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和丰富性,尊 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 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 突出全球意识。单列一条“认识树立全 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 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 新增“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 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
一些重要修改:
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要求和新形势: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2016年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 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 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 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二、新教材编写原则及总体设计 (一)编写原则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 自始至终由教育部相关部门直接领导。 • 中央领导直接关怀指导。 • 中央有关部委办及相关专家多次严格审查 。 • 教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 哲学等领域重要学者鼎力相助和支持。 • 学科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大力配合。
历时4年半,教育部组织编写,示范教材, 中央思想审核小组审查通过
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要求和新形势:
修订稿(2011)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 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 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 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 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变化一
强调“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
变化二
明确 “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 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一些重要修改: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 任务(2012年)
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要求和新形势: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3年)(把培育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进教材、进课堂) 教育部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 纲要》(2014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的意见》(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