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 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750.00 KB
- 文档页数:3
arcgis实习报告实习报告1. 背景介绍在XXX公司进行的为期三个月的实习中,我主要负责使用ArcGIS软件进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开发和应用。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在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和所获得的经验。
2. 实习内容2.1 GIS基础知识培训在实习开始之前,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ArcGIS基础知识培训。
通过学习该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流程,我熟悉了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地图制作技巧。
2.2 地图制作与数据编辑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地图制作工作。
通过对现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我使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编辑、属性查询和制作专题图等操作,最终生成了一系列符合客户需求的地图产品。
2.3 空间分析与模型构建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对地理空间问题的需求,我学习并应用了ArcGIS中的空间分析功能。
通过使用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路径分析等工具,我能够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并生成相应的分析报告。
2.4 数据可视化与WebGIS开发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学习和应用了ArcGIS的WebGIS开发技术。
通过使用ArcGIS Online和ArcGIS Server平台,我实现了将地理数据发布到Web上,并开发了一些基于地图的应用程序,提供了便捷的数据可视化和空间查询服务。
3. 经验与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巩固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实际应用的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我在实习中的一些经验总结:3.1 熟练掌握ArcGIS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流程,对空间数据处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2 了解地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熟悉数据编辑和地图制作的技巧。
3.3 学会使用空间分析工具进行地理问题的探索和预测,并能生成专业的分析报告。
3.4 熟悉WebGIS开发技术,能够将地理数据发布到Web上并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
4. 实习心得在实习期间,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深刻感受到了ArcGIS在地理信息行业中的重要性。
ARCGIS实验报告书ArcGIS实验报告1使⽤ARCMAP浏览地理数据1.1学习内容第1 步启动ArcMap打开ArcMap后,open加州Redlands city地图:Figure 1打开Redlands city 地图界⾯第2 步检查要素图层及显⽰其他图层可以通过左侧的Table of contents 勾选你想打开和关闭的图层,进⽽找到⾃⼰想要的信息。
第4 步查询地理要素通过Bookmarks下⾯勾选ESRI找到其位置,再通过Tools⼯具栏下的查询steet地物属性。
Figure 2地物属性的查询通过查询窗⼝,选择All layers出现STATE street 相交的地块,通过点击Land Use⾥⾯信息,可以反向查询地块的位置:Figure 3反向查询信息第5 步检查其它属性信息右键TOC图层列表⾥的Land Use,选择Open Attribute Table就可以打开并查看具体的记录要素。
Figure 4图层其他属性信息查询第6 步设置并显⽰地图提⽰信息在TOC图层列表右键Count Shops,选择Properties,在Display栏中Display Expression选项下将字段NAME改为ADDRESS,确定以后。
回到地图,⿏标放在Count Shop 上时,显⽰的是该shop的地理位置信息。
Figure 5更改地图提⽰信息第7 步根据要素属性设置图层渲染样式将Land Use等图层关闭以后,只显⽰Streets图层。
右键Streets图层,选择Properties选项—>选择Symbology对话框。
在Show 列表中选择Categories,从下拉字段中选择CLASS,Add All Values,点击应⽤。
就可以看到地图中街道的显⽰按照部分类别进⾏了颜⾊区分。
最后在Symbology中选择Features,显⽰恢复原貌。
Figure 6设置图层渲染样式第8 步根据属性选择要素在Selection菜单中选择Select By Attributes,选择Streets层,创造⼀个新的选择集,通过命令"STR_NAME" = 'I 10'就可以选择10号州际公路了。
arcgis矢量化实验报告-回复ArcGIS矢量化实验报告[实验背景]ArcGIS是一款广泛应用于GIS领域的软件,其中矢量化是制图、地理分析等任务中常用的技术。
本次实验旨在掌握ArcGIS中矢量化的基本操作和技巧,以及矢量化的应用。
[实验过程]1.准备数据本次实验使用的数据是一张卫星影像图像,数据格式为.tif,需要首先导入ArcGIS中。
选择ArcMap软件,然后“添加数据”->“导入tif格式文件”,加载影像数据至ArcMap中。
2.创建矢量图层在Data View中右键点击数据框,选择“Data Frame Properties”,弹出框中选择“Coordinate System”Tab,在选项栏中选择我们所需的坐标系及空间参考,确认即可。
然后在ArcMap中,右键单击“要素数据集”,选择“新建要素类”,出现“新建要素类”对话框。
选择“Point”、“Polyline”或“Polygon”,输入新的要素类名称、选择图层保存的目标文件夹、设置坐标系统。
这里选择Polygon,设置Name, Properties以及Coordinate System选项,确认完成。
3.矢量化为了更好地展现数据,使用矢量化技术将影像数据转化为矢量数据。
在编辑状态下,选中要素类,使用矢量化工具进行绘制。
选择ArcMap中的“Editor”->“Start Editing”进行编辑,然后选择需要编辑的要素类,进入要素编辑模式。
接着,选择“Edit Tools”->“Trace”开始进行矢量化处理。
具体步骤如下:a.在菜单栏中选择“Trace”工具,开始绘制线条。
b.选择“场”(包括景观、交通等),使用Select命令产生选择命令模式,选择Edit工具栏的“Sketch Properties”。
c.在“Sketch Properties”中,设置绘制线条的颜色、厚度、半径等属性,以及对象显示的抗锯齿效果。
ArcGIS矢量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ArcGIS软件进行矢量化操作,掌握矢量化数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数据准备:选择需要进行矢量化的栅格数据,如卫星遥感影像。
2. 矢量化工具选择:根据数据类型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矢量化工具,如“Polygon”或“Polyline”。
3. 矢量化操作:使用ArcGIS中的矢量化工具对栅格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矢量数据。
4. 数据质量检查:对生成的矢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包括边界完整性、拓扑关系等。
5. 数据分析:对生成的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如地图绘制、空间查询等。
三、实验步骤1. 打开ArcGIS软件,导入需要进行矢量化的栅格数据。
2. 选择合适的矢量化工具,如“Polygon”或“Polyline”。
3. 在工具栏中设置矢量化参数,如阈值、平滑度等。
4. 开始进行矢量化操作,根据需要对栅格数据进行编辑和修改。
5. 保存矢量数据,并导出为常用的地理信息格式,如Shapefile或GeoJSON。
6. 使用ArcGIS中的工具对生成的矢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数据分析。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将栅格数据进行了矢量化处理,得到了高质量的矢量数据。
通过对生成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地图绘制,我们发现生成的矢量数据能够很好地反映地物的形状和分布情况,满足实验要求。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ArcGIS软件进行矢量化操作,掌握了矢量化数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数据边界不完整、拓扑关系错误等,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徐州师范大学测绘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菜单的添加及其实现课程: ArcGIS Engine班级:姓名:学号: ********试验日期: 2011.10.18一、实验目的1.能够掌握应用程序菜单项添加的方法与步骤。
2.学会添加一些程序代码来实现菜单相关功能的实现。
3.学会程序的编译调试。
二、实验内容三、基于桌面GIS应用程序框架, 通过相应的设置和添加一些程序代码来实现菜单的添加, 并能够实现菜单的相应功能。
四、实验操作1.添加菜单在设计视图中, 单击菜单栏, 会出现“请在此处键入”的提示, 单击提示就可以键入菜单名称, 如“文件”, 再单击“文件”, 即可输入其下拉子菜单, 如下所示:同上操作, 同时添加新建(New )、打开(Open )、添加数据(AddData )、保存(Save )、另存为(SaveAs )、退出(Exit )这些菜单。
可以在属性面板中的Text 属性中, 把菜单名设置为中英文形式, 如“打开O pen ”, 带下划线的O 表示此项菜单的快捷键是字母O , 设置方法是在相应字母前加上“& ”字符, 如“打开&Open ”。
但这种快捷键只在打开此下拉菜单时才有效, 即当你单击“文件”菜单弹出下拉菜单时, 按下字母O 就可以定位到“打开”菜单。
还有一种在程序运行时都有效的全局快捷键, 可以在属性面板中的“ShortCutKeys ”中设置。
还可以在属性面板中的Image 属性中设置菜单图标。
单击Image 那一行右边的按钮, 弹出如下菜单。
选择“项目资源文件”, 再单击导入就可以选择图标了。
最终效果如下所示。
2.实现相关菜单首先定义指针(写在public partial class 3sdnMap 下面即可):private ESRI.ArcGIS.Controls.IMapControl3 m_mapControl = null;private ESRI.ArcGIS.Controls.IPageLayoutControl2 m_pageLayoutControl = null;private IMapDocument pMapDocument;若以上指针无效, 请添加以下引用:using ESRI.ArcGIS.Carto;using ESRI.ArcGIS.Controls;using ESRI.ArcGIS.esriSystem;using ESRI.ArcGIS.Display;using ESRI.ArcGIS.Geometry;using ESRI.ArcGIS.SystemUI;在设计视图中的属性面板中, 选择Form1 , 即主窗体, 单击事件按钮(闪电形状的那个按钮), 打到“Load ”事件并双击, 添加此事件。
ARCGIS实习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ARCGIS 实习报告Arcgis 实习第二次实习报告班级:地信121 姓名:闻元武学号:201201694 空间数据管理及属性编辑一.实验目的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模型有关概念。
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
3.掌握根据GPS数据文件生成适量图层的方法和过程。
4.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的连接(join)或关联(Link)关系。
二.实验要求1.阐述基本原理和概念(要素类,要素数据集)。
2.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模型的特点。
3.1:M 空间查询的实现原理及应用实例。
比较连接(Join)和关联(Link)关系的区别和应用。
三.实验内容1.启动ArcCatalog 打开一个地理数据库1.1当ArcCatlog打开后,连接到指定文件夹Exec2.1.2 打开个人空间数据库——National,mdb。
可以看到在National,mdb中包含有2个要素数据集,一个关系类和一个属性表。
2.预览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2.1 ArcCatlog窗口右边的数据显示区内,点击“预览”选项切换到预览视图界面。
在目录树中,双击数据集要素集-WorldContainer,点击要素类-Container94激活它。
2.2 在2.1窗口的下方,预览下拉列表中选择“表格”,现在你可以看到 Countries94 的属性表。
查看它的属性字段信息。
2.3 在目录树下面,选择WorldCities。
查看他的属性信息。
3.创建缩图,并查看元数据3.1 在目录树中,选择地理数据库National中的要素类-Countries94,切换到“预览”视图,点击工具栏上的“放大镜”按钮,将图层放大到一定区域,然后再点生成并更新缩略图。
这时,切换到“内容”视图界面下,并在目录树中选择要素集——WorldContainer数据查看方式更改为缩略图方式。
3. 4实例与练习练习一:ArcGIS9.3版本进行实验3. 4. 1某地区地块的拓扑关系建立1.背景拓扑关系对于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拓扑分析经常应用于地块查询、土地利用类型更新等。
2.目的通过本例,掌握创建拓扑关系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拓扑创建、拓扑错误检测、拓扑错误修改、拓扑编辑等基本操作。
3.要求在Topology数据集中导人两个5hapefile,建立该要素数据集的拓扑关系,进行拓扑检验,修改拓扑错误,并进行拓扑编辑口4.数据Blocks.shp, Parcels. shp,分别为某地区的总体规划和细节规划的地块矢量数据,存放在随书光盘…\chp}\Exl中,结果数据存放....\Chp3\Result中。
1〕创建地理数据库(1)在ArcCatalog目录树中,右键单击【Result】文件夹,单击【新建】,单击【文件地理数据库】,输人所建的地理数据库名称;NewGeodatabase。
在新建的地理数据库右键选择【新建】中的【要素数据集】,创建要素数据集。
(2)打开【新建要素数据集】对话框,如下列图,将数据集命名为Topology。
(3)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新建要素数据集】对话框设置坐标系统,如下列图。
(4)单击【导入】按钮,为新建的数据集匹配坐标系统,选择Blocks.shp或Parcels. Shp。
(5)单击【添加】按钮,返回【新建要素数据集】属性对话框,这时要素数据集定义了坐标系统。
(6)单击【下一步】按钮,为新建的数据集选择垂直坐标系统,此处选择[None](7)单击【下一步】按钮,设置容差,此处选择选择默认设置,点击【完成】,如下列图2)向数据集中导人数据(1)在Arccatalog目录树中,右键单击Result文件夹中的Topology数据集,右键单击【导入】|【要素类(多个) 】。
(2)打开【要素类至地理数据库(批量) 】对话框,如下列图。
导入Blocks和Parcels,单击【确定】按钮。
arcgis实习报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有幸能够实习在一家专门从事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的公司。
这家公司使用的主要软件是ArcGIS,它是一款功能强大的GIS软件,用于地图制作、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等方面。
在这个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ArcGIS的使用方法和功能,并且参与了一些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下面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和报告。
一、实习背景我所在的公司主要服务于城市规划与管理部门,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地理信息解决方案。
我实习的初衷是为了学习并应用ArcGIS软件技能,提升自己在GIS领域的专业能力。
在实习的前期,我进行了一些基础的培训和学习,掌握了ArcGIS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二、实习内容1. 数据收集与整理在实习的初期,我主要负责收集和整理各种地理数据,包括地形图、遥感影像、地理坐标等。
通过学习ArcGIS软件的数据管理功能,我学会了将这些数据进行导入和整合,以便于后续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
2. 地图制作与编辑随着对ArcGIS软件的熟悉度增加,我开始参与地图的制作和编辑工作。
根据客户的需求,我可以使用ArcGIS提供的各种工具,将数据转化为地图,添加比例尺、图例和标注等元素,并进行美化和布局调整,以确保最终地图的可读性和美观性。
3. 空间分析与模型构建作为GIS软件的核心功能之一,空间分析在实习期间一直是我的重点学习和应用内容。
我学会了使用ArcGIS进行缓冲区分析、最近邻分析、叠加分析等功能,以及构建专题图和统计图表。
这些分析结果对于城市规划和环境管理等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 项目实施与维护除了日常的工作任务外,我还有幸参与了一些实际的项目实施过程。
在这些项目中,我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系统开发和数据分析。
在整个项目周期中,我主要负责数据处理和成果展示等环节,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并达到客户的要求。
三、收获与感悟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深入了解了ArcGIS软件的功能和应用,也提高了自己在GIS领域的技能水平。
【arcgis实验报告】arcgis实习报告篇一:arcgis实习报告ArcGIS实践报告学号:班级序号:姓名:指导教师:成为绩:ArcGIS软件运行实践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学习ArcGIS应用软件,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深入理解GIS软件应用的核心部分,掌握类似相关软件的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实习过程:1.从整体上掌握ArcGIS软件,并与之前的软件操作进行比较和学习。
2.具体对软件操作掌握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数据的处理与变换、数据的可视觉表达。
3.arcgis的空间分析能力的掌握: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三维分析、地质统计分析、水文分析等。
掌握ArcGIS的空间分析和建模。
实习内容:根据学习内容,我们选择了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第三章作为实习内容。
本章内容为:首先了解ArcGIS、农田保护区分析、度假村选址、屏幕矢量化和拓扑数据库构建、投影转换和图形切割、注释和属性编辑与连接、oat试验场选址、,存储选址评估DEM在土壤肥力统计和GIS中的建立和应用。
以下是实习内容截图3.1对ArcGIS的初步了解1启动arccatalog2.连接数据3浏览数据3.1.3 rcmap 1启动ArcMap中的光栅数据操作2.在arcmap中加载数据3.分层操作(1)放大、缩小(2)翻译篇二:arcgis实验报告与心得GIS实验报告与体会院系:资源与环境学院等级:2022班级:地信一班全名:学号:指导老师:冯惠民时间:2021.05.28ArcGIS实验报告与经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践了解ArcGIS的开发和9.3系列软件的组成系统,并熟练掌握(2)熟练掌握arcmap的基本操作及应用(3)了解并应用ArcGIS的分析功能模块arctoolbox(4)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的了解二、实验内容实验一是对arcgis概述。
介绍arcgis的发展,以及9.3系列软件的构成体系,了解桌面产品部分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的相关基础知识;实验二解释了视图数据的显示和管理主要阐述如何让创建新的mapdocument(工程文档),工程文档的保存,创建新数据层layer,数据层(layer)的操作等;实验三讲解了ArcMap下点、线、面文件的数据编辑和编辑过程,点、线、面文件的主要生成方法,并介绍了绘图工具和编辑菜单;实验4解释了光栅数据的矢量化,并介绍了arcscan工具。
arcgis 实验报告ArcGIS 实验报告引言ArcGIS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它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广泛应用于地理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领域。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 ArcGIS 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其在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的优势。
一、ArcGIS 简介ArcGIS 是由美国 ESRI 公司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它包含了 ArcMap、ArcCatalog、ArcToolbox 等多个组件,提供了丰富的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
ArcMap 是 ArcGIS 的主要工作界面,用户可以在其中创建、编辑和分析地理数据。
ArcCatalog 则用于管理地理数据和元数据,方便用户查找和组织数据资源。
ArcToolbox 是 ArcGIS 的工具箱,提供了各种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
二、地理数据处理1. 数据导入与管理ArcGIS 支持导入多种格式的地理数据,如矢量数据、栅格数据、CAD 数据等。
用户可以通过 ArcCatalog 中的数据导入工具将外部数据导入到 ArcGIS 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同时,ArcGIS 还提供了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用户可以在ArcCatalog 中创建数据集、数据表等,对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
2. 数据编辑与制图ArcGIS 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编辑工具,用户可以在 ArcMap 中对地理数据进行编辑和修正。
例如,用户可以添加、删除或修改地理要素,如点、线、面等。
此外,ArcGIS 还支持数据的符号化和制图,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符号和颜色,将数据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
三、地理数据分析1. 空间查询与选择ArcGIS 提供了多种空间查询和选择工具,用户可以根据空间关系对地理数据进行查询和选择。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选择工具选取特定区域的地理要素,或者利用空间查询工具查找满足特定条件的地理要素。
arcgis实习报告arcgis实习报告篇一:ARCGIS实习报告《ArcGIS实习报告》学号:班级序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 ArcGIS软件操作实习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学习Arcgis这款Gi s应用软件熟练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深入理解GIS软件应用的核心部分,通过熟练Ar cgis能掌握类似相关软件操作,加强动手能力。
实习过程:1. 对Arc gis软件整体掌握,并与之前各类软件操作对比和学习。
2. 具体对软件操作掌握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数据的处理与变换、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3. Arcgis的空间分析能力的掌握: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三维分析、地统计分析、水文分析等。
4. 掌握Arcgis的空间分析建模。
实习内容:根据学习内容,我们选择了《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第三章作为实习内容,本章内容分别为:初识ArcGIS、农田保护区域分析、度假村选址、屏幕矢量化及拓扑建库、投影转换及图形裁剪、注记及属性编辑与连接、燕麦试验田选址、商店选址评价、土壤肥沃度分析、统计图表、网络分析、ArcGIS 中DE M 的建立及应用。
以下是实习内容截图3.1 初识A rcGIS 1启动A rcCatalg 2.连接数据3浏览数据3.1.3 Arc Map 中的栅格数据操作1. 启动ArcMap2. 在arcm ap 中加载数据3. 图层操作(1)放大、缩小(2)平移篇二:ArcGI S实验报告与心得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与心得院系:资源与环境学院年级:201X级班级:地信一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冯慧敏时间:201X.05.28 ArcGIS实验报告与心得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习了解Arc GIS的发展,以及9.3系列软件的构成体系熟练掌握(2)熟练掌握A rcMap的基本操作及应用(3)了解及应用ArcGI S的分析功能模块Ar cTlbx(4)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的了解二.实验内容实验一是对ArcGIS概述。
arcgis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一、引言在这份实习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在ArcGIS公司进行实习期间的经历和所学到的知识。
本报告将涵盖我所参与的项目、实习工作的内容和目标,以及我在实习期间获得的收获和体会。
二、项目描述在ArcGIS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个名为xxx的项目。
该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基于ArcGIS平台的新型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农业管理。
我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团队开发和测试系统,并提供解决方案以改进系统性能。
三、实习工作内容1.需求分析在项目开始之前,我与团队成员一起收集和分析了用户的需求。
我们与农业专家和农场主进行了交流,并了解了他们在管理农田时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我们得以设计出符合用户期望的功能和界面。
2.系统开发我在项目中担任开发人员的角色,负责编写系统的核心代码。
通过应用ArcGIS平台的开发工具和API接口,我能够将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可视化,从而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农田。
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我采用了规范的编码风格,并运用了最佳的编程实践,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系统测试在系统开发完成后,我负责对系统进行各项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通过不断调试和优化,我成功解决了系统中的一些Bug,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提高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四、实习目标与成果在这次实习期间,我制定了以下目标,并成功地实现了它们:1.熟悉ArcGIS平台的基本功能和工具,包括地图制作、空间分析和数据建模等。
2.掌握ArcGIS平台的开发工具和API接口,能够进行系统开发和调试。
3.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团队中积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4.提升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在项目中寻找并实施改进措施,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总结:通过这次实习经历,我对ArcGIS平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软件开发和团队合作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成长。
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
arcgis实验报告ArcGIS实验报告。
一、引言。
ArcGIS是一款由美国Esri公司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广泛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地图制作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ArcGIS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技能。
二、实验目的。
1. 熟悉ArcGIS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2. 掌握地图制作、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的基本方法;3. 进行实地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
1. ArcMap基本操作。
在实验开始前,首先需要了解ArcGIS软件的基本界面和操作方法。
通过打开ArcMap软件,学习如何创建新地图、添加图层、设置地图属性等基本操作,熟悉软件的功能布局和操作流程。
2. 地图制作。
在掌握了ArcMap的基本操作后,我们将进行地图制作的实际操作。
通过添加地图数据、设置符号样式、编辑图层属性等步骤,制作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地图产品,并进行相关的地图输出和打印。
3. 空间分析。
ArcGIS软件不仅可以制作地图,还可以进行空间分析。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空间数据的查询、空间关系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操作,以实现对地理空间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应用。
4. 数据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需要对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导入外部数据、创建新的地理数据库、进行数据编辑和更新等操作,以实现对地理信息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5. 实地数据采集和处理。
最后,我们将进行实地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际操作。
通过GPS定位、数据采集仪器等设备,获取现场地理信息数据,并将其导入ArcGIS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地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四、实验步骤。
1. 打开ArcMap软件,创建新地图文档;2. 添加地图数据,设置地图符号样式;3. 进行空间数据查询和空间关系分析;4. 导入外部数据,创建新的地理数据库;5. 进行实地数据采集,导入ArcGIS进行处理。
实验七、地形分析-----TIN及DEM的生成及应用一、实验目的●加深对TIN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熟练掌握ArcGIS中建立DEM、TIN的技术方法。
●掌握根据DEM或TIN 计算坡度、坡向的方法。
●结合实际,掌握应用DEM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 TIN 及DEM 生成(1)由高程点、等高线矢量数据生成TIN转为DEM●新建一个地图文档,添加矢量数据:Elevpt_Clip、Elev_Clip、Boundary、Erhai●激活“3D Analyst”扩展模块(执行菜单命令[工具]>>[扩展],右键打开[3D分析] 工具栏●执行工具栏[3D分析]中的菜单命令[3D分析]>>[创建/修改TIN]>>[从要素生成TIN];●在对话框[从要素生成TIN中]中定义每个图层的数据使用方式;●确定生成文件的名称及其路径,生成新的图层tin,在TOC(内容列表)中关闭除[TIN]和[Erhai]之外的其它图层的显示,设置TIN的图层(符号)●执行工具栏[3D分析]中的命令[转换]>>[TIN转换到栅格],指定相关参数:属性:[高程],像素大小:[50],输出栅格的位置和名称: [TinGrid](2)TIN的显示及应用●在上一步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关闭除[TIN]之外的所有图层的显示,编辑图层[tin]的属性。
●在[添加渲染] 对话框中,将[所有边用同一符号进行渲染] 和[ 所有点用同一符号进行渲染]这两项添加到TIN的显示列表中,将TIN图层局部放大,认真理解TIN的存储模式及显示方式●TIN 转换为坡度多边形:新建地图文档,加载图层[tin],参考上一步操作,将[面坡度用颜色梯度表进行渲染] 和[面坡向用颜色梯度进行渲染] 这两项添加到TIN的显示列表中,在上面的对话框中,选中Slope,点击[分类] 按钮,在下面的对框中,将[类] 指定为5,然后在[间隔值] 列表中输入间隔值:[ 8, 15,25, 35, 90] 。
arcgis实习报告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我在一家技术公司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ArcGIS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学习和应用了ArcGIS软件,并通过实际项目实践锻炼了自己的技能。
在本篇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在实习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和所学到的经验。
一、实习项目介绍在实习的初期,我被分配到一个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项目中。
该项目旨在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空间分析,以提供城市规划决策的支持。
我与团队成员合作,负责数据收集、地图制作以及空间分析等工作。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在项目开始时,我们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数据、地形数据、交通数据等。
我通过ArcGIS软件的数据导入和整理功能,从不同的数据源获取、整合并存储数据。
通过这一过程,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收集大规模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可分析和可视化的格式。
三、地图制作与数据可视化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收集到的数据制作成地图,并进行可视化分析。
我运用ArcGIS软件的地图制作工具,添加符号、标注和图例,使地图呈现出清晰、直观的信息。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ArcGIS软件的数据制图功能,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四、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在城市规划项目中,我们使用了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土地利用、人口分布、交通网络等进行了综合分析。
通过空间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城市不同区域的发展潜力、人口密度等信息,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我在实习期间学到了许多空间分析方法和技巧,如缓冲区分析、路径分析等,这些技能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五、技术支持与团队合作在实习期间,我与团队成员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并经常为项目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提供支持。
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共同解决问题、分工合作,并通过不断交流和学习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项目任务。
GIS原理实验七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和掌握 GIS 中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相关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数据实验所使用的数据包括:某地区的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道路数据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数据等。
三、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_____实验室进行,使用的软件为 ArcGIS 10x 版本。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缓冲区分析1、首先,打开 ArcGIS 软件并加载道路数据。
2、选择“缓冲区”工具,设置缓冲距离为 500 米。
3、生成道路的缓冲区,用于分析道路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
(二)叠加分析1、加载土地利用数据和地形数据。
2、运用“叠加分析”功能,将土地利用数据和地形数据进行叠加。
3、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三)网络分析1、导入道路数据,并构建道路网络。
2、设置起点和终点,进行最短路径分析。
3、得出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优路径,并分析其经过的区域和相关特征。
(四)空间统计分析1、对某一区域的社会经济数据进行空间统计分析。
2、计算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3、制作统计图表,直观展示数据的分布特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缓冲区分析结果通过缓冲区分析,我们发现道路周边 500 米范围内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
这表明道路的建设对周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具有较大的影响,也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叠加分析结果在叠加分析中,我们发现山地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而平原地区则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
这一结果反映了地形条件对土地利用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对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网络分析结果最短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优路径经过了多个商业区和居民区,同时避开了交通拥堵路段。
这为交通规划和出行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出行时间。
实验六mapgis缓冲区分析
一、实验目的
缓冲区分析是用来确定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邻近性和邻近程度的一类重要的空间操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应达到以下目的:
●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
●熟练掌握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技术方法;
●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 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
(1)点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图层:StudyArea ,point
●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欧几里德距离>,按下图所示
设置各参数
●显示并激活由point.shp产生的新栅格主题
(2)线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line图层,点击工具栏中的将地图适当缩小。
●分别选中图层line中的两条线,进行缓冲区分析,比较线与点的缓冲区分析有何不同。
(打开
Arctoolbox,执行命令<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欧几里德距离>;设置“环境设置”
中“常规选项”)
(3)多边形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在ArcMap中新建文档,添加图层:polygon,进行缓冲区分析,观察面与点、线的缓冲区分析
有何区别。
●与创建线的缓冲区相同,先将地图适当缩小,将“环境设置”中“常规选项”中的“输出范围”
为“Same As Display”
2.综合应用实验
(1)水源污染防治
Point图层面表示了水源(如:水井)的位置分布,要求利用缓冲区分析找出水源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
●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添加表示水源分布的点图层数据point.shp。
●打开ArcToolbox,执行<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欧几里德距离>命令。
显示并激活。
●栅格图层eucdist_poi1,在右键执行“属性”命令,设置图层显示符号,可调整分类和设置图
例显示方式。
●打开“空间分析”工具栏,执行菜单命令<空间分析>-<栅格计算器>
(2)受污染地区的分等定级
●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添加图层:point.、StudyArea。
打开ArcToolbox,执行<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欧几里德距离>命令,得到新的栅格图层Dist_of_Point;
●打开“空间分析”工具栏,执行命令:<空间分析>-<栅格计算器>,基于栅格图层Dist_of_point
进行栅格计算
●对栅格图层:“计算2”进行重分类运算(执行命令<空间分析>-<重分类>命令)
●将图层“计算”与“Reclass of 计算2”相加(执行命令:<空间分析>-<栅格计算器>),得到
中间结果:计算3:执行命令<空间分析>-<重分类>对栅格图层“计算3”按分等定级的要求进行分类得到结果栅格图层“Reclass of计算3”。
(3)城市化的影响范围
假定:urban图层表示的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工业小城镇,还包括一个自然生态保护区。
●新建文档,添加图层:urban.shp、UrbanArea,执行[<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欧几里
德距离>]命令,得到Dist_Nature);对urban图层中的除了自然保护区的所有图斑执行[<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欧几里德距离>]命令,得到Dist_Res
●对图层Dist_Nature执行栅格计算,提取<=0.05的区域,并进行重分类,使得原来的True(1)
值为0,False(0)值为1,得到“Reclass of 计算”。
●对图层Dist_Res进行栅格计算提取<=0.06的区域,得到“计算2”;
●将图层“Reclass of 计算”与“计算2”相乘的栅格计算得城市化范围“计算3”图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