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跨径公路既有桥梁下部结构评估体系及方法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83
公路桥梁设计的要点研究发布时间:2022-06-28T00:54:27.14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5期作者:魏青瑞[导读] 随着新时期公路桥梁建设项目不断增多,为了加强公路桥梁设计水平,设计人员要深入工作实际魏青瑞烟台公路路网数据采集中心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 264003摘要:随着新时期公路桥梁建设项目不断增多,为了加强公路桥梁设计水平,设计人员要深入工作实际,针对性地采取更加完善的设计方案,加强公路桥梁设计能力,从而保证公路桥梁建设质量,进一步为公路桥梁建设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具体分析,从多方面总结了公路桥梁设计的要点,旨在进一步提高实践研究水平,从而全面保证公路桥梁设计工作有效开展。
关键词:公路桥梁;设计;要点引言现如今,全面的加强公路桥梁设计水平是必要的,相关工作开展过程,要结合具体工程项目,针对具体区域,全面地进行设计优化,提高设计水平,进一步保证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效率。
通过具体分析,结合设计要点,从多方面总结了提高公路桥梁设计水平的对策。
希望分析能为相关设计工作开展提供良好建议。
1公路桥梁设计原则关于公路桥梁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公路桥梁使用效果要得到保证。
设计时充分满足承载力的基础上,还要让伸缩缝不断减少,在必要的路段可以将里程延长,并且要科学化与合理化的设计好构件刚度,确保行车的整体安全。
第二,工程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要保证。
这样才能够让施工养护难度减少,因为公路桥梁建设通常是在地形较为复杂化的地方,选线时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加上高速公路桥梁结构形式多,其投资金额相对较大,在设计方案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把可行性和经济性重视起来。
第三,复杂的工程要把准备工作提前落实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小跨径桥梁中可以采用预制结构,但是受到施工条件的制约,设计大跨径桥梁形式上就要发生改变,以采用现浇结构形式为宜。
第四,施工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把就地取材做好,如果天气不允许就要在桥梁稳定性设计上进一步加强,有效避免投入运营以后产生塌陷,对行车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
桥梁下部结构分类和受力特点一、桥梁下部结构分类●重力式桥墩、重力式桥台、轻型桥墩、轻型桥台(一)重力式墩、台1.主要特点:●靠自身重量来平衡外力而保持其稳定性●墩、台身比较厚实,可以不用钢筋,用天然石材或片石砼砌筑2.适用:●地基良好的大中型桥梁●流冰、漂流物较多的河流●砂石料方便地区的小桥3.缺点:●圬工体积较大●自重和阻水面积较大4.分类:①桥墩:●普通墩●制动墩:比较厚实,承受单向较大的水平推力,防止出现一侧的拱桥倾坍;及梁桥重力式墩比较,具有拱座等构造设施②桥台:●U型桥台是梁桥和拱桥常用的重力式桥台●适用于:填土高度<8-10m或跨度稍大的桥梁●缺点:桥台体积和自重较大,增加了对地基的要求③注意点:●桥台的两个侧墙之间填土容易积水,结冰后冻胀,使侧墙产生裂缝●宜使用渗水性较好的土夯填并做好台后排水措施(二)轻型墩、台1.梁桥轻型墩、台(1)梁桥轻型桥墩①钢筋砼薄壁桥墩:●施工简便,外形美观,过水性良好●适用于:地基土软弱地区●需耗费立模的木材和一定数量的钢筋②柱式桥墩:●外形美观●圬工体积少,重量较轻③钻孔桩柱式桥墩:●适合多种场合和各种地质条件●通过增大桩径、桩长、用多排桩加建承台等措施,也能适用于更复杂的软弱地质条件以及较大的跨径和较高的桥墩④柔性排架桥墩:●优点:用料省、修建简便、施工速度快●缺点:用钢量大,使用高度和承载能力受到一定限制●适用于:低浅宽滩河流、通航要求低、流速不大的水网地区河流上修建小跨径桥梁时采用(2)梁桥轻型桥台:①设有支撑梁的轻型桥台:●适用于:单跨桥梁,桥孔跨径6-10m,台高<6m②埋置式桥台:●桥台受的土压力小,桥台的体积相应的减少●由于台前护坡是用片石做表面防护的一种永久性设施,存在被洪水冲毁而使台身裸露的可能●设计时需慎重的验算强度和稳定性●分类:后倾式、肋形埋置式、双柱式、框架式●桩柱式桥台:适合于各种土壤地基;适用范围:桥孔跨径8-20m,填土高度3-5m●填土高度>5m,宜采用框架式埋置式桥台③钢筋砼薄壁桥台:●适用于:软弱地基●构造和施工比较复杂,钢筋用量较多④加筋土桥台:●适用于:台后路基填土不被冲刷的中、小跨径桥梁,台高3-5m2.拱桥轻型桥墩、台(1)拱桥轻型桥墩:①带三角杆件的单向推力墩:●只在桥不太高的旱地上采用②悬臂式单向推力墩:●适用于两铰双曲拱桥(2)拱桥轻型桥台:●适用于:跨径<13m的小跨径拱桥和桥台水平位移量很小的情况●工作原理:当桥台受到拱的推力后,发生绕基底形心轴向路堤方向的转动,台后土产生抗力平衡拱的推力,从而使桥台的尺寸较小①八字形桥台:●适合于:桥下需要通车或过水的情况②U字型桥台:●适合于:较小跨径桥梁③背撑式桥台:●适合于:较大跨径的高桥和宽桥④靠背式框架桥台:●适合于:非岩石地基上修建拱桥桥台其他形式桥台:①组合式桥台:●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②空腹式桥台:●适用于:软土地基、河床无冲刷或轻微冲刷、水位变化小的河道上③齿槛式桥台:●适用于:软土地基和路堤较低的中小跨径拱桥二、桥梁下部结构的构造特点及受力特点(一)桥梁下部结构的构造特点1.重力式桥墩:(1)梁桥重力式桥墩:●由墩帽、墩身、基础等组成●墩帽要满足支座布置和局部承压的需要(2)拱桥重力式桥墩:●具有拱座等构造设施●制动墩比普通墩尺寸更厚实,能承受单向较大的水平推力,防止倾坍2.重力式桥台(U形桥台):●由台帽、背墙、台身(前墙、侧墙)、基础、锥坡等组成●背墙、前墙、侧墙结合成一体,兼有挡土墙和支撑墙的作用3.梁桥轻型桥墩:(1)钢筋砼薄壁桥墩:●圬工体积小、结构轻巧●比重力式桥墩可节约圬工量70%左右(2)柱式桥墩:●由分离的2根或多根立柱(或桩柱)组成●是公路桥梁中采用较多的桥墩形式之一(3)柔性排架桩墩●由单排或双排的钢筋砼桩及钢筋砼盖梁连接而成●主要特点:可以通过一些构造措施,将上部结构传来的水平力(制动力、温度影响力等)传递到全桥的各个柔性墩台,或相邻的刚性墩台上,以减少单个柔性墩所受到的水平力,从而达到减小桩墩截面的目的4.梁桥轻型桥台(1)设有支撑梁的轻型桥台:●台身为直立的薄壁墙●台身两侧有翼墙●在两桥台下部设置支撑梁●上部结构及桥台锚栓连接,构成四铰框架(2)埋置式桥台:●台身埋在锥形护坡中●只露出台帽在外以安置支座及上部结构(3)钢筋砼薄壁桥台:●由扶壁式挡土墙和两侧的薄壁侧墙构成(4)加筋土桥台:●一般由台帽和由竖向面板、拉杆、锚定板、填料共同组合的台身组成5.拱桥轻型桥墩:(1)带三角杆件的单向推力墩:●在普通墩的墩柱上,从两侧对称地增设钢筋砼斜撑和水平拉杆,用来提高抵抗水平推力的能力●为了提高构件的抗裂性,可以采用预应力砼结构(2)悬臂式单向推力墩:●墩柱顶部向两桥跨处伸出悬臂段●当该墩的一侧桥孔遭到破坏,可以通过另一侧拱座上的竖向分力及悬臂长所构成的稳定力矩来平衡拱的水平推力导致的倾覆力矩6.拱桥轻型桥台(1)八字形桥台:●台身由前墙和两侧的八字翼墙构成(2)U字型桥台:●由前墙和平行于行车方向的侧墙组成●桥台侧墙是拱上侧墙的延伸(不同于U形重力式桥台)(3)背撑式桥台:●在八字桥台或U形桥台的前墙背后加一道或几道背撑,稳定性好(4)靠背式框架桥台:●用三角形框架把台帽、前壁、耳墙和设置在不同标高且具有不同斜度的分离式基础连接而成●水平和仰斜的基底能满足施工期间的稳定性,且能合理承受主拱作用力(二)桥梁下部结构的受力特点1.桥梁墩台总的受力特点:●承担桥梁上部结构所产生的荷载●并将荷载有效传递给地基基础●起着承上启下作用2.桥墩受力特点:●桥墩为多跨桥梁中的中间支承结构物●承受上部结构产生的竖向力、水平力、弯矩●自然界的风力、流水压力●偶然发生的地震力、冰压力、船只和漂流物的撞击力3.桥台受力特点:●桥台设置在桥梁两端,除支承桥跨结构外,又是衔接两岸接线路堤的构筑物●既能挡土护岸,又能承受台背填土及填土上车辆荷载所产生的附加土侧压力4.桥梁墩台的要求:●自身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对地基的承载能力、沉降量、基础之间的摩阻力也有一定的要求●避免上述荷载作用下产生危害桥梁整体结构的水平、竖向位移和转角位移5.桥梁墩台受力计算:受力计算时的荷载及其组合应根据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情况进行最不利的荷载组合。
黑龙江交通科技HEILONGJIANG JIAOTONG KEJI2420年第5期(总第327期)No35,2021(Sum No. 32刀研究中小跨径桥梁设计问题王翔(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6)摘要:针对目前仍较为常见的中小跨径桥梁,对其设计中主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内容包括上部结构形式选择、明确墩高和箱梁跨径之间的关系、注意构造要求等,旨在为实际的中小跨径桥梁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借鉴,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中小跨径桥梁;桥梁设计;箱梁中图分类号:U4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308 - 3388(247))05 - 0113 - 021上部结构形式选择对于中小跨径的桥梁,其上部结构形式常用的 有以下几种:其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 梁;其二,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其三,预应力混 凝土空心板。
当桥梁跨径在22 m 以内时,建议选 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当跨径为22 ~44 m 时,建 议选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 梁和先简支后连续预 应力混凝土箱梁。
当跨径为22 m 时,T 梁的梁重为 3 t ,钢材用量为9. 07 kg/m 2,普通钢筋用量为 110 3 k//m 2,混凝土用量为0. 431 m 7/m 2,基价比 为0 7;箱梁的梁重为24. 3 i ,钢材用量为 10 69 k//m 2,普通钢筋用量为53.5 k//m 2,混凝土 用量为0.386 m 7/m 2,基价比为0 4o 当跨径为 25 m 时,T 梁的梁重为20 2 i ,钢材用量为 10 75 k//m 2,普通钢筋用量为38.7 k//m 2,混凝 土用量为0. 24 m 7/m 2 ,基价比为1.7 ;箱梁的梁重为 2-8 t ,钢材用量为13.25 kg/m 2,普通钢筋用量为 53.4 kg/m 2,混凝土用量为0.41 m 7/m 2,基价比为 O2o 当跨径为36 m 时,T 梁的梁重为25.2 t ,钢材 用量为3. 22 kg/m 2,普通钢筋用量为 112- 2 kg/m 2,混凝土用量为0. 444 m 7/n?,基价比 为2. 0;箱梁的梁重为42. 3 i ,钢材用量为 19.29 kg/m 2,普通钢筋用量为85.6 kg/m 2,混凝土 用量为0.434 m 7/m 2,基价比为0 4 o 当跨径为 44 m 时,T 梁的梁重为444 i ,钢材用量为22.3 kg/m 2,普通钢筋用量为136. 2 kg/m 2,混凝 土用量为0.26 m 7/m 2,基价比为2 : 5;箱梁的梁重为 77.7 W 钢材用量为22.53 kg/m 2,普通钢筋用量为 30 2 kg/m 2,混凝土用量为0.51 m 7/m 2,基价比为 220通过对比可知,当跨径处于22 ~44 m 范围内 时,相同跨径条件下的箱梁造价低于T 梁,而箱梁 自重却高于T 梁。
桥梁下部结构选型与设计作者:吴鹏飞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第10期摘要:桥梁下部结构是桥梁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下部结构的选型与设计直接关系到整个桥梁工程的造价、周期和质量。
为了充分保障通行车辆人员的安全,需要选择合理的下部结构形式,并在设计上下功夫。
关键词:桥梁;下部结构;选型;设计0 前言随着经济建设力度的加大,桥梁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在交通运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桥梁工程中,下部结构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其结构选型与设计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桥梁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
本文将简单叙述几种常见的桥梁下部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其选型与设计重点。
1 桥梁下部结构选型桥梁下部结构指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的连接部分,负责传递由上至下的负荷,在下部结构选型与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地质结构、水文流速、河床性质等因素对下部结构的影响,桥梁下部结构选型的主要依据即是上述影响因素。
1.1 桥台桥台结构形式分为轻型桥台、埋置式桥台、钢筋混凝土薄壁桥台三种。
轻型桥台台身为直立的薄壁墙,两侧有挡墙,其最大的特点是体积小,比较适合小跨径桥梁,可与轻型桥墩搭配使用,常见的稳定方法是在桥台下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利用锚栓连接上部结构与桥台,形成一个四铰框架系统。
埋置式桥台主体所承受的土压最小,台身由混凝土和片石组成,适用于路基填土高度大于5m的桥梁,可以将台身埋进锥形护坡内来增强稳定性[1]。
钢筋混凝土薄壁桥台构造最为复杂,施工难度也最大,钢筋用量较多,适用于填土较低或河床较窄的软底地基,一般通过在竖直小墙和扶壁之间设置台顶,并将其作为桥梁支撑结构。
1.2 桥墩桥墩结构形式分为轻型桥墩和重力式桥墩两种,轻型桥墩又可分为构架式桥墩、空心桥墩、桩柱式桥墩、薄壁式桥墩四种,这四种轻型桥墩的最大特点是基础工作量小,施工进度较快,但是适用的桥梁类型不同。
构架式桥墩对地基的要求较小,适合的范围也较宽,空心桥墩表面与重力桥墩类似,是一种中空的桥墩种类,主要适用于高桥梁建设,桩柱式桥墩为就地灌注混凝土而成,施工难度较小,薄壁式桥墩借助桥跨结构来连接刚性桥墩与柔性桥墩,并以此形成一种相对静定的结构,此时的刚性桥墩能够承受大部分的水平力,并改善柔性桥墩的受力。
桥梁下部结构的设计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使得我国内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交通建设作为我国的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
本文作者通过对桥梁下部结构设计进行探讨,希望为桥梁设计事业微尽绵力。
关键词: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一、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中型式的选择对于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中型式的选择,要采用空间理论对桥梁的整体进行充分的分析,并要考虑到受力的综合性情况,以概率统计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理论,进一步的反映出桥梁设计规划,使桥梁设计的安全度达到最为安全的保证。
1.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中的钢筋混凝土墩台在对桥梁下部结构进行设计过程中选用钢筋混凝土墩台时,是在填土不高、河床不宽的条件下进行的,主要是为了能够在建筑的过程中能够减少时间、节省造价,这种型式通常情况下都会在墩台的下方设置支撑梁,以此来稳定整个桥墩的稳定性,并且保持受重力的平衡。
2.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中的柔性排架式墩台在对桥梁下部结构进行设计过程中选用柔性排架式墩台时,是我国当前在进行桥梁建设中应用较为少见的,已经逐渐的被新型式的建筑取缔,但是,在许多较为老式的多孔小跨径桥还在应用。
3.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中的埋置式桩柱桥台在对桥梁下部结构进行设计过程中选用埋置式桩柱桥台时,一般都是设置在岸上,使得桥台的身体能够埋入锥形的护坡中,通常情况下有两种:一种是单排桩柱式桥台;另一种是双排桩柱式桥台。
4.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中的柱式桥墩在对桥梁下部结构进行设计过程中选用柱式桥墩时,都会考虑到桥梁建设的主体结构型式,在应用的时候要充分的认清软硬基,一般分为带盖梁单排桩柱式桥墩和不带盖梁单排桩柱式桥墩。
二、桥梁下部的结构设计1.桥墩高度小于40m的桥墩多采用柱式墩(最常用)和y型薄壁墩,前者有圆柱与方柱之分。
外观质量在圆柱施工中不难控制,和桩基也方便衔接,大多应用于平原地区。
从美观而言,方柱有视线诱导性和棱角,和上构梁体协调,相对美观。
国家开放大学《桥梁工程(本)》章节测验参考答案国家开扩大学《桥梁工程〔本〕》章节测验参照答案题目随机,下载后利用查找功能完成学习任务第一章测验一、推断题1.桥梁按主要构件受力可分为梁式桥、拱式桥、悬索桥、刚架桥、组合体系桥。
〔√〕2.梁式桥受力特点为主梁受扭,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有水平反力。
〔√〕3.关于设支座的桥梁,计算跨径是相邻支座中心的水平距离;关于不设支座的桥梁,是上、下部结构的相交面中心间的水平距离。
〔√〕4.桥下净空是指上部结构最高边缘至计算水位或通航水位间的距离。
〔桥下净空是指上部结构最高边缘至计算水位或通航水位间的距离。
〔×〕5.桥梁的纵断面制定主要包括,确定桥梁的总跨径,桥梁的分孔,桥面标高,基础埋置深度、桥下净空,桥上及桥头引道纵坡等。
〔√〕6.桥梁总跨径确定后,必须进一步进行桥梁分孔。
跨径越大,孔数越少,上部结构造价就越低。
〔×〕7.可变作用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出现的概率很小,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继续时间很短的作用。
〔×〕8.桥梁结构的自重往往占全部制定荷载的大部分,采纳轻质高强材料对减轻桥梁自重、增大跨越能力有重要意义。
〔√〕9.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只作用于相应影响线中一个最大影响线峰值处。
〔×〕10.汽车荷载由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组成,车道荷载由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1.刚架桥主要受力特点是〔〕A.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拱圈承压、支承处有水平推力B.竖向荷载从梁经过系杆传递到缆索,再到两端锚锭C.主梁受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D.支柱、主梁刚性连接,竖向荷载作用下,主梁端部产生负弯矩,减少了跨中截面正弯矩,支柱不仅提供竖向力还承受弯矩12.悬索桥主要承重构件是〔〕A.梁〔板〕B.拱圈C.柔性缆索D.刚性缆索13.桥梁上部结构的作用主要是〔〕A.抵抗路堤的土压力B.支撑桥面系,并将结构重力和车辆荷载传给地基C.承受车辆荷载,并通过支座将荷载传给墩台D.防止路堤填土向河中坍塌,并抵抗水流的冲刷14.〔〕是衡量拱桥受力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资江大桥设计(五)》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章以明确方式注明。
除此之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应承担的责任。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本设计题目为资江大桥(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本项目位于益阳市资阳区和赫山区境内,线路全长2547.8m,其中大桥桥长550m,桥头接线长752.18m,另外在大桥资阳岸设匝道桥一座,长185.24m。
单向三车道,上部结构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型梁桥。
简支转连续是桥梁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该施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施工方法简单可行,施工质量可靠,实现了桥梁施工的工厂化、标准化和装配化。
目前随着高等公路的发展,为改善桥梁行车的舒适性,简支转连续梁桥在中、小跨径的连续梁桥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立起更加发达、快捷、便利的交通网络成为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上世纪60年代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工业制造水平的提高,对桥梁建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土木人的辛勤奋斗,高速公路上循环交叉的立交桥,高架桥,长达几十公里的跨海大桥,新发展的城郊高速公路,铁路桥与轻轨运输高架桥等。
这些桥梁犹如一条横跨江海上的“彩带”,将我们的世界装扮的愈发多姿多彩。
纵观世界各国的大城市,常以工程雄伟的大桥作为城市的标志与骄傲。
桥梁建筑已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出行的要求,而且作为一种结构艺术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梁桥体系桥梁是一种非常古老而实用的桥型。
梁作为承重结构,是以它的抗弯能力来承受荷载的,梁分简支梁、悬臂梁、固端梁和连续梁等,悬臂梁,固端梁和连续梁都是利用支座上的卸载弯矩去减少跨中弯矩使梁跨内的内力分配更合理,以同等抗弯能力的构件断面就可建成重大跨径的桥梁。
填空题1。
拱桥上部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是拱圈。
2上承式拱桥的上部结构由主拱圈和拱上建筑组成。
3拱桥的下部结构由桥墩、桥台及基础等组成,用以支承桥跨结构4按照截面的型式可以分为板拱桥、混凝土肋拱桥、箱形拱桥、双曲拱桥、钢管混凝土拱桥和劲性混凝土拱桥。
5梁拱组合体系桥是将梁和拱两种基本结构组合起来,一般可分为有推力和无推力两种类型。
6。
拱桥的标高主要有四个:即桥面标高、拱顶面标高、起拱线标高和基础底面标高。
7。
起拱线标高由矢跨比要求确定8拱的水平推力与垂直反力之比值,随矢跨比的减少而增大.9。
一般情况下,多孔拱桥最好选用等跨分孔的方案.10。
在不等跨连续拱桥相邻两孔中,大跨径用矢跨比较大的拱。
11.拱肋是拱桥的主要承重结构,可由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劲性骨架混凝土组成。
12.拱肋的截面型式分为实体矩形、工字形、箱形、管形和劲性骨架混凝土箱形等。
81。
按受力特征混凝土梁桥可分为简支梁桥连续梁桥悬臂梁桥等三种基本体系。
82. 刚构桥按受力体系可分为连续刚构桥、斜腿刚构桥、门式刚构桥和型刚构桥等四种主要类型。
108. 梁式桥的支座一般分为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两种。
109. 橡胶支座一般可分为板式橡胶支座、四氟橡胶滑板支座、球冠圆板式橡胶支座和盆式橡胶支座四类。
110。
板式橡胶支座一般不分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
111. 对于斜桥或圆形柱墩的桥梁可采用圆形板式橡胶支座90.板桥按施工方法可分为整体式板桥和装配式板桥91。
装配式简支梁桥按主梁的横截面形式可分为Ⅱ型、T型箱型三种基本类型。
92。
支架形式应根据桥孔跨径桥位处地形和地质条件水位高低及漂流物影响等因素合理选择. 124。
支架按材料可分为木支架、钢支架钢木混合支架和万能杆件拼装支架等。
125。
模板按其装拆方法分类,可分为拼装式整体式1.桥梁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附属设施等几部分组成。
2. 按桥梁受力体系分,桥梁的基本体系有梁式桥拱式桥刚构桥悬索桥、斜拉桥。
公路中小桥施工图设计指导手册一、一般规定1、中小桥梁桥跨尽量采用标准跨径,主要有8米、10米、13米、16米和20米,除8米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其余均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2、桥梁板梁应采用工厂化预制,因接线道路运输条件受限可采用整体现浇梁,但桥跨不宜超过10米,且一般优先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3、跨河桥跨布置一般采用单跨或者奇数跨,非特殊情况不允许在河道中心处布置基础.4、桥长布置尽量以不压缩河道为基准,宜长不宜短.但应注意与桥头交叉道路的衔接.5、桥梁偏角应以跨越河道方向一致,最大偏角为45°,自然河道不宜采取裁弯改直、局部改线顺接等方案.若无法满足与水流方向一致,应尽量加大桥跨减少水中桥墩数量.6、单独改造桥梁不宜设置在曲线上.曲线上桥梁应采取弯桥直做、平分失距、径向折线布置、帽梁预留T形湿接头、护栏调整曲线等方法进行曲线调整,极限情况下可采用加大桥宽方式,一般不宜采用现浇梁.7、桥梁下部一般宜采用灌注桩基础.8、单独改造桥梁桥面铺装应采用混凝土结构,厚度最小不宜小于12厘米.9、桥梁的建筑高度应按规范要求高出洪水位最小50厘米控制,桥上纵坡不宜大于4%,引道不宜大于5%;位于城镇混合交通繁忙段均不得大于3%.10、弱电和自来水管设施可以通过桥梁过河,严禁易燃、易爆、高压等管线设施利用或通过桥梁.二、不允许出现的重大失误1、桥位坐标、细部构造尺寸、标高错误;2、工程量出现重大错误的(如双幅按单幅计量的、构件量成倍错误的);3、主要构件尺寸前后不一(如总体图与构造图前后不一致的;桩距、桩径、桩长、标高及盖梁尺寸等前后不一致的).三、前期应做的工作1、现场调查基础资料:业主需求明确、洪水位、通航情况、老桥情况、河道及道路相关规划、周边环境(有无建筑物:临近房屋建筑、水利设施、过桥管线等)、高压杆线、接线道路是否方便运梁、现场吊装板梁条件是否满足空间要求、老桥若为扩大基础或者附近高压线是否影响打桩等);○1桥梁跨径的确定:a对于农村路上中小桥,考虑到运梁条件、吊装条件及水位较高时要慎用20米板梁.b尽量采用标准跨径,由于省厅农桥补助标准已改变,中小桥补助标准相同,故不推荐采用10+11+10等类似“硬凑的中桥”.c桥跨大小应结合河道宽度和上下游既有桥梁建设情况合理布局,必要时应与地方水利部门或者管理部门协商确定书面的桥跨、桥宽等相关的协议.d桥梁偏角尽量与河道一致,采用5º进制.跨线桥则应严格控制与路线方向一致.②设计水位:对于市管河道、航道(含等外级)等必须明确设计洪水位、通航水位的情况;对于地方河道,测量时根据水迹线等了解最高水位情况,并了解桥位处上下游桥梁跨径、梁底高程等,以便为纵断面数据收集基础资料.③老桥的调查:老桥跨径、结构形式,若为跨径较大的老拱桥,多为扩大基础,后期设计时若采用桩基础,要求对老桥基础挖除干净,先填土压实后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桥台桩长计算时须考虑负摩阻适当加长.新桥桥墩注意避让老桥桥墩.2、调查桥头接线道路等级、宽度、路面结构,桥位有无优化余地,桥头是否位于在交叉口处,桥头接线高程衔接等.3、加强沟通汇报,拟定成熟的桥型方案应报业和相关部门主认可.4、调查上下游桥梁和道路网情况,若绕行距离过远,与地方协调后,可以考虑设置人行便桥,同时工程量应计入.四、图纸总体要求1、字体、字高严格执行院文件要求:题头4.0、图纸中文字2.5、说明3.0(仿宋-GB2312,宽0.8)数字采用fsdb、宽0.75;对于有上下标的题头,上面用4.0,下面用2.52、线形:表格边框、钢筋线,线宽0.4;平面图中的地形图用8号线,线宽0.1,必要时淡显;其余线宽统一0.2; 标题间距为1,上粗下细;图中虚线、中心线用点画线要表示清楚.3、比例总体图中桥面标高、桩号在CAD中推荐按照实际情况来布置.主要图纸均应按比例画图,示意的部分应注意大小关系,各种线形,截断符号等比例要适中、确保图纸美观.4、凡是分幅桥梁或有不同组成的桥梁,图框中的图名要加上括号标明.如:桥墩一般构造图(机动车道).5、图纸中的数量汇总表,一定要加下标,写明有几个便于自查及后期审复核.如:台桩数量汇总表(共2个桥台).6、同一个构件前后表达要一致.7、如果断面图是画一半的,题头要标明.如:半平面、半立面、1/2平面等.8、斜角的桥梁,桩间距取斜距为整数,斜交角要标清楚,相关尺寸要注意,是否需要/cos角度等.9、不得出现过时的、非规范的符号.如:I级钢、II级钢、40号混凝土等.10、如图纸有分册,必须标明:“第二册共二册”及“第四篇桥梁、涵洞”,不得出现“第二册共两册”等.五、图纸签字出版前注意事项1、图纸签字时,应保证审核已签签署完毕,并附有相关校审单.2、分管总工签字前,应事前已与总工进行沟通和确认桥型方案,不得出现临时更改桥跨、桥宽等主体方案的情况.3、进度控制好,不拖拉、避免临时出版,给审复核人员要留有充足看图时间.4、图纸整理好出版前要完善相关流程,地勘报告、ISO等,并要从头到尾自查,不得出现缺页、少签字情况.5、涉及到后期变更的内容,应多与分管负责人和总工沟通,协调好变更方案.变更单中必须写明变更的理由,非主动性变更必须有主管部门的签呈或批文.六、细部构造注意事项㈠设计说明1、除老桥改造项目,不应引用过时的规范,尤其要注意以下几本:(1)《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15);(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3)《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114-2014)(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5)《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7)《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 1499.3-2010)2、说明中所有数字均应采用“TI米ES NEW RO米AN”字符.3、地质资料中采用f a0、q ik、Q3al+pl注意上、下标问题.4、城市桥梁带人行道的,人群荷载按照《城市桥梁设计规范》(GJJ11-2011)第10.0.5条取用xxxkPa.5、老桥改造要写明老桥的基本情况、损坏程度,拆除的理由等.6、凡是工程量计入路线中的,说明中要交代.7、改造项目注意加上以下相关内容:(1)由于本项目为老桥改造工程,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到老桥基础处钻桩的难度,必要时应做好穿透老桥基础的措施方案;(2)基础施工时,如发现地质情况与图纸不符时,需进行补充钻探,经监理工程师与业主确认后,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3)桥梁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安全、可靠的拆桥方案,并及时上报业主单位,经审查同意后,方可进行老桥拆除;(4)桥梁改造完成后,应做好与现有道路的衔接工作;(5)对于通航河道,应要求老桥基础拆除至规划河床线以下2米.8、对于铺设沥青砼的桥梁,要注明“柔性防水粘结层”,说明中增加要求“桥面柔性防水粘接层喷涂前,首先清除油污、垃圾等,然后彻底清扫基面,再用吹尘器把基面吹干净.防水层共喷涂3遍(用量0.6~0.8千克/米2),下一层要待上一遍涂料实干后才能喷涂.防水材料须满足JT/T535-2004《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中规定的相关技术要求.”对于经审查或业主同意使用的“环氧沥青防水层”,要写明“桥面防水釆用水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桥面防水等级I级,设计使用年限15年,材料用量及相关要求应满足江苏省地方标准《水泥混凝土桥面水性环氧防水粘结层施工技术规范》(DB32/T2285-2012)中相关规定”.9、对于涵洞说明,须加“涵洞的标高、位置、交角及长度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复核,如与设计有较大偏差,请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变更”.10、批量农桥,要增加各个构件保护层一览表.11、对于市政桥梁,应增加一条“施工前应查明桥位处及附近所有地下管线,根据有关部门要求提前做好迁改和保护,否则不得施工”.12、桥梁说明中必须有桥梁抗震设防等级、使用年限(可更换构件年限)、结构耐久性要求、钢结构防腐方案、桥梁运营期间养护注意事项等.㈡工程数量表1、桥涵工程数量一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即可.2、相应的数量统计清楚,不得缺项漏项.2、有拆除老桥的,备注中要说明拆除老桥的长度、宽度、上部形式、下部形式.3、对于已防护好的河道,要计入施工时破坏的防护工程量及后恢复工程量.4、其它数量应计入到备注中:如路灯套数、PVC管等.㈢桥位平面布置图1、图纸中应标注的:起终点和中心桩号、桥宽、交叉口转弯半径、指北针、道路基本组成、道路名称、河道名称、航道等级等内容.2、平面图的地图,道路上的桩号及字体要注意比例,不得照搬照套.3、平面图整体比例要协调,既要能看出桥梁基本构造,又要能看出所处的环境位置.4、桥位附近若有高压线杆、电缆线、民用设施等应确保施工距离,影响施工时要特别标明需要拆除或迁移,同时工程数量表中应体现.5、控制点及控制点成果表(坐标、高程)要交代,必要时列表显示.6、处于交叉口处的桥梁,要注意桥台侧墙、耳墙是否有必要根据渠化做成八字形的或者取消耳墙直接做成挡土墙形式或其他衔接结构.注意桥头的防护必须与实地相符,和防护细部图一致,不能随意乱画.㈣桥型总体布置图1、比列协调适中、充满图框,断面大小合适,不要差别太大(一般应采用同等比例);2、图纸须标明:起终点桩号、中心桩号、桥跨、桥长、基础纵(横)向间控制放样间距尺寸、伸缩缝宽度、耳墙长、搭板长、桩径、桩距、水位、通航净空、下穿道路名称及净空、河床线标高、地质钻孔、斜交角、桥宽及平纵断面参数等,不得缺少重要结构尺寸;3、若存在立交情况,平面图中也应示意处被交道路、河道名称和宽度等;4、桥头两侧有道路或其他标志物的应标明,指向要明确;5、说明中应标明:尺寸标注单位、荷载等级、桥梁上下部结构形式、桩底标高指明其所示位置、高程体系、防震等级及其它必要的说明;6、基础标高与地质钻孔的资料标高要对应.㈤墩台一般构造图1、一般等级公路上桥梁做外耳墙,城市道路及农桥,一般做内耳墙(与伸缩缝协调).2、位置准确(注意挡块位置)、标志清楚、线形准确,相关标高、坐标无误.3、同一工程,尺寸要有梯度,快慢车道的基础也要有梯度(梁高、桩长等要有区别).4、一般16米(含)以上的桥梁,桩基直径采用1.2米,13米及以下的采用1.0米,最小不得小于0.8米桩基.5、耳墙长度统一:20米用2.7米、16米用2.4米、13米用2.2米、10米用2.0米.6、关于分幅:一般宽大于30米时考虑,应慎重.同时墩身分隔缝不得使一块板压在两个帽梁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快慢车道最好分离)7、涉及有高低墩示意图要有细部尺寸.8、注意桥台牛腿尺寸,搭板正常仅做机动车道范围,且根据车道划分,特殊情况再议.9、关于系梁的设置,墩高≥7米、桩基间距≥6米时、桩顶地质存在软弱不良土层较大时考虑.系梁的顶标高尽量设置在常水位以上,若常水位以上桥墩高度较小但距离河底高度较大且桥位所处地震烈度高于8°应考虑设置在河床底处.㈥墩台帽、墩身、耳背墙钢筋构造图1、满足抗剪斜筋的情况下,骨架筋的层数尽量控制在两层,同时考虑骨架钢筋的整体刚度和变形,应设置斜筋.2、箍筋凡采用135度的,直钩长度统一取13厘米.3、耳背墙钢筋不得伸到底、满足构造要求即可,以方便施工;4、高低墩要示意出高墩、桥台台帽要示意出背墙;5、对于实体式墩身,墩身较长方向不设置拉筋,设置斜向支撑钢筋.㈦桩、柱、系梁钢筋构造图1、摩擦桩的素砼长度:短筋满足4/a、长筋满足6/α,素砼长度不大于6.25d(α按照0.3考虑,一般18米以下短桩才用50厘米素砼,别的至少1.5米左右);支撑桩为通长筋,设置至底部.2、根据台后填土高度和钻孔资料判定桥台桩是否须考虑负摩阻;当桩身上段存在淤泥、淤泥质土层或液化土层时,短筋的长度应穿过这些土层的厚度.不得把桩端直接放在压缩性较高的软弱土层上.3、桩主筋净保护层厚度统一取7.5厘米、墩柱保护层统一取6厘米,不考虑定位筋(按施工规范要求设置砼垫块),加强钢筋直径采用与主筋相同.4、配筋:地震烈度较低的中小桥,桥台一般取0.8%、桥墩0.67%;大桥及地震烈度较高的地方适当增加配筋率.5、关于桩基箍筋的加密:一般桥梁,土体以下6米(注意桥墩的冲刷深度、若桩顶为软土应适当加长),老桥为扩大基础的桥梁及大桥适当增加,墩柱可考虑全加密;6、关于桩基检测:应对每根桩的完整性进行无损检测.常规桩基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完整性检测.对于桩长大于40米的直径为1.5米及以上的桩基采用超声波法检测,声测管根据《公路工程桩基动测技术规程》要求设置,d≤1.5米时布设3根,d>1.5米时4根均布.7、系梁须做成双肢箍,上下主筋直径22,侧面钢筋直径12.㈧标准正横断面图1、比例适中,不要过大或过小.2、图纸要有铰缝的示意图.3、要显示支座和垫石.4、细部尺寸标注清晰.㈨板梁1、注意斜角角度的方向,不要画反了,斜角角度较大的,要根据规范设置加强钢筋.2、注意边板挑臂不同时,横向主筋直径也不同.3、本地周边片区基本采用我院通用图,外地项目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板梁形式.㈩铺装1、砼强度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并不低于C40.(1)对于沥青铺装层:板梁砼整平层铺装10厘米、用D10钢筋网;组合箱梁砼整平层铺装8厘米、用D8钢筋网;城市桥梁现浇箱梁砼整平层铺装不小于7厘米、用D6钢筋网,数量要考虑搭接长度.(2)对于水泥砼铺装层,设计时钢筋网规格统一取D10(城市桥梁钢筋网规格不应小于D10,必要时可采用纤维砼;公路桥梁钢筋网规格不应小于D8).2、关于沥青数量,涉及有接线工程的计入路线工程中,单独的项目单独计入.3、对于大纵坡的水泥砼桥面,要考虑桥面刻槽,普通小坡采用拉槽处理4、在说明中要强调“D10钢筋网采用冷轧带肋钢筋,并满足《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14)相关要求”.(十一)支座1、单跨桥梁或连跨总长度不大时,支座仅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即可,桥跨为3*20米或同规模以上时,边跨考虑用滑动支座.2、尺寸的选择:20米板梁200*49米米、16米板梁200*42米米、13米板梁175*35米米、10米板梁150*28米米、8米及以下板梁150*21米米.3、调平钢板应给出大样,并给出四角高度计算公式.4、支座垫石:组合箱梁及现浇梁用C40,板梁用C30,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0厘米;5、对于四氟板支座,要根据《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P22第6.1条要求,在说明中强调“GYZF4支座应水平安装,并应设置上下钢板,四氟板与不锈钢板间应放5201-2硅脂润滑油,安装后一定要设置防尘罩”.6、支座垫石的钢筋应预埋在帽梁内,不需施工采用插入方式.(十二)锚栓1、原则上,单跨桥布置在一侧桥台,多跨布置设在中墩.可根据具体一联跨数、纵坡大小确定等布置多排.(十三)挡块1、位置要注意,距离边缘要示意出来,挡块与梁间距不宜小于2厘米.2、处于弯道上的组合箱梁,折线布梁时要特别注意挡块位置和折角,预留间距应适当加大.3、现浇梁可视实际情况布设钢挡块.4、对于地震烈度较高处的桥梁,挡块内侧可设置横向减震挡块,并强调“横向减震垫块设于桥墩(台)挡块处;减震垫块均使用天然橡胶,在梁体安装前进行界面处理后采用工程胶粘贴于相应位置,也可采用其它有效措施固定,均要保证其耐久性”(20170911)(十四)伸缩缝1、一般用D40型,当桥长≥39米(3*13米及以上)时,采用D60型.桥跨过多要分联,一般经计算尽量不要超过D80型;2、伸缩缝的长度要注意,跟采用的内耳墙或外耳墙形式有关(去掉耳墙宽度).3、人行道也要做伸缩缝,伸缩缝处要预留管道后期穿弱电线.4、伸缩缝砼强度等级同铺装,要求采用掺入聚酯纤维或钢纤维.(十五)人行道、护栏/栏杆、侧分带1、栏杆的扶手满足最低1.1米要求、构件净距不大于14厘米,且不宜采用横线条栏杆;采用金属网状栏杆时,网状开口不应大于5厘米;国省干道非景观要求慎用装卸式栏杆.2、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小桥、通道、明涵的护栏形式宜采用与相邻路基护栏相同.(一级公路采用双幅断面时,外侧护栏为防撞墙结构,内侧护栏采用钢波形护栏)3、钢结构桥梁宜采用金属柱式护栏;对景观有要求和积雪严重地区宜采用金属柱式护栏或组合式护栏.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桥梁不宜设置缘石,若因结构要求(钢筋锚固、防撞力计算、保护桥面)设置,其高度宜控制在5~10厘米;带有路缘石的人行道(自行车道)只能用于设计速度≤60千米/h且防护等级为二(B)级的桥梁,缘石高度宜为15厘米,不应超过20厘米;路缘石与桥梁缘石高度不一致,应在其高差20倍及以上的距离内设置过渡段.5、设计速度≤60千米/h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可通过缘石和车行道分离;设计速度>60千米/h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则应通过护栏分离,自行车栏杆最小高度140厘米.6、缘石钢筋一般要求预埋在梁体内.7、钢板:伸缩缝处混凝土护栏挡板采用亚光不锈钢板,满足《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 3280-2007)的要求;设置伸缩缝处端立柱间距不应大于2米;注意护栏端头不得对碰撞车辆构成危险(迎撞面前的边坡平整,不能有突变),必要时可考虑设置缓冲设施(防撞垫或防撞端头).(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8、护栏样式的选择要结合桥位处视线情况确定,对于处于交叉口,若采用墙式护栏,视线存在遮挡、存在安全隐患,可做成钢护栏或组合式护栏,护栏防撞等级要求满足《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相关要求.(十六)泄水管1、横排、竖排要注意,布置合理,正常5米左右一道,大桥凹曲线处要加密.2、跨线桥、航道桥、景观桥要考虑雨水收集问题.3、对于横排泄水管,管口处要做一个浅式集水槽,防止管口大部分被沥青面层埋掉.挑出梁最外端不宜小于10厘米.4、注意超高桥梁排水管设置的方向,同时间距应加密.5、桥梁纵坡较大的单跨桥梁可不设排水设施.(十七)搭板1、一般情况应考虑设置.2、分块宽度与路线车道划分一致;3、水泥砼路面搭板上不再考虑再做铺装;4、对于斜桥,交角>20°时可考虑锯齿形布置,交角≤20°时采用梯形布置.(十八)锥坡1、大小、圆弧的画法要与现场实际地形基本吻合.2、锥坡数量统一计至放锥点后5米.3、对于大中型桥梁,锥坡后要考虑设置急流槽和人行步道.4、若放坡填土较高(大于5米),应考虑采用二阶锥坡.台前填土高度大于5米时,肋板台前溜坡设置检修平台;桥梁耳墙后左右设置桥头踏步兼急流槽,正桥设置在耳墙末端,斜桥设置在锥坡坡脚处,耳墙末端与踏步间设置拦水堰.(十九)接线1、单独改造的桥梁一定要有接线工程量.2、农桥改造接线相关标志牌、警示柱、防撞墩等安保设施要考虑到位.(二十)其它1、对于航道桥,应按照航道部门要求设置必要的标志牌,助航设施等.2、上跨饮水水源保护区、铁路、高速公路、通航河流、交通量大的公路、需要控住出入的一级公路的车行或人行构造物两侧均应设置防落物网.(分离式结构内外侧都设).3、上跨桥梁或隧道内净空高度小于4.5米时可设防撞限高架.。
2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2.1 桥孔布置2.1.1应按照需跨越的道路、铁路、河道、管线等的规划线位及断面,结合现况条件合理布置桥孔,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还应满足所跨越构筑物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2.1.2 立交桥梁布孔长度,应结合桥梁所处地区的环境布置。
一般在市区为考虑街道两侧通透,桥头挡土墙高度可考虑在4m以下,但不宜小于2.0m;远离市区可考虑6.5m~7.5m;在山区可根据路基形式及需要确定桥长;在软土地基上应考虑路基沉降及稳定性等因素,可适当加长桥孔长度。
当为路口转向处及斜桥、弯桥时还应考虑行车视线要求。
2.1.3 山区桥梁布孔应充分考虑在桥宽及坡脚范围内地形变化对布孔及基础的影响。
2.1.4 桥梁孔径应有主孔、边孔及主桥、引桥之分,一般情况下主桥的主孔跨径应大于边孔。
对于立交桥主孔一般宜设在被交路部分;在同一座桥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大跨与小跨不应交替出现,跨径变化也不宜太多。
为达到桥梁跨度的均衡、合理,可在道路分隔带上设墩柱,2墩柱外表面距路缘石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否则应执行1.3条的规定,同时采取防护措施。
2.1.5 对于跨越河道或沟渠的桥梁宜布置为奇数孔。
主孔应布置在河道的主槽。
河道中桥跨布置及墩柱布设情况应征得河道管理部门的同意。
2.1.6 桥梁跨越或下穿现况铁路时,桥孔布置应考虑对铁路运营的影响最小,同时应注意铁路相关管线、杆塔对布孔的影响。
桥孔布置及结构方案应征得铁路有关部门的同意。
2.1.7 对于纵坡较大的桥梁,特别是独柱支承的匝道桥梁,应注意桥梁向下坡位移的潜在危险,总体设计时独柱墩连续梁的分联长度不宜过长,中墩支座不得采用板式橡胶支座,保证墩柱有适宜的刚度。
2.2 桥梁结构形式的确定2.2.1 桥梁结构形式的确定应根据桥位所处条件,从孔径、主体结构、横断面及建筑高度、支承条件、地基地质条件及施工方法诸方面综合考虑,确定一个各方面较为合理的形式。
32.2.2 对于中、小跨径的混凝土桥梁,为降低造价、方便施工、缩短工期,可采用装配式简支梁、板结构和先简支后连续结构。
公路中小桥施工图设计指导手册一、一般规定1、中小桥梁桥跨尽量采用标准跨径,主要有8m、10m、13m、16m和20m,除8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其余均采用先法预应力空心板。
2、桥梁板梁应采用工厂化预制,因接线道路运输条件受限可采用整体现浇梁,但桥跨不宜超过10m,且一般优先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3、跨河桥跨布置一般采用单跨或者奇数跨,非特殊情况不允许在河道中心处布置基础。
4、桥长布置尽量以不压缩河道为基准,宜长不宜短。
但应注意与桥头交叉道路的衔接。
5、桥梁偏角应以跨越河道方向一致,最大偏角为45°,自然河道不宜采取裁弯改直、局部改线顺接等方案。
若无法满足与水流方向一致,应尽量加大桥跨减少水中桥墩数量。
6、单独改造桥梁不宜设置在曲线上。
曲线上桥梁应采取弯桥直做、平分失距、径向折线布置、帽梁预留T形湿接头、护栏调整曲线等方法进行曲线调整,极限情况下可采用加大桥宽方式,一般不宜采用现浇梁。
7、桥梁下部一般宜采用灌注桩基础。
8、单独改造桥梁桥面铺装应采用混凝土结构,厚度最小不宜小于12cm。
9、桥梁的建筑高度应按规要求高出洪水位最小50cm控制,桥上纵坡不宜大于4%,引道不宜大于5%;位于城镇混合交通繁忙段均不得大于3%。
10、弱电和自来水管设施可以通过桥梁过河,严禁易燃、易爆、高压等管线设施利用或通过桥梁。
二、不允许出现的重大失误1、桥位坐标、细部构造尺寸、标高错误;2、工程量出现重大错误的(如双幅按单幅计量的、构件量成倍错误的);3、主要构件尺寸前后不一(如总体图与构造图前后不一致的;桩距、桩径、桩长、标高及盖梁尺寸等前后不一致的)。
三、前期应做的工作1、现场调查基础资料:业主需求明确、洪水位、通航情况、老桥情况、河道及道路相关规划、周边环境(有无建筑物:临近房屋建筑、水利设施、过桥管线等)、高压杆线、接线道路是否方便运梁、现场吊装板梁条件是否满足空间要求、老桥若为扩大基础或者附近高压线是否影响打桩等);○1桥梁跨径的确定:a对于农村路上中小桥,考虑到运梁条件、吊装条件及水位较高时要慎用20m板梁。
中小跨度桥梁常用跨径的应用范围及其影响因素20m 跨径内比较空心板与斜腹箱梁两种梁型在不同桩长条件下空心板梁的造价均比斜腹箱梁高,因此除小跨径或净空受限制处采用空心板梁外,20m 跨径梁型主要采用斜腹箱梁。
25m 跨径内比较空心板梁、斜腹箱梁及T 梁在桩长不同时,空心板梁造价均比T 梁及斜腹箱梁高,T 梁造价比空心板梁略低,但比斜腹箱梁高,因此25m 跨径优先考虑采用斜腹箱梁形式。
30m 跨径内比较T 梁造价最高,空心板梁板高有限,挠度偏大,板间横向接缝长期运营后易产生裂缝,一般情况下不考虑30m 空心板梁,斜腹箱梁造价最低,从安全、经济、美观角度出发,选择斜腹箱梁作为推荐梁型。
综上,一般高架桥推荐使用简支斜腹箱梁。
不同跨径的斜腹箱梁比较:20m 跨径在不同桩长范围内均最经济,而25m跨径在桩长小于30m时比30m跨径的经济,30m以上桩长,20m最经济,30m次之,25m造价最高。
1装配式空心板桥装配式板桥构造简单,经济性好,可以釆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做成实心和空心,可就地现浇以适应各种形状的弯、坡、斜桥,尤其是建筑高度受到限制的中、小跨径桥梁,特别受到欢迎。
目前国内公路桥梁20m以下的中小跨径桥梁基本上全部釆用空心板结构,通过对各地区桥梁使用状况的调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不难发现空心板桥存在的共性病害有:预制空心板之间铰缝开裂、剥落;空心板板底出现纵、横向裂缝,混凝土剥落;桥面铺装开裂、剥离;空心板支座脱空等。
某种程度上存在上述问题是必然的,其原因是空心板结构的受力计算模式,其机理是通过铰缝在横桥向分布作用在结构上的竖向力,板之间的铰缝只传递剪力,该结构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实际结构与理论模式存在一定偏差,由于铰缝混凝土体积小、施工条件差,混凝土质量不易保证,铰缝混凝土本身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而极易被压碎,从而难实现长期使用过程中力的传递。
随着铰缝混凝土的压碎脱落,计算结构模式失效,形成单板受力状态,进而形成板的开裂破坏;另外一种情况是铰缝施工质量好,施工时将板侧进行了很好的凿毛,并有较好的钢筋、钢板连接,铰缝混凝土与预制板形成了整体,使装配式铰接板具有了整体板的性能,但当桥梁宽跨比较大时,上部结构呈现双向板受力状态,而预制板并未考虑横向受力的配筋,会造成空心板在中线薄弱处产生板底纵向开裂。
工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小跨径公路既有桥梁下部结构评估体系及方法的研究RESEARCH ON ASSESSMENT OF EXISTING MEDIUM AND MINI-SIZEDSPAN HIGHWAY BRIDGEINFRASTRUCTURE李 涛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6月中国图书分类号:U44国际图书分类号:624.2工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小跨径公路既有桥梁下部结构评估体系及方法的研究硕士研究生:李涛导师:黄侨教授申请学位:工学硕士学科、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所在单位: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答辩日期:2008年6月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Classified Index:U44U.D.C.: 624.2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 Eng.RESEARCH ON ASSESSMENT OF EXISTING MEDIUM AND MINI-SIZED SPAN HIGHWAY BRIDGEINFRASTRUCTURECandidate:Li TaoSupervisor:Prof. Huang Qiao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ty: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Date of Defence:June, 2008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作为桥梁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下部结构的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部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桥的技术状况,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下部结构变位、承载力下降或损坏造成桥梁无法正常运营、报废或坍塌的例子不胜枚举。
目前有关桥梁评估的研究多集中在上部结构,关于下部结构的研究较少且大都是定性描述,其评估工作更是匮乏,不能很好地用于工程实践。
因此,提出一套针对桥梁下部结构的评估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针对既有桥梁下部结构安全性能评估,全面分析了既有桥梁下部结构抗力衰减的影响因素,分析、归纳了桥梁下部结构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易产生的病害,并对各类病害的形成原因,作用机理,研究现状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既有桥梁下部结构评估的一般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利用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以及关联度变权的思想;建立了多层次评估模型,结合相关规范与工程实例,对一般桥梁下部结构分构件提出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等级体系,其中包括通过建立判断矩阵确定指标层元素初始权重,制定各指标层元素评价标准,以及根据评价标准修正评估模型中各指标层元素的权重,得出各构件技术状态评定值,并由此确定桥梁下部结构承载能力折减系数,初步形成针对中小桥梁下部结构的综合评估过程。
同时还对桩基础的抗力衰减情况进行了一定层次的研究,建立了相应的评估体系及评价判断标准。
通过对两个具体算例(扩大基础与桩基础)的外观检测和病害分析,运用本文提出的评估理论与评价标准完成全部评估过程,并得出合理的评估结果,从而证实了本文所提出的相关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为今后的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下部结构;评估;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关联度- I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As a significant part of bridge evaluation system, the evaluation on infrastructure has an extraordinary significance. Whether the infrastructure is heathy or not is directly relevant , sometimes even decisive to the whole bridge’s working status. The examples that bridges get damaged or can’t wok normally owing to the movement of infrastructure, the decline of carrying capacity are ubiquitous. Currently, the research on bridge evaluation is concentrated in the superstructure, while which is infrequent in the infrastructure. Consequently it’s hard to guide the project practice. Therefore, it’s essential to come up with a method aimed at the evaluation of bridge infrastructure.This paper mainly research into the evaluation for the existing highway bridge infrastructure by analyzing the factors that impact on the their carrying capacity, and expounding their possible diseases. What’s more, elementary discussion is performed for those possible diseases that how they come into being, how they work, and how they are researched at present. This paper also sum up the common methods about existing bridge infrastructure evaluation, and come up with an idea about taking advantages of uncertai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nd relational degree. Considering correlative criterions and project instances, a multi-level evalu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come up with an evaluation system on index and grade. In this model, th weight of each index is confirmed and an evaluation standard is constituted. Through this standard,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has been modified to make certain about the working status of the existing bridge. In this way,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process about medium and mini-sized span bridge infrastructure is formed.Meanwhile, a discussion about pile foundation is held. Through two assessment case, the mothod in this paper has been proved to b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 reference in the future projects.Keywords infrastructure;evaluation;uncertain AHP;relational degree- II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既有桥梁评估的基本概念 (2)1.3 既有桥梁评估的发展现状 (3)1.3.1 国内外桥梁评估研究现状 (3)1.3.2 现有规范中评估方法的缺陷 (5)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5)第2章既有桥梁下部结构的评估内容 (7)2.1 既有桥梁下部结构评估的一般方法 (7)2.1.1 基于外观调查的评估方法 (7)2.1.2 基于分析计算的评估方法 (10)2.1.3 基于荷载试验的方法 (13)2.1.4 其它评估方法 (14)2.2 桥梁下部结构损伤原因分析 (14)2.2.1 规划、设计方面 (14)2.2.2 施工方面 (15)2.2.3 荷载作用 (15)2.2.4 环境因素及自然灾害 (16)2.3 桥梁下部结构抗力衰减的影响因素及损伤机理分析 (16)2.3.1 盖梁与墩台柱 (17)2.3.2 墩台基础 (22)2.4 本章小结 (23)第3章桥梁下部结构的评估方法 (25)3.1 评估模型 (25)3.2 各项目层权重取值 (26)3.2.1 专家确定初始权重 (26)3.2.2 确定项目层中各部分权重 (26)- III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3.3 各指标层权重取值方法 (27)3.3.1 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27)3.3.2 关联函数及其应用 (29)3.4 各指标层初始权重确定 (31)3.4.1 盖梁 (31)3.4.2 墩台身 (35)3.4.3 墩台基础 (37)3.4.4 地基冲刷 (39)3.5 各指标层元素分析评判标准 (39)3.5.1 盖梁 (39)3.5.2 墩台身 (40)3.5.3 墩台基础 (41)3.5.4 地基冲刷 (43)3.6 桩基础的评估方法 (43)3.6.1 桩基础抗力衰减影响因素及损伤机理分析 (44)3.6.2 桩基础桥梁下部结构评估模型 (50)3.6.3 评估模型指标层元素确定 (50)3.6.4 评判标准确定 (52)3.7 本章小结 (55)第4章桥梁下部结构评估过程及算例分析 (57)4.1 扩大基础的评估 (57)4.1.1 外观检测及病害描述 (57)4.1.2 指标层元素权重修正 (58)4.1.3 技术状态评分及承载能力检算系数确定 (63)4.1.4 综合评价 (63)4.2 桩基础的评估 (63)4.2.1 外观检测及病害描述 (64)4.2.2 指标层元素权重修正 (64)4.2.3 技术状态评分及承载能力检算系数确定 (66)4.2.4 综合评价 (66)4.3 本章小结 (66)结论 (67)参考文献 (69)- IV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74)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74)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74)致谢 (75)- V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桥梁是交通的咽喉,是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显著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