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知识网络】古代亚非文明一、古代埃及1. 所处流域:尼罗河流域2. 出现国家:约公元前3500年3. 统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4. 科技文化成就:太阳历和象形文字5. 文明象征:金字塔6. 法老的统治:实行专制统治二、古代两河流域1. 出现国家:约公元前3500年2. 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3.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实行君主专制制度4. 《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三、古代印度1.所处流域:印度河流域2.出现国家: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建立3.统一: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实现统一4.种姓制度:包括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不得逾越5.佛教诞生: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基础知识梳理】一、古代埃及知识点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关系: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古埃及文明(1)出现国家: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2)统一及发展:公元前3100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3)强盛①概况: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②表现:埃及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4)文明受挫: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古埃及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最早的文字之一。
埃及的象形文字与中国的甲骨文都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文字。
知识点2.金字塔1.来历:从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陵基,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2.历史评价: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最新安徽省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全套1.安徽中考历史知识点精编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上册】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是生活在北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北京人的变化说明劳动在从猿向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4、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
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5、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多年,是黄河流域的代表。
半坡居民是最早种植粟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发明了彩陶。
6、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的代表。
河姆渡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屋。
7、炎帝号称神农氏,是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8、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9、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10、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
尧、舜、禹是通过禅让制度继承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的。
11、禹的主要功绩是治水,他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水,取得了成功,被人们尊称为“大禹”。
12、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13、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后,商朝统治稳定,史称“盘庚迁殷”。
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1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15、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早500年。
16、西周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实行分封制。
在王位继承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17、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主要有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等级。
18、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两种手段:暴力镇压和礼仪教化。
合肥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合肥中考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必考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的重要部分。
以下是对合肥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中国古代史1. 先秦时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包括夏、商、西周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2. 秦汉时期:掌握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文字等重要事件,以及汉朝的开疆拓土、丝绸之路的开辟等。
3. 三国两晋南北朝:了解三国鼎立的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迁以及佛教的传入和影响。
4. 隋唐时期:重点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唐朝的盛世局面以及科举制度的创立。
5. 宋元明清:了解宋代的经济发展、元朝的统一、明清两朝的中央集权加强以及对外交流。
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以及《南京条约》的签订。
2. 太平天国运动: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的原因。
3. 洋务运动: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失败的原因。
4. 辛亥革命:掌握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5. 抗日战争: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意义,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6. 新中国成立:掌握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开国大典以及新中国的初期建设。
世界史1. 古代文明:了解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 文艺复兴:掌握文艺复兴的背景、代表人物和影响。
3. 工业革命:了解工业革命的起源、过程和对世界的影响。
4. 两次世界大战: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5. 冷战时期:了解冷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束,以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结束语通过对合肥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学科的广泛性和深度。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复习,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安徽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安徽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概述:1. 中国古代史:- 史前时期:了解原始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 夏、商、西周:掌握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封建制度的萌芽。
- 春秋战国:了解诸侯争霸和百家争鸣的局面。
- 秦汉:学习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汉朝的兴衰。
- 三国、两晋、南北朝:了解民族融合与分裂再统一的过程。
- 隋唐:掌握隋朝的短暂统一和唐朝的繁荣。
- 宋、元、明、清:学习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 中国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太平天国运动:学习农民起义的背景和影响。
- 洋务运动:掌握自强求富的尝试和局限性。
- 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了解民族危机的加深。
- 辛亥革命:学习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历史意义。
- 新文化运动:了解思想解放和文化变革。
- 抗日战争:掌握中国人民的抗争和胜利。
- 解放战争: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及其胜利。
3. 世界历史:- 古代文明:了解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 中世纪:学习欧洲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宗教改革。
- 文艺复兴:掌握人文主义的兴起和科学艺术的发展。
- 工业革命:了解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学习殖民主义的兴起和各国的反抗。
- 两次世界大战:掌握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 冷战与全球化:了解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全球化的趋势。
4. 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 重要历史人物的贡献和评价。
-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比较、分析、综合和评价。
- 历史资料的搜集和利用,包括文献、图片、实物等。
5. 历史价值观:-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社会责任感:了解历史事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培养责任感。
- 多元文化理解:尊重不同文明和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这些知识点是安徽九年级历史课程的基础内容,学生应通过课堂学习、阅读教材和参与讨论来深入理解和掌握。
安徽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以下为安徽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一、中国古代历史
1.三皇五帝时期(大禹治水、炎黄子孙、尧舜禅让等)
2.夏、商、西周、东周时期(封建制度、典章制度、礼乐制度、周公制礼)
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
4.秦汉时期(一统天下、封建制度、太监专政、修建长城、汉武帝的功绩)
5.三国时期(魏、蜀、吴)、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南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周)
二、中国近现代史
1.清朝末年(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2.民国时期(袁世凯、北洋政府、五四运动、中国共产成立、新文化运动)
3.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大屠杀、重庆谈判、八路军、新四军、日本投降)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大改造、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
三、世界近代史
1.欧洲历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绝对君主制、工业革命、民族国家的形成)
2.美国历史(独立战争、宪法制定、内战、工业化、扩张主义)
3.二战期间(盟军登陆诺曼底、德国投降、慕尼黑协定、日本投降)
4.国际组织和国际关系(联合国、北约、华沙条约组织、发展中国家联盟、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组织)。
安徽初中政史复习资料提纲安徽初中政史复习资料提纲一、引言作为学习政治和历史的初中生,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未来的挑战。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安徽初中政史复习资料提纲,帮助大家系统地学习和复习相关知识。
二、政治篇1. 国家与国家制度- 国家的概念和特征- 国家制度的分类和特点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背景和目标- 党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会议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核心和领导集体的作用- 党的领导的基本要求和原则4. 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的政治制度特点和优势- 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5. 中国的国家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和职能- 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能三、历史篇1.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斗争-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思潮2. 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路线和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4.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和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5. 当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 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四、结语通过学习和复习上述内容,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徽初中政史课程的核心知识。
同时,这也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利用这份提纲,有计划地进行复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大家学有所成,为建设美好的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古代史1.北京人与厨子山人-相关考点:北京人的发现与相关遗址,石器制作技术,生活方式与文化特点。
2.夏、商、周三代王朝-相关考点:三代王朝的成立与衰落,都城变迁,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变化。
3.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相关考点:西周的建立与统治,封建制度,礼乐制度,春秋时期国家的分裂与争霸,战国时期国家的兼并与统一4.秦朝与秦始皇统一中国-相关考点:秦朝的建立,秦始皇的主要政治措施,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制度,长城修筑,秦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矛盾。
5.汉朝的建立与东汉的繁荣-相关考点:刘邦的建立汉朝,外戚干政,地理博物学考试等,与光武中兴政策,西汉末年豪强割据,王莽的新时代,东汉政权的建立与繁荣。
6.三国时期与晋朝-相关考点:东汉末年疫病与战乱,魏、蜀、吴建立,三国争霸,晋朝的建立,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
二、近代史1.隋朝和唐朝-相关考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秦二世杨广的征服,唐朝的开创和繁荣,玄武门事件和玄宗的贞观之治。
2.五代十国与北宋时期-相关考点: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北宋的建立与繁荣,林则徐与禁烟运动,武功雷达、测地仪和历书制作。
3.南宋和元朝-相关考点:南宋的建立和对元朝的抵抗,文天祥等爱国将领,元朝的统治和对汉族的压迫。
4.明朝和清朝-相关考点:明朝的建立和繁荣,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清朝的统治和对满洲的封建压迫。
5.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相关考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洋务运动和自强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北洋政府的垮台和国共合作。
三、现代史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2.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关考点:开放政策的实施与经济发展,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四、世界史1.西欧文化的传播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发展-相关考点:传教士活动与宗教,封建制度与农奴制,十字军东征等。
2.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与新殖民地体系-相关考点: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新殖民地体系的产生与影响,鸦片战争等。
合肥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合肥中考历史科目的考试内容广泛,涵盖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合肥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中国古代史:1. 先秦时期:了解夏、商、西周的朝代更迭,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2. 秦汉时期:掌握秦朝的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开疆拓土和对外交流。
3. 三国两晋南北朝:了解三国鼎立的局面,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
4. 隋唐时期:学习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建设,唐朝的盛世和文化繁荣。
5. 宋元明清:掌握宋朝的商业发展,元朝的疆域扩张,明朝的海禁政策,以及清朝的康乾盛世。
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南京条约》的签订。
2. 太平天国运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
3. 洋务运动: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4. 戊戌变法: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失败原因。
5. 辛亥革命:学习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6. 新文化运动: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内容和影响。
7. 抗日战争: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的意义。
8. 解放战争:学习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世界史:1. 古代文明:了解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和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发展。
2. 中世纪:学习欧洲的封建制度、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
3. 近代史:掌握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等重大事件。
4. 两次世界大战: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5. 冷战时期:学习冷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束。
6. 现代国际关系:掌握联合国的成立、全球化和国际政治经济的新变化。
历史学习方法:1. 时间线:建立清晰的历史时间线,帮助记忆和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
2. 人物与事件:重点记忆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理解它们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 比较分析:学会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文明之间的异同,提高分析能力。
4. 史料阅读:阅读历史文献和史料,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知识点精
编版
一、古代文明
1.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 旧石器时代的时间和地点
- 旧石器时代的主要人类活动
2.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社会
- 新石器时代的时间和地点
- 新石器时代的主要人类活动
3. 三大古文明
- 埃及文明
- 巴比伦文明
- 印度文明
二、古代中国
1. 夏朝
- 建立时间
- 国君、政治组织、社会制度、文化特点
2. 商朝
- 建立时间
- 国君、政治组织、社会制度、文化特点
3. 周朝
- 建立时间
- 国君、政治组织、社会制度、文化特点
三、世界古代史
1. 希腊的兴起与繁荣
- 希腊城邦
- 希腊的政治制度
- 希腊的文化特点
2. 罗马的兴起与衰落
- 罗马的政治制度
- 罗马的文化特点
- 罗马的衰落原因
四、世界中古史
1. 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
- 罗马帝国的衰落
- 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和繁荣
- 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2. 法国的封建制度
- 封建制度的形成背景
- 封建制度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 封建制度的文化特点
五、近现代世界史
1. 英国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影响
- 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2. 法国大革命
- 大革命的原因和目标
- 大革命的主要事件
- 大革命对法国和全球的影响
3. 二战
- 二战的原因和目标
- 二战的主要事件
- 二战对全球的影响
以上是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知识点的精编版,希望同学们认真备考,取得优异成绩。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一、古代社会1.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方法2.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及旧石器时代3.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居住地的转变4.流行于中后期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和彩陶的产生5.炎帝、黄帝、尧、舜、禹等传说中的中国古代英雄人物6.三皇五帝时期和夏、商、西周的建立和衰亡7.新石器时代至周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二、中华古代文明1.东周时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军事形势2.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他们的学说(例如:孔子、老子、墨子等)3.孔子及其学说的主要内容和影响4.乡里制、郡县制及其特点5.秦朝的国家和社会6.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7.秦始皇陵及其意义8.汉朝的建立和王莽新朝的创立9.西汉和东汉的国家和社会10.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和三国分裂时期的政治、军事形势11.东汉末年的佛教传入和中国佛教传统的形成12.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成果三、世界古代文明1.古代埃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2.希腊城邦的特点及其民主政治的发展3.古罗马帝国的建立和政治体制4.罗马法、希腊罗马科学和文学艺术的成就5.印度佛教的产生和发展6.印度“千禧年”的政治、军事形势7.伊斯兰教的创立和发展8.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文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四、封建社会1.中国封建社会的划分及其特点2.隋唐的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势3.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4.南宋和北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5.元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6.明朝和明朝的经济和文化状况7.清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8.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阶层和人民生活9.忽必烈和清朝入主中原的过程及相关历史事件10.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五、近代史1.明末农民起义和资本主义的兴起2.中国近代史的整体进程、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结果4.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5.甲午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变局6.辛亥革命的内容、影响和意义7.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军事形势8.五四运动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9.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革命的开展10.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1.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1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战争的结束13.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14.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和成就15.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以上是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的提纲,可以根据此提纲进行复习,加强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了解和掌握。
中考安徽历史复习纲要古代篇远古1、和县猿人:和县县城以北龙潭洞,距今二三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我省最早。
2、薛家岗文化:潜山县薛家岗,距今五六午年,新石器时代,以定居农业为主。
另外,蒙城县尉迟寺跬被史学界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
3、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在安徽。
夏商周1、吴楚之争:主战场在江淮地区,“吴头楚尾”。
2、先秦时的安徽经济(1)、肥东县大城墩、五河县壕城镇的新石器遗址(发现了炭化稻谷,说明四五千年前种植水稻)。
亳县(今亳州市)钓鱼台遗址,发现了西周时期炭化麦粒,说明安徽西周时已种植小麦。
说明古代江淮农业发达。
(2)、水利工程:芍陂(安丰塘),我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寿县城南,淮河流域,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
(3)、手工业:青铜冶铸业:商周时今铜陵铜官山是当时全国炼铜业中心。
(4)、商业:寿春城(今寿县)是当时安徽境内最重要的城市,既是楚都所在地,也是重要的商业城市。
铜制蚁鼻钱、鬼脸钱和金制郢爰(楚国时金币)、鄂君启金节(寿县出土,楚国时商业免税证)都反映江淮地区商业的发展。
3、管仲改革:春秋时政治改革家,颍上人,任齐国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革新军事、尊王攘夷,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因此被孔子誉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
4、老庄:老子:春秋末年楚国人(今涡阳),道家学派创始人,著《道德经》。
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战国时蒙(今蒙城)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秦汉1、秦始皇防范江淮:民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两次巡行安徽。
2、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大泽乡,今宿州市郊,遗址“涉故台”,“斩木为兵,揭竿而起”。
六县(今六安市)人英布、居巢(今巢湖)人范增成为反秦的主将。
3、楚霸王乌江自刎:公元前202年,垓下(今灵壁县东南)被围,四面楚歌,军心涣散,项羽乌江(今和县东北)自刎。
4、江淮和皖南经济:汉代庐江郡皖县(今潜山)是全国铁器生产基地和“楼船”生产基地之一。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五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六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七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模块二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十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十一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十二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十三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十四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模块三世界史
第一、二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八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九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十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十一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二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十三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安徽省中考安徽历史复习提纲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2017年安徽中考《安徽历史》古代篇一:名相管仲P91.安徽颖上县人,春秋时期着名的政治改革家,为齐国相。
2..改革措施:在国内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革新军事;在外交上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
3.结果:齐国因此日益强大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4.后人将朋友间真诚的情谊称之为“管鲍之交”。
二:.老子和老庄。
P10春秋战国时期,安徽境内诞生了两位着名的思想家——老子和庄子。
后人把他们合称为“老庄”老子:1.春秋末年楚国人,出生在涡阳县附近,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2.相传,《道德经)一书是他所着。
3.(1)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
例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合,前后相随,恒也”。
此外,他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2)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1)战国蒙城人(今蒙城县人)。
(2)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观点。
他鄙视功名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他有悲观消极的思想,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有用”不如“无用”。
(3)所着《庄子》一书是先秦杰出的哲学着作,也是散文的典范。
三:刘安与《淮南子》P151.刘安系汉高祖刘邦之孙,封淮南王,西汉哲学家2.主要着作有《淮南子》,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等多门学科,是百科全书式的着作,同时崇尚道教思想和吸取儒学精神,在先秦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四:名医华佗P171.东汉末年着名的民间医生,安徽亳州人。
2.成就:a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b他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并在给患者服用麻沸散后,成功施行了开腹手术,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c他还创制了”五禽戏”。
3.华佗医术高明,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被人们誉为“神医”。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第3课华夏之祖1、华夏族的形成: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涿鹿中原),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人文初祖”3、尧、舜、禹的传说:(1)优秀的传统美德﹕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不畏艰辛,为民造福。
禹治水(2)尧、舜、禹时期,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3(1)措施: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商周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
2、★★青铜器代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四川的成都平原青铜文化的代表有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东周的历史分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二﹑春秋争霸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主要争霸战争⑴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扩充疆界,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⑵城濮之战----晋楚----退避三舍;⑶吴越争霸----卧薪尝胆三﹑战国兼并1﹑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2﹑主要兼并战争:⑴桂陵之战---魏赵---围魏救赵⑵马陵之战---齐魏---减灶诱敌⑶长平之战---秦赵---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一﹑经济上的大变革1﹑春秋时期出现的铁农具和牛耕在战国时期得到推广,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2﹑★★都江堰⑴建造﹕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后人赞李冰“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⑵地理位置﹕长江支流岷江中游⑶作用﹕使水患不断的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
二﹑政治上的大变革——各国的变法运动1﹑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
历史安徽中考知识点归纳安徽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省份,其中考历史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安徽地方史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安徽中考历史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史部分:1. 先秦时期:了解安徽地区在先秦时期的文化发展,如楚文化的影响。
2. 秦汉时期:掌握秦朝统一六国后的行政区划,汉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
3. 魏晋南北朝:了解这一时期安徽地区的政治变迁和文化交流。
4. 隋唐五代:学习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5. 宋元明清:重点掌握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元朝的统一和文化融合,明清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 晚清时期:了解晚清的政治腐败、列强侵略和民族危机。
2. 辛亥革命:掌握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民国时期:学习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
4. 新中国成立: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以及初期的政治、经济建设。
5. 改革开放:学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和成就。
安徽地方史部分:1. 地方文化:了解安徽的地方文化特色,如徽州文化、皖南古村落等。
2. 历史名人:学习安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朱元璋、胡适等。
3. 地方事件:掌握安徽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重要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安徽战场等。
4. 地方发展:了解安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结束语:通过对安徽中考历史知识点的归纳,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还能深入认识安徽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历史学习不仅要求我们记住事实,更要求我们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从而培养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1.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2.秦汉帝国和三国时期3.魏晋南北朝时期4.唐宋元明清时期二、中国的古代社会制度1.中国封建社会的起源和演变2.封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3.宗法制度和科举制度4.家庭、婚姻制度和礼乐制度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外交关系1.君主专制制度2.中国的封建王朝和帝国3.中国古代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关系4.军事制度和军队组织四、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1.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2.道家思想和道家文化3.法家思想和法家文化4.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5.文化名人与文化成就五、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科技1.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工具的改进2.商业经济和手工业的兴起3.发展的瓶颈:封建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4.农田水利技术和冶铁技术的发展六、中国古代的城市和农村1.都城和城市制度的建设和发展2.宫殿、庙宇和陵墓的建造3.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生活的特点4.农民起义与社会动荡七、中国古代的艺术和文学1.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和特点2.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成就3.中国古代绘画和雕塑的特点和风格4.中国古代音乐和戏曲的发展八、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技术1.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2.道教对科学技术的影响3.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和影响4.造纸术、瓷器和丝绸的制作技术九、近代中国的历史1.鸦片战争和中西文化冲突2.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3.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4.北洋政府与民主革命5.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抗日战争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4.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经济5.港澳回归和台湾问题十一、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与对外贸易1.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对世界的影响2.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3.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外交关系4.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上述提纲包括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历史和文化知识点,是中考历史考试的复习重点。
同学们在复习时可以依照提纲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并结合历史课本和其他参考资料进行详细学习。
2012年安徽地方历史复习提纲
古代篇
1、先秦时的安徽经济
(1)肥东大城墩、五河壕城镇的新石器遗址(四五千年前种植水稻),亳州钓鱼台遗址(西周时种植小麦)。
(2)水利工程:芍陂(寿县安丰塘),我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寿县城南,春秋时孙叔敖主持修建。
(3)青铜冶铸业:商周时今铜陵铜官山是当时全国炼铜业中心。
(4)商业:郢爰(楚国时金币),鄂君启金节(寿县出土,楚国时商业免税证)。
反映江淮地区商业的发展。
2、名相管仲:春秋时政治改革家,齐国相,被孔子誉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
下,民至于今受其赐”。
3、名医华佗:今亳州人,东汉名医,制成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创制医疗体操
“五禽戏”。
“以医济民”。
4、刘安系汉高祖刘邦之孙,封淮南王。
西汉哲学家,主要著作有《淮南子》。
他以道家思想的“道”和“阴阳二气”为理论解释四季变化,并创立了二十四节气历法,至今仍指导我国农业耕作。
刘安在寿县八公山炼丹求变,研制出中华美食——豆腐,现已成为世界性的食品。
5、淝水之战:383年,东晋-前秦,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6、曹魏屯田:在淮北、江淮地区大兴屯田,屯田形式:民屯和军屯。
江南开发:北方居民
南迁,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皖南,促进民族融合、文化发展。
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并推广小麦。
三国时梅根冶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冶铸中心之一。
7、文房四宝:宣纸(宣州泾县)、徽墨(歙县)、宣笔(宣州)、歙砚(歙县)。
8、包拯:庐州人(合肥),北宋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清官。
9、宋画第一:李公麟,北宋大画家,代表作《五马图》、《牧放图》。
被誉为“宋画第一”
和“天下绝艺”。
10、宋元安徽经济:“圩田”,北宋时宣城、芜湖至池州出现,旱涝保收;“烤田”,田间
管理方法,水稻栽培技术进步。
农作物有越南占城稻、棉花、甘蔗、柑橘等。
“交子”
或“淮交”,两淮地区通行的纸币;商业中心:寿春、芜湖。
11、宋元文学艺术:书院,欧阳修在颍州建“西湖书院”,李公麟建“龙眠书院”,贵池的
“八桂书院”,歙县的”紫阳书院”,当涂的“天门书院”。
12、明朝开国者朱元璋:明太祖,濠州(今凤阳)人,在凤阳设高等学府国子监。
13、安徽建省:1667年(康熙六年),安徽省正式建立。
14、明清安徽经济的发展:明初安徽成为重要产粮区。
天长的水稻,颍州的豆子,徽州的花
生,庐州、池州、徽州三府是重点产茶区(农业)。
徽州印刷业,芜湖浆染业全国闻名(手工业)。
凤阳商业繁盛。
清朝时,玉米、番薯开始引种。
巢湖是商品米生产基地,定远为主要产烟区,利辛棉花品质优良。
15、徽商:萌芽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兴盛于明清。
明清时成为全国最大的最有影响的商帮
之一,称雄商界近300年。
徽商贾而好儒,重视文化教育,崇尚诚实守信。
代表:郑天锁、朱云沾、阮弻、张小泉等。
16、明清时科技名流:程大位,徽州休宁人,明代普及珠算的应用数学家,著有《算法统宗》;
梅文鼎,宣城人,清代著名数学家,著《中西数学通》,被成为“一代师宗”;方以智,桐城浮山人,明末清初科学思想家,著自然百科全书《物理小识》;王贞仪,天长人,清初女科学家,著《星象图解》、《月食解》、《地圆论》。
“新安医派”,名医有明代汪机、吴昆和清代的汪昂。
17、文学艺术:桐城派,清代散文流派。
代表人物有戴名世、方苞(奠基者)、刘大櫆(承
上启下)、姚鼐(集大成者)。
清初著名小说家,吴敬梓,全椒人,讽刺小说的开山鼻祖,著《儒林外史》。
“新安画派”,著名画家有明代释弘仁、查士标、孙逸、汪之端,清代汪士慎、罗聘(“扬州八怪之二”)。
芜湖铁画,清康熙年间著名铁工汤鹏(字天池)所创,被称为绝技。
18、徽州建筑:黟县西递、宏村建筑群是徽州古民居的精品。
石牌坊是徽州建筑的一大特色,
歙县许国八角牌坊是古牌坊中的瑰宝。
近代篇
1、正视现实的进步思想家有:
姚莹,认识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必然性,最先呼吁重视英国对西藏的侵略问题。
包世臣,他力主抗英,“以夷制夷”。
著《齐民四术》
王茂荫,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2、李鸿章与淮军:合肥人,洋务运动主要倡导者,淮军创始人和统帅。
与曾国藩共同创办
了江南制造总局,创办金陵机器局。
淮军是我国第一支较为系统地接受西方先进武器装备的军队,
主要将领有:刘铭传(台湾近代化之父,台湾首任巡抚)。
3、岳王会:1905年成立,安徽省第一个反清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由陈独秀任会长。
4、献身革命的皖籍志士:吴樾炸五大臣牺牲、黄花岗72烈士安徽三英烈(宋玉琳、石德宽、程良)。
5、安徽光复和柏文蔚督皖:1912年11月8日在安庆宣布安徽独立;1912年7月1日,柏
文蔚(寿县人)任安徽都督,采取一系列革命措施并领导安徽人民取得禁烟斗争胜利,受孙中山高度评价。
6、抗日烽火遍江淮:1937年11月日军进攻广德,饶国华率川军揭开安徽抗战序幕。
1938
年5月初,日军进攻蒙城,副师长周元率部英勇抵抗,全体将士壮烈殉国。
安徽战场对日作战的主要力量:新四军。
1938年4月进驻皖南,主要将领:彭雪枫(第四师师长,开辟淮北抗日根据地)、罗炳辉(副军长,“从奴隶到将军”,开辟淮南抗日根据地)。
7、皖南事变: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奉命北移,在泾县云岭遭到近十倍
的国民党军队伏击,
两千多人突围,军长叶挺被俘,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周恩来题词:“江南一叶,千古奇冤”。
8、皖籍抗日英雄:冯玉祥(巢湖人)、方振武(寿县人)、戴安澜(无为人,率部参加中
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被周恩来誉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
9、和平将军张治中:巢湖人,“三到延安”。
作为国民党代表参加重庆谈判、三人军事小
组成员之一,参加北平和平谈判后留在北平参加新中国筹建工作。
10、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8月底到达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年2月24日刘邓前后方两指挥所在临泉县韦寨会合,挺进中原任务胜利完成。
江淮儿女支援淮海战役:总前委设在濉溪县临涣集小李庄,陈官庄、双堆集战役。
江淮儿女踊跃支前,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渡江战役:总前委设在肥东县撮镇瑶岗村。
11、安徽解放:1949年1月21日合肥和平解放;4月30日屯溪和平解放(安徽全境解放)。
12、近代安徽文化名人:孙家鼐,寿州人,光绪皇帝的老师,参与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吴
汝纶,桐城人,曾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桐城派晚期代表人物;胡适,绩溪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13、安徽戏剧:程长庚,京剧鼻祖;徽剧、黄梅戏、庐剧、凤阳花鼓(誉为东方芭蕾)。
现代篇
1、1952年1月、8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分别设立,曾希圣任书记、主席,省会合肥。
2、皖籍志愿军英雄:李家发(南陵县人,牺牲时仅19岁)、许家朋二人被授予特等功臣和
一级战斗英雄。
3、走向社会主义之路:全省第一家公司合营企业:1954年1月,安庆胡玉美酱园厂。
1956
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安徽基本建立起来。
4、十年建设成就(56-66):马鞍山钢铁公司、合肥重型机械厂、淮北煤矿、淮南化肥厂。
5、农村改革:1978年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首创“大包干”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1977年安徽召开了“向科学进军”大会,1985年安徽实施“星火计划”,20世纪90年
代又提出“科教兴皖
战略;涌现了邓稼先、陈橼、何家庆等一批科学家。
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
陈橼被誉为“一代茶宗”。
7、许海峰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获得第一枚金牌,实现中国奥运会“零”的突破。
8、1984年安徽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在合肥成立。
9、2010年,安徽省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得国家批准。
是第一个国家级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