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2.1 小数乘小数1
- 格式:ppt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18
1.2 小数乘小数教学内容:P4例3、做一做,P5例4、做一做,P8—9练习一第5—9、13题。
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1、出示例3图: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宣传栏的玻璃碎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0.8 ×1.2)2、尝试计算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
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例4请做下面一组练习(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P4做一做(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小数乘小数(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0页例3、课堂活动第2题以及练习二中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小数乘法的理解。
2.经历数学规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规律、发现规律的数学能力。
3.能运用发现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布置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有关小数乘小数的问题,并解决。
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数学问题,教师根据汇报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的知识。
如:学生1:昨天我用小桶在一个坏了的水龙头下接了1时,得到了4.08kg的水。
大家能算出一个坏了的水龙头一天要白白浪费掉多少水吗?学生独立解决后汇报。
学生:用4.08×24就等于97.92kg。
教师:能说说你是怎样计算4.08×24的吗?学生回答略。
教师:得到这个数据你们有什么感想?学生:要珍惜每一滴水,节约用水。
教师:这个同学发现的数学问题真有意义!还有不同的数学问题吗?学生回答略。
教师: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中都用到了前面学的哪些知识?学生: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
教师:对了,用这些知识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教师可以随着学生回答的生活情景出示新的学习内容)老师这里也发现了一个坏水管,它每时要漏掉0.14吨的水,这根水管从坏了到抢修好一共用了0.25时,在这段时间里一共漏掉多少吨水?这个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0.25×0.14=。
教师:这是什么乘法?学生: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教师:今天我们就要继续研究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二、探究新知1.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同学们会计算0.25×0.14吗?由于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有作深层次的思考,估计学生都说会。
这时老师可以请学生先独立算一算。
教师:计算中发现什么新的问题了吗?如果学生说没有问题,则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处理它的乘积的;如果学生发现了问题,则请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问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基本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当积的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再点小数点。
3(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当一个因数比1小,它们的积比另一个因数小;当一个因数比1大,它们的积比另一个因数大;当一个因数等于1,它们的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4、乘法的估算,通常是把整个、整十、整百的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个、整十、整百的数后再估算。
关键是化繁为简。
5、求积的近似值,通常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应该保留几位小数,(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乘法结合律:(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 = a÷(b×c) a÷b×c = a÷(b÷c)7解决问题: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算出结果。
如本单元典型数量关系:(1)读天然气表,电表或水表,算本月的费用通常是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实际用量单价×实际用量= 本月费用(2)出租车计费,通常有起步价+规定路程外按一定单价计价的出租车费=一共要付的费用演变一:(一共要付的费用-起步价)÷起步价规定路程外的单价+起步价包括的路程=总路程上网费、停车费与出租车费道理相通。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1小数乘整数(一)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图、第一节例1、课堂活动及练习一第1~3题。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2.经历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探究,体会从旧知识促成新知识的迁移方法,渗透转化思想在数学知识转化中的运用价值;3.感受小数乘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学习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迅速进行口算。
学习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
第一版块自主学习导学"回顾旧知1.把0.46扩大到它的10倍是(),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2.把235缩小到它的10(1)是(),缩小到它的100(1)是()。
3.在整数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
4.46+46+46+46+46=()×()=()5.我会熟练地计算:42×6= 35×8=29×15= 18×24="新课先知阅读课本1~2页,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1.从主题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得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请你根据自己所列算式,找出算式的特点。
2.根据课本第2页例1的情境图提供的数学信息,买6千克西红柿、3千克土豆、9千克萝卜、8千克白菜各要多少元?(分别列出算式,不计算)3.西红柿每千克4.2元,我把它看成每千克()角,6千克西红柿需要()角(列式并计算),也就是()元。
也可以这样想:4.2×6我把它看成42×6,一个因数扩大了()倍,积也扩大了()倍,要使积不变,就要缩小()倍,所以4.2×6=()。
4.用加法和乘法计算:6个4.2的和是多少?并比较哪种方法更简单。
第二版块课堂学习导学"初步构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
1.2.1 小数乘小数(三)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例4、5及练习二的第7—10题。
教学目标1.深化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估算方法。
2.学会解答小数连乘的计算题。
3.能够正确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小数连乘计算,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估算方法,学会解答有关小数连乘的问题。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的正确估算和小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
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理解估算意义,掌握小数连乘的计算中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1.多媒体演示下列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
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0.8元,有的邮票一枚0.6元。
百货商店文具柜,一个卷笔刀0.8元,一块橡皮擦0.5元。
根据这些条件,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主回答,老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评述。
)2.教学例4。
(多媒体出示例4情景图)小红带20元钱到肉铺买肉,每千克肉价格是9.8元,她买了1.9千克的肉,小红请你帮助测算一下,她带的钱够吗?师:你能列出计算算式来吗?生:9.8×1.9。
师:能根据这个算式很快地进行估算吗?小组议一议:生:可把9.8元看作10元,买这块肉大约需要10×1.9=19元。
师:有道理!再想一想,还可以怎样估算?[还可把1.9千克看着2.0千克,买这块肉大约需要9.8×2.0=19.6(元)。
] 师:在生活中你还认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你自己经历过吗?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生:(略)师:估算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当我们遇到数字较大的题目,比如分东西,而你又不能准确地算出该平均分多少物品给每个人时,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计算。
二、小数连乘的探究1、教学例5。
(多媒体出示例5情景图)动物园中有狗、梅花鹿、长颈鹿,狗的身高只有0.7米,梅花鹿的身高是狗的2倍,长颈鹿的身高是梅花鹿的3.5倍。
长颈鹿有多高?2.问题的提出与算法的探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小数乘小数第一课时-西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使用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小数乘小数的概念。
2.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小数乘小数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1.讲解:今天我们要学习小数乘小数的知识,你们知道什么是小数吗?
2.学生思考。
2. 学习新知识
1.讲解:小数可以表示小于整数的数,小数点后较靠右的位数表示小数的位数,小数点左侧的数表示整数部分,小数点右侧的数表示小数部分。
2.向学生展示例子,如:0.5表示半个单位。
3.讲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整数乘法,只是需要注意小数位数。
4.向学生展示例子,如:0.5 × 0.2 = 0.1。
3. 巩固练习
1.让学生自行完成小数乘法计算,并核对答案。
2.给学生做小数乘法练习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4. 实际应用
1.参考教材,向学生展示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例子,如:计算体积、证券交易等。
2.让学生自行想象并实现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五、课堂总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强调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六、课后作业
1.自己寻找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并作简单的说明。
2.教材P12练习题2、3。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2小数乘小数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基本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运算规律。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2. 小数乘小数的运算规律3. 小数乘小数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和运算规律。
2. 教学难点:小数乘小数的运算规律及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计算器、小数乘小数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复习小数的意义和基本运算。
b.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整数乘整数,那么小数乘小数该如何计算呢?2. 探究新知a. 讲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i. 举例:计算1.2乘以2.5。
ii.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总结计算方法。
b. 讲解小数乘小数的运算规律。
i. 举例:计算0.5乘以0.2。
ii.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总结运算规律。
3. 巩固练习a.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b.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答。
4. 应用拓展a. 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乘小数解决。
b. 学生汇报解答过程和结果。
5. 总结反馈a. 让学生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和运算规律。
b.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内容。
6. 课后作业a. 完成练习册上的小数乘小数练习题。
b.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板书设计1.2 小数乘小数1.2 ×2.5 =3.00.5 × 0.2 = 0.1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和运算规律。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要布置适当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和运算规律的讲解。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小数乘小数知识的整体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小数乘小数第一课时西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课时,小数乘小数。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五章第一节,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将两个小数相乘,以及如何处理小数点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而难点则是如何正确处理小数点的位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计算器、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先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些商品的价格,比如一件衣服35.5元,买了两件需要多少钱。
通过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们思考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 练习:然后,我给学生们发放了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尝试计算。
我在旁边辅导他们,解答他们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且标注了小数点的位置。
七、作业设计0.2 × 0.5 =12.3 × 4.5 =0.6 × 0.7 =2. 小明有2.5元,他想买一本0.8元的书,他最多可以买几本?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们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但在处理小数点位置时还有一定的困难。
在课后,我将继续加强对这个问题的辅导,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练习题,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在教学内容上,我特别注重让学生们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我通过具体的例题,比如0.2乘以0.5,让学生们看到,将两个数的小数点忽略不计,把它们当作整数相乘,得到1。
然后再根据小数点的位置,把结果中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最终答案0.1。
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过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小数乘小数第一课时-西师大版1.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1.1 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小数乘小数的概念、规则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2 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能够将小数乘小数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3.能够学习和应用小数乘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能够将小数乘小数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2.2 教学难点1.能够灵活运用小数乘法,处理实际生活问题;2.能够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小数乘法的计算问题。
3. 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3.1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讲授、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讲解。
通过互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知识。
3.2 教学过程3.2.1 导入环节1.生活案例引入:请同学们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景会用到小数?”请同学思考并举例。
2.老师现场收集同学们举的例子,并带领同学们一一审视其实际意义,把握其价值。
3.老师向同学们引入今天的主题:“小数乘小数”。
3.2.2 新知学习1.展示PPT,讲解小数乘法的基本规则,引导学生用笔算一遍。
2.和同学们探讨小数乘法的特点,应用实例进行解释。
3.找出两位同学,让他们通过实践解释弱视效应。
通过情境反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乘法。
3.2.3 让学生展示1.让学生自己设计具有弱视效应的小数乘法习题。
2.让部分同学上台讲解自己的思路和解题方法。
3.让消极骨干同学及时发表感想,提供优秀评价。
3.2.4 练习作业1.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自己找出一道关于小数乘法的应用题,并尝试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
2.让不同能力的同学放在一个小组讨论导出结论。
及时给予帮助。
4.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
一、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2,第3页课堂活动,第4页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小数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探究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准备】单元主题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单元主题图,引导学生通览市场购物图。
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问题可以用整数乘法解决,哪些数学问题需要用小数乘法解决。
(老师根据同学提出的问题选择板书)问题对应的算式(1)每千克白菜2.2元,买3千克多少元? 2.2×3(2)每千克西瓜1.6元,一个重4千克的西瓜多少元?1.6×4(3)每吨水3.45元,用8吨水需缴费多少元? 3.45×8(4)每千瓦时电0.52元,用86千瓦时电需缴费多少元? 0.52×86(5)做1套演出服需用1.95米布,定做41套演出服要多少米布? 1.95×41教师让学生选择以上会的算式进行计算,再进行交流。
估计大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则可顺势转入新课的探究,出示课题:小数乘整数。
[设计理念:计算都是在问题解决中出现,上课时充分利用单元主题图,让学生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出数学算式。
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经历过程,探索新知1.教学例1 多媒体出示例l情境图。
教师:我们先来思考买西红柿的问题,“每千克西红柿4.2元,买6千克西红柿需要多少元?”这个问题可以怎么思考呢?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充分地交流,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意见:(1)用加法计算,因为4.2×6表示6个4.2相加。
小数乘小数的估算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小数的估算方法,小数连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养成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来思考估算方法的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体会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能运用发现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教师:同学们,爱心中队的19名队员星期天乘船去看望王奶奶,可他们出发时遇到了难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队员来到河边,河边的小船上写着“准载800 kg”和中队长说“平均每名队员重39.9 kg”。
提问“爱心中队的19名队员一次乘船过河安全吗?”)教师:要回答“19名队员一次乘船过河安全吗?”这个问题,主要是从哪方面考虑?学生:主要是看19名队员的体重之和是否超过小船的载重量。
教师:用什么方法判断最快呢?学生小组内讨论。
学生1: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39.9×19=758.1(kg),758.1 kg < 800 kg,所以一次过河是安全的。
学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39.9≈40,40×19=760(kg),760 kg < 800 kg,我们也认为一次过河是安全的。
学生3: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39.9≈40,19≈20,20×40=800(kg),我们也认为一次过河是安全的。
教师:三个小组的结论都相同,但是哪种方法判断最快?同学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没有必要精确地计算出19名同学的体重?学生讨论后回答:没有必要,只需要估计这些队员的体重是否小于800 kg就可以了。
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下面同学们来到集市,准备给王奶奶买肉,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出示:例4稍作修改的情景图)教师:从图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1:每千克肉9.8元。
学生2:队员们要买的肉重1.9kg。
学生3:队员们带了20元钱。
学生4:这20元钱够不够买这块肉?教师:解决“这20元钱够不够买这块肉?”这个问题,需不需要精确地计算出这块肉究竟需要多少元钱?学生:不需要。
1.2.1 小数乘小数(二)教学内容课本第8~9页例3,“试一试”及练习二的第5~6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认识并掌握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补零占位的方法.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2、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法则,明确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补零占位的原理。
教学难点。
补零占位和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关键。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法则和为什么要补0及补零占位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直接说出下列各式积有几位小数。
(1)10.36×2.3 (2)0.78×1.62 (3)18.3×5.22.比一比,看谁算得既对又快(1)4.3×1.5 (2)8.25×1.2 (3)35×0.52 (4)0.25×0.14让学生先独立练习。
师巡,并针对性地请几位同学板演。
进而由题2(4)的计算发出困惑而导入新课。
3.揭示课题:小数乘小数(二)。
师先简评题2(1)~(3)题的的笔算情况后,提交同学们探究。
二、师生共研1.师先指明题2(4)出现的新情况,正是本课要探究的内容:即积的位数不够时,怎么办?2.揭示例3:0.25×0.14=0、035。
情况分析在竖式中,积的位数是三位,而本题积的小数位数应是四位,积的位数不够,怎么办?3.在情况分析后,让学生互相议一议4.确定“用0补位,再点小数点”的思路。
5.思路反思质疑。
(可由学生提出,也可由师引发)(1)数位不够时,用0补位,这些0补在积的哪一边?(2)积末的0在什么时候划去?也就是说,是先确定完小数点的位置再化简,还是先划去积末0,再定小数点?6.完成“试一试”四道题。
(也请四位同学板演)(1) 0.17×0.02 (2)0.43×0.12 (3)0.05×0.25 (4)0.37×0.28解答时让学生都互相说一说:积有几位小数、要用几个0未补位、小数点在哪个方向上。
1.2.1 小数乘小数(一)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例l、2及练习二第l一3题。
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探索发现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与小数乘整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迁移与比较,归纳得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创设情景,激发探索,密切联系实际,体现自我学习。
4.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时时有数学体验发现的乐趣,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归纳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计算法则的正确使用和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关键。
在特定的生活背景下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存储。
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有效地应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实测教室黑板的长和宽的米数。
(精确到分米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引知说出下面各积各有几位小数,再口算出结果:1.83×5 0.02×12 1.23×40 30.2×9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1.教学例1。
师:课前,同学们已对教室黑板的长和宽进行测量,请小组汇报测量数据。
生:黑板长3.1米,宽1.2米。
师:根据这一数据,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生:黑板的面积有多大?师:你能列出算式吗?(1)揭示课题。
生:3.1×1.2。
师根据算式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2)探究算法。
师:面对这个算式,你想怎么解决?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与讨论得出共识——还是把它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
生:我们已经学过小数乘整数,这里只不过是整数也换成了小数,所以乘数是小数的小数乘法,计算时也可以把另一位小数也同样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
师:当两个因数都转化成整数时,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大家议一议。
老师根据学生的观察与反馈进行主题板书:师:同学们的策略太棒了!两个因数各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10=100倍,计算后,再把原算式的积缩小100倍,这样也不会改变原算式的大小。
师:这样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我们会确定吗?生:也只要在算出积后,数一数因数里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三、教学方法引导法、合作法、探究法等四、问题导入1、教师谈话导入,下面一幢宽敞漂亮的住房的平面图。
(1)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1,客厅有多少平方米?问题2,厨房有多大?问题3,主卧室有多少平方米?问题4,书房多少平方米?问题5,房间内过道多少平方米?……2、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你打算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过道:6.5×0.9;客厅:6.3×4.2;书房:5.4×3;主卧室:5.4×3.5;厨房:4.27×2.6;卫生间:4.27×1.4;小卧室:4.27×3)[设计意图: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是解决校园生活中的装玻璃问题,主要体现了新课标中“计算教学同解决问题紧密联系”思想。
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呈现的数据独立提出能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这样不仅引起了新知和旧知的认知冲突,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比较所列的乘法算式,哪些是你解决过的,你是怎样解决的,哪些你还没有解决过?(揭示课题:小数乘小数)五、互动合作1、教学新知,初步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引导谈话:根据以往我们计算小数乘法的经验,你觉得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时,是否也可以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呢?“6.5×0.9”请学生尝试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并按整数乘法进行笔算。