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帽环境下域名解析搭建服务的设计实现
- 格式:pdf
- 大小:78.45 KB
- 文档页数:1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8配置和管理网络管理网络接口、防火墙和高级网络功能Last Updated: 2023-08-04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8 配置和管理网络管理网络接口、防火墙和高级网络功能法律通告Copyright © 2023 Red Hat, Inc.The text of and illustrations in this document are licensed by Red Hat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CC-BY-SA"). An explanation of CC-BY-SA is available at/licenses/by-sa/3.0/. In accordance with CC-BY-SA, if you distribute this document or an adaptation of it, you must provide the URL for the original version.Red Hat, as the licensor of this document, waives the right to enforce, and agrees not to assert, Section 4d of CC-BY-SA to the fullest extent permitted by applicable law.Red Hat,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the Shadowman logo, the Red Hat logo, JBoss, OpenShift, Fedora, the Infinity logo, and RHCE are trademarks of Red Hat, Inc., registe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countries.Linux ® is the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Linus Torvald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countries. Java ®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Oracle and/or its affiliates.XFS ® is a trademark of Silicon Graphics International Corp. or its subsidi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or other countries.MySQL ®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MySQL AB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European Union and other countries.Node.js ® is an official trademark of Joyent. Red Hat is not formally related to or endorsed by the official Joyent Node.js open source or commercial project.The OpenStack ® Word Mark and OpenStack logo are either registered trademarks/service marks or trademarks/service marks of the OpenStack Found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are used with the OpenStack Foundation's permission. We are not affiliated with, endorsed or sponsored by the OpenStack Foundation, or the OpenStack community.All other trademark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摘要利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RHEL)的网络功能,您可以配置主机以满足您组织的网络和安全要求。
RED HAT 6.3-64环境下dns配置全过程截图
目标:实现DNS功能
一.实验环境
1.主机为win7系统安装一台64位的red hat6.3 地址10.41.99.130,6.3的光盘二.安装red hat 6.3与bind包
1.虚拟机直接安装Root 密码123456
2. 安装bind
加载光盘/ 下mount /dev/cdrom /media将光盘挂载到/media下
卸载光盘/umount /dev/cdrom
3.安装bind 文件与red hat 5有区别
(1) rpm -ivh bind 9.8
(2) rpm -ivh bind-chroot-9.8
三.开始配置DNS主配置文件named.conf
(1)这个文件在/etc/named.conf 目录下。
(2)修改就可以vi /etc/named.conf 修改结果如下图:
四.配置正向解析文件.zone 所在目录/var/named/.zone如图:
五.反向解析文件99.41.10.rev 所在目录/var/named/99.41.10.rev如图:
六.修改根下resolv.conf 文件目录/etc/resolv.conf
添加namedserver 10.41.99.130设置为本机的IP地址
七.重启dns服务service named restart
八.测试DNS配置nslookup命令
1.测试正向
2.测试反向
试验成功!!!!。
局域网组建中的网络域名解析配置在局域网的组建过程中,网络域名解析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正确配置域名解析,可以使局域网内的计算机互相访问和通信更加高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局域网组建中网络域名解析配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适的域名解析服务器在局域网中,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搭建域名解析服务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提供的域名解析服务。
自搭建域名解析服务器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使用第三方服务则更加简便。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域名解析服务器对于网络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二、配置域名服务器IP地址在局域网组建中,每台计算机都需要配置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通过在计算机的网络设置中设置正确的域名服务器IP地址,计算机才能正确地解析域名并与其他计算机通信。
需要注意的是,域名服务器IP地址应该是可用的,并且在局域网内能够被所有计算机访问到。
三、设置主机名和域名在局域网组建中,每台计算机都应该有唯一的主机名和域名。
设置主机名和域名可以提高局域网内计算机的可识别性和管理性。
通过设置主机名和域名,我们可以更方便地访问和管理局域网内的计算机。
设置主机名和域名的步骤可以根据操作系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四、配置本地 hosts 文件在局域网组建过程中,有时候我们需要在某些计算机上进行一些特殊的域名解析配置。
这时可以通过配置本地 hosts 文件来实现。
hosts文件是一个文本文件,里面记录了域名和对应的IP地址。
通过编辑hosts 文件,我们可以手动指定某个域名解析到指定的IP地址,以实现特殊的域名解析需求。
五、设置网络搜索顺序在局域网组建中,有时候我们会连接多个网络,例如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设置网络搜索顺序,以决定计算机首先使用哪个网络进行域名解析。
通过设置网络搜索顺序,我们可以优化网络的访问速度和稳定性。
设置网络搜索顺序的具体步骤可以根据操作系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定期检查和更新域名解析配置在局域网组建后,域名解析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域名服务器IP地址变动、网络拓扑结构调整等。
通过域名解析到防火墙的方法
将域名解析到防火墙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配置静态域名解析:在防火墙中配置静态域名解析表项,将常用的域名和对应的IP地址进行绑定。
这样可以提高域名解析的效率。
2. 开启动态域名解析功能:如果静态域名解析不成功,防火墙可以启用动态域名解析功能。
通过查询DNS服务器,防火墙可以动态地解析域名。
3. 配置DNS服务器:在防火墙中配置DNS服务器,以便能够进行域名解析。
可以选择使用公共DNS服务器,也可以使用自建的DNS服务器。
4. 配置安全策略:在防火墙中配置安全策略,根据安全策略来允许或拒绝域名的访问。
5. 测试域名解析:对配置好的域名进行测试,确保域名能够正确地解析到防火墙。
请注意,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会因不同的防火墙设备和网络环境而有所不同。
建议参考相关防火墙设备的官方文档或寻求专业技术支持以获取更详细的指导。
redhat下DNS服务器详细配置指南[root@redhatlinux9 root]# rpm -qa|grep bind[root@redhatlinux9 RPMS]# rpm -qa|grep name #检查安装情况注意配置named.conf文件时每行以分号结束,括号与字母之间有空格!!配置zone文件时,主机名后有小数点!!配置文件[root@redhatlinux9 RPMS]# cat /etc/named.conf// generated by named-bootconf.ploptions {directory "/var/named";#服务器配置文件(正反解文件)的目录。
// query-source address * port 53;};//controls {inet 127.0.0.1 allow { localhost; } keys { rndckey; };};#定义RNDC命令使用的控制通道。
zone "." IN {type hint;file "named.ca";}; ##根域zone "localhost" IN {type master;file "localhost.zone";allow-update { none; };};#定义localhost正向解析区声明。
zone "0.0.127.in-addr.arpa" IN {type master;file "named.local";allow-update { none; };};#定义localhost反向解析区声明。
include "/etc/rndc.key";# 以上是BING默认配置文件,是一个唯高速缓存服务器的配置,如只需唯高速缓存服务器,无需修改。
DNS On Ipv6一、测试主机:Ret Had Enterprise Linux 5 + BIND 9.5.0二、BIND 的配置:注:因为版本不同,各个版本在启动服务后,如有配置问题会提示,配置问题多在/etc/named.conf文件中,可根据提示进行适当修改。
1、vi /etc/sysconfig/network编辑NETWORKING_IPV6=yes然后按下’Esc’使 vi 编辑器由编辑状态转换为一般状态然后按下“:wq”(之后的保存后退出也是同样的操作)(save&exit)2、配置服务器首先我们只需要在Bind的配置文件中添加一个选项配置,即可使服务器监听IPv6地址:listen-on-v6 { any; };listen-on-v6 选项用来设定监听进入服务器的ipv6 请求的端口。
如果没有设定listen-on-v6 语句,服务器将不会监听任何ipv6 地址。
编辑etc目录下的配置文件:vi /etc/named.confoptions {listen-on port 53 { any; };listen-on-v6 port 53 { any ; };directory "/var/named";dump-file "/var/named/data/cache_dump.db";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stats.txt"; mem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mem_stats.txt";query-source port 53;query-source-v6 port 53;allow-query { any; };allow-query-cache { any; };};zone "." IN {type hint;file "/usr/local/named/etc/root";};//因为咱们是内部一个局域网,不需要连接外网,所以这个zone也可没有zone "localhost" IN {type master;file "localhost.zone";allow-update { none; };};zone "0.0.127.in-addr.arpa" IN {type master;file "0.0.127.in-addr.arpa.local";allow-update { none; };};给定正向的解析域:zone "" IN {type master;file ".zone";allow-update { none; };};对应的反向解析域:zone "9.f.0.0.e.f.a.c.8.b.d.0.1.0.0.2.ip6.arpa" IN {type master;file "db.2001:db8:cafe:f9";//灰色部分的文件名称可以任意//但是红色部分的域名有固定格式,即自己给定的v6地址的高64位的十六进制表示,且为逆序。
如何在域名系统中实现域名的本地解析一、引言在互联网时代,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是我们上网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将人们熟悉的域名翻译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IP地址的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上网体验。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域名解析服务在某些情况下面临一些限制和难以绕过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域名系统中实现域名的本地解析,从而提高解析效率和保护用户隐私。
二、现存的域名解析服务当前,大多数用户使用的是公共域名解析服务,例如Google的公共DNS服务器、阿里巴巴的云解析DNS等。
这些公共解析服务多数都是以提供快速解析为目标,但由于其在全球范围运行,某些时候可能会受到网络拥堵、服务器故障等问题的影响,从而导致解析速度变慢。
而且,对于一些注重个人隐私的用户来说,使用公共解析服务可能涉及到个人信息的泄露和监控的风险。
三、本地解析的优势为了实现域名的本地解析,我们需要搭建自己的本地域名解析服务器。
这样做有以下几个优势:1. 提高解析速度:本地解析可以避免公共解析服务可能存在的延迟和拥堵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域名解析的速度。
2. 保护隐私安全:通过本地解析,我们可以防止域名解析请求被公共解析服务记录和跟踪,从而增加了用户的隐私安全。
3. 定制个性化功能:本地解析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例如封禁特定域名、自定义解析规则等。
四、搭建本地域名解析服务器的步骤1. 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搭建本地域名解析服务器需要一台稳定运行的计算机设备,如PC或树莓派。
2. 安装域名解析服务器软件:常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软件有Bind、Dnsmasq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软件进行安装。
3. 配置解析服务器:通过编辑配置文件,设置解析服务器的相关参数,包括监听地址、解析缓存、上游解析服务器等。
4. 自定义解析规则:如果需要对特定域名进行自定义解析,可以在配置文件中添加相应的规则,实现个性化功能。
5. 设置本地网络DNS:将本地网络中的DNS服务器地址设置为搭建的本地域名解析服务器的IP地址。
红帽Linux挑战赛模拟题一.填空题1.CD-ROM标准的文件系统类型是iso96602.在Linux系统中,测试DNS服务器是否能够正确解析域名的的客户端命令,使用命令---------------3.将/home/ixdba目录做归档压缩,压缩后生成ixdba.tar.bz2文件,并将此文件保存到/home目录下,实现此任务的tar命令格式----------------4.在Linux系统下,第二个SATA硬盘被标识为---------------- 5.vi编辑器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和-------------- -------- 6.ping命令用于测试网络的连通性,ping命令通过--------------协议来实现7.在vi编辑环境下,使用------ --------进行模式转换8.dns(域名系统)实际上是分布在internet上的主机信息的数据库,其作用是实现---------- ------和------------------之间的转换。
9.在使用手工的方法配置网络时,可通过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 文件来改变主机名,若要配置该计算机的域名解析客户端,需配置---- /etc/resolv.conf-------------- 文件.10.rm命令可删除文件或目录,其主要差别就是是否使用递归开关------------------二.选择题1.一个文件名字为abc.bz2,可以用来解压缩的命令是-------a)tarb) gunzipc) compressd)bunzip22.Linux通过VFS支持多种不同的文件系统。
Linux缺省的文件系统是--------a)VFATb)ISO9660c)Ext系列d)NTFS3.关闭Linux系统(不重新启动)可使用---------命令。
a)ctrl+alt+delb)haltc)shutdown –rd)reboot4.在vi编辑器中的命令模式下,键入--------可在光标当前所在行下添加一新行。
搭建基于Redhat的DNS服务,实现域名解析作者:金山来源:《硅谷》2014年第19期摘要 DNS是网络中非常重要的Internet服务。
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IP地址和域名地址的转换,提供两种查询服务:正向查询将名称解析成IP地址,反向查询则将IP地址解析成名称。
域名只是便于记忆的地址信息,真正访问某服务器时,仍需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随着Internet互联网的普及,作为互联网上唯一可识别的地址——IP地址来说,其形式难于记忆,不利于访问,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往往通过DNS服务器把不便于记忆的IP地址转换为形如这样的便于理解和记忆的助记符地址的形式,从而使网络互访变得轻松起来,这种助记符就被人们称为域名。
关键词 DNS服务;域名解析中图分类号:TP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9-0051-011 DNS的作用1)DNS是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的缩写,它最早于1983年由Paul Mockapetris提出,原始的技术规范在RFC882中发布。
1987年发布的RFC1034和RFC1035修正了DNS技术规范,并废除了之前的RFC882和RFC883号草案。
DNS是典型的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结构。
2)DNS的查询模式。
DNS查询从查询方式来分,可以分为递归查询和迭代查询两种类型。
递归查询(Recursive Query):递归查询一般发生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
客户机把查询请求送给DNS服务器后,如果没有所需要的信息,则DNS服务器会代替客户机向其他的DNS服务器查询。
客户机只需接触一次DNS服务器系统,就可得到所需的节点地址。
迭代查询(Iterative Query):迭代查询一般发生在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
当第1台DNS 服务器在向第2台DNS服务器提出查询要求后,如果第2台DNS服务器内没有所需要的数据,则它会提供第3台DNS服务器的IP地址给第1台DNS服务器,第1台DNS服务器接着向第3台DNS服务器提出查询要求,依次类推,直到查到数据,否则由第1台DNS服务器通知客户机查询失败。
红帽环境下域名解析搭建服务的设计实现作者:孙佩娟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第23期摘要 DNS是因特网上主机之间相互通信的基础,它提供了一个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熟练掌握DNS的工作原理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并完成相关网段的DNS服务器,对实现各服务器的正常查询以及管理服务器来说非常重要。
【关键词】DNS Redhat BIND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用户数目不断攀升,而普通用户的每一次网络访问都需通过域名解析系统来完成,域名解析的准确程度和响应速度影响着整个网络服务质量。
1 DNS原理阐述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是因特网上作为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用户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 数串。
DNS协议运行在UDP协议之上(当请求大于512字节时,使用TCP协议),使用端口号53。
域名空间分为若干层次:根域(顶级域)和次级域,呈树形结构,因此域名空间也被称为域名树。
其基本解析过程如下所示:本地缓存dns --- 本地dns ---根域dns --- 二级域名服务器 --- 三级域名服务器--- 四级域名服务器---记录缓存并汇报用户。
2 搭建环境概述此次搭建服务的使用的操作系统为Redhat(红帽)6.5企业版,相对于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具有稳定性高、投入和维护成本低、保密性高以及完整的备份机制等特点。
因此,Linux操作系统较为适合服务器系统搭建。
配置DNS系统的主要软件为BIND,另外还需安装bind-chroot(将某个目录指定为BIND 程序的根目录。
Redhat6.5默认将BIND锁在/var/named/chroot中)。
3 DNS配置文件详解Bind软件的主要配置文件为/etc/named.conf/,在此将其主要条目做解释说明如下:options {listen-on port 53 { 127.0.0.1; }; //监听端口如果想监听全部网卡{ any; }listen-on-v6 port 53 { ::1; }; //ipv6监听端口,忽略directory "/var/named"; // 存放区配置文件的目录allow-query { localhost; }; //允许哪些客户端进行查询;recursion yes; //允许将自己视为客户端的一种查询模式};zone "." IN { //定义一个区,是根域type hint; //区域的类型 hint:点表示是根域file "named.ca"; //区配置文件的名字};4 基本服务搭建基本服务分别为:正向解析——由域名到IP;反向解析——由IP到域名4.1 正向解析设置与测试# vim /etc/named.conf //添加区域配置文件Zone “” IN {type master;file “.zone”;}# cd /var/named/# cp -p named.localhost .zone //-p 带属性拷贝文件,非常重要,如果不加选项-p,则复制后的文件需要用chown改变属组为named,否则DNS服务没有权限读取该区域配置文件。
域名系统使用方法:一步步教你如何配置域名解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域名已经成为了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
在互联网世界中,域名起到了类似于街道地址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定位到特定的网站或服务器。
而域名解析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域名解析的使用方法,让你能够轻松配置域名解析。
1. 什么是域名解析?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域名解析。
域名解析是指将一个域名解析成对应的IP地址的过程。
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域名时,比如"2. 配置域名解析的步骤接下来,我们将一步步教你如何配置域名解析。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步骤一:选择DNS提供商首先,你需要选择一个DNS提供商来托管你的域名解析。
在市场上有很多可靠的DNS提供商,比如阿里云、腾讯云等。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提供商,并注册一个账户。
步骤二:添加域名解析记录一旦你选择了DNS提供商并注册了账户,你就可以开始添加域名解析记录了。
在DNS提供商的管理界面中,一般会有一个类似于"域名解析"的选项。
点击进入该选项,并添加解析记录。
步骤三:输入域名和IP地址在添加解析记录的界面中,你需要输入域名和对应的IP地址。
域名可以是你已经拥有的,也可以是你新注册的。
而IP地址则是你想要指向的服务器地址。
步骤四:保存设置完成输入域名和IP地址后,点击保存设置。
DNS提供商会自动保存你的解析记录,并开始生效。
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只需要几分钟。
3.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配置域名解析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 DNS解析生效时间过长:有时候DNS解析的生效时间可能会超过预期。
这可能是由于DNS缓存导致的。
你可以尝试清除你的电脑或浏览器的DNS缓存,并等待一段时间,一般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 域名解析失败:如果你输入的域名无法解析成IP地址,可能是你输入的域名有误,或者是DNS提供商的服务器出现问题。
在RedHatLinux9.0下配置DNS服务器Bind9.2.6在RedHat Linux 9.0下配置DNS服务器Bind 9.2.6因为单位的DNS 服务器放在网通,近来网通那边路由有问题,需要配置一台电信的服务器做DNS服务器,因此就在网上搜罗了一些资料,虽然不太完整,但是自己边测边配,弄出来啦,整理出来给大家分享,应该是目前比较完整的Bind教程了:下载稳定版的bind服务器:卸载原来系统自带的bind服务# rpm -qa|grep bind # rpm -e --nodeps bind编译安装BIND# tar zxvf bind-9.2.6.tar.gz # cd bind-9.2.6# ./configure -sysconfdir=/etc/bind # make # make install修改配置文件# mkdir /etc/bind # mkdir /var/bind# vi /etc/bind/named.conf 在named.conf 加入以下内容:options { directory “/var/bind"; };zone "." { type hint; file "named.ca"; };查询根DNS服务器# dig -t NS .; DiG 9.2.6 -t NS . ;; global options: printcmd ;; Got answer:;; -HEADER- opcode: QUERY, status: *****, id: *****;; flags: qr rd ra; QUERY: 1, ANSWER: 13, *****TY: 0, *****NAL: 13在RedHat Linux 9.0下配置DNS服务器Bind 9.2.6;; *****N *****: ;. IN NS;; ANSWER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NAL *****:. ***** IN A 198.41.0.4 . ***** IN A 192.228.79.201 . ***** IN A192.33.4.12 . ***** IN A 128.8.10.90 . ***** IN A 192.203.230.10 . ***** IN A 192.5.5.241 . ***** IN A 192.112.36.4 . ***** IN A 128.63.2.53 . ***** IN A 192.36.148.17 . ***** IN A 192.58.128.30 . ***** IN A 193.0.14.129 . ***** IN A 198.32.64.12 . ***** IN A 202.12.27.33;; Query time: 1 msec;; SERVER: 127.0.0.1# 53(127.0.0.1) ;; WHEN: Tue Oct 10 23:34:53 20XX 年;; MSG SIZE rcvd: 436将跟记录加入到/etc/resolv.conf文件中# echo "nameserver 192.58.128.30" /etc/resolv.conf将跟服务器的信息导入到/var/bind/named.ca文件中在RedHat Linux 9.0下配置DNS服务器Bind 9.2.6# dig -t NS . /var/bind/named.ca # cat /var/bind/named.ca; DiG 9.2.6 -t NS . ;; global options: printcmd ;; Got answer:;; flags: qr aa rd; QUERY: 1, ANSWER: 13, *****TY: 0, *****NAL: 13;; *****N *****: ;. IN NS;; ANSWER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 ***** IN NS .;; *****NAL *****:. ***-***** IN A 198.41.0.4 . ***-***** IN A 128.63.2.53 . ***-***** IN A 192.33.4.12 . ***-***** IN A 192.112.36.4 . ***-***** IN A 192.5.5.241 . ***-***** IN A 192.228.79.201 . ***-***** IN A 192.58.128.30 . ***-***** IN A 193.0.14.129 . ***-***** IN A 198.32.64.12 . ***-***** IN A 202.12.27.33 . ***-***** IN A 192.36.148.17 . ***-***** IN A 192.203.230.10 . ***-***** IN A 128.8.10.90;; Query time: 107 msec;; SERVER: 192.58.128.30# 53(192.58.128.30)在RedHat Linux 9.0下配置DNS服务器Bind 9.2.6;; WHEN: Tue Oct 10 10:16:47 20XX年;; MSG SIZE rcvd: 436配置rndc# rndc-confgen /etc/bind/rndc.conf # cat -n /etc/bind/rndc.conf1 # Start of rndc.conf2 key "rndc-key" {3 algorithm hmac-md5;4 secret "6wVd+yM4v80YJuIdp0o+vg==";5 }; 68 default-key "rndc-key"; 9 default-server 127.0.0.1; 10 default-port 953; 11 };12 # End of rndc.conf 1314 # Use with the following in named.conf, adjusting the allow list as needed: 15 # key "rndc-key" { 16 # algorithm hmac-md5;17 # secret "6wVd+yM4v80YJuIdp0o+vg=="; 18 # }; 19 #20 # controls {21 # inet 127.0.0.1 port 95322 # allow { 127.0.0.1; } keys { "rndc-key"; }; 23 # };24 # End of named.conf将rndc中的部分记录导入到/etc/bind/named.conf文件中,并修改/etc/bind/named.conf,将导入的配置前面的注释去掉。
红帽-r h c e认证考试题库(总2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不用破解system1,system2密码注意看网络信息考前题目1.配置 SELinuxSELinux 必须在两个系统 system1 和 system2 中运行于 Enforcing 模式-------------------------------------------------------------------------------------1)getenforce2)[root@system1 ~]# getenforceEnforcing3)setenforce 1[root@system1 ~]# setenforce --helpusage: setenforce [ Enforcing | Permissive | 1 | 0 ][root@system1 ~]# setenforce 14)vi /etc/selinux/config将SELINUX=permissive 改成SELINUX=enforcing同样地在system2上执行同样操作。
2.配置 SSH 访问按以下要求配置 SSH 访问:用户能够从域内的客户端通过 SSH 远程访问您的两个虚拟机系统在域内的客户端不能访问您的两个虚拟机系统-----------------------------------------------------------------------------------------1) 查看当前域的网段:[root@system1 ~]# host has address 可知网段为vi /etc/添加如下内容:##sshd : vi /etc/#sshd : .4) scp /etc/ /etc/ 自定义用户环境在系统 system1 和 system2 上创建自定义命令名为 qstat 此自定义命令将执行以下命令:/bin/ps -Ao pid,tt,user,fname,rsz此命令对系统中所有用户有效。
域名解析设置方法
域名解析设置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通过添加A记录来域名解析。
无论是在哪个域名解析服务平台,设置域名解析的方式基本都差不多。
只要填好HOSTNAME、IPV4 ADDRESS和TTL值,保存成功就可以了。
IPV4 ADDRESS(记录值),如果是A记录填写对应站点的IPv4地址,如果是AAAA记录填写对应站点的IPv6地址,如果是CNAME记录,填写另外一台主机名。
假如你要用到二级域名的话,比如或者
方法二:通过更改域名服务器NS(Name Servers)。
这种方法与第一种也没什么实质上的不同,不同的就是你把域名的服务器换到另一家然后同样添加那些记录解析域名。
请根据具体需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解析方式。
如需了解更多,可以咨询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或查看相关网络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