课文内容,以不同形式编写短文,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有意义的人和事。
并逐渐养成每周一篇的写作习惯。
九年级就要学会布局谋篇,为中考作文写作做好准备。
学生定会在平时的锻炼中不断提高写作技巧,不断提高写作兴趣。
二、注重扩展语言输入,奠定坚实写作基础。
按照语言生成规律,英语写作的次序应是:词—句—篇。
“词”是基础,“句”是过渡或桥梁,“篇”是目的。
整个训练应遵循“低起点,小步子”的原则,在步与步之间铺设台阶,构建一个个小的层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后达到目标。
这得从初中一开始就抓起,首先可以替换单词、扩词造句训练,做到有效积累,扩大视野,灵活运用。
并且我们应该指导学生积极背诵范文,积累素材。
其中,课文是提供给学生最好的范文。
背诵课文有助于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能帮助学生感悟内容,内化语言,增强语感。
让学生养成坚持背诵的习惯,这对他们终生学习英语有益。
扩展语言输入的另一个有效措施是帮助学生扩充阅读,以读促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作文素材和表达方式的重要源泉。
让“鱼儿”畅游在“水里”—浅谈如何让字母教学更有趣【搞要】对初学英话的人来说,英语字母的学习还一个更要的内容。
但小学生往往会将字母与汉语拼音混涉。
本文尝试用恬境故事、游戏、意义理解的方法帮助学生快乐、轻松的掌握字母。
【关就词】情境故事:游戏:意义:学字母对r初学英语者尤其小学生来说,英语字母的学习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对还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小学生来说,英语字母则是又爱又恼,爱的是写法和顺序基本相同,也有大小写之分。
恼的是读音上部分相近却有区别。
若采用堆调枯燥的跟读、拼写,很快会使学生厌烦,所以不断变换授课的形式、内容,增加一些新颖的东西是小学生学习英语,提高兴趣的一个很好方法。
一、唱儿歌、学字母儿歌是激发学生学习字母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最便她,最直观的方式,对于爱说爱唱的小学生来说尤为适合。
干是在教学字母前,我先教字母歌,由于有的学生在幼儿园已学过,也有的学生曾听哥讲,蛆姐唱过,而那些从未学过的学生,在流畅动听的音乐中也很快便学会了,以后每节课都唱唱,学生对二十六字母的发音和排序顺序便了如指掌了。
还有“AEIOU”SOng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让学生记住元音字母.通过学唱英语字母歌识记字母的音和形,以唱开始、以唱结束。
再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练唱,如领唱、合唱、表演唱等,学生会感到其乐无穷。
二、听故事、分字母字母教学除了熟练掌握字母的字形,字音外,还要强谢元音的重要性。
突出元音字母在读音上的区别。
而字母的发音归类是小学英语字母教学中的•个难点。
为了帮学生身下这个“拦路虎”,我就采用一个听,济故事的方法•故事如下:从前有一个村子叫字母村,原来这个村子里只住了6户人家,共19口人。
这六户人家可都件有特色。
看,AHJK这四姐妹都有∕ei∕这个音,IY都有∕ai∕这个青,UeW都有∕ju∕这个音.瞧吧!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吧,Oo和Rr谁都不喜欢,所以他们只好分开另过,做单身汉了。
小朋友要问了,这不才五家吗?是啊!还有一家呢!他家有八口人Ee 这个大家都快累死了,他们是EBQ)GPTV。
略谈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摘要: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因而听、说、读、写当中的读不容忽视。
阅读是语言交际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信息,开阔视野,吸取丰富的语言知识,了解一些国家的历史地理、科学技术、风士人情等各方面的知识,增加学习的兴趣,还能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写的能力的发展。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效地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目前,许多中学英语教学中,对阅读目的理解含混,教学方法单一,以慢读、精请为主,并且只注重语言形式而忽视对语篇意义的综合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阅读效果也不够理想。
学生中学毕业后连最简单的英语读物也看不懂。
那么,从阅读意义和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效果呢?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常采用如下步骤,颇见成效。
一、读前活动进行阅读训练,读前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对阅读的课文产生兴趣。
读前活动不仅只是局限于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进行多种形式丰富多彩,十分有意义的活动。
当然,英语老师要根据不同题材的阅读材料采取适当、方法各异的读前活动,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阅读环境。
方法一:利用文章标题、插图、图片、情景等,推测文章内容。
例如:初中英语第三册 lesson78,教这一课的时候,先让学生看看那幅图,然后让他们推测文章内容。
有的同学则回答,人口众多,若再多几个,人们就会掉到旁边的海里去;有的同学说,每个人都站着,没有房子,也没有睡的地方;有的同学还说,要实行计划生育。
可见通过图片或插图,学生能或多或少地推测文章的内容。
方法二:教师可根据文章题目、插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者学生间相互提问回答;或者两者交替使用。
例如:我教初三英语第 58课时,我先连珠炮似地向学生发问: do they wear the same? do they look the same? can you tell who is lily?然后叫学生进行 pairs work ,即两个人互相提问。
2013-02方法交流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初中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应该达到以下要求: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显而易见,写作是一项综合能力的要求,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多方面的语言应用能力。
因此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势在必行。
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一、抓好单词和用词过关训练古人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英语中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所以笔者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从基础单词抓起,教会学生一些英语单词的记忆方法,如根据音标即单词读音来记单词,从七年级开始,坚持每周听写单词、词组三次以上,把每一位学生每次的听写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并要求及时订正,写在错词本上,同时让学生进行比较,说明错误原因,让教师面批。
如wrong 错写成worng ,truth 错写成turth ,first 错写成frist ,这些都是因为读音规则不记得,通过让学生说明错误原因,有利于长期掌握单词,记住了发音规则易记其他单词。
“学生听写———教师批改———学生订正———教师面批”,这样循环往复,学生发现记单词容易了。
同时还让学生将单词按同义词、反义词及含义和用途等归类的方法进行记忆;利用前缀、后缀或合成构词法法来进行记忆,这样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为英语写作奠定了基础。
二、提高句子表述能力训练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单位。
在培养句子的表述能力时,应注意从简单句着手,注重基础句子的表达,再过渡到有一定难度的句子,以保持学生的自信心。
1.加强扩句训练几乎所有英语句型都是五种句型的扩大、延伸。
适当对学生进行扩句练习,很容易使学生提高句子的表达能力。
在学完8A 第五单元语法五种基本句型后,笔者给学生一些基本句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扩写,如The boy told us a story.学生扩写为:The (little )boy told us an (interesting )story.又如学完9B 定语从句语法部分,让学生将She has big eyes.一句扩成了She has two bigeyes which makes her look lovely.通过扩句练习,学生清楚了解了句子的结构。
◎祝玉卿授生以“渔”,培养英语思维品质经过对学生学习现象的观察和对教学经验的总结,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的英语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分析其中原因就是学生的思维仍然停留在汉语的层面上,没有将英语和汉语结合起来及时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这门新的语言文化时一直是机械地学习知识本身,并没有深刻体会其中思想。
1.多元整合,强化思维灵活性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就是英语思维的培养,英语思维就像水源一样,只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对自己的培养,运用思维的灵活性将中英知识进行对比,在对比过程中进行整合,将适用于英语学习的方法进行抽取,对于帮助学生发展英语核心素养来说是一条有效途径。
例如,笔者在教学译林版初一英语上册“Unit1 This is me.”这一单元时,由于学生有小学英语知识的积累,笔者会直接提问:“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is?”学生直接给出答案:“这是我。
”接着笔者会询问学生“This is me.”相当于汉语中的什么,学生开始思考并讨论:“‘This is me.’意思是‘这是我。
’,我会介绍一些关于我个人的生活情况、外貌、性格的等情况,这就像汉语中的自我介绍。
”肯定学生的答案,并对学生这种将中英结合进行迁移,并思考整合中英文的行为进行正强化。
接着询问学生:“What will you say in Chinese?”学生很快回想起用中文做自我介绍都是从名字、性别、年龄、外貌、性格等方面开始的,告诉学生英语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顺序,分别从“year”“name”“head”“face”“look like”等方面来进行介绍,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效迁移,从而将英汉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强化思维的灵活性,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笔者会带领学生将文章的内容先进行系统地预览,再进行精读、跳读,运用中文的学习方法来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将汉语的学习方法进行迁移和整合,不断培养自身的英语思维品质发展核心素养。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的几点浅见作为新一代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方面要善于总结经验,更新观念,做新的有益的探索,在英语课改的洪流中,奋力拼搏,不断进取,做出优异的成绩。
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以直观激趣,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景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是课堂教学的主渠道。
我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实物、幻灯机、自制图片、模型和剪贴画、录音机、多媒体电脑软件等现代化直观教具,把难的变易,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设计英语课堂的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述七年级clothes一单元时,我把shirt和blouse,skirt和dress等实物带入课堂。
在教学颜色和数字时,我分别把相关学过的实物带入课堂,如blue pen ,yellow bananas,orange oranges,green apples等带入课堂,学生边思边说,记忆深刻。
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把抽象的语言、单调的词汇、语段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就会深刻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对英语的情趣,迅速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动性。
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替代了静止、呆板的教具,参与了直观教学,犹如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特别是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了导引、刺激的独特作用。
灵活多变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利用“启发—创新”的模式培养创新精神“启发—创新”教育模式是通过问题思考,我在上冀教版第五册lesson 37这一课时就采用“启发—创新”的教育模式。
这一篇文章讲的是关于海伦·凯勒的故事。
首先提出问题“do you know helen keller?”“what would your life be if you couldn’t see or hear?”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按照时间的先后,将课文分为三个小故事:(1)when she was born...(2)in 1887...(3)as she grew older...板书故事中的关键语句(key words and sentences),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启发他们用英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