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实例
- 格式:doc
- 大小:817.00 KB
- 文档页数:19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日期目录一、前言 (3)1.1制革工艺简介 (3)1.2生物接触氧化法 (4)二、设计任务 (4)三、工艺流程选择 (5)3.1工艺流程图 (5)3.2工艺流程说明 (5)四、设计说明 (6)五、工艺设备计算 (6)5.1生物接触氧化池池体的设计 (7)5.1.1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有效容积(即填料体积)(V) (7)5.1.2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总面积(A)和池数(N) (7)5.1.3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池深(h) (7)5.1.4生物接触氧化池内有效停留时间(t) (8)5.2供气系统的设计 (8)5.2.1需氧量(Oa) (8)5.2.2供气量(Qa) (8)5.2.3布气器设计 (9)5.3二沉池的计算 (10)5.3.1沉淀区表面积(A) (10)5.3.2沉淀区有效水深(h2) (10)5.3.3沉淀区有效容积(V) (10)5.3.4沉淀池总长度(L) (10)5.3.5沉淀区的总宽度(B) (10)5.3.6污泥斗的容积(V) (11)5.3.7沉淀池的总高度(H) (11)六、主要构筑物图 (12)七、小结 (13)八、参考文献 (13)九、图纸附件 (13)一、前言1.1 制革工艺简介皮革工业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由于其独特的卫生性能和力学性能,特别适合于穿、用等方面,备受人们青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我国的皮革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向全球供应商品的出口创汇产业,但目前制革行业的发展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绿色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制革“三废”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制革加工的过程是借助化学、机械、生物等手段,将原料皮中除胶原蛋白之外的其他成分,如毛、表皮、油脂、纤维间质等逐步清除,并适度分散胶原纤维,再加入鞣质交联,加脂剂润滑,着色剂染色,涂饰剂涂饰的过程。
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实例氧化池是一种用于将有机物、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或低毒物质的生物处理装置。
它通过生物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分解为水、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一个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实例。
染料工厂废水处理站投入运行已有多年,原有的工艺流程中仅采用了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废水,但处理效果不理想。
为了改善废水处理效果,该工厂决定引入生物接触氧化技术。
首先,废水处理站购买了一台容量为200立方米的生物接触氧化池。
根据工艺要求,氧化池的设计采用了两段式结构,分为预处理段和生化处理段。
在预处理段中,废水首先通过格栅去除大颗粒物质,然后进入调节池进行调节。
调节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废水的酸碱度、温度和进水量,保证进入生化处理段的水质基本稳定。
调节池内设置了搅拌器和潜污泵,以确保废水的均匀混合和正常运行。
经过调节池的调节,废水进入生化处理段。
生化处理段通过生物接触氧化的方式进行废水处理。
废水通过橡胶填充物的床层,与内部的生物膜接触并发生生物降解反应。
生化处理段设置了多个氧化池单元,每个单元内用气体弹力现象使填料床层保持液位和流动性。
以确保废水与生物膜的充分接触。
为了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生化处理段内配置了曝气系统。
曝气系统通过给废水通入适量的氧气,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氧气和激活微生物代谢活性,从而加速废水处理过程。
在生化处理完成后,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沉淀,沉淀后的上清液通过排水排出。
废水处理站安装了一套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废水的水质指标,当达到国家标准后将废水排出。
同时,处理站还配备了污泥脱水设备,对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
以上是一个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实例。
通过引入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池能够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对于染料工厂等有机废水排放较多的企业来说,生物接触氧化池是一种性能稳定、操作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的废水处理选择。
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实例
酸洗铜、铝类金属物品的生物接触氧化池
一、简介
生物接触氧化池,也叫生物接触氧化(BSO)池,是一种针对处理有
机污染物的技术,它利用生物的作用使污染物在反应时间内被氧化或还原,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主要介绍在酸洗铜和铝类金属物品有机污
染物处理中使用的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实例。
二、设计要求
1.水质要求:主要是消除酸洗铜、铝类金属物品中的有机污染物,使
得水中的有机磷、氰化物以及其它有机污染物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氧化剂要求:采用臭氧作为氧化剂进行氧化处理,或以可溶性氧含
量较低为出水标准;
3.水流量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恒定流速或可变流速的方式,控
制出水量;
4.池结构及材质要求:使用玻璃钢等耐腐蚀材质,池体的设计应考虑
池内水的稳定性和污染物的迅速减少;
5.生物处理技术要求:生物处理技术是指利用有机体的代谢作用,将
有机物在一个定义的系统中氧化、还原或分解的技术。
三、设计实例
本文应用的是酸洗铜、铝类金属物品污水处理的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实例,根据相关设计要求。
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工艺,通过在接触氧化池中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和氮磷物质得到降解和去除。
本文将介绍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原理、关键参数和运行维护。
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主要包括进水段、曝气段和沉淀段三个部分。
1.进水段设计进水段是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首要环节,它负责将原始废水引入接触氧化池,使废水与微生物充分接触。
进水段的设计要求入水速度均匀,避免流速过快或过慢导致废水无法充分混合。
进水段应包括集水井和进水槽,集水井用于收集并平衡进水,进水槽用于控制进水速度和均匀分布进入曝气段。
2.曝气段设计曝气段是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核心环节,是微生物进行生长和降解有机物的主要区域。
曝气段应保持适宜的温度、pH值和氧气供应。
温度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一般要保持在20-35℃之间。
pH值影响微生物对废水的处理效果,一般要保持在6-9之间。
氧气供应通过曝气装置实现,要保证氧气均匀分布并能够满足微生物的呼吸需求。
3.沉淀段设计沉淀段是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用于沉淀悬浮物和生物污泥。
沉淀段通常包括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装置。
沉淀段的设计要求沉淀速度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悬浮物和生物污泥不能有效分离。
并且要保证污泥回流装置的正常运行,使部分已沉淀的生物污泥能够回流到曝气段继续参与废水处理。
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关键参数包括:接触时间、曝气系统、曝气量和曝气温度。
接触时间是指废水在曝气段停留的时间,通常要保持在2-4小时之间。
曝气系统是曝气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采用喷射曝气、曝气板或曝气管等形式。
曝气量决定了氧气供应的充分程度,通常要保持在1-2m3/h·m2之间。
曝气温度对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的降解有直接影响,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运行维护包括:监测水质指标、控制进水流量和维护曝气设备。
监测水质指标包括COD、BOD、氨氮等,以评估废水处理效果和调整处理措施。
日处理2000吨污水生物接触氧化法摘要本设计内容是山东兖州矿业集团杨村煤矿区2000吨/日生活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根据杨村煤矿区生活污水的水质特点,经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对比,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是采用生物膜水处理废水的一种方法,是以附着在载体(填料)上的生物膜,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的目的及要求,建筑条件与工艺流程选择,污水构筑物设计计算,工程经济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等。
其中设计要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图一张,污水处理厂污水高程图一张,工艺流程图一张,及四张单个处理构筑物平面图,剖面图的设计图。
污水处理厂出水要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中二级排放标准的规定。
所选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具有工艺稳定性高,处理构筑物少,流程简化,节省投资等优点。
关键词: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膜煤矿区生活污水IIAbstractThis design is the primary design of Shandong Y anzhou Mining Group Y angcun Coal Mining Area 2000 tons / day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was used based on the sewag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 angcun coal mining area and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mparison.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biofilm is a kin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 which is a highly efficient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of organic materials purification with the biomembrane attached to the carrier (commonly known as fillers).The main content of the design including the purpose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building conditions and process selection,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sewage structures, engineering economic analysi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Which design to complete the design of a manual, a general layout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sewage treatment plant sewage elevation map a process flow diagram one, and four single treatment tank plan, profile design.Sewage treatment plant effluent to achieve national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GB8978) the provisions of the two emission standards. Selected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has some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process stability , less structure, process simplification and saving investment.Key words: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BiomembraneDomestic sewage in coal mine areaIII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第1章设计概论 (1)1.1任务的提出 (1)1.2要求 (2)1.3设计基础资料 (2)第2章建设条件与工艺流程的确定 (4)2.1厂址的选择 (4)2.2建设条件 (4)2.2.1地理位置 (4)2.2.2气候条件 (4)2.2.3地形地貌 (5)2.3设计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5)2.3.1 SBR工艺 (6)2.3.2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7)2.3.3 工艺比选 (8)2.3.4 工程实例 (11)2.4工艺的确定 (15)2.4.1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流程图 (15)2.4.2工艺流程简述 (15)第3章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16)3.1细格栅的设计计算 (16)3.1.1主要设计参数 (16)3.1.2设计计算 (16)3.2调节池 (19)3.2.1设计说明 (19)IV3.2.2设计计算 (20)3.3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 (21)3.3.1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原则 (21)3.3.2设计计算 (23)3.3.3填料 (34)3.4鼓风机房 (36)3.5斜管沉淀池 (36)3.5.1设计说明 (36)3.5.2设计参数 (36)3.5.3设计计算 (37)3.6污泥浓缩池 (43)3.6.1 设计参数 (44)3.6.2设计计算 (44)3.7贮泥池 (46)3.8脱水机房 (47)3.9接触池 (48)3.10消毒间 (48)第4章平面与高程布置 (50)4.1平面布置 (50)4.1.1总平面设计原则 (50)4.1.2总平面布置方案 (50)4.2高程布置 (51)4.2.1概述 (51)4.2.2构筑物之间管渠的连续及水头损失的计算 (52)4.2.3污泥高程计算 (54)第5章主要设备说明 (59)第6章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65)6.1工程造价计算 (65)6.2运行费用 (70)V第7章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75)7.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75)7.1.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75)7.1.2声环境质量影响分析 (75)7.1.3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75)7.1.4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6)7.2建筑物及辅助管道 (76)7.3环境保护措施的建议 (76)7.3.1降低锅炉烟囱烟尘浓度的措施 (76)7.3.2污水处理厂产生的臭味的控制措施 (76)7.3.3关于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措施 (77)7.3.4降低噪声的防治措施 (77)7.3.5预防污水处理厂事故排放的措施 (77)7.4绿化和美化 (78)7.5工程建设期对环境影响的结论 (78)7.5.1大气环境评价结论 (78)7.5.2噪声评价结论 (78)7.5.3固体废弃物评价结论 (79)7.6评价结论 (79)结束语 (80)参考文献 (81)致谢 (82)VIContentsAbstract (I)Abstract ............................................................................................................................................. I I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1 task (1)1.2 requirements (2)1.3 design basis information (2)Chapter 2 Construction and process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4)2.1 site choice (4)2.2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4)2.2.1 location (4)2.2.2 the climate conditions (4)2.2.3 landform (5)2.3 design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5)2.3.1 of SBR process (6)2.3.2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7)2.3.3 technology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8)2.3.4 engineering example (9)2.4 process to determine (12)2.4.1 the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figure (12)2.4.2 the process outlined (12)Chapter 3 Sewage treatment tank design calculations (14)3.1 the design of the fine grid computing (14)3.1.1 the main design parameters (14)3.1.2 design calculation (14)3.2 adjust the pool (17)3.2.1 description of design (17)VII3.2.2 design calculation (18)3.3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tank design (18)3.3.1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tank design principles (19)3.3.2 design calculation (20)3.3.3 the packing (29)3.4 blower housing (30)3.5 sedimentation pool (30)3.5.1 description of design (30)3.5.2 design parameters (30)3.5.3 design calculation (31)3.6 sludge concentration tank (36)3.6.1 design parameters (37)3.6.2 design calculation (37)3.7 storage basins, (39)3.8 dewatering machine room (39)3.9 contact with the pool (40)3.10 disinfected between (40)Chapter 4 Plane and elevation layout (42)4.1 the layout of (42)4.1.1 graphic design principles (42)4.1.2 the total layout program (42)4.2 elevation layout (43)4.2.1 overview (43)4.2.2 the structures between continuous channels and pipes and head losscalculation (43)4.2.3 sludge elevation calculation (45)Chapter 5 Device Description (48)Chapter 6 The project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50)6.1 the project cost calculation (50)6.2 the running costs of (52)VIIIChapter 7 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56)7.1 construction of an 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 (56)7.1.1 nvironment impact analysis (56)7.1.2 the sound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impact analysis (56)7.1.3 solid waste 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 (56)7.1.4 ecological impact (57)7.2 buildings and auxiliary pipe (57)7.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recommended (57)7.3.1 to reduce the boiler chimney soot concentration measures (57)7.3.2 sewage treatment plant odor control measures (57)7.3.3 with regard to measures to prevent pollution of solid waste (58)7.3.4 reduce the noise control measures (58)7.3.5 prevention measures accidental discharge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58)7.4 greening and beautification (59)7.5 evaluation conclusion (59)7.5.1 poject construction on the conclusions of the environment (59)7.5.2 evaluation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conclusions (59)7.5.3 the noise evaluation conclusions (59)7.6solid waste evaluation findings (60)Conclusions (61)References (62)Acknowledgements (63)IX第1章设计概论1.1任务的提出在我国,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一、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作用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处理单元,主要承担废水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的降解和去除任务。
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处理,可以将废水的水质指标降至国家排放标准,并达到环境保护要求,保护水环境。
二、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结构与工艺流程生物接触氧化池一般由曝气池、接触池、沉淀池等部分组成。
废水首先进入曝气池,在曝气机的作用下,将溶解氧增加至足够浓度,为生物降解有机物质提供氧气。
然后废水进入接触池,与生物膜接触进行降解反应。
最后进入沉淀池,使悬浮物沉淀,沉淀后的污泥返回曝气池,循环利用。
三、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要点1.氧气供应:曝气池中需要提供足够的溶解氧供给生物降解反应,应根据废水水质和处理量合理确定曝气器的数量和尺寸。
2.曝气方式:常见的曝气方式有喷淋式、喷射式和曝气管式等。
应根据废水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曝气方式。
3.接触池设计:接触池的设计应考虑到废水的受污染程度、进水浓度和负荷等因素,合理确定接触池的形状、体积和水力停留时间。
同时,应控制接触池进水流速,保证有足够的接触时间。
4.曝气量控制: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量的控制直接影响到废水处理效果和能耗。
曝气量应根据废水水质和处理负荷确定,过高或过低的曝气量都会对废水处理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5.污泥回流:回流污泥可以提高废水接触氧化池的处理能力和稳定性,避免系统中大量有机物质流失。
应根据处理负荷和污泥浓度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污泥回流比例。
6.污泥处理:废水接触氧化池产生的污泥通常需要处理。
可选择厌氧消化、固液分离和污泥干化等方法处理污泥。
四、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运行维护总结: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和去除营养物质,达到排放标准和环保要求。
在设计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时,需考虑氧气供应、曝气方式、接触池设计、曝气量控制、污泥回流和污泥处理等要点,保证废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50m3/d中水回用工程50m3/d污水一体化设备设计方案目录1项目背景 (3)2 设计依据 (3)3 水质水量及处理要求 (3)3.1 进水水质水量的确定 (3)3.2 处理要求 (4)4 工艺方案的选择 (4)4.1 工艺简介 (4)4.2 本生物接触氧化法主要特征 (5)4.3 工艺流程 (5)4.4 主要构筑物和设备 (5)4.5 主要构筑物尺寸和设备型号一览表 (8)5 经济性分析 (9)5.1 工程投资估算 (9)5.3 吨水生产成本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社会效益分析 (10)1项目背景本项目为农村优质杂排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原水包括楼内盥洗、洗浴及洗衣等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后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回用于绿化、冲厕和洗车等。
2 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水及水质类型等相关资料(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2003年版(3)《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 (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1-2002) (6)《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7)《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3 水质水量及处理要求3.1 进水水质水量的确定本工程的水源为小区各住户的优质杂排水,设计处理水量为50m3/d。
依据《建筑中水设计规范》中建筑分项给水百分率及各种排水污染物浓度统计数据及经验值,确定进水主要水质指标如下:BOD=130mg/L5COD=227mg/LSS=72.6 mg/L3.2 处理要求污水经处理后须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有关要求。
4 工艺方案的选择4.1 工艺简介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兼备两者的优点。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一、一般规定1、生物接触氧化池每个(格)平面形状宜采用矩形,沿水流方向池长不宜大于10m。
其长宽比宜采用1:2~1:1,有效面积不宜大于100 m2。
2、生物接触氧化池由下至上应包括构造层、填料层、稳水层和超高。
其中,构造层宜采用0.6~1.2m,填料层高宜采用2.5~3.5m,稳水层高宜采用0.4~0.5m,超高不宜小于0.5m。
3、生物接触氧化池进水端宜设导流槽,其宽度不宜小于0.8m。
导流槽与生物接触氧化池应采用导流墙分隔。
导流墙下缘至填料底面的距离宜为0.3~0.5m,至池底的距离宜不小于0.4m。
4 、生物接触氧化池应在填料下方满平面均匀曝气。
5、当采用穿孔管曝气时,每根穿孔管的水平长度不宜大于5m;水平误差每根不宜大于±2mm,全池不宜大于±3mm,且应有调节气量和方便维修的设施。
6、生物接触氧化池应设集水槽均匀出水。
集水槽过堰负荷宜为2-3L/(s〃m)。
7、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应有放空设施。
8 、当生物接触氧化池水面可能产生大量泡沫时,应有消除泡沫措施。
9 、生物接触氧化池应有检测溶解氧的设施。
二、填料1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应采用对微生物无毒害、易挂膜、比表面积较大、空隙率较高、氧转移性能好、机械强度大、经久耐用、价格低廉的材料。
2 当采用炉渣等粒状填料时,填料层下部0.5m高度范围内的填料粒径宜采用50~80mm,其上部填料粒径宜采用20~50mm(常用炉渣填料的理化性能见附录B)3 当采用蜂窝填料时,孔径宜采用25~30mm。
材料宜为玻璃钢、聚氯乙烯等。
4 不同类型的填料可组合应用。
三、设计计算1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容积应按下式计算:V=24LjQ/(1000*Fr)V---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容积Lj---生物接触氧化系统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Q---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流量(m3/h)Fr---生物接触氧化池BOD5填料容积负荷(kg/m3d).2 生物接触氧化池BOD5填料容积负荷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且采用二段式系统,进入生物接触氧化系统的污水BOD5为60~1 80mg/L时,可按下式计算系统的填料容积负荷. Fr=0.2881L0.7246(3.3.2)式中L---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出水BOD5(mg/L).3 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污水与填料的接触时间可由下列公式计算或按表采用:t=24Lj/(1000Fr)式中t----污水与填料的接触时间(h),不得小于0.5h.表:接触时间与进出水BOD5关系表(h)8 排泥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二)设计计算1 接触沉淀池表面水力负荷宜采用5~7m3/(m2〃h)。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池一、概述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的实质之一是在池内充填填料,已充氧的污水将填料浸没全部,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
而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通过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因此,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又称为淹没式曝气生物滤池。
二、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接触氧化池是由池体、填料及支架、曝气装置、进出水装置以及排泥管道等部件所组成。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示意图见图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示意图(一)池体池体的作用除了进行净化污水外,还要考虑填料,布水、布气等设施的安装。
当池体容积较小时可采用圆形钢结构,池体容积较大时可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
池体的平面尺寸以满足布水、布气均匀,填料安装、维护管理方便为准。
池体的底壁须有支承填料的框架和进水进气管的支座。
池体厚度根据池的结构强度要求来计算。
高度则由填料、布水布气层、稳定水层以及超高的高度来计算。
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充氧设备的供气压力或提升高度。
各部位的尺寸一般为:池内填料高度为3.0~3.5m;底部布气层高为0.6~0.7m;顶部稳定水层0.5~0.6m,总高度约为4.5~5.0m。
(二)填料1.填料的要求填料是生物膜的载体,所以也称之为载体。
填料是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的关键部位,它直接影响处理效果,同时,它的费用在接触氧化系统的建设费用中占的比重较大,约占55%~60%;同时载体填料直接关系到接触氧化法的经济效果,所以选定适宜的填料是具有经济和技术意义的。
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对填料的要求如下:(1)在水力特性方面,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水流通畅、阻力小、流速均一;(2)要求形状规则、尺寸均一,表面粗糙度较大;填料表面电位高,附着性强;(3)化学与生物稳定性较强,经久耐用,不溶出有害物质,不导致产生二次污染; (4)在经济方面要考虑货源、价格,也要考虑便于运输与安装等。
2. 填料类型填料可分为悬挂式填料、悬浮式填料和固形块状填料三种类型。
环境工程专业《污水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及学号:班级:指导教师:设计时间:前言在我国,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正在兴建及待建的污水厂也日益增多。
在校期间,我们学习了水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程,为了检验学习的内容和自主设计能力,老师安排了此次课程设计。
根据日处理污水量将污水处理厂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模:日处理量大于10万m3为大型处理厂,1-10m3万为中型污水处理厂,小于1万m3的为小型污水处理厂。
本文是中型污水处理厂,处理流量20000m3/d,无论何种规模的处理厂,在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时,除了保证处理效果这一基本条件外,主要目的是降低基建投资,节省日常的运行费用,以求在保证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使经营成本最小。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小型污水厂处理厂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1)由于负担的排水面积小,污水量较小,一天内水量水质变化较大,频率较高;(2)一般在城镇小区或企业内修建,由于所在地区一般不大,而且厂外污水输送管道也不会太长。
所以,其占地往往受到限制,处理单元应当尽量布置紧凑。
(3)一般要求自动化程度较高,以减少工作人员配置,降低经营成本。
(4)污水厂往往位于小区或工业企业内,平面布置可能会受实际情况限制,有时可能靠近居民区或地面起伏不平等,平面布置应因地置宜,变蔽为利。
(5)由于规模较小,一般不设污泥消化,应采用低负荷,延时曝气工艺,尽量减少污泥量同时使污泥部分好氧稳定。
由此,本设计选择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附着在载体(俗称填料)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
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
在可生化条件下,不论应用于工业废水还是养殖污水、生活污水的处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该工艺因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污水处理系统。
本设计包扩工艺处理流程、主要构筑物的剖面结构、污水厂初步平面布置和主要设备的说明。
本工艺理论上运行可靠,操作简便,出水各项污染指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排放标准。
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设计任务和内容 (1)第二节基础资料 (2)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3)第三章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3)第一节格栅间和泵房 (3)第二节初沉池 (6)第三节生物接触氧化池 (9)第四节二沉池 (10)第四章主要设备说明(设备一览表) (12)第五章污水厂总体布置 (13)第一节主要构(建)筑物与附属建筑物 (13)第二节污水厂平面布置 (13)第六章设计依据 (13)结束语 (14)致谢 (14)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根据所给的其它原始资料,设计污水处理厂,具体内容包括:1、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
2、选择处理构筑物并通过计算确定其尺寸(附必要的草图)。
3、按照标准,画出污水厂的工艺平面布置图,内容包括表示出处理厂的范围,全部处理构筑物及辅助建筑物、主要管线的布置、主干道及处理构筑物发展的可能性。
4、按照标准,画出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剖面图一张。
5、编写设计说明说、计算书。
二、设计题目苏州某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工艺初步设计第二节 基础资料一、设计资本资料1、污水水量、水质及处理要求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即现状污水量)为:200003m d ,水量变化系数z k 为1.02。
原污水水质为:COD=350mg L ,5BOD =220mg L , SS=230mg L , H NH -3=30mg L ,TP=4mg L 处理出水执行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出水水质应达到如下要求:COD ≤60mg L ,5BOD ≤20mg L ,SS ≤20mg L ,TP ≤1mg L ,H NH -3=8mg L 2、厂址及场地现状污水处理厂拟用场地较为平整。
假定平整后厂区的地面标高为0.00m ±,原污水将通过管网输送到污水厂,来水管管底标高为 1.5m -,充满度为0.5m 。
3、苏州地区气候概况苏州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
无霜期年平均长达233天。
境内因地形、纬度等差异,形成各种独特的小气候。
太阳辐射、日照及气温以太湖为高中心,沿江地区为低值区。
降水量分布也具有同样规律。
这种小区域气候差异将全市作物种类分成太湖林果气候区、南部双、三熟制气候区、中部稻麦二熟和三熟并存气候区、沿江棉、粮轮作气候区。
4、污水排水接纳河流资料该污水厂的出水直接排入厂区外部河流,其最高洪水位为 2.0m -,常水位为3.0m -,枯水位为4.0m -第二章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水线 泥线气线第三章 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第一节 格栅的设计计算一、格栅的计算(1)城市排水量为200003/m d ,Kz=1.02。
(2)平整后厂区的地面标高为0.00m ±,原污水将通过管网输送到污水厂,来水管管底标高为 1.5m -,充满度为0.5m 。
污 水格 栅初沉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脱水间 出水鼓风机房d m Q /2040002.1200003max =⨯= max Q =20400⨯1000/24⨯3600=236L/s根据最大设计流量,选取型号为100YW110-10的水泵,选两台污水泵(一用一备)。
排出口径流量 扬程转速 功率效率100mm3110m s 10m1450min r5.5kw67%1、栅槽宽度max Q =20400⨯1000/24⨯3600=236L/s=0.24d m /3设栅前水深h=0.4m,过栅流速v=0.9m/s,栅条净距b=0.021m ,格栅倾角060α= n=max Q sin α/bhv=0.24⨯sin α/0.021⨯0.4⨯0.9=22(个) 栅条宽度0.01s =mB=s(n-1)+bn=0.01⨯(22-1)+0.021⨯22=0.67 m 式中 B ——栅槽宽度,m ; S ——格条宽度,m ;b ——栅条净间距,粗格栅b=50~100mm,中格栅b=10~40mm,细格栅b=3~10mm ; n ——格栅间隙数;max Q ——最大设计流量,3/m s ;α——格栅倾角,度;一般采用045~075。
h ——栅前水深,m ;v ——过栅流速,/m s ,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 s ,最大设计流量时为0.8~1.0/m s ,平均设计流量时为0.3 /m s 。
sin α——经验系数。
2、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2010sin 2v h gh h kξα=∙∙=式中 1h ——设计水头损失,m ; 0h ——计算水头损失,m ; g ——重力加速度,29.81/m s ;k ——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增大倍数,一般采用3;ξ——阻力系数,其值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4/3()sbξβ=∙,当为锐边矩形,2.42β= 0h =0.097m1h =0h k=0.097⨯3=0.29m 3、栅槽高度12H h h h =++12H h h h =++=0.29+0.3+0.4=1m 式中,H ——栅槽总高度,m ; h ——为栅前水深,m ;2h ——栅前渠道超高,一般采用0.3m 4、栅槽总长度120.40.30.7H h h m =+=+= 式中:1H ——栅前渠道深,m ; 设1B =0.5mm 23.020tan 25.0-67.0tan 2111==-=αB B l2l =21l=0.12mm H l l l 53.220tan 7.05.112.023.0tan 15.0121=+++=++++=α 式中:L ——栅槽总长度,m ;1l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m ;1B ——进水渠宽,m ;1α——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展开角度,一般可采用020; 2l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渐窄部分长度,m ; 1H ——栅前渠道深,m ; 每日栅渣量计算:max 1864001000z Q W W K ⨯⨯=⨯42.102.1100007.024.086400W =⨯⨯⨯=>30.2m d式中,W ——每日栅渣量,3/m d ;1W ——栅渣量(333/10m m 污水),取大于0.1的值,粗格栅用小值,细格栅用大值,中格栅用中值z K ——生活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 宜采用机械清渣根据格栅的宽度B 选取型号为XWB-III-0.8-2的格栅格栅宽度(mm ) 耙齿有效长度(mm )格栅间距(mm ) 提升速度(min m ) 电动机功率(kw ) B=8001001020.5第二节 初沉池的设计计算1、池子的总表面积/3600Q A q ⨯=max Q =20400⨯1000/24⨯3600=236L/s=0.23m 3/s2m 7.4162360023.0A =⨯=式中:Q ——日平均流量,3m s/q ——表面负荷,32()m m h ∙,一般为1.5~323.0()m m h ∙,这里取/q 322.0()m m h =∙。
2、沉淀部分有效水深/2h q t =⨯t ——沉淀时间 m h 42.421.222=⨯= 3、沉淀部分有效容积/2V A h =⨯184242.47.416`V =⨯=3m4、池长3.6L vt =⨯m 7.47621.26.3=⨯⨯=L式中:v ——水平流速,设水平流速为6m/s 5、池子的总宽度A B L =m 8.87.477.416==B6、校核长宽比、长深比 长宽比:39.58.87.47==B L >4(符合要求) 长深比:9.1537.47h 2==L >8(符合要求) 池子的长深比不小于8,以8~12为宜。
7、污泥部分需要的容积120()86400100(100)Q C C T V γρ-⨯⨯=- )()(95-1001210000002.0-00023.020000V ⨯⨯⨯⨯==1683m式中:T ——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d 。
设T=2d1C ——进水悬浮物浓度,3t m ,SS=230mg L2C ——出水悬浮物浓度,3t m ,SS ≤20mg L γ——污水密度,3t m ,其值约为1。
0ρ——污泥含水率,%。
设污泥含水率为95% 8、污泥斗容积为避免污泥过深,设置四个污泥斗 则 V1=4V=423m 设污泥斗高度为//4h ,挡板距离出口为0.5m 。
(挡板距出口0.25~0.5m )//04(4.50.5)tan 60 3.462h m -=⨯= //412121()3V h f f f f =++ 13.46(0.2520.250.2520.25)3V =⨯⨯++⨯ 320.26m =式中: 1f ——斗上口面积,2m 2f ——斗下口面积,2m//4h ——泥斗高度,m设斗底宽为0.5m210.50.50.25f m =⨯= 22 4.5 4.520.25f m =⨯=9、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1224()2l lV h b+=⨯⨯01.0)5.45.07.47(`4⨯--=h =0.43m m l 7.471=2 4.5l m =5.505.443.025.47.47V 2=⨯⨯+=)(3m 式中:1l 、2l ——梯形上下底边长,m/4h ——梯形的高度,m10、污泥斗和梯形部分污泥容积12V V V =+7026.205.50=+=3m ﹥423m 11、池子的总高度1234H h h h h =+++式中:1h ——超高,池子的超高至少采用0.3m ,取10.3h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